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STEMI的效果及对心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邓琴升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9期53-57,共5页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及其对心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A组(58例)、B组(58例),两组均在给予常规STEMI治疗(抗血小板、吸氧...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及其对心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A组(58例)、B组(58例),两组均在给予常规STEMI治疗(抗血小板、吸氧、抗心衰、抗凝等)的基础上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A组加用普通肝素注射治疗,B组加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治疗前及治疗2 d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变化,观察治疗后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后,B组各时段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A组;治疗2 d后,两组LVEDd、Fib、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LVEF、APTT、T-AO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且B组LVEDd、Fib、MDA水平明显低于同一时间A组(P<0.05),LVEF、APTT、T-AOC水平明显高于同时间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STEMI能有效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保护心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同时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促进其康复,且药物安全性与A组用药方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阿替普酶 依诺肝素钠 治疗效果 心肌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三维标测指导下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2
作者 何德化 张紫冠 +7 位作者 邓琴升 刘祖恒 张思婷 林惠燕 郑武扬 谢强 李卫华 黄峥嵘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2-858,共7页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指导下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CARTO三维标测指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冷盐水灌注导管行RDN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指导下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CARTO三维标测指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冷盐水灌注导管行RDN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所有患者在接受RDN前均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半年。采用自身对照,观察RDN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基线、术后1周、术后1月和术后6月患者的诊室血压和心率、24 h动态血压、24 h平均心率、家庭自测血压和心率,以及降压药强度积分;同时评估肌酐、尿素、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动脉形态。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RDN手术操作,左右侧肾动脉平均消融位点分别为(12.1±3.4)个和(12.8±2.6)个。24例患者中出现肾动脉分支壁间血肿和夹层各1例(共占8.3%),无肾动脉主支夹层、破裂和狭窄等严重并发症;股动脉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瘀斑16例(66.7%),无动静脉瘘、血肿等。所有患者在RDN治疗后均延续严格的生活方式管理。与RDN术前比较,随访至6月,患者的诊室血压、诊室心率、24h平均血压、24h平均心率、家庭自测血压及心率明显下降(均P<0.05);降压药强度积分下降(基线,术后1周、1月和6月的降压药强度积分分别为0.96±0.06、0.89±0.04、0.73±0.04和0.48±0.09,F=17.851,P<0.001);肾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肾动脉形态无异常。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CARTO三维标测指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冷盐水灌注导管行RDN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血压,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 高血压 交感神经系统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经肘正中静脉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操作流程改良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德化 林开敏 +5 位作者 张紫冠 邓琴升 陈紫凡 谢强 李卫华 黄峥嵘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索经肘正中静脉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AVS)操作流程改良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7月的54例AVS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的66例AVS作为改良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VS操作流程(双导管策略):先用MPA1导管采集右肾上腺静脉血(如失... 目的探索经肘正中静脉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AVS)操作流程改良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7月的54例AVS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的66例AVS作为改良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VS操作流程(双导管策略):先用MPA1导管采集右肾上腺静脉血(如失败,换用Tig导管),再换用Tig导管采集左肾上腺静脉血,最后用Tig导管采集下腔静脉血。改良组采用改良的AVS操作流程(优先单导管策略):先用Tig导管采集下腔静脉血,再直接后撤Tig导管至左肾上腺静脉采血,最后反转Tig导管至右肾上腺静脉采血(如失败,换用MPA1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到位率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放射量、造影剂用量以及导管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的左右侧导管到位率[98.5%(65/66)比100%(54/54)、86.4%(57/66)比87.0%(47/5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的手术操作时间[(11.4±3.5)比(17.8±4.6)min]明显缩短,放射量[(10.3±3.2)比(15.4±4.9)mGy]明显降低,造影剂用量[(10.9±3.7)比(17.6±4.8)mL]更少,且导管费用[(260.6±84.6)比(331.0±0)元]更节省(均P<0.05)。结论改良后的AVS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更短,放射量更低,造影剂用量更少,费用也更节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静脉采血术 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操作流程改良
原文传递
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对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何德化 林开敏 +6 位作者 张紫冠 邓琴升 陈紫凡 陈晓萍 谢强 李卫华 黄峥嵘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1-977,共7页
目的探讨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术(AVS)对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筛查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病变的患者93例,常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行AVS,观察高血压... 目的探讨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术(AVS)对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筛查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病变的患者93例,常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行AVS,观察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病变患者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比例,以及肾上腺解剖学病变与功能学改变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随访后续用药、病理结果和血压、血钾等结果。结果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病变的患者中,PA占11.8%,AVS存在优势分泌侧为53例(左侧优势分泌占86.8%,右侧优势分泌占13.2%)。肾上腺病变在左侧、右侧和双侧的比例分别为65.6%、5.4%和29.0%;其中增生或增粗、结节性病变和腺瘤分别为76.6%、6.7%和16.7%。左侧肾上腺病变中同侧优势分泌的患者占55.7%,右侧肾上腺病变中同侧优势分泌的患者占60.0%;双侧肾上腺病变患者中,左侧优势分泌型占44.4%,右侧优势分泌型占14.9%,而无优势分泌型占40.7%。肾上腺CT病变部位和AVS功能定位的符合率为51.6%。在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阴性的高血压患者82例中,AVS存在优势分泌侧达54.9%,其中6例患者(1例患者存在低血钾)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收缩压[(129.6±11.8)比(150.9±8.9)mm Hg]、舒张压[(83.9±8.6)比(95.4±11.8)mm Hg]及降压药强度积分[(0.17±0.06)比(3.00±0.67)]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均P<0.05),且血钾恢复正常。结论AVS可谨慎用于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病变患者的分型诊断及功能学鉴别,尤其对于ARR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均阴性的疑似PA患者,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酌情考量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高血压 肾上腺病变
原文传递
二氧化氯对ICU医疗环境多重耐药菌的消毒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传鹏 邓琴升 +7 位作者 黄辉萍 邱丽心 叶丽娟 叶玉真 马晓波 梁玉峰 杨彩丽 张世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877-2880,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周围致病菌环境污染情况及二氧化氯在ICU医疗环境中清洁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的方法,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一区为实验组,ICU二区为对照组,同时以ICU一区进行前后对照分析二...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周围致病菌环境污染情况及二氧化氯在ICU医疗环境中清洁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的方法,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一区为实验组,ICU二区为对照组,同时以ICU一区进行前后对照分析二氧化氯消毒较常规含氯消毒剂效果,并通过ICU二区前后对照排除时间因素及研究的霍桑效应。实验组采用现制现用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环境清洁消毒,对照组采用常规含氯消毒剂进行环境清洁消毒,对ICU一区和ICU二区进行环境卫生学采样,对比分析二氧化氯消毒剂在ICU隔离病房环境多重耐药菌清洁消毒效果。结果ICU耐碳青霉烯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病房环境物表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多重耐药菌17株,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6.05%(17/281),其中以呼吸机表面检出率最高为16.67%(3/18),其次为隔离病房洗手池、地面均为13.79%(4/29);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多重耐药菌检出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8/17,47.06%),其次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4/17,23.53%);ICU一区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后环境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常规含氯消毒剂降低(χ^(2)=3.944,P=0.047)。ICU二区前后两阶段环境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病房内环境物表存在一定的多重耐药菌污染,其中以呼吸机表面最严重,其次为洗手池和地面,二氧化氯对病房环境多重耐药菌清洁消毒效果优于常规含氯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重症病房 多重耐药菌 环境 消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