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铈不锈钢耐材-钢水界面反应对夹杂物形成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甘晓靳(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9年第1期19-27,共9页
为了解耐材-钢界面反应对夹杂物演变过程的影响,本文分析研究了在1873K温度,采用铝脱氧条件下,添加铈合金对氧化铝耐材与 25%Cr-20%Ni-4%Si-0.5%Mn(wt)不锈钢钢水之间界面反应的影响。铝脱氧使钢中氧含量大幅降低,当铈含量大于0.5wt%时... 为了解耐材-钢界面反应对夹杂物演变过程的影响,本文分析研究了在1873K温度,采用铝脱氧条件下,添加铈合金对氧化铝耐材与 25%Cr-20%Ni-4%Si-0.5%Mn(wt)不锈钢钢水之间界面反应的影响。铝脱氧使钢中氧含量大幅降低,当铈含量大于0.5wt%时,钢中氧含量下降速度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反应 夹杂物 不锈钢 钢水 特性 氧化铝 氧含量
原文传递
热轧双相耐候钢研发新理念:热模拟,微观组织调节及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丽娜(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9年第2期56-65,共10页
1概述为生产出具有理想的微观组织,满足特殊性能要求的先进高强钢,人们已开发出多种合金设计理念。其中,双相钢(DP)就是为满足轻量化应用需求而专门设计的合金材料,这些领域要求材料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的成形性能。近来,在交通运输业中... 1概述为生产出具有理想的微观组织,满足特殊性能要求的先进高强钢,人们已开发出多种合金设计理念。其中,双相钢(DP)就是为满足轻量化应用需求而专门设计的合金材料,这些领域要求材料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的成形性能。近来,在交通运输业中,如轨道车辆、地下货车及卡车等制造行业,除了强度高和成形性好这些基本要求以外,还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双相钢 热模拟 耐候钢 耐大气腐蚀性能 合金材料 研发
原文传递
奥氏体不锈钢铸件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的控制
3
作者 张志鹏(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9年第3期46-55,共10页
因为在固态下改变铸态宏观组织的方法非常有限,奥氏体不锈钢铸件凝固宏观组织对铸件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的铸态组织结构为极冷表面细晶区,再向里为平行排列的枝晶区,柱状晶向等轴晶过渡(CET)区,以及位于中心... 因为在固态下改变铸态宏观组织的方法非常有限,奥氏体不锈钢铸件凝固宏观组织对铸件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的铸态组织结构为极冷表面细晶区,再向里为平行排列的枝晶区,柱状晶向等轴晶过渡(CET)区,以及位于中心的等轴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不锈钢铸件 等轴晶 凝固组织 晶向 柱状 控制 宏观组织
原文传递
临界退火过程硅猛元素分配对低合金TRIP钢相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志鹏(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9年第4期46-55,82,共11页
采用0.17%C-1.5%Si-1.7%Mn钢,研究了临界退火过程中猛和硅元素分配对低合金TRIP钢的相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临界退火过程中,Mn和Si分别富集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在奥氏体淬火过程中,猛和硅元素的分配抑制了贝氏体相变,降低了残余... 采用0.17%C-1.5%Si-1.7%Mn钢,研究了临界退火过程中猛和硅元素分配对低合金TRIP钢的相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临界退火过程中,Mn和Si分别富集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在奥氏体淬火过程中,猛和硅元素的分配抑制了贝氏体相变,降低了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和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奥氏体 相变行为 贝氏体相变 淬火过程 力学性能 临界退火 硅元素 低合金
原文传递
常压下吹氮脱碳精炼炉中化学真空的影响评估
5
作者 甘晓靳(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9年第4期9-13,共5页
本文对大规模生产超低碳钢的化学真空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基于600kg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索了采用真空脱气方法生产超低碳钢产品的可行性。为了确认效果,在60t的AOD炉上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化学真空法后,普通钢中的碳含量降低... 本文对大规模生产超低碳钢的化学真空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基于600kg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索了采用真空脱气方法生产超低碳钢产品的可行性。为了确认效果,在60t的AOD炉上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化学真空法后,普通钢中的碳含量降低至9ppm,和不锈钢相比这种钢中的CO分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真空脱气 真空法 影响评估 超低碳钢 AOD炉 精炼炉 碳含量
原文传递
冷加工对高间隙FeCrMnCN奥氏体不锈钢点蚀和空蚀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丽娜(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8年第4期35-41,共7页
高间隙钢(HIS)是在钢中同时添加碳氮元素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进而产生了FeCrMn奥氏体钢。与高氮钢(HNS)相比,高间隙钢可采用传统冶金工艺进行生产,并实现了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完美匹配。这使得高间隙钢成为在腐蚀或磨损环境中,或兼具... 高间隙钢(HIS)是在钢中同时添加碳氮元素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进而产生了FeCrMn奥氏体钢。与高氮钢(HNS)相比,高间隙钢可采用传统冶金工艺进行生产,并实现了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完美匹配。这使得高间隙钢成为在腐蚀或磨损环境中,或兼具腐蚀磨损的环境中极具应用前景的备选材料。添加铝可提高其耐腐蚀性能,尤其是在含有氯离子的腐蚀介质中。本文通过空蚀试验和在氯化钠溶液中开展点蚀试验对不同FeCrMnCN合金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空蚀试验 耐蚀性能 间隙 点蚀 冷加工 腐蚀磨损 耐腐蚀性能
原文传递
TP347H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晶间裂纹与晶粒度和钢中硫含量的关系
7
作者 张志鹏(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8年第3期30-36,共7页
0前言具有较小晶粒的耐热奥氏体不锈钢TP347H在断裂试验中断口为韧性断口,而与钢中的硫含量无关,大尺寸晶粒钢材的断口具有典型的晶间开裂特征。晶间开裂主要是由于硫在晶界偏析造成的。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TP347H 晶间裂纹 硫含量 晶粒度 高温 断裂试验 晶界偏析
原文传递
经过热轧和连续冷却兼具高强韧性的贝氏体钢
8
作者 秦洁(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8年第1期26-38,共13页
本文展示了一种新型成分设计的钢种,在经过实验室轧机热轧并连续冷却后,我们对其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和力学性能所开展的分析研究工作。所开发钢种典型组织包括约80%的无碳贝氏体和约20%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其抗拉强度上限可达1400MPa... 本文展示了一种新型成分设计的钢种,在经过实验室轧机热轧并连续冷却后,我们对其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和力学性能所开展的分析研究工作。所开发钢种典型组织包括约80%的无碳贝氏体和约20%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其抗拉强度上限可达1400MPa,而总延伸率大于20%。材料具有超高强度是由于组织中存在位错密度较高的超细贝氏体板条(厚度约100~13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连续冷却 高强韧性 热轧 微观组织演变 奥氏体组织 成分设计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研发带动材料耐蚀性的提高
9
作者 杨永超(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8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了使工厂利用最为经济有效的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缩短维护周期、降低设备生命周期成本,大力开展研发、测试并采用下一代不锈钢材料尤为关键。双相钢和超级双相钢的研发使其具有了更好的使用性能。该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 为了使工厂利用最为经济有效的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缩短维护周期、降低设备生命周期成本,大力开展研发、测试并采用下一代不锈钢材料尤为关键。双相钢和超级双相钢的研发使其具有了更好的使用性能。该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上某些最为严苛的环境。标准双相不锈钢已被广泛应用于含氯化物的高温环境中3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材料 耐蚀性 发带 生命周期成本 高温环境 双相不锈钢 运营效率 维护周期
原文传递
预防滑倒、绊倒和跌落的智能安全设计
10
作者 张志鹏(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8年第4期73-76,共4页
安全影响着每一个人,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安全不仅关乎员工和用户眼中的企业形象,同时还影响公司产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滑倒,绊倒和跌落是导致工伤的主要原因。地板,过道和表... 安全影响着每一个人,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安全不仅关乎员工和用户眼中的企业形象,同时还影响公司产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滑倒,绊倒和跌落是导致工伤的主要原因。地板,过道和表面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场所。每年由于滑倒、绊倒和跌落造成的伤假、相关诉讼和员工赔偿花费公司数十亿美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设计 跌落 防滑 智能 安全影响 企业形象 工作效率 销售业绩
原文传递
硅含量对无取向硅钢物理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董爱锋(译) 丽娜() 《太钢译文》 2018年第3期22-29,共8页
1电机和全球节能电机是一种电气机械装置,广泛使用于电风扇、泵、空调、硬盘驱动器以及日益增加的电动汽车和自动机器人中。电机已经成为当今节能时代进步的代名词。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物理性能 硅含量 节能电机 自动机器人 硬盘驱动器 机械装置 电动汽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