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构建的多元信息化心肺复苏实训课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邓舒妮 张学思 +4 位作者 汤之明 莫建超 陆水英 许碧夏 罗剑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73-74,共2页
心肺复苏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之一,因此心肺复苏实训课在临床实训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传统的心肺复苏实训课一般是利用模拟人进行床边带教讲解,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跟不上潮流,于是对心肺复苏实训课的... 心肺复苏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之一,因此心肺复苏实训课在临床实训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传统的心肺复苏实训课一般是利用模拟人进行床边带教讲解,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跟不上潮流,于是对心肺复苏实训课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校教研室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对心肺复苏实训课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翻转课堂 信息化 改革
下载PDF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丹参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对血流动力学、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邓舒妮 汤之明 +3 位作者 李新玥 陆水英 罗剑静 许碧夏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7-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丹参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对血流动力学、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他汀组、丹参组以及联合组各4...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丹参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对血流动力学、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他汀组、丹参组以及联合组各40例。他汀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丹参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联合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三组血糖、血脂、D-二聚体、ABI、TBI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他汀组与丹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ABI、TBI显著高于他汀组与丹参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他汀组与丹参组,HDL-C显著高于他汀组与丹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他汀组与丹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丹参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能显著改善D-二聚体水平,改善ABI、TBI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特胰岛素 阿托伐他汀 丹参注射液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血流动力学 D-二聚体
下载PDF
饮食疗法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邓舒妮 李新玥 +1 位作者 许碧夏 罗剑静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饮食疗法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疗法,出院后随访半年。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观察患者血糖变化... 目的探讨饮食疗法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疗法,出院后随访半年。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观察患者血糖变化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随访发现,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7%)(P〈0.05)。结论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饮食疗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身疾病 饮食疗法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下载PDF
“虚拟病人”在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模式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邓舒妮 莫健超 +1 位作者 许碧夏 罗剑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77-78,共2页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虚拟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高等教育架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虚拟病人"式的网络教育比传统的"纸质式"病例讨论在高等医学教...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虚拟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高等教育架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虚拟病人"式的网络教育比传统的"纸质式"病例讨论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优势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 虚拟病人 “纸质式”病例
下载PDF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5
作者 邓舒妮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4期57-59,共3页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为A组,30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63.3%,B组总有...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为A组,30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63.3%,B组总有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38,P<0.01)。A组出血停止时间(61.9±6.4)h,B组出血停止时间为(53.1±5.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再出血2例,B组再出血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液p H值均显著上升(P<0.01),但B组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下载PDF
高等医学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邓舒妮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157-159,共3页
为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要求加大校内外临床技能实训教学的强度、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师资力量、加强专业水平等,使学生适应能力提高,专业操作更精准,使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适应未来医学的发... 为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要求加大校内外临床技能实训教学的强度、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师资力量、加强专业水平等,使学生适应能力提高,专业操作更精准,使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适应未来医学的发展,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及全球高等医学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 临床基本技能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浅谈内科见习病例讨论中的一点带教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邓舒妮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3期132-132,共1页
临床见习是连接学生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传统的传统的见习方式是学生分组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然后集中讨论。本人尝试打破一贯的病例讨论方式,病例讨论采用一些误诊病例,然后让学生去"挑毛病",结果同学们的积极... 临床见习是连接学生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传统的传统的见习方式是学生分组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然后集中讨论。本人尝试打破一贯的病例讨论方式,病例讨论采用一些误诊病例,然后让学生去"挑毛病",结果同学们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见习 病例讨论 误诊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法在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邓舒妮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4期96-96,共1页
本文结合互动式教学法和临床诊断学的相关教学方式对在诊断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了综述,为诊断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 本文结合互动式教学法和临床诊断学的相关教学方式对在诊断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了综述,为诊断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 诊断 教学
下载PDF
浅谈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转化
9
作者 邓舒妮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9-10,共2页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偏差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教育转化工作,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按照专科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发展自我,从而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转化。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偏差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教育转化工作,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按照专科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发展自我,从而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转化。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因为自身的差异化,会造成很多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本文在此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现状、策略以及转化的过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思想道德素质 转化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中药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新玥 张贵锋 +2 位作者 邓舒妮 韩丽 江璇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6期210-212,共3页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化教育已成为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中药学》课程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化教育已成为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中药学》课程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应用于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药学 数字化 教学资源
下载PDF
医护合作式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慧娟 邓舒妮 肖婷婷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以一次骨髓穿刺术的护理配合为基础,探讨医护合作式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80名大专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教学法,对照组采取护理教师独立教学法。在期末技能考核时评价教学效果。结... 目的以一次骨髓穿刺术的护理配合为基础,探讨医护合作式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80名大专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教学法,对照组采取护理教师独立教学法。在期末技能考核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病情观察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式教学法不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合作 护理 教学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剑静 许碧夏 +3 位作者 曾映云 伍文锋 梁国泉 邓舒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2期100-104,共5页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具体发病情况,分析评价CIN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造影剂肾病将其分为CIN组(n=21)...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具体发病情况,分析评价CIN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造影剂肾病将其分为CIN组(n=21)和非CIN组(n=179)。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术前各项实验室指标、手术情况、病变情况及造影剂使用情况等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CI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0.5%。两组年龄、吸烟、高血压、术前收缩压、术前肌酐和术前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术前尿酸、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患者置入支架数少于非CIN组,支架总长度短于非CIN组,造影剂剂量高于非CIN组(P<0.05)。两组他汀类药物使用、靶血管血运重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造影剂接触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有高血压病史、术前eGFR<90 mL/(min·1.73 m^(2))及造影剂剂量>200 mL为PCI术后患者发生CIN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术前eGFR及造影剂剂量均为PCI术后患者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进行PCI治疗前,应综合评估患者机体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CI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冠心病
下载PDF
NT-proBNP及静息心率轨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国泉 罗剑静 +5 位作者 邓舒妮 许碧夏 廖广婧 唐海丽 李思明 区腾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4期49-51,共3页
目的探究NT-proBNP及静息心率轨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每组105... 目的探究NT-proBNP及静息心率轨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每组10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NT-proBNP、静息心率轨迹检验,分析静息心率轨迹、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3.33%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5);NT-proBNP和血管病变程度、hs-CRP及cTnT呈正相关关系,和LVEF(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心功能kippip分级患者NT-proBN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和静息心率轨迹可用于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NT-proBN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静息心率是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性因素概率,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PROBNP 静息心率轨迹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行冠脉介入治疗两种不同抗凝方法的安全性比较
14
作者 罗剑静 梁国泉 +3 位作者 陆水英 刘琳 许碧夏 邓舒妮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究比较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行冠脉介入治疗两种不同抗凝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探究比较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行冠脉介入治疗两种不同抗凝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且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桥接抗凝,观察组维持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PLT、CRP、FIB、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5)。结论与桥接治疗相比,对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行维持华法林治疗可明显降低实验室各项指标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心病 冠脉介入治疗 抗凝
下载PDF
曲美布汀联合多塞平、培菲康治疗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舒妮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6期3669-3670,共2页
观察慢性胃肠功能紊乱采用曲美布汀、多塞平及培菲康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4例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多塞平、培菲康及谷维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 观察慢性胃肠功能紊乱采用曲美布汀、多塞平及培菲康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4例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多塞平、培菲康及谷维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多塞平、培菲康及曲美布汀联合进行治疗。两组均接受为期4w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曲美布汀、多塞平及培菲康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肠功能紊乱 曲美布汀 多塞平 培菲康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邓舒妮 张学思 +2 位作者 李新玥 许碧夏 罗剑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9-1280,1283,共3页
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降低患者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8月医院诊治的444例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患者,将66例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试验组,选取378例慢性丙型肝炎感... 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降低患者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8月医院诊治的444例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患者,将66例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试验组,选取378例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未发生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血清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结果 66例患者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城市患者显著高于农村患者(P<0.05),年龄段60岁以上患者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患者(P<0.05);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户籍、饮酒史以及伴有脂肪肝关系密切(P<0.05);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血清白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发生2型糖尿病在中老年人、城市居民以及合并脂肪肝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应该根据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制定有效措施,降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感染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