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YAG激光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玉梅 周传农 +3 位作者 黄涛 贾建红 刘文凯 邓津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对上消化道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经胃镜和活检证实为上消化道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30例,病变位于食管15例、贲门2例、胃13例;胃镜下观察病变呈糜烂型15例、充血型6例、微隆起型5...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对上消化道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经胃镜和活检证实为上消化道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30例,病变位于食管15例、贲门2例、胃13例;胃镜下观察病变呈糜烂型15例、充血型6例、微隆起型5例、浅溃疡型4例。激光治疗时,先在病灶周围注射生理盐水,使病灶局部膨隆,再用Nd∶YAG激光照射,功率30W,准接触连续扫描照射病灶至凝固或汽化。激光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检查见病灶消失、活检无不典型增生为近期痊愈。结果30例患者中,经1次治疗后近期痊愈26例,经2次治疗后近期痊愈4例,总近期痊愈率100%,未发生副作用或并发症。结论Nd∶YAG激光治疗上消化道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效果确切,安全简便,痛苦少,费用低,可以门诊治疗,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手术 食管 贲门 不典型增生 治疗
下载PDF
锌酞菁脂质体光动力作用引起小鼠肿瘤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传农 池顺姬 +1 位作者 邓津生 梁军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电镜观察了锌酞菁脂质体光动力作用引起小鼠MS-2纤维肉瘤的形态学变化。发现其作用很强,并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programmedceldeath)... 电镜观察了锌酞菁脂质体光动力作用引起小鼠MS-2纤维肉瘤的形态学变化。发现其作用很强,并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programmedceldeath)的特点:胞核染色质凝聚边集、核固缩、核破裂、染色质凝块流失、胞质内吞噬现象、胞膜表面肿胀粗钝的胞突形成、细胞碎裂等。加深了对锌酞菁脂质体光敏作用机理的认识,但其详细的发生机制和调节途径有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酞菁 光动力作用 细胞死亡 纤维肉瘤
下载PDF
锌酞菁脂质体引起小鼠肝脏光动力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传农 池顺姬 +4 位作者 邓津生 梁军林 C.Milanesi R.Biolo G.Jori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为了深入探讨一种新的光敏剂锌酞菁在体内光动力作用杀伤细胞的机理,我们通过电镜观察了锌酞菁脂质体光敏损伤正常小鼠肝脏的超微结构变化,发现其光敏效应很强,肝脏组织中以枯否细胞最为敏感,内皮细胞次之,肝细胞的破坏最晚,并发... 为了深入探讨一种新的光敏剂锌酞菁在体内光动力作用杀伤细胞的机理,我们通过电镜观察了锌酞菁脂质体光敏损伤正常小鼠肝脏的超微结构变化,发现其光敏效应很强,肝脏组织中以枯否细胞最为敏感,内皮细胞次之,肝细胞的破坏最晚,并发现这些细胞是通过程序性死亡(apoptosis)机制而死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锌酞菁 脂质体 肝脏 光动力损伤
下载PDF
锌酞菁-LDL复合物光敏作用诱导小鼠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传农 池顺姬 +1 位作者 邓津生 梁军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9,共5页
电镜观察表明,锌酞菁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复合物对小鼠MS-2纤维肉瘤细胞有很强的直接光敏杀伤作用,瘤细胞出现一系列结构改变:核染色质凝聚、局部核膜孔消失、核固缩、核破裂、凝聚的染色质流散、胞质内吞噬现象、胞膜... 电镜观察表明,锌酞菁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复合物对小鼠MS-2纤维肉瘤细胞有很强的直接光敏杀伤作用,瘤细胞出现一系列结构改变:核染色质凝聚、局部核膜孔消失、核固缩、核破裂、凝聚的染色质流散、胞质内吞噬现象、胞膜表面肿胀粗钝的胞突形成、细胞碎裂等。提示该复合物光敏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为解释其光敏杀伤机理提供了新的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酞菁 光化学疗法 纤维肉瘤
下载PDF
光动力作用对大鼠血小板释放血栓烷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传农 周更洪 +2 位作者 邓津生 梁军林 刘文凯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87-190,共4页
为了探讨光动力作用激活血小板的机制,对大鼠注射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后,取血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进行He-Ne激光照射。放射免疫测定发现,照光后血浆中TXB2增加,TXB2/6-keto-PGF-1α的比值显著增高。提示光... 为了探讨光动力作用激活血小板的机制,对大鼠注射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后,取血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进行He-Ne激光照射。放射免疫测定发现,照光后血浆中TXB2增加,TXB2/6-keto-PGF-1α的比值显著增高。提示光敏激活引起血小板释放血栓烷的改变可能对光敏引起的血管损伤、血流改变和凝血发生的机制有重要意义。这种现象可被消炎痛所抑制,提示临床工作中,对于正在用消炎痛或阿司匹林治疗的病人,应先停药数天后再作光动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血小板 血栓烷 前列环素
下载PDF
小鼠血小板早期光动力学损伤的定量超微结构研究
6
作者 周传农 池顺姬 +3 位作者 邓津生 张华 梁军林 哈献文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97-201,共5页
正常小鼠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后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小板,照射红光后不同时间离心固定作电镜观察、形态测定和体视学分析。发现照光后即刻各实验组血小板的平均面积、周长、短轴及长短轴比、单个血小板的平均表面积和体积都显著增大,提... 正常小鼠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后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小板,照射红光后不同时间离心固定作电镜观察、形态测定和体视学分析。发现照光后即刻各实验组血小板的平均面积、周长、短轴及长短轴比、单个血小板的平均表面积和体积都显著增大,提示血小板被激活。照光后8小时不少血小板已坏死,16小时后几乎全部坏死,说明血小板对PDT非常敏感,且可在无血管内皮细胞参与的情况下直接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作用 血小板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小鼠胶质瘤微血管光动力学损伤修复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池顺姬 周传农 +3 位作者 邓津生 张华 梁军林 哈献文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2-75,共4页
小鼠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10mg/kg后24小时,红光100J/cm2照射皮下接种的胶质瘤,全身灌注含硝酸镧的固定液。肿瘤超薄切片用电镜观察,对照组肿瘤中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内层(endocapi-larylay... 小鼠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10mg/kg后24小时,红光100J/cm2照射皮下接种的胶质瘤,全身灌注含硝酸镧的固定液。肿瘤超薄切片用电镜观察,对照组肿瘤中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内层(endocapi-larylayer.FL)镧染阳性,厚而连续:PDT后0~12小时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逐渐加重,EL消失.而24小时后部分血管FL恢复,又呈镧染,至48小时后约半数血管无明显损伤改变,镧染厚而连续,表明受损较轻的内皮细胞逐渐修复,这可能是PDT后肿瘤夏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光量子疗法 损伤 修复
下载PDF
血卟啉衍生物对正常小鼠X线全身照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用传农 池顺姬 +3 位作者 邓津生 梁军林 张华 哈献文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3-26,共4页
血卟啉衍生物(HpD)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正常小鼠用药24时后分别全身照射X线,发现若干实验组小鼠的存活期显著延长,4~48小时内脾.胸腺、淋巴结、睾丸的重量,四种器官以及胃、十二指肠的放射损伤的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表明... 血卟啉衍生物(HpD)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正常小鼠用药24时后分别全身照射X线,发现若干实验组小鼠的存活期显著延长,4~48小时内脾.胸腺、淋巴结、睾丸的重量,四种器官以及胃、十二指肠的放射损伤的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了HpD有放射保护作用。HpD是否对X线有放射增敏作用的问题仍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衍生物 放射保护 X射线
下载PDF
小鼠血小板早期光动力学损伤的定量超微结构研究
9
作者 周传农 池顺姬 +3 位作者 邓津生 张华 梁军林 哈献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7-47,共1页
光动力学治疗(PDT)后迅速发生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已是人所共知,但关于PDT对血小板的影响研究甚少。为此我们用电镜观察和定量分析了小鼠血小板的早期PDT改变,探讨其意义。健康小鼠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10mg/kg后即刻、24或4... 光动力学治疗(PDT)后迅速发生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已是人所共知,但关于PDT对血小板的影响研究甚少。为此我们用电镜观察和定量分析了小鼠血小板的早期PDT改变,探讨其意义。健康小鼠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10mg/kg后即刻、24或48小时,取血小板照射红光100J/cm^2,每组3只。照光后即刻、8或16小时离心,按常规制成超薄切片作电镜观察、微机图象仪测定100个血小板的面积、周长、长轴、短轴、长/短轴比,计算单个血小板的平均直径、体积、表面积及比表面。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结构良好。照光后即刻固定的三个组多数血小板已明显肿胀变形,个别已坏死。照光后8小时不少血小板已坏死,其余的也多已显著退变而对照组的退变程度明显较轻,自发坏死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光动力学治疗 超微结构 放射损伤
下载PDF
764—3对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伟志 沈瑜 +1 位作者 邓津生 董秀玥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44-46,共3页
放射治疗胸部肿瘤中,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内外都在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和措施。 肺纤维化是肺胶原聚集的结果,胶原水解后可分解成特异性氨基酸-羟脯氨酸,一般以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值表示。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脯氨酸 纤维化程度 胸部肿瘤 量反应 放射治疗 含量值 生化学 小鼠肺 中药复方
原文传递
764-3对小鼠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伟志 沈瑜 +2 位作者 马育红 王京红 邓津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45-46,70-71,共4页
x线12Gy照射小鼠后第45周给予764-330mg/kg,连续给药22周后,实验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597mg/g和6.8016mg/g),照射加药组(764-3和764-1)的羟脯氨酸含量值分别是7.35mg/g和6.834mg/g,非常接近正常对... x线12Gy照射小鼠后第45周给予764-330mg/kg,连续给药22周后,实验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597mg/g和6.8016mg/g),照射加药组(764-3和764-1)的羟脯氨酸含量值分别是7.35mg/g和6.834mg/g,非常接近正常对照组,显示两药均对X线全肺照射后因肺纤维化的形成而引起的羟脯氨酸含量增高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肺纤维化 中药
原文传递
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伟志 沈瑜 +1 位作者 邓津生 王京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54-54,共1页
本文从形态学角度对早、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的演进过程进行了连续七个月的观察研究。 实验采用中国医科院动物中心提供的雄性昆明小鼠,28克体重,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照射组。对照射组进行单次14Gy X线全肺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1、2、3、4... 本文从形态学角度对早、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的演进过程进行了连续七个月的观察研究。 实验采用中国医科院动物中心提供的雄性昆明小鼠,28克体重,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照射组。对照射组进行单次14Gy X线全肺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1、2、3、4、5、6和7个月分别处死,取肺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单次14Gy X线照射后1~5个月各组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雄性昆明小鼠 形态学改变 空白对照组 发展研究 光镜 肺泡损伤 肺泡壁 中国医科院 肺泡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6—硝基化合物对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增敏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杨伟志 沈瑜 +3 位作者 糜福顺 邓津生 董秀 王京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66-66,共1页
乏氧细胞增敏剂的研究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6-硝基化合物(简称Ⅱ号药)是中国医科院放射所研制的系列增敏剂中我室经体内,体外肿瘤细胞两步筛选出的较为理想的辐射增敏剂.为了解Ⅱ号药对正常组织的作用情况,本文观... 乏氧细胞增敏剂的研究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6-硝基化合物(简称Ⅱ号药)是中国医科院放射所研制的系列增敏剂中我室经体内,体外肿瘤细胞两步筛选出的较为理想的辐射增敏剂.为了解Ⅱ号药对正常组织的作用情况,本文观察了Ⅱ号药对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敏作用 乏氧细胞增敏剂 肠隐窝 上皮细胞 药对 辐射增敏剂 增敏比 中国医科院 小肠粘膜 作用情况
原文传递
6-硝基化合物对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增敏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杨伟志 沈瑜 +3 位作者 糜福顺 邓津生 董秀钥 王京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49-50,76,共3页
6-硝基化合物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研究所研制的系列增敏剂中的一种。我室经体内外两步实验筛选,认为6-硝基化合物是较为理想的肿瘤细胞增敏剂。我们观察了Ⅱ号药对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的增敏作用。结果显示:SER=1.04,增敏比明显低于... 6-硝基化合物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研究所研制的系列增敏剂中的一种。我室经体内外两步实验筛选,认为6-硝基化合物是较为理想的肿瘤细胞增敏剂。我们观察了Ⅱ号药对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的增敏作用。结果显示:SER=1.04,增敏比明显低于Ⅱ号药对肿瘤细胞的增敏比。表明Ⅱ号药对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无明显增敏作用,是一种有希望的值得继续探索完善的含氧细胞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硝基化合物 乏氧细胞增敏剂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764—3对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预防作用的研究
15
作者 杨伟志 沈瑜 +1 位作者 邓津生 董秀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3期59-59,共1页
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是影响放疗效果和病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764-3是中国医科院血研所研制的第一代抗纤维化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提取物764-1有效成分的提纯物。为了解其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本文进行了第一阶段的预防作用研究,并对... 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是影响放疗效果和病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764-3是中国医科院血研所研制的第一代抗纤维化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提取物764-1有效成分的提纯物。为了解其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本文进行了第一阶段的预防作用研究,并对两药的抗纤维化作用进行了比较。 实验分为单纯照射组(14Gyx线单次全肺照射),照射加药组(包括764-3,764-1两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小鼠照后各月份组脯氨酸含量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活血化瘀中药 抗纤维化作用 医科院血研所 提取物 病人生存质量 放疗效果 脯氨酸 中药复方 小鼠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