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边疆民族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向度——基于共通意义空间的研究视角
1
作者 袁梅 邓雅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5,183,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理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在民族教育领域的研究空间和实践途径仍有待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新时代边疆民族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体现为从差异到融通、从多元到共生、从扶贫到扶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理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在民族教育领域的研究空间和实践途径仍有待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新时代边疆民族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体现为从差异到融通、从多元到共生、从扶贫到扶智、从外援到内生的发展方向。边疆民族教育从认知判断、情感基础、促成合力维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积极效用。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边疆民族教育更要注重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深化和拓展各民族的共通意义空间,进一步增进共同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教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通意义空间 增进共同性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的可为、能为与何为
2
作者 袁梅 邓雅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6-214,共9页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有效缩小教育差距、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实践载体。构建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遵循,亦是对以往“嵌入”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的守正创新,不仅能够转换支...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有效缩小教育差距、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实践载体。构建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遵循,亦是对以往“嵌入”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的守正创新,不仅能够转换支援双方的既定角色,实现相关主体利益的均衡发展,而且高度契合了“后支援时代”的帮扶要求。为使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须强化顶层设计,引领“互嵌”模式之向;健全治理机制,保障“互嵌”模式之效;增强文化调适,升华“互嵌”模式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对口支援 “互嵌”模式 实践进路
原文传递
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施路径——基于文化记忆理论 被引量:7
3
作者 袁梅 邓雅珺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98,共8页
文化记忆理论重点关注记忆、认同与文化延续之间的联系。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作为传承与创新文化记忆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具备实现中华文化永续传承、强化教学铸魂育人功能的独特功效。然而,在实践中,民族高... 文化记忆理论重点关注记忆、认同与文化延续之间的联系。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作为传承与创新文化记忆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具备实现中华文化永续传承、强化教学铸魂育人功能的独特功效。然而,在实践中,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呈现主体素养参差、内容分散零星、方法单一传统等问题。因此,为实现在教学中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助力培育富有中华文化气质、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时代中国人,依循教学准备、实施、反思进程,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内涵和作用,可以在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采用树立前瞻性教育理念、创设共生型课程体系、运用组合式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与开展文化性教学评价等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民族高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联享”平台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邓雅珺 袁梅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98,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旋律、主路线与主基调。为此,打造通用款教育平台,对实现终极教育目的、融合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同享教育智慧,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对现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的有效衔接,从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旋律、主路线与主基调。为此,打造通用款教育平台,对实现终极教育目的、融合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同享教育智慧,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对现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的有效衔接,从建设方案、建设主体、建设路线三方面着手进行优化,构建出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联享"平台,并对其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基本要素以及深化路径做出进一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联享”平台 要素构想 深化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