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肥荔龙保对荔枝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邓铭光 陈伟平 +1 位作者 李勇 刘伟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86,93,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叶面肥荔龙保可显著提高白腊、黑叶荔枝的座果率和单果重,同时能对果实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保果、壮果效果好。白腊和黑叶荔枝的分别提高了16.54%和9.73%。
关键词 叶面肥 荔龙保 荔枝 产量
下载PDF
几种内吸性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邓铭光 陈伟平 +1 位作者 刘伟玲 刘景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生产上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常用内吸性杀菌剂的防治效果,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生产上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常用内吸性杀菌剂的防治效果,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安克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83.67%;克露、阿米西达和金雷次之,防效分别为76.20%、74.31%和69.87%;杀毒矾和甲霜灵.锰锌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防效分别为64.56%和6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吸性杀菌剂 荔枝 霜疫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基于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 被引量:18
3
作者 汤亚飞 裴凡 +5 位作者 李正刚 佘小漫 于琳 蓝国兵 邓铭光 何自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256-2267,共12页
【目的】病毒病是广东省辣椒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田间病株率一般为5%—30%,严重时可达100%。本研究旨在探明危害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为辣椒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6年,从广东省广州、佛山、惠州、江门、梅州、湛... 【目的】病毒病是广东省辣椒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田间病株率一般为5%—30%,严重时可达100%。本研究旨在探明危害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为辣椒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6年,从广东省广州、佛山、惠州、江门、梅州、湛江、茂名和韶关8市辣椒主要种植区采集疑似病毒病辣椒样品125份,分别提取每份辣椒病样总RNA,对从茂名、梅州、韶关3市采集的病样按地点和症状混合成7份混合病样进行小RNA深度测序分析,根据小RNA深度测序分析结果,对每种病毒分别根据小RNA深度测序拼接的基因片段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中与该拼接序列同源性最高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小RNA深度测序的病样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根据扩增效果对引物进行筛选,进一步应用筛选出的引物,对采集于广东省的125份辣椒病样分别进行RT-PCR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明确危害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结果】从采集于广东省8市的辣椒主要种植区的125份病样中检测到14种病毒,按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44.0%)、甜椒内源RNA病毒(Bell pepper endornavirus,BPEV)(32.8%)、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31.2%)、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29.6%)、辣椒黄脉病毒1(Pepper vein yellow virus 1,PeVYV-1)(26.4%)、甜椒斑驳病毒(Pepper veinal mottle virus,PVMV)(25.6%)、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18.4%)、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spot virus,ChiRSV)(16.8%)、辣椒黄脉病毒6(Pepper vein yellow virus 6,PeVYV-6)(16.8%)、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15.2%)、辣椒褪绿病毒(Capsicum chlorosis virus,Ca CV)(14.4%)、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9.6%)、辣椒隐症病毒1(Pepper cryptic virus 1,PCV1)(8.8%)、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4.0%)。其中,PMMoV、BPEV、TMGMV、ChiVMV、PeVYV-1和PVMV 6种病毒的检出率在25%以上,但PMMo V、Chi VMV和PVMV分布广泛,PMMo V除了茂名外,Chi VMV除了韶关外,其他7市辣椒产区均有分布;PVMV广泛分布于8市辣椒产区,根据检出率和分布范围,得出PMMo V、Chi VMV和PVMV是危害广东辣椒的优势病毒。同时发现,广东辣椒上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在本研究125份病样中病毒复合侵染率达到88.0%,其中2种、3种、4种、5种、6种、7种和8种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分别为28.0%、25.6%、12.0%、9.6%、6.4%、1.6%和2.4%,由此可知,2种和3种病毒复合侵染是主要侵染形式。【结论】危害广东辣椒的病毒有14种,其中PMMo V、Chi VMV和PVMV为优势病毒,且复合侵染普遍,2种和3种病毒复合侵染是主要侵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种类鉴定 小RNA深度测序 RT-PCR 广东省
下载PDF
花生黑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汝谦 关铭芳 +2 位作者 徐大高 纪春艳 邓铭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1-706,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V-8汁(V8)、酵母蛋白胨葡萄糖(YPDA)、燕麦琼脂(OMA)和合成真菌(SF)等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V-8汁(V8)、酵母蛋白胨葡萄糖(YPDA)、燕麦琼脂(OMA)和合成真菌(SF)等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以燕麦琼脂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而V8汁培养基(V8)比较适宜微小菌核形成、分生孢子产生和子囊壳的形成;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淀粉等碳源进行生长,其中葡萄糖、乳糖和淀粉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微小菌核形成,但这些碳源均不适宜分生孢子和子囊壳的产生;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硝酸钠、尿素、硫酸铵、酵母粉和蛋白胨等氮源,其中硝酸钠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微小菌核形成,尿素最适宜分生孢子的形成,而子囊壳则仅仅在以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少量产生;花生黑腐病菌在10~30℃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但菌丝生长和产孢都以25~30℃最适宜;光照时间对花生黑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没有影响,但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花生黑腐病菌在pH值4.0~10.0时均能生长,但以中性偏酸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生黑腐病菌 菌丝 分生孢子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甘薯新病害茎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立飞 罗忠霞 +5 位作者 邓铭光 房伯平 陈景益 张雄坚 王章英 黄实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96,共2页
近年广东省甘薯主产区出现了一种新的甘薯病害,严重影响甘薯产量和经济收益。经作者采样鉴定此病害为甘薯茎腐病,属我国新病害。介绍了甘薯茎腐病的分布范围、病害症状、病原菌、发病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甘薯 茎腐病 症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广东省花生白绢病菌的分布和生物学性状研究初报 被引量:14
6
作者 肖翔 陈晓兰 +2 位作者 邓铭光 徐大高 潘汝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71-73,F0003,共4页
采用一般调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危害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形态、生物学性状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东省各花生产区均有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分布,发病率在10%左右,... 采用一般调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危害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形态、生物学性状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东省各花生产区均有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分布,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超过50%,对花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花生白绢病菌的菌丝宽度为6.1-8.2μm,菌丝生长速率介于0.8-1.1 mm/h之间,每培养皿(直径9 cm)产生菌核的数量为55-378个,菌核大小范围为0.89-3.54 mm×0.80-2.40 mm,平均大小范围为1.13-2.12 mm×1.06-1.80 mm;每菌核干重为0.4-2.7 mg。杀菌剂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己唑醇和戊唑醇对花生白绢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绢病 齐整小核菌 生物学性状 杀菌剂
下载PDF
广东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汤亚飞 佘小漫 +4 位作者 李正刚 于琳 蓝国兵 邓铭光 何自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世界番茄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病毒之一。本文采用滚环扩增及基因克隆方法,获得了侵染广东佛山和肇庆番茄的TYLCV 4个分离物全基因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世界番茄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病毒之一。本文采用滚环扩增及基因克隆方法,获得了侵染广东佛山和肇庆番茄的TYLCV 4个分离物全基因组;它们均为2 781 nt,编码6个ORF,其中病毒链上编码AV1和AV2,互补链上编码AC1、AC2、AC3和AC4。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4个广东分离物基因组序列两两间同源性为99%以上;与已报道的TYLCV各分离物同源性在90%以上,而与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TYLCV分离物的同源率均在98%以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广东分离物与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TYLC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并聚类在一个分支。因此,侵染引起广东佛山和肇庆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应来自国内其他地区。本研究是对TYLCV广东分离物分子特征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分子鉴定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一种值得关注的花生新病害:花生新赤壳菌基腐病 被引量:7
8
作者 潘汝谦 盖云鹏 +3 位作者 邓铭光 陈兴龙 徐大高 纪春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0-183,共4页
2010年在我国广东省首次报道了由侵管新赤壳菌(Neocosmospora vasinfecta)侵染引起的花生新赤壳菌基腐病。罹病花生植株萎蔫、植株茎基部和根系变黑腐烂,在潮湿条件下,罹病部位有浅红色子囊果。这是我国大陆首次报道的花生新病害。该病... 2010年在我国广东省首次报道了由侵管新赤壳菌(Neocosmospora vasinfecta)侵染引起的花生新赤壳菌基腐病。罹病花生植株萎蔫、植株茎基部和根系变黑腐烂,在潮湿条件下,罹病部位有浅红色子囊果。这是我国大陆首次报道的花生新病害。该病害在广东省的多个市县有发生,严重的发病率高达30%。除广东省外,该病在我国江西省也有分布和危害,其致病菌可进一步鉴定为侵管新赤壳菌非洲变种(N.vasinfecta var.africana)。在广东省也发现了由侵管新赤壳菌侵管变种(N.vasinfectavar.vasinfecta)引起的大豆茎枯病。对侵管新赤壳菌的文献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生基腐病 侵管新赤壳菌 Neocosmospora vasinfecta
下载PDF
16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抑菌持效期及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8
9
作者 蓝国兵 何自福 +4 位作者 于琳 汤亚飞 李正刚 邓铭光 佘小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95-101,共7页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褐腐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抑菌持效期长且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为火龙果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褐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通过测量和观察抑菌圈大小及消失时间测定16种杀菌剂抑...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褐腐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抑菌持效期长且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为火龙果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褐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通过测量和观察抑菌圈大小及消失时间测定16种杀菌剂抑制病菌生长的持效期,对其中抑菌效果好或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与防效比较。【结果】咯菌腈、丙环唑、丙硫菌唑、戊唑醇、氟硅唑、异菌脲等6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菌持效期长,培养15 d后抑菌圈尚未消失;咪鲜胺、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3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菌持效期较长;多菌灵、噻菌灵、嘧菌酯等3种杀菌剂初期对病菌的抑菌持效期较短;丙森锌、春雷霉素、百菌清、氟环唑等4种杀菌剂的抑菌持效期极短。田间药效试验显示,戊唑醇、异菌脲、氟硅唑、丙硫菌唑、丙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火龙果嫩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除丙环唑在500 mg/kg施药浓度下对火龙果嫩茎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外,其余4种杀菌剂对火龙果生长安全。【结论】生产上优先推荐使用具有内吸活性的戊唑醇、异菌脲、氟硅唑、丙硫菌唑、丙环唑等药剂防治火龙果褐腐病,轮换用药;在病情压力较大的果园,施药浓度可以适当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褐腐病菌 杀菌剂 持效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警惕花生黑腐病菌的入侵 被引量:8
10
作者 潘汝谦 关铭芳 +1 位作者 徐大高 邓铭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4-165,共2页
2009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现了花生黑腐病,该病害的典型症状是花生茎基部、果针和豆荚以及整个根系变黑腐烂,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罹病部位产生大量红色小点,是病原菌的子囊壳。病原菌为冬青丽赤壳菌(Calonectria ilicicola Boedijin & Rei... 2009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现了花生黑腐病,该病害的典型症状是花生茎基部、果针和豆荚以及整个根系变黑腐烂,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罹病部位产生大量红色小点,是病原菌的子囊壳。病原菌为冬青丽赤壳菌(Calonectria ilicicola Boedijin & Reitsma),无性阶段是寄生柱枝孢(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 Crous,Wingfield & Alfenas)。花生黑腐病菌可侵染花生和大豆等20多种作物。应警惕花生黑腐病菌的入侵,及时有效地防止病害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黑腐病 冬青丽赤壳菌
下载PDF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危害海南番茄及其分子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亚飞 周洋 +6 位作者 张丽 李正刚 佘小漫 于琳 蓝国兵 邓铭光 何自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70-1976,共7页
【目的】明确引起海南三亚、东方和陵水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分子特征,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年2月从海南三亚、东方和陵水采集的15份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样本为材料,采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通用简并引物AV494/... 【目的】明确引起海南三亚、东方和陵水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分子特征,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9年2月从海南三亚、东方和陵水采集的15份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样本为材料,采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通用简并引物AV494/CoPR对15份样本进行PCR检测,并对PCR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滚环扩增(RCA)及基因克隆,获得侵染海南三亚、陵水和东方番茄的病毒基因组全序列,进而在GenBank数据库BLASTh程序进行相似性比对,利用SDT 1.2的MUSCLE alignment进行序列相似性比较分析,采用MEGA 6.0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明确所获得病毒分离物与已报道分离物的亲缘关系。【结果】获得侵染海南三亚、陵水和东方番茄的3个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其大小均为2781 nt,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病毒链上AV1和AV2基因,互补链上AC1、AC2、AC3和AC4基因。相似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TYLCV海南分离物与墨西哥和美国分离物的相似性在99.0%以上,与来自我国不同省(市)的14个TYLCV分离物的相似性在98.0%以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显示,海南三亚、陵水和东方3个分离物与墨西哥、美国及我国北京和江苏分离物聚集在一个小分支,进一步与来自我国其他12个省(市)、韩国、哥斯达黎加和澳大利亚的分离物形成一个分支。【结论】侵染海南番茄的TYLCV可能来自我国大陆的番茄等种苗和烟粉虱带毒传入,也有可能来自墨西哥和美国等其他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分子鉴定 序列分析 海南
下载PDF
中国鹰嘴蜜桃蛀果害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伟玲 陈伟平 +3 位作者 邓铭光 杨丽梅 刘明津 邱鉴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阐述了危害中国鹰嘴蜜桃3种主要蛀果害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桔小实蝇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避免果农盲目用药,为鹰嘴蜜桃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国鹰嘴蜜桃 蛀果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在中国的风险性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汝谦 徐大高 +1 位作者 邓铭光 纪春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068-3074,共7页
【目的】分析评估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在中国的风险性。【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从潜在危害性(P1)、移植与建立种群的可能性(P2)、寄主的经济重要性(... 【目的】分析评估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在中国的风险性。【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从潜在危害性(P1)、移植与建立种群的可能性(P2)、寄主的经济重要性(P3)、国内现有分布的广泛性(P4)和检疫管理的难易性(P5)共5个一级指标及其14个二级指标对花生黑腐病菌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计算综合风险值(R)。【结果】花生黑腐病菌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0.8740,属于高度风险性有害生物。【结论】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植物病原菌,对中国的花生和大豆等作物的生产以及生物安全等都将构成严重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 花生黑腐病菌 有害生物风险性评估
下载PDF
戊唑醇和咯菌腈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蓝国兵 何自福 +4 位作者 于琳 汤亚飞 李正刚 邓铭光 佘小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74-79,共6页
【目的】明确戊唑醇和咯菌腈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联合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咯菌腈及其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验证了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的田间防效。【... 【目的】明确戊唑醇和咯菌腈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联合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咯菌腈及其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验证了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咯菌腈和戊唑醇对火龙果褐腐病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EC50值分别为0.0045、0.0671 mg/L。戊唑醇与咯菌腈不同配比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表现为加和作用。有效浓度分别为100 mg/kg和500 mg/kg连续喷施3次时,末次药后7 d,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8∶2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平均防效分别为80.31%和89.44%,戊唑醇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80.24%和89.71%,咯菌腈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0.08%和76.29%;末次药后15 d,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8∶2复配平均防效分别为76.80%和83.63%,戊唑醇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4.63%和81.22%,咯菌腈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54.53%和65.24%;复配药剂两种施药浓度的防效均比使用相同浓度单一药剂的防效高。【结论】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为8∶2的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田间防治效果好且对火龙果无药害,可以在火龙果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咯菌腈 火龙果褐腐病菌 联合毒力 田间防效
下载PDF
冬瓜与节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7
15
作者 谢双大 朱天圣 +1 位作者 虞皓 邓铭光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2期36-38,共3页
报道了冬瓜与节瓜枯萎病的症状及病原菌的鉴定结果。该病原菌致病专化性较强,不侵染荷兰豆、豇豆、番茄、辣椒、萝卜、芹菜等,仅侵染瓜类作物,引致冬瓜和节瓜严重枯萎,其致病性与黄瓜、西瓜、葫芦、丝瓜、甜瓜、苦瓜等专化型有明显... 报道了冬瓜与节瓜枯萎病的症状及病原菌的鉴定结果。该病原菌致病专化性较强,不侵染荷兰豆、豇豆、番茄、辣椒、萝卜、芹菜等,仅侵染瓜类作物,引致冬瓜和节瓜严重枯萎,其致病性与黄瓜、西瓜、葫芦、丝瓜、甜瓜、苦瓜等专化型有明显差异,是一个新鉴定的瓜类枯萎病尖镰孢菌专化型,建议定为尖镰孢菌冬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benincasaeS.D.XieS.Zhu&H.Y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节瓜 枯萎病 病原菌 鉴定
下载PDF
2009—2014年间广东省菜心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蓝国兵 于琳 +3 位作者 何自福 佘小漫 汤亚飞 邓铭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为了解广东省菜心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变化,于2009—2014年从广东省15个县/市菜心产区分离获得105个菜心炭疽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咪鲜胺的EC50值,并比较了同一年份不同地区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 为了解广东省菜心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变化,于2009—2014年从广东省15个县/市菜心产区分离获得105个菜心炭疽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咪鲜胺的EC50值,并比较了同一年份不同地区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不同年份间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显示:同一年份菌株间,采自2009年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最小,敏感性最低地区菌株的平均EC(50)值是最高地区菌株的1.2倍;采自2014年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最大,敏感性最低地区菌株的平均EC50值是最高地区菌株的34.9倍;其余年份间的不同地区最大平均EC(50)值和最小平均EC50值相差9.2~10.4倍。不同年份菌株间,2010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值为0.052 0μg/m L;2012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值为0.259 9μg/m L;2012—2014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平均EC(50)值范围在0.104 5~0.259 9μg/m L之间,高于2009—2011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平均EC(50)值(0.052 0~0.074 3μg/m L)。2009—2014年广东省田间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呈降低趋势,存在潜在抗药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炭疽病菌 咪鲜胺 敏感性
下载PDF
抗枯萎病节瓜新品种绿丰的选育 被引量:3
17
作者 虞皓 谢双大 +2 位作者 罗方芳 朱天圣 邓铭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5,共2页
采用大菌量对七星节瓜进行多代人工接种和定向筛选 ,选育出高抗枯萎病节瓜新品种绿丰。该品种生长势旺盛 ,早中熟 ,第 1雌花着生于主蔓第 13节 ,果实圆筒形、深绿色、味较甜、品质优良 ,每公顷产量 5 0 0 0 0~60 0 0 0kg。
关键词 节瓜 枯萎病 抗病育种 绿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节瓜枯萎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虞皓 邓铭光 +2 位作者 朱天圣 罗方芳 谢双大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6期31-34,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节瓜枯萎病的发生流行,与连作引起的土壤含菌量、品种抗性、气候及栽培条件有关。通过品种改良,成功地育出抗病品种37号节瓜。药剂防治以多菌灵效果最好。采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重病区可以有效地控制枯... 研究结果表明,节瓜枯萎病的发生流行,与连作引起的土壤含菌量、品种抗性、气候及栽培条件有关。通过品种改良,成功地育出抗病品种37号节瓜。药剂防治以多菌灵效果最好。采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重病区可以有效地控制枯萎病的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 枯萎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湛江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傅友强 钟旭华 +6 位作者 邓铭光 梁开明 肖捷 潘俊峰 胡香玉 黄胜 黄农荣 《中国稻米》 202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湛江是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素有"粤西粮仓"之称。通过查阅广东统计年鉴、湛江统计年鉴等资料,结合实地水稻生产调研,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农业机械化程度以及稻谷深加工等方面较系统地阐... 湛江是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素有"粤西粮仓"之称。通过查阅广东统计年鉴、湛江统计年鉴等资料,结合实地水稻生产调研,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农业机械化程度以及稻谷深加工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湛江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并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业 对策 湛江
下载PDF
建立示范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景梅 邓铭光 《农业科技管理》 2006年第1期63-64,共2页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创办示范基地的具体措施和成功经验,指出建立示范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亦可推动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关键词 示范基地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