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李贵
童方平
+7 位作者
吴敏
童琪
刘振华
彭祖武
刘森
邓芫礼
谢沛源
陈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5期35-42,共8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桑植县石漠化地区6种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并进行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选取的修复模式包括针叶林(10C)、7针3阔混交林(7C3B)、5针5阔混交林(5C5B)、3针7阔混交林(3C7B)、阔叶林(10B)以及荒山荒地对照(CK...
本研究旨在评估桑植县石漠化地区6种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并进行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选取的修复模式包括针叶林(10C)、7针3阔混交林(7C3B)、5针5阔混交林(5C5B)、3针7阔混交林(3C7B)、阔叶林(10B)以及荒山荒地对照(CK)。分析各修复模式土壤理化特性及差异,并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土壤理化特性差异明显,5种造林修复模式的土壤毛管孔隙度、容重、速效P、速效K及有机质含量与对照模式(荒山荒地)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理化指标在部分模式与对照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容重与其他理化指标均呈负相关,土壤全N、全P、全K、碱解N、有机质及其他3个物理指标间均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权重系数均超过0.8的指标有全N、全K、速效K、有机质、总孔隙度、容重、含水率、毛管孔隙度,表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研究区土壤理化特性的主要表征指标。土壤质量综合评分结果表明,6个植被修复模式得分排序为:5针5阔>3针7阔>针叶林>7针3阔>阔叶林>CK(荒山荒地)。研究表明,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石漠化区土壤质量,通过近30 a的植物修复,石漠化土壤养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除碱解N、全P含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他养分指标均恢复到中上及以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植县
石漠化
修复模式
土壤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磷水平对南酸枣苗期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吴敏
陈瑞
+5 位作者
童方平
杨文海
童琪
刘森
邓芫礼
李贵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本研究以当年生南酸枣实生苗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0.2、8.0、16.0、32.0 mg·kg^(-1)等4个土壤磷素水平,分析不同供磷水平下南酸枣苗期生长、磷积累量、总磷利用效率及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索南酸枣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磷水平...
本研究以当年生南酸枣实生苗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0.2、8.0、16.0、32.0 mg·kg^(-1)等4个土壤磷素水平,分析不同供磷水平下南酸枣苗期生长、磷积累量、总磷利用效率及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索南酸枣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当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南酸枣幼苗的地径、根系干物质量、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及总干物质量分别为12.00 mm、17.63 g、20.79 g、38.42 g,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供磷水平;地上部分磷积累量、根系磷积累量及单株总磷积累量在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最大,分别为15.56、19.27、34.03 mg,显著高于0.2、8.0 mg·kg^(-1)这2个供磷水平。在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9.48μmol·m^(-2)·s^(-1)、0.10 mol·m^(-2)·s^(-1)、3.11 mmol·m^(-2)·s^(-1),显著高于其他3个供磷水平。随着磷供应水平的提高,总磷利用效率显著降低,4个不同磷供应水平之间差异显著。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的处理显著促进了南酸枣幼苗的生长及磷的积累,为南酸枣苗期适宜的磷供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磷水平
生长
光合参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李贵
童方平
吴敏
童琪
刘振华
彭祖武
刘森
邓芫礼
谢沛源
陈瑞
机构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贵州省植物园
城步苗族自治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湖南省林业局事务中心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5期35-42,共8页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湖南省涟源市生态廊道难造林地植被恢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22]XT03)
湖南省林业科技科技攻关与创新项目“矿区重金属污染难立地高质量生态修复技术示范”(XLKY202209)
+1 种基金
湖南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石漠化植被生态治理及资源利用模式研究与示范”(XLK201905)
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湖南木荚红豆繁育及培植”。
文摘
本研究旨在评估桑植县石漠化地区6种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并进行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选取的修复模式包括针叶林(10C)、7针3阔混交林(7C3B)、5针5阔混交林(5C5B)、3针7阔混交林(3C7B)、阔叶林(10B)以及荒山荒地对照(CK)。分析各修复模式土壤理化特性及差异,并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土壤理化特性差异明显,5种造林修复模式的土壤毛管孔隙度、容重、速效P、速效K及有机质含量与对照模式(荒山荒地)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理化指标在部分模式与对照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容重与其他理化指标均呈负相关,土壤全N、全P、全K、碱解N、有机质及其他3个物理指标间均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权重系数均超过0.8的指标有全N、全K、速效K、有机质、总孔隙度、容重、含水率、毛管孔隙度,表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研究区土壤理化特性的主要表征指标。土壤质量综合评分结果表明,6个植被修复模式得分排序为:5针5阔>3针7阔>针叶林>7针3阔>阔叶林>CK(荒山荒地)。研究表明,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石漠化区土壤质量,通过近30 a的植物修复,石漠化土壤养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除碱解N、全P含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他养分指标均恢复到中上及以上水平。
关键词
桑植县
石漠化
修复模式
土壤理化
Keywords
Sangzhi County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storation mode
soil physiochemical
分类号
S72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磷水平对南酸枣苗期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吴敏
陈瑞
童方平
杨文海
童琪
刘森
邓芫礼
李贵
机构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出处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2022NK2020)
湖南省林业科技攻关与创新项目(XLKY202209)
湖南省林业局项目“抗旱容器育苗的适应性评价”。
文摘
本研究以当年生南酸枣实生苗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0.2、8.0、16.0、32.0 mg·kg^(-1)等4个土壤磷素水平,分析不同供磷水平下南酸枣苗期生长、磷积累量、总磷利用效率及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索南酸枣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当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南酸枣幼苗的地径、根系干物质量、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及总干物质量分别为12.00 mm、17.63 g、20.79 g、38.42 g,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供磷水平;地上部分磷积累量、根系磷积累量及单株总磷积累量在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最大,分别为15.56、19.27、34.03 mg,显著高于0.2、8.0 mg·kg^(-1)这2个供磷水平。在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9.48μmol·m^(-2)·s^(-1)、0.10 mol·m^(-2)·s^(-1)、3.11 mmol·m^(-2)·s^(-1),显著高于其他3个供磷水平。随着磷供应水平的提高,总磷利用效率显著降低,4个不同磷供应水平之间差异显著。磷供应水平为16.0 mg·kg^(-1)的处理显著促进了南酸枣幼苗的生长及磷的积累,为南酸枣苗期适宜的磷供应水平。
关键词
南酸枣
磷水平
生长
光合参数
Keywords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phosphorus level
growth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
分类号
Q945.12 [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李贵
童方平
吴敏
童琪
刘振华
彭祖武
刘森
邓芫礼
谢沛源
陈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磷水平对南酸枣苗期生长的影响
吴敏
陈瑞
童方平
杨文海
童琪
刘森
邓芫礼
李贵
《湖南林业科技》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