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几何练习中几例错解的剖析
1
作者 邓生成 黄扬 《中学数学教学》 1996年第4期30-30,共1页
立体几何填空题的得分率往往甚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空间概念薄弱,考虑问题不全面,凭主观想当然。现从学生练习中抄录几例错误加以剖析。
关键词 立体几何 异面直线 二面角的平面角 错解 判定定理 位置关系 正确答案 空间概念 大小关系 得分率
下载PDF
无理函数值域求法
2
作者 邓生成 《中学数学教学》 1995年第S1期72-73,共2页
研究函数,常要求函数值域。本文介绍一些无理函数值域求法。 1.y=(ax+b)<sup>1/2</sup>(a≠0)型分析 这种类型的无理函数是最基本的。从观察不难看出值域为{y|y≥0且y∈R}. 2.y=px+q±(ax+b)<sup>1/2</s... 研究函数,常要求函数值域。本文介绍一些无理函数值域求法。 1.y=(ax+b)<sup>1/2</sup>(a≠0)型分析 这种类型的无理函数是最基本的。从观察不难看出值域为{y|y≥0且y∈R}. 2.y=px+q±(ax+b)<sup>1/2</sup>型 例1 求y=x+4+(2x+4)<sup>1/2</sup>的值域。 解令t=(2x+4)<sup>1/2</sup>(t≥0)则x=(t<sup>2</sup>-4)/2(t≥0). ∴原函数为y=(t<sup>2</sup>-4)/(2)+4+t=((t+1)<sup>2</sup>+3)/2 (t≥0), ∴y≥2,原函数值域为{y|y≥2且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值域 原函数 求函数值域 无理函数 判别式法 最小值 三角换元法 江苏省射阳县 型分析 义域
下载PDF
探索性问题的解法
3
作者 邓生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0年第3期7-8,共2页
常见的探索性问题的题型有:若其未知条件是假设则为条件开放题;若其未知要素是推理则为策略开放题;若其未知要素是判断则为结论开放题;有的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解题策略与结论要求主体在情境中自行设计与寻找,这类题可... 常见的探索性问题的题型有:若其未知条件是假设则为条件开放题;若其未知要素是推理则为策略开放题;若其未知要素是判断则为结论开放题;有的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其条件,解题策略与结论要求主体在情境中自行设计与寻找,这类题可称之为综合开放题.探索性问题是训练和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较好题型.因有高度的教育价值,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也是我国高考中常考的题型.现从高考试题中归纳出探索性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问题 条件开放题 题型 结论 解法 情境 分析问题 数学教育改革 假设 归纳
下载PDF
巧解一道数列题
4
作者 刘必银 邓生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11期4-4,共1页
数列是高中代数重要内容之一,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用基本量法,通过方程思想来实现.但如果能自觉地用数列特性来分析问题,善于用函数观点来审视问题,常可简化运算,甚至不算而解.下面举一例说明.
关键词 数列题 高中代数 方程思想 函数观点 简化运算
下载PDF
一题五解
5
作者 戴亮 邓生成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1998年第2期34-34,共1页
不等式的证明,技巧性强,方法较多.以下这道题是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它.下面给出五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不等式 多种方法 五种方法 学习过程 技巧性 评注 证明 参考 遇到 给出
全文增补中
解不等式常见错误剖析
6
作者 邓生成 《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2004年第9期23-24,共2页
求不等式的解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然而,由于忽视隐含条件致使求解出错的现象时有发生.现从学生作业中抄录几例常见错误,加以剖析,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关键词 不等式 高中 学习辅导 解题思路 数学
下载PDF
转换思维角度 巧解直线题
7
作者 邓生成 《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2004年第11期49-50,共2页
在解数学题的过程巾,经常会遇到这样情况:凡是容易想到的方法,解题过程一般相对繁琐.此时,若能转换思维,从小同角度入手往往能得出思路简捷而美感十足的解法.本文以求与直线相关题为例,予以说明。
关键词 直线 中学 数学 解题方法 立体几何
下载PDF
直线方程漏解例析
8
作者 邓生成 《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直线方程 中学 数学 漏解分析
下载PDF
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9
作者 王丽 邓生成 《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2005年第2期26-27,共2页
我们知道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而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是立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介绍证明这类题的几种方法,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关键词 直线 平面 证明 平行 位置关系 读者 参考 相交
下载PDF
证明组俣恒等式的基本方法
10
作者 黄扬 邓生成 《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2000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数学教学 组合恒等式 证明法
下载PDF
数学归纳法中的常见错解剖析
11
作者 黄扬 邓生成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证明方法一般教师在讲解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着重强调正面教学.强调推理过程,但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不太理想,笔者通过多年摸索,在讲清证明原理的同时,适当地列举一些典型错解,利用“先陷后拔”...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证明方法一般教师在讲解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着重强调正面教学.强调推理过程,但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不太理想,笔者通过多年摸索,在讲清证明原理的同时,适当地列举一些典型错解,利用“先陷后拔”的办法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错解 数学归纳法 证题 教师 讲解 推理过程 深刻性 证明方法 理想 一般
原文传递
避免分类讨论7法
12
作者 刘必银 邓生成 《第二课堂(A)》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从哲学观点看问题,一切事物都具有二重性.近几年来,各种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论述"分类讨论"的文章,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也常出现需要分类讨论的试题,"分类讨论"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不少人都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 从哲学观点看问题,一切事物都具有二重性.近几年来,各种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论述"分类讨论"的文章,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也常出现需要分类讨论的试题,"分类讨论"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不少人都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避免分类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讨论 不等式 二重性 哲学观点 解题过程 取值范围 充要条件 二次函数 评注 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