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机教育刍议——基于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1
作者 邓莉雅 《肇庆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1-46,共6页
危机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思想,主张通过教育使危机成为人类走向新起点的机会。危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既是促进人类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创造新知的契机,也是个体实现人生的跨越与转化的... 危机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思想,主张通过教育使危机成为人类走向新起点的机会。危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既是促进人类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创造新知的契机,也是个体实现人生的跨越与转化的契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危机教育作为重要的主题。进行危机教育在策略上要善于把握时机,把教育建立在取材、表达和师生沟通的真实性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危机中的负面情绪和启发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教育 非连续性教育 教育意义 教育策略
下载PDF
试论高校公民主体性教育与社团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邓莉雅 《肇庆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9-72,共4页
公民社会呼唤公民的主体性,公民主体性应该体现主体性与主体际性的统一,包括主体对自身价值的确证,也包括主体对他人主体价值的肯认。社团由于其自主性、实践性、互动性等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力和行动力,以及形成交互主... 公民社会呼唤公民的主体性,公民主体性应该体现主体性与主体际性的统一,包括主体对自身价值的确证,也包括主体对他人主体价值的肯认。社团由于其自主性、实践性、互动性等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力和行动力,以及形成交互主体性人格,在公民主体性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能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因此,高校应加强社团建设,使其成为青年公民主体性教育的有效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主体性 主体际性 公民教育 社团
下载PDF
论公民公共精神教育中权利向度与德性向度的统一 被引量:3
3
作者 邓莉雅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公共精神是中西方各自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时的共同指向,其内涵包括独立自由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超越私人性的公共意识两方面,而在导向公共精神时中西方采取了不同向度。西方主要以权利向度导向公共精神,中国则从德性向度修养公共... 公共精神是中西方各自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时的共同指向,其内涵包括独立自由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超越私人性的公共意识两方面,而在导向公共精神时中西方采取了不同向度。西方主要以权利向度导向公共精神,中国则从德性向度修养公共精神。在当今中国培养公共精神的公民教育中,应该注意权利和德性两个向度的统一,使公民具备公共生活的权利主体性和道德主体性,培育出健全和牢固的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主体意识 公共意识 权利 德性
下载PDF
“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再认识——兼论发展第三部门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邓莉雅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2-44,共3页
政府机构规模的增长具有自身的必然性 ,社会需求的增长是政府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 ,社会自身的自我管理、协调和服务机制的缺失或者失效 ,是政府规模扩张的直接原因。因此 ,要真正实现高效的“小政府”,必须依靠“大社会”的实现 ,即依... 政府机构规模的增长具有自身的必然性 ,社会需求的增长是政府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 ,社会自身的自我管理、协调和服务机制的缺失或者失效 ,是政府规模扩张的直接原因。因此 ,要真正实现高效的“小政府”,必须依靠“大社会”的实现 ,即依靠社会自身力量的发展 ,使社会具备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因此 ,发达的第三部门是机构改革成功的前提之一 ,中国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与社会关系 第三部门
下载PDF
论政府改革的另一向度——发展第三部门 被引量:1
5
作者 邓莉雅 陈政勇 《岭南学刊》 2003年第5期86-88,共3页
“小政府、大社会”理念所主张的是一种双向度的政府改革。而中国历次政府改革都偏重于针对政府自身进行单向度改革,对于第三部门的发展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 中国 政府机构 政府职能 工作效率
下载PDF
制度创新:非政府组织生存与发展之路——以广东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邓莉雅 《社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2-35,27,共5页
近年来,在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公民社会"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价值取向来重新探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的非政府组织问题自然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研究公民社会问题的学者看来,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近年来,在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公民社会"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价值取向来重新探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的非政府组织问题自然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研究公民社会问题的学者看来,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NGO--编者注)是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核心要素,它们的兴起和活跃正是公民社会主体性力量的彰显.不管公民社会作为一种分析的框架是否适用于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大陆的出现确实已成为了事实.因为如果说在旧体制下,中国社团组织基本上隶属于党政系统,作为政府控制社会的另一种手段,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性质,那么,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市场机制启动较早较成熟的地区已涌现出了许多从民间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它们从事着公益活动,明显带有非政府组织的特征:非官方性(民间性)、独立性(自主性)、自愿性、非赢利性、公益性(俞可平,2001.1: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外来民工阶层 制度创新 非政府组织 组织结构 法律援助 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
下载PDF
中国NGO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广东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 被引量:69
7
作者 邓莉雅 王金红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7,共9页
The NGO is a new kind of organization appeared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reform, they exist outside of the system and their development depend on two factors: system and social resource. The institute controls the distr... The NGO is a new kind of organization appeared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reform, they exist outside of the system and their development depend on two factors: system and social resource. The institute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method of resource and restricts the behavior of organization by laws. It is the change of system and the free resource released that make 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NGOs possible. But the old system and those restrictive laws hold them back from further development. Social resource, including legitimacy, funds, human resource, government support, social cooperation and acceptance, is essential to NGOs. Chinese NGOs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 of their lack of resource and ability. Because they have single way to obtain resource and they cannot receive enough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this paper,it will try to analyze the affection and restraint that the two factors bring to Chinese NGOs, through the case of PanYu External Workers Service Firm in Guangd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政府组织 社会资源 民主政治制度 社会合作机制
原文传递
从功德会到基金会——佛教慈善组织现代转型问题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邓莉雅 《法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2,共5页
佛教慈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非凡的作为。“慈善”一词便是佛教传人中国以后才使用的。新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佛教逐渐复兴,同时也接续了太虚“人生佛教”的旗帜,积极入世,发挥佛教弘法利生、慈悲救世的大乘精神,各地佛教协会... 佛教慈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非凡的作为。“慈善”一词便是佛教传人中国以后才使用的。新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佛教逐渐复兴,同时也接续了太虚“人生佛教”的旗帜,积极入世,发挥佛教弘法利生、慈悲救世的大乘精神,各地佛教协会和寺院纷纷成立慈善功德会,开展慈善活动,服务社会,展现了佛教强大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佛教 慈善组织 转型问题 功德 基金会 现代 改革开放 佛教协会
原文传递
从判教看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 被引量:2
9
作者 邓莉雅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6,共6页
太虚面对近代社会危机及佛教自身的危机.提出了新的判教体系.并展开了“人生佛教”的新佛化运动。“人生佛教”是以他对佛法的判摄和对时机的判断为基础的.从判教思想契入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他的思想的教理基础.也更能理解“人生佛教... 太虚面对近代社会危机及佛教自身的危机.提出了新的判教体系.并展开了“人生佛教”的新佛化运动。“人生佛教”是以他对佛法的判摄和对时机的判断为基础的.从判教思想契入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他的思想的教理基础.也更能理解“人生佛教”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佛教 佛教思想 太虚大师 判教 社会危机 教理 佛法
原文传递
河北佛教慈善基金会的成长之路
10
作者 邓莉雅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8-69,共2页
公益慈善事业历来是佛教以及所有宗教共有的元素,是佛教与社会沟通最直接的桥梁与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中国佛教界高扬“人间佛教”的旗帜,发挥佛教慈悲济世、弘法利生的根本精神,许多佛协与... 公益慈善事业历来是佛教以及所有宗教共有的元素,是佛教与社会沟通最直接的桥梁与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中国佛教界高扬“人间佛教”的旗帜,发挥佛教慈悲济世、弘法利生的根本精神,许多佛协与寺院都成立了专门的慈善功德会,开展各种公益慈善活动。河北佛教慈善基金会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从其创立和成长特点可以透视佛教慈善在参与社会救济、缓解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日益成为社会公益慈善及公民社会建设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慈善基金会 成长之路 河北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公益慈善事业 公益慈善活动
原文传递
佛教慈善的现代意义与现实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彩虹 邓莉雅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69,共2页
宗教与慈善向来有着不解的渊源。宗教往往在教义上倡导慈善的价值,在行为规范上要求止恶扬善的行为养成,并因此成为人类社会慈善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在历史上,佛教更注重个人心灵层面的修为和了悟,而鲜少社会性的行动。然而在当今中国,... 宗教与慈善向来有着不解的渊源。宗教往往在教义上倡导慈善的价值,在行为规范上要求止恶扬善的行为养成,并因此成为人类社会慈善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在历史上,佛教更注重个人心灵层面的修为和了悟,而鲜少社会性的行动。然而在当今中国,佛教界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践行自利利他的佛教理念,彰显慈悲利他的佛教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慈善活动 佛教界 意义 人类社会 行为养成 行为规范 佛教理念 社会性
原文传递
论憨山大师《金刚经决疑》的写作动机及对行佛之疑的决破
12
作者 邓莉雅 《法音》 2022年第12期46-51,共6页
憨山德清(1546-1623)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吕澂曾经评价其为四高僧中最为出色者,因为他,“由台贤所代表的中国义学在此时又来了个回光返照”[1]。憨山一生著述丰富,其中他的《金刚经决疑》在众多关于《金刚经》的注疏中是较为特别的一... 憨山德清(1546-1623)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吕澂曾经评价其为四高僧中最为出色者,因为他,“由台贤所代表的中国义学在此时又来了个回光返照”[1]。憨山一生著述丰富,其中他的《金刚经决疑》在众多关于《金刚经》的注疏中是较为特别的一部。其特别在于,一方面,他不再延续过去逐字逐句地注解经文的方式,而是以高度融合与概括性的思想来论述《金刚经》的主旨,这其实也是宋明以后的许多《金刚经》注疏不同于唐及以前对此经的注疏之处;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经》 憨山德清 决疑 吕澂 金刚经 写作动机 注疏 高度融合
原文传递
蕅益智旭《金刚经破空论》思想述论
13
作者 邓莉雅 《法音》 2020年第11期12-17,共6页
《金刚经》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的一部般若类经典,又被我国流行的主要佛教宗派,如禅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等视为主要经典。自其有了第一个汉译本以后便备受关注,在不同历史时期更是注疏不断,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皆有深远... 《金刚经》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的一部般若类经典,又被我国流行的主要佛教宗派,如禅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等视为主要经典。自其有了第一个汉译本以后便备受关注,在不同历史时期更是注疏不断,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皆有深远影响。但历代对《金刚经》的注疏,既呈现出传承关系,又各自体现不同的时代特点,例如在宋代以前的注疏大多都是按照经文内容,逐字逐句地依文解义。而宋明时期的注疏,则突破了纯粹的义理上的探讨,“常常以《金刚经》为载体,重在通过注释经文阐发作者本人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经》 佛教宗派 三论宗 唯识宗 宋明时期 蕅益智旭 中国传统文化 金刚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