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肾相交理论辨治心律失常
1
作者 樊博雅 李晓凤 +3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梁嘉钰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5,共4页
通过总结、梳理杜武勋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从中医心肾相交理论辨析心律失常的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治疗以“交通心肾,枢转中焦”为基本准则,以脾胃为枢纽,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并提出以交泰丸为底方,创立了治疗本病的基础方—... 通过总结、梳理杜武勋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从中医心肾相交理论辨析心律失常的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治疗以“交通心肾,枢转中焦”为基本准则,以脾胃为枢纽,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并提出以交泰丸为底方,创立了治疗本病的基础方——连桂宁心汤。意在达到降心火、温肾水之效,令水火既济,阴阳平和,心悸得复,病邪自除。为中医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相交理论 心律失常 交泰丸 枢转中焦
下载PDF
从中医气化理论辨治慢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1
2
作者 崔静 朱林平 +5 位作者 樊博雅 梁嘉钰 陈金红 邓芳隽 李晓凤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38-42,共5页
目的从中医气化理论出发,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思路。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古籍,尤其是《黄帝内经》,整理、总结中医气化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以气化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治则与具体用药思路。结果慢... 目的从中医气化理论出发,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及选方用药思路。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古籍,尤其是《黄帝内经》,整理、总结中医气化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以气化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治则与具体用药思路。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以肾阳虚衰为本,寒瘀水互结为标,兼可化热”。其临床诊疗当固肾阳不足之本,除寒瘀水结之标,辨寒热之异。加重期以化瘀利水治标为主,缓解期以温阳固本扶正为要。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以气化理论阐释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对于更好地理解寒、水、瘀等病理产物的发生机制,更好地指导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深远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慢性心力衰竭 水肿
下载PDF
基于cAMP与钙信号通路探讨交泰丸干预快速性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樊博雅 李晓凤 +3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梁嘉钰 杜武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 探讨交泰丸通过干预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与钙信号通路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交泰丸高剂量组(JG组)、交泰丸中剂量组(JZ组)、... 目的 探讨交泰丸通过干预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与钙信号通路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交泰丸高剂量组(JG组)、交泰丸中剂量组(JZ组)、交泰丸低剂量组(JD组)、胺碘酮组(An组)。交泰丸治疗组大鼠均灌服不同剂量的交泰丸水煎液(JG组、JZ组、JD组分别含生药3.44、1.72、0.86 g/kg);An组大鼠灌胃胺碘酮2.5 g/kg,C组、M组灌胃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各组于造模前14 d开始灌胃给药,每日灌胃1次。最后一次给药后30 min,除C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尾静脉注射乌头碱,制造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记录各组心电图状况。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cAMP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兔单抗蛋白激酶A(inhibitory adenylate cyclase g protein,PKA)、兔多抗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2,RyR2)、抑制性腺苷酸环化酶Gi(inhibitory adenylate cyclase g protein,Gi)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亚单位α-1C(voltage-dependent L-type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1C,CACNA1C)表达水平。结果 (1)心电图结果显示:乌头碱造模完成后,除C组外,其他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和室性心动过速为主,未出现三联律及心房颤动。M组、JG组、An组出现心室颤动,其他组未见室颤发生。与M组相比,JZ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明显推迟(P<0.05),二联律持续时间缩短,次数减少(P<0.05);与M组相比,JG组、An组室性早搏持续时间缩短,次数减少(P<0.05);与M组相比,JG组、JZ组室性心动过速时间显著缩短(P<0.01),JD组室性心动过速时间有所缩短(P<0.05)。(2)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cAMP浓度显示:乌头碱造模完成后,M组血浆cAMP含量较C组显著升高(P<0.01)。JG组血浆cAMP含量较C组降低(P<0.05),JZ组、An组血浆cAMP含量较C组显著降低(P<0.01)。(3)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蛋白显示:在PKA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M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1),JG组较M组降低(P<0.05),JZ组、An组较M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JZ组、An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yR2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M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1),所有给药组均较M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JZ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i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JZ组较M组升高(P<0.05),An组较M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JZ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mRNA显示:在CACNA1C mRNA相对表达量方面,M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1)。JG组较M组降低(P<0.05),JG组、JZ组、An组较M组CACNA1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其中交泰丸JZ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泰丸能够显著改善以室性早搏为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延长心律失常发作期起始时间、缩短其持续时长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交泰丸调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cAMP与钙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心律失常 心肾相交 cAMP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通路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探讨胸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邓芳隽 李晓凤 +2 位作者 杜武勋 张少强 丛紫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26-33,共8页
目的探讨胸痞方通过干预Janus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胸痞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6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进行慢性... 目的探讨胸痞方通过干预Janus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胸痞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6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进行慢性不可预知刺激+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CUMS+ISO)诱导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均灌服不同剂量的胸痞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分别含生药32.97、16.49、8.24 g/kg);阳性对照组灌胃酒石酸美托洛尔2.13 mg/kg+舍曲林5.25 mg/kg;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溶液。造模前后检测大鼠心电图,并记录大鼠强迫游泳时间、旷场实验评分。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含量,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及前额叶皮层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含量以及前额叶皮层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MR)mRNA表达水平。结果心电图结果显示,经CUMS+ISO诱导后各造模组大鼠心电图ST段高度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灌胃3周后,除胸痞方低剂量组外,各给药组ST段高度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以及胸痞方中、高剂量组ST段位移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显示,造模完成后,各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较正常组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灌药3周后,阳性对照组以及胸痞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距离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胸痞方中剂量组大鼠垂直运动距离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CORT含量,前额叶皮层MR mRNA表达,心肌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以及前额叶皮层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前额叶皮层G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灌胃3周后阳性对照组、胸痞方治疗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胸痞方高、中剂量组效果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胸痞方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心肌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胸痞方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前额叶皮层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胸痞方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p-JAK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胸痞方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G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胸痞方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前额叶皮层组织MR mRNA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胸痞方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及心肌缺血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维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稳态以及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胸痞方 JAK/STAT 双心疾病
下载PDF
983例武汉方舱医院轻型与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与诊疗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少强 李晓凤 +8 位作者 裴丽敏 张丽红 邓芳隽 陈金红 黄博 袁嘉璐 宋爽 李卓威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70-174,I0004,I0005,共7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总结归纳临床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诊断和治疗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武汉10家医院2020年1月26日—2020年3月2日确诊的1700余例轻型及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数据,共筛选出资料...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总结归纳临床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诊断和治疗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武汉10家医院2020年1月26日—2020年3月2日确诊的1700余例轻型及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数据,共筛选出资料完整的983例患者医疗记录和汇编数据。对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主要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①基本信息: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岁,50.4%的患者为女性,自发病至就诊天数中位为15 d,平均住院周期为17.54 d,在全部病例中,39.78%的人至少有一种基础疾病。②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咳嗽(60.63%)、发热(52.09%)和倦怠乏力(47.2%),有49.03%的患者出现了消化系统症状。③实验室检查:患者的WBC、N、LYM、HGB正常或降低,74.30%的患者炎症标志物升高;76.84%的患者肝脏受损;27.73%的患者肾脏受损;36.92%的患者心肌受损;75.3%的患者电解质代谢紊乱;35.4%的患者失代偿性碱中毒,40.0%的患者出现细胞缺氧;一部分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而另一部分患者有出血风险。④肺部影像学检查:有97.55%的患者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最常见的病变是“双肺多发磨玻璃影”(56.05%)。⑤治疗情况:西医治疗使用最多的药物是抗病毒药物(82.2%),其次是抗菌药物(63.2%)和氧气治疗(48.02%),激素使用有限。有92.27%的患者接受了中医治疗,使用最多的中药注射剂、中成药、常用方剂分别是血必净、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抗冠Ⅱ号,在对症中药复方中,使用率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半夏(59.76%)、茯苓(53.73%)、陈皮(49.4%)、杏仁(48.43%)、藿香(47.23%)。结论 COVID-19是具有强传染性、高致病率的疾病,该研究对COVID-19轻型与普通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OVID-19易感于5070岁人群;临床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表现为主;患者炎症标志物普遍升高;相当一部分患者肝脏受损;肺部普遍出现影像学改变;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抗菌和氧气治疗为主,中医药在COVID-19的治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治疗特点
下载PDF
从气化论辨治心律失常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凤 刘津 +4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樊博雅 梁嘉钰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分析心律失常核心病机,阐述连桂宁心汤组方思路。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医家思想挖掘、临床经验总结,揭示气化理论愈病思维,基于气化理论阐述心律失常核心病机以及连桂宁心汤组方法则。结果中医气化愈病的基本思维是... 目的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分析心律失常核心病机,阐述连桂宁心汤组方思路。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医家思想挖掘、临床经验总结,揭示气化理论愈病思维,基于气化理论阐述心律失常核心病机以及连桂宁心汤组方法则。结果中医气化愈病的基本思维是以自然气化总结人体气化与药物气化规律,以人体气化认识疾病病因病机,以药物气化调整人体气化,最终实现五脏气化平衡。心律失常核心病机为“中气不健,心肾不交”,基于该病机创立的连桂宁心汤旨在泻心火、健中气、温肾寒,尤其重视健运中焦脾胃。令中焦通畅,心肾相交,一气周流,心神得安,心悸自平。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愈病基本思维,气化是致病和愈病的关键,以气化理论为指导认识中医传统疾病以及西医现代疾病,阐述其核心病机,并指导其选方用药,对于推动中医药在现代疾病中的应用,促进中医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一气周流 心律失常 心肾相交 连桂宁心汤
下载PDF
中医气化愈病思维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晓凤 邓芳隽 +3 位作者 陈金红 樊博雅 梁嘉玉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气化愈病思维。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阐述气化理论,即自然气化、人体气化与药物气化。以气化理论阐述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思路。结果通过对太阳运动变化规律的总结,得出五运、六气、四季的自然气化规律;将自然气... 目的探讨中医气化愈病思维。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阐述气化理论,即自然气化、人体气化与药物气化。以气化理论阐述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思路。结果通过对太阳运动变化规律的总结,得出五运、六气、四季的自然气化规律;将自然气化引入人体便产生了肝升发、心火炎上、肺肃降、肾闭藏的“一气周流”人体气化模型。五脏气化平衡维持人体健康,气化异常则变生疾病,气化异常是发病的根源;将自然气化引入药物便产生了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的药物气化,中医学通过药物气化调整人体气化,从而到达愈病目的。结论中医气化愈病的基本思维是以自然气化总结人体气化与药物气化规律,以人体气化认识疾病病因病机,以药物气化调整人体气化,最终实现五脏气化平衡。气化是致病和愈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五运六气 自然气化 人体气化 药物气化
下载PDF
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及药效验证探讨交泰丸抗心律失常分子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金红 刘志超 +5 位作者 樊博雅 梁嘉钰 邓芳隽 李晓凤 丛紫东 杜武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93-2002,共10页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究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1)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检索并获取黄连和肉桂活性成分、靶标,以...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究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1)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检索并获取黄连和肉桂活性成分、靶标,以及心律失常疾病和证候靶标信息,借助平台构建“中药-证素-疾病-靶标-通路”多维网络,获得药物干预疾病的关键靶标,通过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库(Kyoto Encyclopa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富集分析,预测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2)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M)、交泰丸组(J)、阳性药组(Meto)4组,以尾静脉推注肾上腺素(Epi)制造心律失常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各组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儿茶酚抑素(CST)、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 (1)交泰丸共筛选出23个活性成分(黄连14个,肉桂9个),心律失常相关靶标850个。这些活性成分通过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激活、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依赖的共翻译蛋白靶向膜、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心室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通过心脏传导调节心率等生物过程,直接或间接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加速纤维肉瘤蛋白(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RAF)激活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2)模型组大鼠血浆AngⅡ、CST、NP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交泰丸组AngⅡ、CST、NPY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交泰丸组疗效优于阳性药组。结论 通过整合药理学策略结合药效验证,揭示了交泰丸多途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分子机制,验证了RAS系统与交感神经活性在心律失常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交泰丸对心律失常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交泰丸 心律失常 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儿茶酚抑素 神经肽Y
下载PDF
从五脏生克制化论人参汤治疗胸痹方证内涵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丽红 裴丽敏 +5 位作者 张瑜 邓芳隽 陈金红 朱明丹 张少强 杜武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50-1852,共3页
人参汤出自《金匮要略》,关于人参汤所主胸痹,古今医家有脾阳虚损与心阳不及两种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这两种认识割裂了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疾病的演变规律,有失仲景原意。文章从五脏生克制化的角度剖析人参汤证脏腑病变规律与人参汤组... 人参汤出自《金匮要略》,关于人参汤所主胸痹,古今医家有脾阳虚损与心阳不及两种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这两种认识割裂了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疾病的演变规律,有失仲景原意。文章从五脏生克制化的角度剖析人参汤证脏腑病变规律与人参汤组方内涵,认为人参汤所主胸痹,病机关键在于心阳不足,阳衰于上,疾病进一步演变,五脏之间生克制化平衡被破坏,所不胜之脏肾水乘之,心火之子脾土愤起而复母仇,故其病位在心,可传脾、肾。人参汤以人参、甘草、白术、干姜大补心阳,缓病之急,健运脾阳,控病之渐,温助肾阳,防病之变,兼顾心、脾、肾三脏,旨在恢复五脏之间生克制化的整体平衡,防止脏腑间乘侮现象的发生。从五脏生克制化的角度学习仲景辨证与组方思路,通过分析五脏生、克、复关系可更好的掌握病机演变规律,有助于深刻领会经方内涵,开阔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生克制化 经方 胸痹 人参汤证 人参汤
下载PDF
“一气周流”理论指导下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嘉钰 陈金红 +2 位作者 邓芳隽 樊博雅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1-63,共3页
“一气周流”理论是指以中焦脾胃为枢纽,中土升降带动肝、心、肺、肾四象斡旋,形成气的“圆”运动,强调了“中气”的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历代医家对心悸病辨证论治思想,以“气一元论”及“天人同气”理念为根基,通过“一气周流”理论探... “一气周流”理论是指以中焦脾胃为枢纽,中土升降带动肝、心、肺、肾四象斡旋,形成气的“圆”运动,强调了“中气”的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历代医家对心悸病辨证论治思想,以“气一元论”及“天人同气”理念为根基,通过“一气周流”理论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证治原则。分析得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以中轴不健、心肾不交为主要病机,并随左路不升,右路不降,致一气不可正常周流,即上燥热中湿郁下寒。治当以祛湿健中、斡旋中气为根基,交通心肾为主,兼以祛痰活血,使中土健运,心肾相交,一气周流。将“一气周流”理论贯穿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过程有助于中医传统理论中整体观念的体现,使五脏并治,气血并调,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得以完善。并举验案一则,对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诊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作以介绍,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气一元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肾不交
下载PDF
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解读麻黄升麻汤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嘉钰 邓芳隽 +4 位作者 陈金红 樊博雅 李晓凤 张少强 杜武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3-56,共4页
麻黄升麻汤载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中,饱受历代医家争议,对该方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价值众说纷纭。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基于五运六气而创立的一种新的诊治疾病模式,着重强调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辨其发病机制,利用药物的四... 麻黄升麻汤载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中,饱受历代医家争议,对该方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价值众说纷纭。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基于五运六气而创立的一种新的诊治疾病模式,着重强调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辨其发病机制,利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不同偏性及复方中药的气化特性,指导遣方用药。该文通过文献整理、理论分析、思想挖掘,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重新阐释麻黄升麻汤证发病机制、组方配伍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撮其机要。随证化裁,有效遣方,使麻黄升麻汤应用于多系统疾病,扩大其临床主治范围,为临床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组方用药新思路。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并明晰张仲景的立方深意,深化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认识,拓展经方在今后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生克制化 辨证模式 麻黄升麻汤 五运 六气 发病机制 组方思路
下载PDF
涤痰定痛救心方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芳隽 冯墨 王彦 《光明中医》 2019年第7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观察涤痰定痛救心方治疗痰浊夹瘀型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病证属痰瘀互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加服涤痰定痛救心方加减,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中... 目的观察涤痰定痛救心方治疗痰浊夹瘀型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病证属痰瘀互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加服涤痰定痛救心方加减,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电图、心绞痛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6. 67%,高于对照组56.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6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 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86.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涤痰定痛救心方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痰瘀互结 心绞痛 涤痰定痛救心方
下载PDF
基于临床症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证素分布及证候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金红 张少强 +3 位作者 邓芳隽 郭圣璇 李晓凤 杜武勋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6期8-11,共4页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素分布及证候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2019-nCoV临床研究系统收...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素分布及证候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2019-nCoV临床研究系统收集16家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的确诊患者,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证素提取和证候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从634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共得到病位证素合计827次,常见的包括肺、表、脾;病性证素合计1475次,常见的包括湿、热、痰、阴虚、毒、气虚、外风;常见的临床证候为痰湿蕴肺、痰热蕴肺、热毒郁肺、湿毒郁肺、风热袭表、脾虚湿盛、脾气亏虚、肺热阴虚。结论:痰、湿、热、毒、风在新冠肺炎致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常见虚实夹杂,患者常出现上焦肺燥热阴虚,中焦脾气虚湿盛的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证素 证候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14
作者 梁嘉钰 陈金红 +2 位作者 邓芳隽 樊博雅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16-220,226,共6页
动物模型的构建是基础研究的基石,不同实验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所选用的动物品系及建模方案多有不同。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构建模式呈现多样化,常被采用的建模方案包括药物化学法、机械法、电刺激法、消融法... 动物模型的构建是基础研究的基石,不同实验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所选用的动物品系及建模方案多有不同。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构建模式呈现多样化,常被采用的建模方案包括药物化学法、机械法、电刺激法、消融法、基因工程法五类,涉及动物品系主要为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犬、绵羊、家猪等。现有方案虽不能模拟临床中心律失常的全部特征,但依然为疾病的病理生理等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及科学依据。该文系统总结并评价现有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将其建模机理加以简述,就各自优势与局限性进行对比,以探讨不同心律失常模型的应用现状,为心律失常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进一步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掘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可能,为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动物模型 机制 研究现状
下载PDF
气化理论指导下构建药物气化模型
15
作者 梁嘉钰 李晓凤 +7 位作者 邓芳隽 陈金红 樊博雅 钱舒乐 于露 王润英 马越 杜武勋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 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予的“酸苦辛甘咸”特性,以升降出入运动形式分达五脏之气所,纠正人体气机之偏,此即药物气化。该模型强调了气的动态性,旨在维护五脏间平衡关系,调理阴阳升降之势,为临证遣方用药提供了思路。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为后世医家提供基本的中医思维方式,并对疾病预测及指导中医辨证具有极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药物气化 四气五味 法象药理 遣方用药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三年化疫”理论与疫病预测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金红 邓芳隽 +2 位作者 丛紫东 李晓凤 杜武勋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65-2968,共4页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三年化疫"理论是后世医家探讨较多,学术争议也广泛存在的疫病预测理论,其在"天地二甲子"和"刚柔失守"概念基础上阐释了因六气运转更迭错乱、人体气化运行失常而化作疫疠的机制和...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三年化疫"理论是后世医家探讨较多,学术争议也广泛存在的疫病预测理论,其在"天地二甲子"和"刚柔失守"概念基础上阐释了因六气运转更迭错乱、人体气化运行失常而化作疫疠的机制和过程。文章通过阐释"三年化疫"理论,并从五运郁发角度探讨疫病预测机制,从郁久乃发、郁发待时、郁发之象三个方面概括疫病发生的条件,进一步探讨该理论的学术内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素问遗篇 三年化疫 五郁 五疫
原文传递
杜武勋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心律失常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金红 刘志超 +5 位作者 邓芳隽 樊博雅 梁嘉钰 丛紫东 李晓凤 杜武勋(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50-1854,共5页
总结杜武勋教授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心律失常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中气虚衰、心肾不交,以上火中湿为主,伴水寒木郁。治疗遵循谨守病机核心、五脏和合的整体调衡理念,即以脾胃枢轴为根,清泻心火,引火归元,同时疏肝达木,引水上... 总结杜武勋教授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论治心律失常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中气虚衰、心肾不交,以上火中湿为主,伴水寒木郁。治疗遵循谨守病机核心、五脏和合的整体调衡理念,即以脾胃枢轴为根,清泻心火,引火归元,同时疏肝达木,引水上济,并以此为法自拟连桂宁心汤,以达气机和利、五脏安和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五脏生克制化 连桂宁心汤 名医经验 杜武勋
原文传递
从气化论探讨心肾水火之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芳隽 李晓凤 +2 位作者 杜武勋 张少强 丛紫东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297-2301,共5页
阴阳本义为阳气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五行则为气的不同气化形式。火为阳气外达、气化之态,水为阳气闭藏、成形之态。心属火,主外达阳气,其体用皆阳而不内藏阳气;肾属水,主闭藏阳气,其体用皆阴而内含精气,为人体阳气贮藏之地,故... 阴阳本义为阳气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五行则为气的不同气化形式。火为阳气外达、气化之态,水为阳气闭藏、成形之态。心属火,主外达阳气,其体用皆阳而不内藏阳气;肾属水,主闭藏阳气,其体用皆阴而内含精气,为人体阳气贮藏之地,故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肾中所闭藏之精,借少阳肝胆升发之力,及中焦脾土运化之功,阴化为阳,从而运行于三焦,上输于膻中,内寄于君火,从而坎离相交,水火既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 气化论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下载PDF
胸痞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大鼠心肌组织与前额叶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丽红 杜武勋 +5 位作者 张瑜 裴丽敏 邓芳隽 陈金红 朱明丹 张少强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2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胸痞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联合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对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后... 目的:探讨胸痞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联合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对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复合阳性药组(美托洛尔+舍曲林),舍曲林组,美托洛尔组,胸痞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给药21天。采用旷场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评估大鼠行为变化;心电图监测大鼠ST段及心率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前额叶皮层病理形态改变;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前额叶皮层BDNF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胸痞方各剂量组大鼠旷场试验评分,糖水消耗率显著增加(P<0.05),且起效迅速;胸痞方可抑制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偏移,降低心率(P<0.05),抑制各组大鼠心肌、前额叶皮层组织损伤,同时提高大鼠血清及前额叶BDNF含量(P<0.05)。结论:胸痞方具有抗心肌缺血、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前额叶BDNF蛋白表达,保护心肌与前额叶皮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痞方 冠心病 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交通心肾法治疗狼疮性肾炎伴抑郁症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墨 邓芳隽 司福全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8期108-109,131,共3页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程长,易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狼疮性肾炎伴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考虑其内因为肾精亏虚,发病关键为心肾不交,治疗应以交...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程长,易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狼疮性肾炎伴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考虑其内因为肾精亏虚,发病关键为心肾不交,治疗应以交通心肾为法,进而分析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抑郁症 交通心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