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acute mild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MIS)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的早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6月—2022年10月在上海交通...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acute mild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MIS)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的早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6月—2022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收治的急诊EVT辅助标准内科治疗的31例LVO-MIS患者(EVT组),以及同期仅采用标准内科治疗的32例LVO-MIS患者(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管内治疗相关资料。其中,主要结局为早期有效,即治疗后第7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NIHSS at seventh day after treatment,d7NIHSS)较基线NIHSS评分下降≥3分或直接下降到0分;次要结局包括血管成功再通、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安全性评价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对2组患者的主要结局、次要结局进行分析,以评估EVT早期有效性。对2组患者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估EVT的安全性。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EVT组中24例实际行EVT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闭塞部位、发病至入院时间等血管内治疗相关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T组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5.0(3.0,5.0)分]高于对照组[3.5(2.0,5.0)分](P=0.001),其d7NIHSS评分[1.0(0,3.0)分]低于对照组[2.0(1.0,5.8)分](P=0.040)。2组患者中共有24例(38.1%)患者达早期有效,其中EVT组16例、对照组8例;且EVT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χ^(2)=4.729,P=0.030)。EVT组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较对照组更低(χ^(2)=6.097,P=0.014),且EVT组中血管成功再通为29例(93.5%)。2组患者在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死亡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T组中,24例患者基线NIHSS评分[5.0(3.0,5.0)分]、术后24 h的NIHSS评分[2.0(0.3,3.8)分]、d7NIHSS评分[1.0(0,2.8)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6.997,P=0.000)。结论·血管内治疗LVO-MIS是安全有效的;该疗法的早期效果优于标准内科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更低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的轨迹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的轨迹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随访调查了110例患者,失访12例,最终纳入98例。潜在类别增长模型识别出3种复发恐惧轨迹,按照其特征命名为复发恐惧稳定组、复发恐惧下降组和复发恐惧升高组,分别为21例(21.4%)、52例(53.1%)和25例(25.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病情程度、吞咽功能、自理能力与患者复发恐惧轨迹类别有关(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情程度、吞咽功能、自理能力可预测首发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的轨迹类别(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呈现3种不同变化轨迹,年龄、病情程度、吞咽功能、自理能力可预测复发恐惧轨迹类别。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acute mild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MIS)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的早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6月—2022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收治的急诊EVT辅助标准内科治疗的31例LVO-MIS患者(EVT组),以及同期仅采用标准内科治疗的32例LVO-MIS患者(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管内治疗相关资料。其中,主要结局为早期有效,即治疗后第7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NIHSS at seventh day after treatment,d7NIHSS)较基线NIHSS评分下降≥3分或直接下降到0分;次要结局包括血管成功再通、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安全性评价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对2组患者的主要结局、次要结局进行分析,以评估EVT早期有效性。对2组患者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估EVT的安全性。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EVT组中24例实际行EVT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闭塞部位、发病至入院时间等血管内治疗相关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T组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5.0(3.0,5.0)分]高于对照组[3.5(2.0,5.0)分](P=0.001),其d7NIHSS评分[1.0(0,3.0)分]低于对照组[2.0(1.0,5.8)分](P=0.040)。2组患者中共有24例(38.1%)患者达早期有效,其中EVT组16例、对照组8例;且EVT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χ^(2)=4.729,P=0.030)。EVT组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较对照组更低(χ^(2)=6.097,P=0.014),且EVT组中血管成功再通为29例(93.5%)。2组患者在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死亡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T组中,24例患者基线NIHSS评分[5.0(3.0,5.0)分]、术后24 h的NIHSS评分[2.0(0.3,3.8)分]、d7NIHSS评分[1.0(0,2.8)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6.997,P=0.000)。结论·血管内治疗LVO-MIS是安全有效的;该疗法的早期效果优于标准内科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更低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的轨迹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随访调查了110例患者,失访12例,最终纳入98例。潜在类别增长模型识别出3种复发恐惧轨迹,按照其特征命名为复发恐惧稳定组、复发恐惧下降组和复发恐惧升高组,分别为21例(21.4%)、52例(53.1%)和25例(25.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病情程度、吞咽功能、自理能力与患者复发恐惧轨迹类别有关(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情程度、吞咽功能、自理能力可预测首发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的轨迹类别(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呈现3种不同变化轨迹,年龄、病情程度、吞咽功能、自理能力可预测复发恐惧轨迹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