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152例初治结直肠癌患者中医湿证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亚栋 赵文杰 +7 位作者 刘译鸿 邓深苑 何怡瀚 朱燕娟 余娅娅 常雪松 肖真真 张海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湿证与初治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以下简称肠癌)患者疾病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共调查152例初治结直肠癌患者,应用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的《湿证诊断标准》判别患者... 【目的】探讨中医湿证与初治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以下简称肠癌)患者疾病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共调查152例初治结直肠癌患者,应用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的《湿证诊断标准》判别患者湿证与非湿证,并进行相关疾病信息收集,对比初治结直肠癌患者湿证与非湿证之间的差异。【结果】(1)人口学资料:湿证患者占86.84%(132/152),非湿证患者占13.16%(20/152);湿证与非湿证患者在年龄、性别、饮食偏好、吸烟史、居住地潮湿情况、体质量指数(BMI)、体力状况(PS)评分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舌象特点:2组在舌色、腻苔和黄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湿证患者更多表现为淡红舌、黄腻苔,提示舌象结果有助于湿证的诊断。(3)湿证的症征信息特点:湿证患者的症征信息以舌苔腻(91例)、肠鸣(78例)、便溏(68例)多见;量表与临床诊断基本符合,诊断一致率为71.05%(108/152),在诊断有出入的患者中症状以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4)疾病特征:2组患者在T分期比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证组的原发肿瘤更多分布于T3-T4期,而非湿证组的Tis-T2期与T3-T4期均有分布;2组患者在周围神经浸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湿证组无周围神经浸润比例要明显高于湿证组;其余疾病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证诊断标准》可作为临床上肠癌湿证诊断的辅助工具;初治结直肠癌中湿证患者占比超8成,其典型特征为舌苔腻、肠鸣及便溏,且湿证与部分临床预后高危因素有关,因此肠癌湿证的诊断对于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湿证 横断面研究 典型特征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基于经络热度感测法探讨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亚栋 常雪松 +7 位作者 刘译鸿 朱燕娟 邓深苑 丁凯琳 周锐 肖真真 余娅娅 张海波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从经络辨识及中医证候角度探讨中重度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患者的中医病机。方法采用经络热度感测法对CRF患者进行经络诊察,并使用《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调查表》、TCM-I量表进行综合评估以分析CRF的中医病机。结... 目的从经络辨识及中医证候角度探讨中重度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患者的中医病机。方法采用经络热度感测法对CRF患者进行经络诊察,并使用《癌因性疲乏中医证候调查表》、TCM-I量表进行综合评估以分析CRF的中医病机。结果共调查145例中晚期恶性肿瘤合并中重度CRF患者。(1)经络热度感测结果:脾经作为虚证经络出现频率最高(51.7%),其次是肺经(45.5%);实证经络出现频率最高的属小肠经(32.4%),其次为胃经(29.0%)。(2)中医四诊信息:癌因性疲乏患者舌象特点以舌胖大、舌边齿痕、裂纹舌、舌苔厚腻为主,脉象以滑、细最多见,症状则多见夜尿增多、纳差、渴喜热饮、睡而易醒等。(3)合并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口渴、食欲减退、失眠,重度以上则以失眠、食欲减退、疼痛多见。结论癌因性疲乏患者经络特点多表现为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虚,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实为主;而中医病机总体表现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虚在肺脾,脾虚尤甚;实在胃肠,痰湿为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经络热度感测 经络诊察 中医证候 中医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