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场磁共振三维增强减影血管造影在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生德 魏铭 +4 位作者 郑生喜 张丽萍 燕丽红 柴瑾 燕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场3D CES MRA的方法和评价其在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日立AIRIS-Ⅱ comfort 0.3T MR,采用小剂量钆造影剂注射扫描预测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峰值时间,对 23 例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患者行3D-CE...  目的 探讨低场3D CES MRA的方法和评价其在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日立AIRIS-Ⅱ comfort 0.3T MR,采用小剂量钆造影剂注射扫描预测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峰值时间,对 23 例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患者行3D-CES MRA。结果 23例全部一次成功,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3D-CES MRA能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结构和各种病变。结论 3D-CES MRA是一种诊断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的新方法,只要技术应用得当,低场磁共振同样可以取得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增强 减影技术
下载PDF
低场MR化学位移成像在肝脏病变的应用及与CT对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生德 魏铭 +5 位作者 柴瑾 郑生喜 巴志霞 张丽萍 燕丽红 燕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场MR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0.3T开放式MRI系统,对21例伴有脂肪变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经CT确诊的31例特殊肝脂肪变性病例进行常规MR和屏气化学位移成像,并与CT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变的脂... 目的探讨低场MR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0.3T开放式MRI系统,对21例伴有脂肪变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经CT确诊的31例特殊肝脂肪变性病例进行常规MR和屏气化学位移成像,并与CT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变的脂肪变性区在反相位(OP)像上信号强度均较同相位(IP)有明显降低,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只要技术应用得当,低场MR同样可以取得符合诊断要求的IP和OP图像,对诊断肝脂肪变性和确定肝脏病变内是否含有脂肪成分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位移 肝脏疾病
下载PDF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7
3
作者 涂灿 邓生德 +7 位作者 汪建华 于志海 俞文英 邓茜 周成伟 王玉涛 于亮 江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849-1853,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影像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 PPMA 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7例患者均行 CT 平扫,其中4例行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影像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 PPMA 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7例患者均行 CT 平扫,其中4例行 CT 多期增强扫描,1例行 MR 平扫及 MR 多期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例单发结节型,1例多发结节型,2例实变型,共9个病灶。外围及胸膜下分布8个,另1个占据整个肺左下叶。最大径0.5~17.3 cm,平均(4.9±5.0)cm。7例病变均未见出血、钙化,分叶、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各4例,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截断征、晕征、胸膜凹陷征各3例,细小短毛刺、棘状突起、碎石路征、卫星播散病灶、血管造影征、肺叶膨隆各2例;3例呈囊实性,实性成分均以边缘分布为主或内部散在斑片样分布;1例 MR 白肺征,实性成分弥散加权成像(DWI)明显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明显降低。6例术后病理均为浸润型肺黏液腺癌,分期为Ⅰa 期1例,Ⅱa 期1例,Ⅲa 期4例。1例穿刺活检证实为肺黏液腺癌。结论 PPMA 的影像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正确认识其病理学特点,有助于提高对其影像征象的理解和认识。对怀疑肺黏液腺癌的肺实变患者应常规行 MR 重 T2加权像(T2WI)及 D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全脑灌注联合CTA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裕 邓生德 +3 位作者 王海涛 王良炯 成科 江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58-361,384,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MSCT全脑CTP与CTA技术相结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脑梗死与供血动脉状况的关系。方法对21例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平扫、CTP和CTA检查,重建并分析CT平扫图像、CTP及CTA图像,所有病例在CTP检查后24h内... 目的探讨256层MSCT全脑CTP与CTA技术相结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脑梗死与供血动脉状况的关系。方法对21例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平扫、CTP和CTA检查,重建并分析CT平扫图像、CTP及CTA图像,所有病例在CTP检查后24h内进行MRI+DWI检查。结果 21例脑梗死患者CTA发现33条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及闭塞,其中包括轻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13例,重度狭窄7例,闭塞9例。21例患者CTP发现32处梗死灶,脑梗死中心区及周边区rCBF下降、TTP延长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256层螺旋CT全脑CTP联合CTA扫描方法简便,可对缺血后脑组织供血动脉状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T灌注 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假撕裂MRI征象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蓼 江凯 +4 位作者 成科 叶如卿 吴元华 邓生德 汪建华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 :明确板股韧带及膝横韧带所致外侧半月板假撕裂的发生机制,探讨外侧半月板假撕裂与真撕裂的鉴别方法。方法:对自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间72例(左膝44例,右膝28例)经关节镜证实的无外侧半月板撕裂的膝关节进行矢状及冠状位MR扫描... 目的 :明确板股韧带及膝横韧带所致外侧半月板假撕裂的发生机制,探讨外侧半月板假撕裂与真撕裂的鉴别方法。方法:对自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间72例(左膝44例,右膝28例)经关节镜证实的无外侧半月板撕裂的膝关节进行矢状及冠状位MR扫描,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25~61岁,平均33.7岁。观察板股韧带及膝横韧带的MRI表现。结果:膝横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前角及其中央腱性附着部之间以脂肪组织分隔,在MRI矢状像上,可见脂肪组织在膝横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形成的线样稍高信号裂隙,类似外侧半月板前角撕裂,称为外侧半月板前角假撕裂。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称为外侧半月板后角假撕裂。膝横韧带在MRI上的出现率约34.7%(25/72),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前角假撕裂18例,均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形态规则、撕裂线斜行,矢状位图像可连续显示膝横韧带,冠状位图像能显示该韧带的长轴。板股韧带显示率为73.6%(53/72),其中板股前韧带为23.6%(17/72),板股后韧带为70.8%(51/72),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16.7%(12/72)。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后角假撕裂25例,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19/25)或垂直方向(6/25)。结论:根据外侧半月板形状、撕裂线方向、观察矢状和冠状位图像,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的真、假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膝横韧带 板股前韧带 板股后韧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涂灿 汪建华 +3 位作者 邓生德 于志海 王海涛 于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256层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双期增强扫...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256层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各期均采用自动管电流选择(ACS)扫描模式。将图像传至在工作站后各期均行MPR,并应用多窗宽、窗位技术观察分析图像。结果单发40例,多发10例,病灶大部分位于甲状腺表浅部位,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界不清楚;合并钙化26例,其中细颗粒钙化14例,粗大结节状钙化7例,混合性钙化1例,不完整蛋壳样钙化4例,桑椹状钙化1例,4例周围有晕环征,10例显示破边征;绝大部分强化幅度未超过正常甲状腺组织,岛样强化6枚,渐进性填充36枚;27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25例Ⅵ区有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淋巴结强化明显,囊性变6例,合并壁结节4例,5例内见细颗粒状钙化。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 ACS扫描模式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质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特点,多方位、多窗宽、多窗位观察图像能更好地发现、评价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及其对周围结构的侵犯、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下载PDF
胸腔镜术前低剂量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亚甲蓝定位肺局灶性磨玻璃样病变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玉涛 赵晓东 +7 位作者 朱勇刚 周成伟 卢斌 周银杰 葛明亮 张霞萍 邓生德 王海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亚甲蓝定位在胸腔镜下肺局灶性磨玻璃样病变(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4月对21例单侧fGGO(直径5~17 mm,平均11.5 mm,... 目的探讨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亚甲蓝定位在胸腔镜下肺局灶性磨玻璃样病变(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4月对21例单侧fGGO(直径5~17 mm,平均11.5 mm,距壁层胸膜0~28 mm)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术前皆行LD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并辅以亚甲蓝染色。结果 LD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亚甲蓝定位成功率为100%,定位时间15~28 min,平均21 min。1例术中金属钩脱落,胸腔镜下观察肺组织表面血肿和亚甲蓝染色而成功手术切除;1例亚甲蓝染色失败,但Hook-wire锚定病灶亦成功手术切除。6例(28.6%)发生并发症,其中无症状气胸4例,无症状左上叶出血1例,无症状气胸和右下叶出血1例。VATS手术时间15~43 min,平均22 min;术中出血量23~38 ml,平均31 ml。术后住院5~12 d,平均7 d。fGGO术后病理:原位癌4例,微浸润腺癌3例,肺腺癌1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错构瘤1例,间质性肺炎3例,肺内淋巴结增生2例,炎性肉芽肿2例。结论 LDCT引导下Hook-wire联合亚甲蓝定位fGGO的准确率高,并发症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磨玻璃样病变 低剂量CT引导 HOOK-WIRE 亚甲蓝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肾、肾盂、输尿管原发肉瘤样癌MSCT表现与临床分析(附4例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江凯 邓生德 +5 位作者 王玉涛 白延军 孙书本 徐裕 王蓼 汪建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肾、肾盂、输尿管原发肉瘤样癌MSCT表现。方法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肾盂、输尿管原发肉瘤样癌的MS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复习文献。结果肾盂肉瘤样癌2例,伴肾积水,肝脏、脾脏、后腹膜区淋巴结多发转移,1例肿块巨大,伴以边缘... 目的探讨肾、肾盂、输尿管原发肉瘤样癌MSCT表现。方法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肾盂、输尿管原发肉瘤样癌的MS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复习文献。结果肾盂肉瘤样癌2例,伴肾积水,肝脏、脾脏、后腹膜区淋巴结多发转移,1例肿块巨大,伴以边缘分布为主的多发低密度区;右输尿管中下段肉瘤样癌1例,累及膀胱,伴右肾积水、萎缩;左肾中上极肉瘤样癌1例伴坏死及左肾上盏积水;增强CT检查皮质期、实质期强化明显,延迟扫描强化程度减退不明显。结论肾盂、输尿管肉瘤样癌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MSCT对于术前定位、治疗方案的制订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 输尿管 原发肉瘤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乳腺癌的MRI影像特征与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亮 涂灿 +6 位作者 江凯 陈秉列 王玉涛 王海涛 于志海 刘亭 邓生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MRI影像特征与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50例,术前均行乳腺MRI常规及动态增强扫描。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所有病例的ER、PR、HER-2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MRI影像特征与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50例,术前均行乳腺MRI常规及动态增强扫描。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所有病例的ER、PR、HER-2的表达情况;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0个乳腺癌灶中,癌肿不规则形态、毛刺状边缘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毛刺状边缘与HER-2阴性表达呈正相关,早期环形强化与ER、PR阴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的MRI增强表现与乳腺癌生物学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对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蓼 叶如卿 +4 位作者 江凯 吴元华 吴盛赞 邓生德 汪建华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探讨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诊断半月板撕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42例临床怀疑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平均38.4岁;病程2 h^15 d;临床症状是膝关节痛。首先采用膝关节常规M... 目的 :探讨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诊断半月板撕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42例临床怀疑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平均38.4岁;病程2 h^15 d;临床症状是膝关节痛。首先采用膝关节常规MR平扫,然后进行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检查,全部病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将常规平扫结果和3D弥散法关节造影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或手术结果对照,对比两种方法在显示半月板撕裂图像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的差异。结果:3D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使半月板撕裂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常规平扫,同时检查的敏感性从52.94%(54/102)提高到85.79%(87/102),特异性从67.78%(61/90)提高到86.67%(78/90)。对两种方法进行χ2检验,敏感性及特异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0,P<0.01;χ2=9.13,P<0.01)。结论 :3D弥散法膝关节造影对半月板撕裂图像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常规MR平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半月板 胫骨
下载PDF
肺部亚厘米结节的CT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玉涛 赵晓东 +8 位作者 王海涛 周成伟 卢斌 朱勇刚 周银杰 葛明亮 张霞萍 邓生德 汪建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46-3848,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亚厘米结节的CT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37例(43枚结节),均经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亚厘米结节,并在低剂量CT引导下行Hook-wire定位及胸腔镜手术治疗。以病理学... 目的探讨肺部亚厘米结节的CT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37例(43枚结节),均经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亚厘米结节,并在低剂量CT引导下行Hook-wire定位及胸腔镜手术治疗。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CT对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43枚亚厘米结节的病理学诊断:恶性结节25枚,其中原位腺癌11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9枚(1枚合并肺脑膜瘤),微浸润性腺癌2枚,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枚,直肠癌肺转移1枚,类癌1枚;良性结节18枚,其中炎性肉芽肿6枚,结核3枚,间质性肺炎2枚,纤维组织结节2枚,炭末沉积1枚,肺内淋巴结增生2枚,硬化性血管瘤1枚,错构瘤1枚。CT诊断肺部亚厘米结节的敏感度为36.0%,特异度为94.4%,漏诊率为64.0%,误诊率为5.6%。结论 CT诊断肺部亚厘米结节敏感度较低,存在一定局限性,无典型恶性病变征象的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应定期复查CT;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肺部亚厘米结节,行Hook-wire定位技术及胸腔镜手术可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病理学 诊断 肺部亚厘米结节
下载PDF
MSCT在肩峰分型及其与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相关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江凯 叶如卿 +2 位作者 王蓼 葛明亮 邓生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探讨肩峰分型及其与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97例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患者,按年龄段分成A组(39岁以下)、B组(40~59岁)和C组(60岁以上)三组,共97个肩关节进行MSCT扫描,将原始数据1mm薄层重建后在工作站上行容... 目的探讨肩峰分型及其与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97例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患者,按年龄段分成A组(39岁以下)、B组(40~59岁)和C组(60岁以上)三组,共97个肩关节进行MSCT扫描,将原始数据1mm薄层重建后在工作站上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ⅠP)等后处理,观察肩峰解剖形态并分型、测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结果Ⅰ型扁平型23肩,占23.7%,Ⅱ型弯曲型30肩,占30.9%,Ⅲ型钩型44肩,占45.4%;Ⅰ、Ⅱ型肩峰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少,Ⅲ型肩峰随年龄增加而增多,A、B组及A、C组Ⅱ、Ⅲ肩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型和Ⅱ型肩峰在左、右肩分布无明显差异,Ⅲ型肩峰以右肩居多,左右肩Ⅲ型肩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Ⅲ型及Ⅱ、Ⅲ型肩峰A-H间距<5mm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型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MSCT可以清晰显示肩关节的解剖及其形态,钩型肩峰以右肩多见,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 肩峰分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脊柱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CT及MRI表现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萍 江凯 +2 位作者 蔡志强 王咏涛 邓生德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2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23例脊柱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MRI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28~70岁,平均53.4岁。临床症状以脊柱区疼痛为主,少数...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23例脊柱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MRI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28~70岁,平均53.4岁。临床症状以脊柱区疼痛为主,少数伴周围神经症状。病程2周~3个月,平均9周。CT平扫9例,CT平扫及增强8例;21例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5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对病灶的部位、骨质改变、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及强化特征进行观察,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病变部位及大小:颈椎1例,胸椎16例,腰椎2例,骶椎4例。肿块常较大,最大的横断面73 mm×125 mm。病变类型:23例中15例表现为骨质破坏型,7例为软组织肿块型,无骨髓浸润型。CT及MRI表现:CT示11例伴"云雾"状改变,6例伴压缩性骨折,并伴"浮冰"样改变,伴"袖套"样改变9例;11例伴椎管狭窄;增强扫描明显强化。MRI示T1WI均为稍低信号,T2WI均为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增强后强化明显,椎管狭窄16例,伴"袖套"样改变13例;椎间隙均无明显狭窄。CT及MRI表现对照:CT对骨质破坏细节的显示明显优于MRI,但其对病灶范围及其周围结构是否受累的显示不及MRI,MRI显示病灶的范围往往大于CT。病理:23例均为脊柱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脊柱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年龄、部位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表现中"云雾"状、"浮冰"状骨质破坏及椎管内"袖套"样浸润对脊柱原发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淋巴瘤 CT MRI
下载PDF
脊柱原发单灶淋巴瘤CT及MRI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亮 江凯 +4 位作者 王玉涛 于志海 汪建华 邓生德 王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脊柱原发单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脊柱原发单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脊柱原发单发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其中术前经多层螺旋CT平扫12例,平扫及增强6例;20例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同时行CT及...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脊柱原发单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脊柱原发单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脊柱原发单发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其中术前经多层螺旋CT平扫12例,平扫及增强6例;20例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30例脊柱原发单发淋巴瘤患者中女12例,男18例,年龄28~70岁,中位年龄53.4岁。发病部位分别为颈椎2例,胸椎16例,腰椎4例,骶椎8例。脊柱原发单发淋巴瘤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胸椎好发,其次骶椎,颈、腰椎相对少见,原发于椎体常见,附件少见。肿块体积常巨大,常伴骨质破坏,以溶骨性为主。肿瘤常累及椎管,伴椎管狭窄,CT可伴"云雾"征,"浮冰"征,MRI可伴"袖套"征,多不累及椎间盘,少见骨膜反应及椎间隙狭窄,部分可伴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云雾"征、"浮冰"征、"袖套"征对淋巴瘤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轴区原发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和MRI表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凯 王鹏 +6 位作者 王蓼 于志海 徐裕 王良炯 涂灿 邓生德 汪建华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 :探讨中轴区原发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 PNETs)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中轴区原发p PNETs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10例中轴区原发p PNET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 目的 :探讨中轴区原发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 PNETs)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中轴区原发p PNETs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10例中轴区原发p PNET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8~49岁,中位年龄23.6岁。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3例,平扫并增强4例;5例经MRI平扫并增强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 :骨内型6例,骨外型4例。发病部位及例数分别为骶椎3例,腰椎2例,颈椎1例,颈椎椎管1例,尾骨1例,右髂骨1例,骶前间隙1例。横断位最小肿瘤最大层面大小1.1 cm×1.2 cm,最大者8.0 cm×9.2 cm,中位大小4.4 cm×5.7 cm,其中6例最大径线&gt;5 cm。其中溶骨性破坏5例,2例伴钙化,混合性1例,2例无骨质破坏。CT以等密度为主,1例密度均匀,余6例密度不均,其中3例可见"浮冰"样改变,增强扫描1例中度强化,余3例明显强化,2例内见多发小血管。MRI在T1WI上5例均为等信号,在T2WI上均为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增强后5例均强化明显。2例伴椎体压缩性骨折,10例均未见骨膜反应,5例MRI检查无椎间盘破坏。结论:中轴区原发p PNETs以儿童及青年多见,肿块常较大。骨内型肿块常包绕椎体,并以椎前间隙为主,均伴椎体骨质破坏,溶骨性常见,椎体原发多见,附件原发或受累少见,可累及椎管,以前壁受累常见,可伴多发新生小血管;骨外型以深部软组织间隙常见,少数原发于椎管,多伴椎体骨质破坏,以溶骨性为主。不侵及椎间盘,椎间隙不窄。CT可伴"浮冰"征,以骨内型常见。MRI T1WI以等信号为主,T2WI以稍长信号为主,增强强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中轴区 CT MRI
下载PDF
低剂量CT引导肺活检对肺炎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玉涛 赵晓东 +5 位作者 王海涛 周成伟 朱勇刚 卢斌 孙士芳 邓生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40-742,共3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炎型肺癌(pneumonic type carcinoma oflung,PTCL)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8月13例首诊为肺部感染性病变,后经病理证实为PTC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评价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炎型肺癌(pneumonic type carcinoma oflung,PTCL)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8月13例首诊为肺部感染性病变,后经病理证实为PTC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DCT引导肺活检均取得较理想的组织标本,操作时间14~29 min,平均21.5 min。9例(69.2%)发生并发症:6例(46.2%)气胸,3例(23.1%)咯血。肺活检病理:13例均为腺癌。7例胸腔镜术后病理:微浸润性腺癌2例,浸润性腺癌5例。结论 LD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PTCL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活检 低剂量CT
下载PDF
肺部原发多形性癌MSCT表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凯 邓生德 +2 位作者 蔡志强 王玉涛 徐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949-1952,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多形性癌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原发多形性癌的MS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6例均位于右肺上叶;1例因肿块巨大未分型,其余5例均为周围型;5例见假包膜,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空洞1例,1例伴广泛...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多形性癌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原发多形性癌的MS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6例均位于右肺上叶;1例因肿块巨大未分型,其余5例均为周围型;5例见假包膜,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空洞1例,1例伴广泛小叶间隔增厚及磨玻璃密度影;均行平扫及增强CT检查,其中6例呈进行性强化,强化不均,肿块呈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5例可见"浮冰样"改变。结论肺部原发多形性癌以上叶胸膜下区常见;肿块常较大,边缘常光整,可伴假包膜、坏死、空洞;增强扫描呈进行性不均匀强化,边缘呈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有"浮冰样"表现,对多形性癌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多形性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壶腹部浸润性腺癌的MRI诊断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元华 王玉涛 +4 位作者 吴盛赞 丁前江 汪建华 邓生德 张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壶腹部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ampullary region,IAAR)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IAAR患者的MRI检查资料。2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19例行DWI扫描,19例行MRCP扫描... 目的探讨壶腹部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ampullary region,IAAR)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IAAR患者的MRI检查资料。2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19例行DWI扫描,19例行MRCP扫描,17例行MR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内部结构、信号、强化模式及胆总管、主胰管改变等。结果 1)T1WI均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 10例呈等信号,12例呈等高信号,DWI18例呈稍高、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性轻度强化。20例伴胆总管扩张、11例伴主胰管扩张;10例侵犯胰腺,5例发生肝转移,8例伴周围淋巴结肿大;2)MRI平扫结合DWI、MRCP、LAVA扫描的定位、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4.7%(18/19)、89.5%(17/19)、94.1%(16/17)。平扫、DWI、MRCP和LAVA多序列联合诊断IAAR准确率为95.5%(21/22)。结论MRI利用其超高组织分辨率、多角度成像及MRCP、DWI、LAVA等多序列联合检查,能较全面、准确地显示Vater壶腹部细节结构,对IAAR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部肿瘤 浸润性腺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征象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成科 邓生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66-469,共4页
目的分析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 enterography,MSCTE)影像征象,并讨论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Crohn病的MSCTE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行CT平扫和动脉期、... 目的分析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 enterography,MSCTE)影像征象,并讨论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Crohn病的MSCTE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行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并行MPR、厚层MIP等重建。结果 28例中单纯小肠受累(9/28),小肠-结肠同时受累(16/28),单独结肠受累(3/28),病变以累及回肠末端最为常见(20/28)。MSCTE表现:肠壁增厚(28/28),肠壁厚度4.5~23.2mm;增强扫描肠壁分层状强化(19/28),均匀强化(9/28),肠腔狭窄(15/28),肠系膜淋巴结增大(19/28),病变肠管周围肠系膜血管增多(15/28);MSCTE表现肠壁增厚、分层状强化、肠系膜脂肪渗出性改变、血管增多(梳征)等征象可提示克罗恩病(CD)病变处于活动期。结论 MSCTE是一种诊断Crohn病较敏感的非侵入性成像方法,可同时显示肠壁及肠腔外病变,且对CD的活动性评估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该病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CT小肠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MSCT表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涂灿 邓生德 +2 位作者 于志海 张喜久 于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PTMC的MSCT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 30例单发,10例多发,共50枚瘤灶,CT显示47枚。42枚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33枚位于腺叶表浅部位,45枚平扫呈均匀低密度,6...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PTMC的MSCT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 30例单发,10例多发,共50枚瘤灶,CT显示47枚。42枚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33枚位于腺叶表浅部位,45枚平扫呈均匀低密度,6枚突破包膜,19枚瘤灶发生钙化,其中细颗粒钙化9枚;增强后瘤灶强化幅度均未超过同层面甲状腺组织强化程度,40枚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延迟期呈等或稍低密度,瘤灶变小。19例淋巴结转移,Ⅵ区均出现淋巴结。结论当甲状腺腺叶表浅部位出现单发、均匀、低密度伴内部细颗粒钙化及渐进性填充强化时,应当高度警惕PTMC;若合并突破包膜或出现Ⅵ区淋巴结,则可诊断PTMC。延迟期扫描可以更好地反映瘤灶的强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