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异氟烷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蛋白激酶γ(gamma of protein kinase C,PKCγ)在细胞膜和细胞浆内转位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24...目的探讨异氟烷预处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蛋白激酶γ(gamma of protein kinase C,PKCγ)在细胞膜和细胞浆内转位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24只,根据再灌注后各时间点不同又分为再灌注后4、24、72 h组,每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异氟烷预处理组,每组24只,根据缺血再灌注后时间点不同又分为缺血再灌注后4、24、72 h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分别在再灌注后4、24、72 h处死大鼠,取大鼠额叶皮质;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前脑缺血2 h后,分别在再灌注后4、24、72 h处死大鼠,取大脑额叶皮质;异氟烷预处理组于缺血前1.5 h经半密闭的吸入箱吸入1.5%异氟烷,持续1、0.5 h后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余同缺血再灌注组。各亚组大鼠大脑额叶皮质细胞浆和细胞膜上的PKCγ含量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的再灌注后4、24、72 h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烷预处理组的同时间点组细胞膜上PKCγ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均<0.05)、在细胞浆中的PKCγ水平均有显著减少(P均<0.05)。异氟烷预处理组的缺血再灌注后4、247、2 h组PKCγ水平均较缺血再灌注组的同时间点组在细胞膜上显著升高(P均<0.05)、在细胞浆中的PKCγ水平均有显著减少(P均<0.05),且异氟烷预处理组的缺血再灌注后24 h组PKCγ水平为最高。结论异氟烷预处理可增加大鼠大脑额叶皮质PKCγ向细胞膜转位;PKCγ膜转位可能有利于大鼠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展开更多
目的利用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模型,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与蛋白激酶Cγ(protein kinase C gamma,PKCγ)的关系。方法将脑片随机分为分4组(n=8):空白对照组(CON组)、PKCγ...目的利用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模型,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与蛋白激酶Cγ(protein kinase C gamma,PKCγ)的关系。方法将脑片随机分为分4组(n=8):空白对照组(CON组)、PKCγ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I组(BIS组)、异氟醚预处理组(ISO组)、异氟醚加抑制剂组(ISO+BIS组)。采用脑片灌流及电生理技术,记录海马CA1区的顺向群锋电位(orthodromic population pike,OPS)作为评价脑片不同阶段的活性指标;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定量比色方法分析脑片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 bolt方法,观察PKCγ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结果异氟醚预处理能明显提高脑片的抗缺氧能力,增加OPS恢复率,组织损伤百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促进PKC向胞膜转位;而抑制PKCγ后脑片活性降低,OPS恢复率下降。结论PKCγ的激活参与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模型,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与蛋白激酶Cγ(protein kinase C gamma,PKCγ)的关系。方法将脑片随机分为分4组(n=8):空白对照组(CON组)、PKCγ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I组(BIS组)、异氟醚预处理组(ISO组)、异氟醚加抑制剂组(ISO+BIS组)。采用脑片灌流及电生理技术,记录海马CA1区的顺向群锋电位(orthodromic population pike,OPS)作为评价脑片不同阶段的活性指标;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定量比色方法分析脑片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 bolt方法,观察PKCγ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结果异氟醚预处理能明显提高脑片的抗缺氧能力,增加OPS恢复率,组织损伤百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促进PKC向胞膜转位;而抑制PKCγ后脑片活性降低,OPS恢复率下降。结论PKCγ的激活参与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