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河流—大气系统两种湍流运动耦合的探讨 |
邓联木
|
《水资源研究》
|
2003 |
1
|
|
2
|
河流拦蓄对水资源的影响 |
邓联木
金栋梁
|
《水资源研究》
|
2002 |
1
|
|
3
|
天然河流中污染物排放远区浓度分布的数值计算模型 |
侯国祥
李旗
石仲坤
叶闽
邓联木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4
|
天然河流中大尺度紊动结构的观测分析与雷诺应力计算 |
邓联木
叶闽
王道增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5
|
天然河流中远区污染物浓度分布数值计算模型 |
侯国祥
李旗
石仲坤
邓联木
|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6
|
自然河流中污染物排放的一种远区计算模型 |
侯国祥
张勇传
翁立达
邓联木
叶闽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7
|
一种自然河流的流场计算模型 |
侯国祥
李旗
石仲坤
邓联木
|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8
|
三峡坝区河段水流与大气湍流运动相互影响探讨 |
郭炜
徐海涛
邓联木
|
《水利水电快报》
|
2004 |
0 |
|
9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二部分 数学模型 五、河流溶解氧模型改进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0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二部分 数学模型 七、水质水量综合评价模型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1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一部分 同化容量 三、寄希望于搞好水质规划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2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一部分 同化容量 二、从长江干流看我国开发同化容量资源的前景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3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二部分 数学模型 八、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4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二部分 数学模型 九、完全均匀混合模型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5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一部分 同化容量 一、必须重视开发同化容量资源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6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二部分 数学模型 六、随机模拟枯水径流过程(解集模型)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7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二部分 数学模型 四、水质规划中的数学模型问题——代序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8
|
深圳市河流水污染治理与雨洪利用研究 |
彭盛华
尹魁浩
梁永贤
林高松
邓联木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
2011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