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质量改进工具提高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 被引量:5
1
作者 于磊 邓活清 +4 位作者 周爱莲 龚启英 熊小兰 王湛泽 谭华珍 《广州医药》 2023年第6期88-93,99,共7页
目的利用品管圈工具提高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取2022年11月出院日期前200份住院病案首页作为开展品管圈前的对照组,按照出院科室分层抽取2021年8月1日—2022年3月31日的2007份首页作为开展... 目的利用品管圈工具提高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取2022年11月出院日期前200份住院病案首页作为开展品管圈前的对照组,按照出院科室分层抽取2021年8月1日—2022年3月31日的2007份首页作为开展品管圈后的研究对象,对上述首页的主要诊断填写及疾病分类编码进行核对、检查、汇总统计。针对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高的现象,从人、法、测3个维度进行分析,根据找出的原因制定对策并执行。根据具体情况使用χ^(2)检验或者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品管圈前后主要诊断编码正确、错误份数的差异。结果开展一系列改进措施后医生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从95.00%上升到98.01%,编码员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从97.50%上升至99.55%,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从93.50%提高到97.56%,临床医师的书写质量、编码员的编码质量均有改善。品管圈开展前后主要诊断编码正确、错误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开展品管圈,标准化了一个院级规范、多个院级编码共识、两个科级工作工具和机制以及一个科级绩效分配方案。结论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能有效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后期应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病案首页 主要诊断 编码正确率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84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叶家骏 曹梅 +1 位作者 李东华 邓活清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期75-77,共3页
急性心功能衰竭是指急性发作的心室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增加,进而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的压力急剧升高、体循环阻力增加,伴有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可出现器官灌注不足以及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该病起病... 急性心功能衰竭是指急性发作的心室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增加,进而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的压力急剧升高、体循环阻力增加,伴有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可出现器官灌注不足以及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常危及患者生命。随着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以往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多采取强心、利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正压通气 治疗
下载PDF
不同来源感染性休克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邓活清 姚淑雯 +4 位作者 许卓谦 徐志均 梁凤桃 叶家骏 李东华 《现代医院》 2015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感染来源的感染性休克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2014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20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感染来源分为内科感染组和外科感染组,比较其临床特征,对影响28... 目的探讨不同感染来源的感染性休克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2014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20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感染来源分为内科感染组和外科感染组,比较其临床特征,对影响28天病死率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CU感染性休克病例占比8.1%。内科感染组159例,以肺部感染(83.0%)为主;外科感染组46例,以腹腔感染(78.3%)为主。两组比较:年龄、发病季节、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达标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和神经、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性别、器官衰竭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28天内总病死率为42.9%(分别为42.8%和43.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器官衰竭数目[OR=2.154,95%CI(1.451,3.198)]、EGDT7~24h内达标[OR=13.751,95%CI(5.727,33.017)]、24h内未达标[OR=16.544,95%CI(6.317,43.330)]为28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显著差异(P〈0.001)。对感染灶进行急诊外科处理为独立保护因素[OR=0.091,95%CI(0.017,0.499),P〈0.01]。结论不同感染来源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不同。器官衰竭数目多、EGDT未在6h达标者28天内死亡风险高,对感染灶实施急诊外科处理的死亡风险低。感染来源对感染性休克28天病死率无独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外科感染 流行病学 病死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区级医院院内心脏骤停18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邓活清 徐翔 +3 位作者 梁凤桃 许卓谦 叶家骏 李东华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了解院内心肺复苏现状和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探讨改进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非新生儿院内心脏骤停(IHCA)病例,按Utstein模型进行资料登记,共纳入统计187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复苏效果影响因素。结果非新生... 目的了解院内心肺复苏现状和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探讨改进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非新生儿院内心脏骤停(IHCA)病例,按Utstein模型进行资料登记,共纳入统计187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复苏效果影响因素。结果非新生儿IHCA发生率为5.2‰。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例1.67:1(p〈0.01)。2~96岁,平均年龄(58.96±19.45)岁。普通病房的IHCA病例最多。创伤是≤30岁和31~60岁IHCA病例的最常见病因,分别占50.0%和38.6%,〉60岁的最常见病因则是心血管疾病(占33.3%)。初始心律为室颤者占7.0%,无脉性室速占1.1%。全部病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32.1%,24小时存活率9.1%,存活出院率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获得除颤者的24小时存活率和存活出院率均显著高于未除颤者(p〈0.01)。结论 IHCA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为主,普通病房病例最多,不同年龄段主要病因不同。IHCA存活率仍较低,除颤是重要影响因素。在院内推广心肺复苏尤其是ACLS技术并加强管理,对提高医院整体复苏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存活率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髁部骨折的分型和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永发 尚平 +2 位作者 刘志祥 贺宪 邓活清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1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关节镜监视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胫骨髁部骨折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1~55岁,平均32.2岁。合并半月板损伤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骨折按AO分型:B1型22例,B2型6例,C1型2例,C2型1例;根... 目的:探讨通过关节镜监视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胫骨髁部骨折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1~55岁,平均32.2岁。合并半月板损伤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骨折按AO分型:B1型22例,B2型6例,C1型2例,C2型1例;根据X线特征和关节镜下所见分型:Ⅰ型14例,Ⅱ型5例,Ⅲ型12例。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分别使用螺栓、拉力螺钉、钢丝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4年。30例切口均顺利愈合,1例伤口拆线后1个月钢丝部分外露。无伤口和关节内感染,无关节痛、关节粘连和关节不稳定。术后3个月后患膝自主活动范围与健侧相同,参考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均为优(>85分)。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部骨折具有微创、高效等优点;胫骨髁部骨折Ⅰ、Ⅱ、Ⅲ分型方法简单易用,对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部骨折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关节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公立医院基于DRGs及病案首页精准控费的实证研究——以骨科超支病种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于磊 徐间萍 +1 位作者 邓活清 徐子蕴 《现代医院》 2022年第11期1713-1717,共5页
目的定位重点超支病种,分析超支原因及成本控制难点。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某三甲公立医院骨科出院且进入DRGs分组的127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34个DRGs病种,利用二八原则和波士顿矩阵定位重点超支病种。利用灰色关联... 目的定位重点超支病种,分析超支原因及成本控制难点。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某三甲公立医院骨科出院且进入DRGs分组的127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34个DRGs病种,利用二八原则和波士顿矩阵定位重点超支病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结构变动分析对其住院各项费用的关联度、结构占比及变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定位骨科常见病种“IF15-上肢骨手术,不伴并发症与合并症”和难度较大的“IC13-大关节置换术,伴并发症与合并症”作为重点超支病种。IF15例均费用的关联度最大为耗材费,其次为治疗费和药费。IC13例均费用的关联度最大的为耗材费,其次为诊断费和药费。引起2个超支病种例均住院费用变动较大的有其他费用、耗材费、药费、治疗费和中医费。耗材费和药费对IF15和IC13例均费用结构变动的贡献率最大。结论样本医院骨科超支病种的耗材费、药费、诊断费管理仍需要加强。样本医院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药品、耗材和诊断类的成本,进一步优化费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S 超支病种 灰色关联 结构变动 精准控费
下载PDF
内眼手术DRG分组效果评价及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于磊 任芝莉 +3 位作者 邓活清 肖南希 王湛泽 徐子蕴 《中国病案》 2023年第8期44-48,共5页
目的评价内眼手术患者DRG分组效果并探究影响患者费用的因素,为降低眼疾患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和推广DRG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变异系数和方差减少量评价内眼手术患者DRG分组效果;利用费用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医用耗材零加成前后... 目的评价内眼手术患者DRG分组效果并探究影响患者费用的因素,为降低眼疾患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和推广DRG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变异系数和方差减少量评价内眼手术患者DRG分组效果;利用费用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医用耗材零加成前后内眼手术患者的医疗效率差别;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内眼手术患者费用异常的主要因素。结果4个内眼手术DRG组为CB19、CB29、CB39和CB49,住院总费用和时间的CV和RIV值显示DRG分组效果良好。耗材零加成后,CB19、CB29、CB39和CB49组患者的费用消耗指数为0.72、0.49、0.93和0.57,同比实施前减少0.12、0.28、0.02和0.01;CB19和CB29组患者的时间消耗指数分别为0.51和0.79,同比减少0.28和0.33;CB39和CB49患者的时间消耗指数为0.89和1.12同比上升0.04和0.22,这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比实施前都有减少,只是减少的程度没有广东省标杆值减少的大。影响内眼手术患者费用异常类型的因素:年龄组、住院天数组、是否零加成期病例、是否临床路径病例、是否高药占比、是否高耗占比、入院途径、其他诊断个数、全部手术个数。结论DRG在广东地区适用性较好;耗材零加成政策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处于45~59岁和60~74岁,长住院时间,耗材零加成,高药、耗占比,急诊入院,多合并症及手术都是导致内眼手术患者高费用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内眼手术 耗材零加成 费用异常原因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创伤失血性休克伴凝血病42例救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活清 李东华 徐翔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年第10期864-865,共2页
回顾性分析2012年创伤失血性休克伴凝血病的42例住院患者资料,根据凝血指标恢复情况,分为凝血病恢复组(32例)和凝血病未恢复组(10例),比较两组急诊手术、输血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凝血病未恢复组比较,凝血病... 回顾性分析2012年创伤失血性休克伴凝血病的42例住院患者资料,根据凝血指标恢复情况,分为凝血病恢复组(32例)和凝血病未恢复组(10例),比较两组急诊手术、输血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凝血病未恢复组比较,凝血病恢复组接受急诊手术比例更高(P<0.05),病死率和低体温发生率更低(P<0.01).两组在接受输血例数和RBC、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酸中毒、高乳酸血症、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原文传递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429例的救治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活清 李东华 王杰林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2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不同环节的救治重点。方法对429例创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急诊后重点环节如手术、输血、ICU监护对病死率的影响。结果429例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总病死率仍较高达2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不同环节的救治重点。方法对429例创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急诊后重点环节如手术、输血、ICU监护对病死率的影响。结果429例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总病死率仍较高达26.3%。接受手术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总病死率(P〈0.05),未接受手术患者病死率则明显高于总病死率(P〈0.01);是否接受输血患者死亡率与总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住ICU患者病死率高于总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入住ICU患者病死率与总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手术能显著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总病死率;液体复苏、手术、输血、ICU综合监护治疗等是救治的关键环节,需要强调各环节的救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关键环节 救治
原文传递
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华珍 徐詠恩 +5 位作者 张彩云 周爱莲 谢瑞贞 黄东怡 邓活清 于磊 《中国病案》 2022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研究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整改对策,提高编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系统抽样法,每月按照出院人数8%的抽样比例对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出院的住院病案进行抽样,共抽取病案3570份。成立... 目的研究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整改对策,提高编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系统抽样法,每月按照出院人数8%的抽样比例对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出院的住院病案进行抽样,共抽取病案3570份。成立质控小组核查其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情况,从患者特征、诊疗信息、编码员情况3个方面筛选出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途径、入院季节、离院方式、住院天数、抢救情况、诊断条数、手术操作条数、病例分型、出院科室和编码员的年资共12个指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12个观察指标对诊断、手术操作编码质量的影响。结果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诊断条数是影响疾病诊断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编码员的年资同时也是主要诊断编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性别、诊断条数是手术操作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年以下年资编码员疾病诊断、主要诊断、手术操作编码出现缺陷的可能分别是10年及以上年资编码员的2.58倍、5.47倍、4.93倍。结论编码员的年资和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条数是编码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未来编码工作应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制定整改对策,不断提高编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 疾病编码 手术操作编码 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5—2017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婉云 邓活清 +2 位作者 陈波 郝帅 钟小兰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了解2015—2017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特点,分析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2017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发生的304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收集和分析暴露者性别、工作岗位... 目的了解2015—2017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特点,分析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2017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发生的304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收集和分析暴露者性别、工作岗位、工作年限、暴露地点、操作环节、锐器物种类、暴露源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在304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工作者中,以护理人员为主,占66.45%;以工龄0~5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占67.76%;暴露时关联操作前3位为处理针、处理医疗废物和实验操作,分别占38.82%、14.14%和12.83%;暴露身体部位主要为手部,占89.80%;血源性病原体主要为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丙肝病毒,共占91.99%。发生暴露后86.51%的暴露者有采取紧急处理和消毒,97.37%的暴露者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进行及时调查评估,随访后未发现有医务人员感染情况。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和医生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培训不到位、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和风险评估不足是导致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医院应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考核体系,切实落实基础技能操作培训和实操演练,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原文传递
影响患者选择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服务的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华珍 欧阳玉霞 +2 位作者 邓活清 成莹莹 钟小兰 《中国病案》 2022年第2期1-4,21,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患者选择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服务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病案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和现场复印病案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和复印信息。... 目的 分析影响患者选择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服务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病案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和现场复印病案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和复印信息。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10个指标对患者选择微信预约复印病案服务的影响。结果 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与现场复印在复印张数、复印用途、申请者与患者关系、复印日期与出院日期相隔天数的分布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病人来源、现住址、付款方式、出院科室、病例分型影响患者选择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服务(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病人来源、现住址、出院科室是影响申请者选择微信预约公众号复印病案服务的独立影响因素。18~45岁(OR=2.08)、职员/技术人员(OR=1.67)、外省或外国户籍(OR=1.75)、现住址为外省或外国(OR=1.76)、出院科室为妇产儿科(OR=1.47)的更倾向于选择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P<0.05)。结论 年龄、职业、病人来源、现住址、出院科室是影响申请者选择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服务的重要因素,医院应结合以上因素,制定措施,提高微信公众号预约复印病案服务的质量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预约 病案复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广州市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婉云 吴伟旋 +2 位作者 钟小兰 邓活清 李娜玲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14期1968-1972,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内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61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工具为自编基本信息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以及心理健...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内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61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工具为自编基本信息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以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的歧视总评分及组间差异;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精神疾病歧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歧视总评分为52.96±16.22,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型、婚姻状况、参加精神卫生知识讲座情况、与精神疾病患者的接触程度及联系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参加精神卫生知识讲座、与精神疾病患者有一定接触和联系、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歧视总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知识、与精神疾病患者增加接触和联系是影响歧视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卫生相关活动,将精神卫生知识纳入全科医师培训体系,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完善社会支持,改善医务人员及社区居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接纳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医务人员 精神疾病 歧视 病耻感
原文传递
我国老年人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慧翔 陈晓红 +5 位作者 邓活清 赵娜 王莹 于磊 杨进 张艳丽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24-72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东中西部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需求, 了解不同区域老年人的健康体验情况, 以期探索高效医疗服务模式,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法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研究项目2008年至2...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东中西部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需求, 了解不同区域老年人的健康体验情况, 以期探索高效医疗服务模式,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法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研究项目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库, 采用中位数描述就医距离的集中趋势, χ2检验比较东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需求, 线性关系检验分析不良健康现状、负性健康行为与健康需求的时间分布趋势。结果 49 611名研究对象中, 7 881人自评健康程度差, 19 445人自评近期健康状况变差, 14 954人缺乏常规体检, 35 141人缺乏体育锻炼, 8 178人吸烟, 7 859人饮酒, 35 814人所在社区未提供保健教育服务, 35 676人有保健教育需求, 2 637人缺乏足够医疗服务。老年人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需求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健康现状、负性健康行为与健康需求具有线性的时间分布趋势(P<0.05), 东中西部地区就医距离中位数分别是1.02km、1.00km与1.56 km, 农村高于城市。结论我国老年人健康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 负性健康行为占比高, 中西部老年人健康需求大。在中西部地区推行主动医疗服务模式, 加强医疗机构与社区的联动, 将有助于满足健康需求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老年人 健康现状 健康需求 卫生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