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者TNF-α、IL-6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2
1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2 位作者 黎映兰 智喜梅 吴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3-716,共4页
目的:了解黄芪多糖注射液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TNF-α、IL-6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3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两组检测... 目的:了解黄芪多糖注射液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TNF-α、IL-6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3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两组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胱抑素C、24h尿白蛋白、空腹、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结果:黄芪多糖注射液干预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早期活化T淋巴细胞、血胱抑素C、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调节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免疫功能和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能改善患者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注射液 免疫功能 中药
下载PDF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3 位作者 黎映兰 许翎 张伟杰 吴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8-192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阿卡波糖(50 mg/次,每天三餐中各一次)治疗12周以上,7.5%<糖化血红蛋白(Hb A1c)<9.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用维格列汀50 mg/次,...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阿卡波糖(50 mg/次,每天三餐中各一次)治疗12周以上,7.5%<糖化血红蛋白(Hb A1c)<9.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用维格列汀50 mg/次,2次/d(维格列汀组)及另一组加用瑞格列奈1 mg/次,2次/d(瑞格列奈组)共治疗12周。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与基线相比,校正后的Hb A1C平均降幅分别为(-1.02±0.05)%和(-1.21±0.05)%(P<0.05);后者较前者下降明显(P<0.05)。空腹血糖在两组均有一定程度下降,维格列汀组下降(-1.12±0.08)mmol/L,诺和龙组(-1.35±0.06)mmol/L;后者较前者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格列汀组胃肠道不良事件10例,无低血糖事件;瑞格列奈组胃肠道事件6例,2例低血糖;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31.2%和20.0%(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单用阿卡波糖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维格列汀可显著降低Hb A1c;疗效较联用诺和龙稍差,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Ⅳ 糖化血红蛋白 胰升糖素样肽1 肠促胰岛素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2 位作者 李东风 黎映兰 许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59-1560,共2页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来治疗方案,改用每天早上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6 IU。1周后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组均继续使用甘精胰岛素,并根据空...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来治疗方案,改用每天早上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6 IU。1周后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组均继续使用甘精胰岛素,并根据空腹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A组格列美脲2 mg/d,B组二甲双胍1 500 mg/d,C组阿卡波糖1 500 mg/d,共治疗12周。对比分析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早餐后2 h血糖(2 hPG)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3组FB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12周后B,C组2 hPG及HbA1c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3组甘精胰岛素用量无统计学差异。③3组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组共4例低血糖患者均无明显低血糖症状。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优于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时引起的急性期发热反应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邓海鸥 李东风 +3 位作者 张伟杰 智喜梅 许翎 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76-2078,共3页
目的明确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急性发热反应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观察2010年度在我院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用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治疗的所有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共38人。观察急性期发热出现比例。按是否出现发热症状分为发... 目的明确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急性发热反应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观察2010年度在我院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用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治疗的所有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共38人。观察急性期发热出现比例。按是否出现发热症状分为发热组与无发热组。观察发热组发热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发热时平均最高体温、退热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年龄、骨质疏松病程、性别比例、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前甲状旁腺激素、β-胶原分解片段、降钙素、骨钙素、血清钙差异,及治疗前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差异。结果⑨38位使用唑来膦酸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共观察到12人发热,占31.6%。16.7%(2/12)的患者治疗当天出现发热,其余患者均在治疗后第1天出现发热。平均发热持续时间为1 d。发热时平均最高体温(38.5±0.84)℃。所有患者均需要退热治疗,退热药物使用日夜百服咛片,平均用量为(3.55±1.21)片。⑨发热组与无发热组比较,发热组治疗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无发热组(P值<0.05);骨钙素、降钙素、β-胶原分解片段、血钙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时出现急性期发热反应并不少见,虽为中等程度发热,但是均为一过性。治疗前PTH水平可能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静脉用唑来膦酸时出现的急性期发热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唑来膦酸 老年骨质疏松 急性期发热反应
下载PDF
高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抗高血糖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2 位作者 高国栋 李东风 黎映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81-2083,共3页
目的了解高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抗高血糖药物治疗情况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以2型糖尿病为首诊入院,75岁及以上的全部病例共110例,并将患者分为口服抗高血糖药物组及胰岛素组,比较分析两组用药、血糖控... 目的了解高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抗高血糖药物治疗情况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以2型糖尿病为首诊入院,75岁及以上的全部病例共110例,并将患者分为口服抗高血糖药物组及胰岛素组,比较分析两组用药、血糖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高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所用抗高血糖药物中胰岛素占46.7%、二甲双胍占41.1%、糖苷酶抑制剂占35.5%;51%的患者联合两种以上抗高血糖药物,在胰岛素治疗组中联合格列酮类17例(34%),联合二甲双胍20例(40%)。(2)胰岛素组与口服药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3)胰岛素组与口服药组比较,前者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后者高;前者餐后C肽较后者低;前者尿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值较后者高,眼底及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后者高(P<0.05)。两组病史、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其他生化指标、其他并发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别。(4)高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蛋白与其肾小球滤过率相关(r=-0.594,P<0.01),而与血糖、血压、血脂无显著相关。结论初步提示高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情况普遍;随着病情恶化使用胰岛素治疗增加,含有胰岛素治疗的方案对进一步控制血糖有益,且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增加并不显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可能是导致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2型糖尿病 抗高血糖药物 老年人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2 位作者 黎映兰 许翎 王瑞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例初诊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8u,72h内使空腹血糖降低2~4mmol/L,以后根据血糖每3~7天调整甘精胰岛素...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例初诊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8u,72h内使空腹血糖降低2~4mmol/L,以后根据血糖每3~7天调整甘精胰岛素用量;罗格列酮剂量为每天4mg,服用至少1年。开始3个月内每周随诊1次,以后1个月随诊1次共观察1年。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随诊1年后检测空腹、早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治疗前及随诊1年后检测体质指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低血糖次数及血糖值;其中5例患者治疗72h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自身前后对照上述指标。结果(1)治疗72h的24h动态血糖谱变化显示,随着空腹血糖下降餐后血糖也随之降低,甚至下降幅度超过空腹血糖下降幅度。全天血糖波动幅度收窄。(2)治疗3个月后及随诊1年后较治疗前血糖显著降低,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较前升高,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余指标变化不明显。(3)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由于空腹血糖逐渐降低而逐渐减少甘精胰岛素的使用至停用,平均使用时间为(12±2.3)周,平均使用剂量为(18±2.8)u。结论甘精胰岛素可以同时降低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恢复部分患者的胰岛功能。联合罗格例酮治疗可以较长时间使血糖控制良好平稳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 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
下载PDF
空腹血糖相关危险因素十年变化趋势 被引量:6
7
作者 邓海鸥 邝建 +2 位作者 刘小清 麦劲壮 杨华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相关危险因素随时间变化趋势,以便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糖尿病预防策略。方法:利用同一地区相隔十年两次横断面调查所收集数据,按空腹血糖程度不同进行分组:空腹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1mmol/L)、空腹血糖升高组(空...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相关危险因素随时间变化趋势,以便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糖尿病预防策略。方法:利用同一地区相隔十年两次横断面调查所收集数据,按空腹血糖程度不同进行分组:空腹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6.1mmol/L)、空腹血糖升高组(空腹血糖≥6.1mmol/L)。比较两次调查及每次调查各组间差异。比较分析两次调查空腹血糖相关危险因素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1)1983-1984年血糖升高占被调查人数1.06%(75/7066),1993-1994年血糖升高占被调查人数5.55%(353/6362)。(2)多元线形回归分析:1983-1984年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年龄进入方程。1993-1994年:除上述因素外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身高腰围比(Whtr)、腰臀围比(WHR)、高密度脂蛋白(HDL)也进入方程。(3)logistic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显示1983-1984年有年龄、TC、TG进入方程;1993-1994年除上述因素外还有糖尿家族病史、职业、血压、Whtr进入方程。结论:空腹血糖危险因素随时间的迁移有明显的增多细化趋势。增龄、血脂紊乱为空腹血糖升高持续稳定的危险因素;高血压、Whtr不是20世纪80年代空腹血糖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危险因素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高龄老年长期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1 位作者 黎映兰 何高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长期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与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追踪我院慢性病区长期住院的22例无甲状腺疾病史的高龄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自身前后对照:高敏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血白细...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长期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与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追踪我院慢性病区长期住院的22例无甲状腺疾病史的高龄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自身前后对照:高敏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血白细胞、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并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甲状腺功能的变化趋势。结果:高龄老年长期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前91.9%(20/22)处于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状态。感染时100%(22/22)出现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且较感染前加重(P<0.05)。但是血清促甲状腺素始终正常。无患者出现游离T4降低。感染恢复后,FT3、FT4恢复至感染前水平较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白细胞恢复慢。结论:高龄老年长期住院患者普遍存在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院内感染可以使之加重,且恢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老年人
下载PDF
伊班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1 位作者 黎映兰 韩梅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探讨伊班磷酸钠 (艾本 )静脉滴注治疗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 60例。全部患者均每日予罗钙全 0 2 5 μg、钙尔奇 D 0 6g治疗。 3 0例同时予静脉滴注伊班磷酸钠 4mg ,每... 目的 :探讨伊班磷酸钠 (艾本 )静脉滴注治疗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 60例。全部患者均每日予罗钙全 0 2 5 μg、钙尔奇 D 0 6g治疗。 3 0例同时予静脉滴注伊班磷酸钠 4mg ,每月静滴 1次 ,连续 3个月治疗。另 3 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及血糖相匹配。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血清骨钙素 (BP)、脱氧吡啶啉 (DPD)、甲状旁腺素 (PTH)、降钙素 (CT)、血脂 ;治疗前、后骨密度。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Ward’s三角骨密度显著升高 ,CT、DPD治疗后第 1、3个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0 1) ,第 6个月仍见显著差异 (P <0 0 5 )。余BMD变化不明显。血脂无显著降低。结论 :伊班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老年男性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Ward’s三角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磷酸钠 静脉滴注 治疗 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监测在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疗效判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1 位作者 李东风 黎映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30-183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监测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每天予罗钙全0.25μg、钙尔奇-D 0.6 g治疗。其中30例同时予静脉用二磷酸盐治疗。另30例为对照。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监测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每天予罗钙全0.25μg、钙尔奇-D 0.6 g治疗。其中30例同时予静脉用二磷酸盐治疗。另30例为对照。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的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β-CTx)、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hCT)、尿脱氧吡啶啉(U-DPD),治疗前、后骨密度(BMD)。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Ward s三角骨密度显著升高。U-DPD治疗后第3,6个月较治疗前降低28%和25%(P<0.05)。血清β-CTx治疗后第3,6个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43%和53%(P<0.01)。余BMD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腰椎BMD与β-CTx呈负相关(r=-0.496,P<0.05),Ward s三角区BMD与β-CTx呈负相关(r=-0.413,P<0.05)。结论采用化学发光法监测血清β-CTx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治疗疗效监测优于U-D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 骨密度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睾酮的影响
11
作者 邓海鸥 林凯 +1 位作者 李东风 黎映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1-602,共2页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metformin,MF)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睾酮的影响。方法60例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B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A组用量1000mg/d;B组用量1500mg/d,C组饮食控制治疗对照;检测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睾酮(T...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metformin,MF)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睾酮的影响。方法60例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B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A组用量1000mg/d;B组用量1500mg/d,C组饮食控制治疗对照;检测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C肽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变化及组间差异。结果3组患者血糖、胰岛素、C肽较治疗前下降(P<0.01),A,B组用二甲胍治疗3个月后血清睾酮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用二甲双胍治疗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时,常规剂量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睾酮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血清睾酮 糖尿病 2型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血脂蛋白a升高的临床特点
12
作者 邓海鸥 黎映兰 +1 位作者 林凯 何高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血脂蛋白a[LP(a)]升高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进行LP(a)检测的老年患者259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LP(a)测定及其他生化检查数据。了解并分析LP(a)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升高情况及其病因;按照LP(a)...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血脂蛋白a[LP(a)]升高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进行LP(a)检测的老年患者259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LP(a)测定及其他生化检查数据。了解并分析LP(a)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升高情况及其病因;按照LP(a)数值不同分为3组:LP(a)〈300 mg/dL为正常组,300~600 mg/dL为轻度升高组,〉600 mg/dL为重度升高组,分别比较LP(a)轻、重度升高组与正常组在既往病史及生化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1)259例患者中共检出LP(a)升高80例(30.9%),病因多为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重度升高组呼吸系统疾病较高。(3)3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住院患者LP(a)升高较多,并提示可能与肺部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蛋白a 住院患者 老年人
下载PDF
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5
13
作者 许翎 林凯 +4 位作者 邓海鸥 黎映兰 智喜梅 张伟杰 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5-1518,共4页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6例使用门冬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6例,加用维格列汀50 mg,2次/d口服;对照组30例,加用阿卡波糖50 mg,3次/d餐中嚼碎服...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6例使用门冬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6例,加用维格列汀50 mg,2次/d口服;对照组30例,加用阿卡波糖50 mg,3次/d餐中嚼碎服。使用12周后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 hC肽(2 hC肽)、体质量指数(BMI)、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空腹及2 hC肽较治疗前升高(P<0.05),BMI、GFR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2 hPG、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FBG、空腹C肽、2 hC肽、BMI、GFR与治疗前比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FBG显著降低(P<0.05),空腹C肽、2 hC肽显著升高(P<0.05),2 hPG、HbA1c、BMI、GFR无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两组均无一次发生。结论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门冬胰岛素对降低2 hPG、HbA1c疗效相当,且无体重增加及GFR下降,无低血糖发生。而且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较对照组在降低FBG、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上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格列汀 门冬胰岛素 老年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14
作者 许翎 邓海鸥 +3 位作者 智喜梅 张伟杰 王小娜 吴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密固达)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每日口服维生素D3与钙尔奇-D,治疗组加予密固达5 mg静脉滴注1次,1年后观察两组骨密度与...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密固达)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每日口服维生素D3与钙尔奇-D,治疗组加予密固达5 mg静脉滴注1次,1年后观察两组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1-4、Neck、Inter、Ward's骨密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β-胶原片段(β-CTX)较对照组下降(P<0.05),骨钙素(N-MID)、降钙素(hC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滴1次密固达,1年后能有效地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老年性骨质疏松
下载PDF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傅晓莹 邓海鸥 杨华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1-453,共3页
目的:评估对已使用1~2种口服降糖药而空腹血糖≥7.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2008年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2种降糖药物(不包括噻唑烷二酮类),符合空腹血糖≥... 目的:评估对已使用1~2种口服降糖药而空腹血糖≥7.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2008年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2种降糖药物(不包括噻唑烷二酮类),符合空腹血糖≥7.0mmol/L,肝肾功能正常。接受盐酸吡格列酮(卡司平)治疗,从15mg/d开始,每月复查空腹微机血糖,若≥7.0mmol/L,增加15mg/d,若空腹微机血糖<7.0mmol/L则维持原剂量治疗。共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尿常规及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入组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12周,治疗后FP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bA1c有下降趋势,剔除了因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的影响因素后,HbA1c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2)加用盐酸吡格列酮后TC和LDL-C有轻度升高,TG、HDL-C变化不大。(3)不良反应有心功能不全(1例)、下肢水肿(1例)、低血糖症(1例),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磺脲类、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血糖效果不佳时,加用吡格列酮能安全有效改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盐酸吡格列酮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凯 邓海鸥 莫建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96-597,共2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与 2型糖尿病 (T2DM )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Zung抑郁自量表对 1 0 5例老年T2DM患者 (观察组 )和 1 0 2例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调查、评定 ,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老年T2DM并抑郁的发病率为 33 3 % ... 目的 探讨抑郁症与 2型糖尿病 (T2DM )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Zung抑郁自量表对 1 0 5例老年T2DM患者 (观察组 )和 1 0 2例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调查、评定 ,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老年T2DM并抑郁的发病率为 33 3 % ,对照组抑郁发病率为 1 0 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②在观察组中 ,抑郁发病率与性别、病程、糖化红蛋白、慢性并发症等密切相关。结论 抑郁在老年T2DM病人中发生率高 ,对老年T2D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抑郁 发病率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凯 邓海鸥 +1 位作者 黎映兰 韩梅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29-930,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抽血检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 (对照组 )的T淋巴细胞亚群、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结果 :( 1)老年 2型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餐后... 目的 :观察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抽血检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 (对照组 )的T淋巴细胞亚群、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结果 :( 1)老年 2型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型糖尿病组中糖耐量异常患者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 2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中除早期活化T淋巴细胞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余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 3 )糖耐量异常患者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CD4/CD8、抑制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较对照组低 (P <0 0 5 )。 ( 4 )糖耐量异常患者的CD4/CD8、淋巴细胞低于其他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P <0 0 5 )。 ( 5 )有并发症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CD4/CD8、抑制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低于没有并发症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P <0 0 1)。 ( 6)各组间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情况与患者病程及是否存在并发症、血糖情况有关 ,而与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血浆蛋白的关系不明显。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细胞免疫功能 糖耐量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基因多态性对广东地区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斌 李东风 +9 位作者 吴文 黄小穗 杨艳红 林凯 邓海鸥 智喜梅 蔡雪珍 蒋文玲 王瑞雪 董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57-226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部分老年人群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筛选广东老年人549例,年龄65~87岁,平均(71.03±7.37)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其腰椎侧位、股骨颈、粗隆间、大转子、ward′s三角等部位的...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部分老年人群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筛选广东老年人549例,年龄65~87岁,平均(71.03±7.37)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其腰椎侧位、股骨颈、粗隆间、大转子、ward′s三角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PTH基因型。结果:549例受试对象中,PTH基因BB型382例,69.6%;Bb型148例,27.0%;和bb型19例,3.4%。无论是整个受试群体,还是根据性别将其分为男性及女性群体,其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nbeng平衡定律。分析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显示,不同的基因型之间的骨密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变化(Ρ>0.05)。结论:PTH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老年人群骨密度关系不密切,不能作为筛查和预示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值 广东地区 老年人群 甲状旁腺激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x线吸收测定 H基因型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小红 林凯 +6 位作者 陈香 郎建英 刘敏 张伟程 邓海鸥 王瑞雪 汤水福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中成药火把花根片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患者分为3组各30例。3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1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照2组加用科素亚治疗;治疗组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加用火把花根片,治疗3月为1疗程。观察3... 目的:观察中成药火把花根片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患者分为3组各30例。3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1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照2组加用科素亚治疗;治疗组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加用火把花根片,治疗3月为1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内皮素-1(ET-1)、白介素-6(IL-6)、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2组Fib、ET-1、IL-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IL-6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火把花根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改善中医症候、抑制炎症因子、调节血脂、降低Fib、蛋白尿等,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火把花根片 内皮素-1 白介素-6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脑利尿钠肽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玉芸 林凯 +1 位作者 黎映兰 邓海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1-432,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清脑利尿钠肽(brain natriurectic pepfide,BN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UAER30~300mg/24h,16...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清脑利尿钠肽(brain natriurectic pepfide,BN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UAER30~300mg/24h,16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30~300mg/24h,16例);非糖尿病肾病组(UAER〈30mg/24h,1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BNP水平。结果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BNP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927.06±193,672.86±120.10,231.63±29.80,P〈0.01),且与UAER,CREA,BUN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6,0.630,0.415,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明显的负相关(r=-0.797,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血清BNP水平对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生及病程有较好的价值,可能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利尿钠肽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排泄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