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的理想、困惑与解答——论林真理子《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的文学主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邢以丹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0-83,128,共5页
《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是日本女性作家林真理子的文学代表之作。这两部短篇小说皆再现了一个“爱”的主题,即自一开始的“爱的理想”,到恋爱过程中的“爱的困惑”,最终走出困境,找到“爱的解答”。通过这一主题的选择与建构... 《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是日本女性作家林真理子的文学代表之作。这两部短篇小说皆再现了一个“爱”的主题,即自一开始的“爱的理想”,到恋爱过程中的“爱的困惑”,最终走出困境,找到“爱的解答”。通过这一主题的选择与建构,林真理子一方面打破了日本传统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深刻反映了现代女性追求自我、走向独立的精神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小说 文学主题
下载PDF
“无缘社会”里的疼痛与挣扎——日本“80后”女作家揭示的现代性困境 被引量:1
2
作者 邢以丹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日本"80后"女作家创作的《裂舌》《好想踢你的背》《一个人的好天气》等成长小说的文本群,共同揭示了青年逃避情感遁入孤独的现象。从文化伦理视域的解读发现,青年对亲密关系的恶性认知,主要是社会高度现代化发展映射在意识... 日本"80后"女作家创作的《裂舌》《好想踢你的背》《一个人的好天气》等成长小说的文本群,共同揭示了青年逃避情感遁入孤独的现象。从文化伦理视域的解读发现,青年对亲密关系的恶性认知,主要是社会高度现代化发展映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个人化自由意识及物质化消费意识的膨胀,牺牲了"个体的不可替代"和"个体与他人的连结",令传统的人际连接走向松解和破裂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现代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密关系 “80后” 现代性 个人化 日本
下载PDF
“异”的世界——解读多和田叶子的《入赘的狗女婿》
3
作者 邢以丹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多和田叶子(Yoko Tawada)是活跃于世界文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日本当代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作品令人回味无穷。其1993年荣获芥川奖(Akutagawa)的作品《入赘的狗女婿》,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异"的世界具有独特的艺术... 多和田叶子(Yoko Tawada)是活跃于世界文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日本当代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作品令人回味无穷。其1993年荣获芥川奖(Akutagawa)的作品《入赘的狗女婿》,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异"的世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管窥作家特有的文学理念和生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赘的狗女婿 多和田叶子 女性主义
下载PDF
《京华烟云》在日本的翻译--以二战时的三译本为对象
4
作者 邢以丹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0-85,共6页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行为,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文化交流行为。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二战时在日本出版了三个译本,从翻译文化学的角度入手,将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可从中领略翻译策略的运用,并揭示其翻译行为具有和...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行为,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文化交流行为。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二战时在日本出版了三个译本,从翻译文化学的角度入手,将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可从中领略翻译策略的运用,并揭示其翻译行为具有和谐与对抗并存的二元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华烟云》 翻译 日本 操纵理论 勒菲弗尔
下载PDF
从“期待视野”角度看《绿萝之舟》的颠覆
5
作者 邢以丹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4-88,共5页
津村记久子的芥川奖之作《绿萝之舟》(2008年)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然而不少普通读者却发出"真意难觅"的反对之声。这一热一冷分歧何在?试从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的角度,阐述作品对读者文本期待、形象期待及意... 津村记久子的芥川奖之作《绿萝之舟》(2008年)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然而不少普通读者却发出"真意难觅"的反对之声。这一热一冷分歧何在?试从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的角度,阐述作品对读者文本期待、形象期待及意蕴期待的颠覆和创造,探寻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作家书写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萝之舟》 期待视野 颠覆 女性
下载PDF
民族意识下的不同文化认知及多重阐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林语堂文本在日本的译介 被引量:1
6
作者 邢以丹 陈煜斓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1-78,共8页
林语堂文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日本的译介经历了最初的平静、后来的繁盛,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其中有拥护派的盛赞,也有危险派的批评,还有对其善意的及时把握。良知论派的阐释最接近林氏本身,但也有其确证日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 林语堂文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日本的译介经历了最初的平静、后来的繁盛,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其中有拥护派的盛赞,也有危险派的批评,还有对其善意的及时把握。良知论派的阐释最接近林氏本身,但也有其确证日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实用论派则是基于认知他者与自身来阐释林氏文本的。东方意识论派背后暗含着领袖世界的企图,危险论者则给林氏文本进行了适合自己民族利益的过滤和阐释。战后对林氏《忠言》的重视是对其善意的需求。日本对林氏文本的译介过程里隐含着作为操纵者的民族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日本 译介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林语堂小品文的“笔调”
7
作者 陈煜斓 邢以丹 《写作》 2019年第5期92-98,共7页
在那个高扬“时代”的时代,林语堂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提倡明清语录体的笔调,并以其“抒情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新文化运动中部分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古书的激进态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衔接成为可能。同时,在中国古文... 在那个高扬“时代”的时代,林语堂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提倡明清语录体的笔调,并以其“抒情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新文化运动中部分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古书的激进态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衔接成为可能。同时,在中国古文与西语“familiar essay”之间自然转换,用充满智慧、温柔敦厚、不温不火、极得和平气象的小品文创作,笑谈社会人生。其圆融与逸出,既走出了传统文学的“载道”观,又显示出“开眼看世界”的态势,“幽默”“闲适”“性灵”具有了现代性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小品文 笔调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