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邢会军 赵艳军 +3 位作者 侯雷 孙勇 刘朋 李春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6-1432,共7页
背景:有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和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耐药性密切相关,但关于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较为少见。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 背景:有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化和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耐药性密切相关,但关于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较为少见。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长春新碱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并对长春新碱诱导的胃癌SGC7901细胞进行培养筛选制备胃癌干样细胞,鉴定细胞CD44表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干细胞相关标志物、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结果与结论:(1)胃癌SGC7901细胞传代后经过长春新碱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无血清悬浮培养后,见克隆样细胞球生成,同时CD44表型的细胞比例下降;(2)胃癌干样细胞中的SOX2和OCT4的表达水平以及间质标志物Snail1 mR NA、Twist mRNA和Vimentin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胃癌SGC7901细胞,但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胃癌SGC7901细胞;(3)结果表明胃癌SGC7901细胞能够成功转化为胃癌干样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参与了胃癌SGC7901细胞向胃癌干样细胞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胃癌 胃癌干样细胞 耐药 复发 转移 长春新碱 诱导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邢会军 张海生 +1 位作者 侯雷 刘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探索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化疗和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 目的:探索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化疗和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常规实验室指标、总有效率、KPS体力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6.00%)、KPS体力改善率(84.00%)、治疗总有效率(98.00%)、血小板(213.61±13.58)×10~9/L、血红蛋白(123.56±5.48)、白细胞(6.23±1.25)×10~9/L、CD4^+/CD8^+水平值(1.98±0.56)g/L、CD8^+水平值(29.47±6.35)%、CD4^+水平值(42.36±3.58)%、CD3^+水平值(65.47±5.6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26.00%)、KPS体力改善率(60.00%)、治疗总有效率(66.00%)、血小板(156.35±10.32)×10~9/L、血红蛋白(102.36±5.36)、白细胞(3.54±1.36)×10~9/L、CD4^+/CD8^+水平值(1.02±0.69)g/L、CD8^+水平值(27.45±2.69)%、CD4^+水平值(36.25±4.58)%、CD3^+水平值(60.36±4.89)%(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化疗 直肠癌根治术 效果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分化诱导剂治疗结肠癌肝脏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邢会军 崔秀成 +1 位作者 侯雷 刘志满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实验通过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肝脏转移瘤模型,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分化诱导剂(RA)抗结肠癌转移的效应,二者是否具有协同效果。方法: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肝脏转移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建立后分组治疗,至... 目的:实验通过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肝脏转移瘤模型,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分化诱导剂(RA)抗结肠癌转移的效应,二者是否具有协同效果。方法: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肝脏转移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建立后分组治疗,至治疗结束时处死裸鼠,检测肝脏转移率和肝转移结节数及肝脏转移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和TNP-470组与对照组及联合治疗组与RA组比较肝脏转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和RA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与分化诱导剂RA联合治疗结肠癌裸鼠肝脏转移瘤比TNP-470或RA单药治疗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TNP-470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血供和营养供给,抑制结肠癌裸鼠肝脏转移瘤的生长;而RA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的生长,二者联和应用,抗肿瘤转移效应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 分化诱导剂RA 裸鼠模型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分化诱导剂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邢会军 张学敏 +2 位作者 崔秀成 侯雷 刘志满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1期2972-2974,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分化诱导剂(RA)抗结肠癌生长的效应,二者是否具有协同效果。方法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建立后分组治疗,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分化诱导剂(RA)抗结肠癌生长的效应,二者是否具有协同效果。方法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建立后分组治疗,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TNP-470组、RA组和联合组(TNP-470+RA)至治疗结束时处死裸鼠,测量皮下移植瘤重量,计算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结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裸鼠皮下移植瘤瘤重、抑瘤率,联合组和对照组及TNP-470组、R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P-470组、RA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与RA组和TNP-470组癌细胞的AI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与分化诱导剂RA联合治疗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比TNP-470或RA单药治疗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TNP-470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血供和营养供给,抑制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而RA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的生长,二者联和应用,抗肿瘤效应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 分化诱导剂RA 裸鼠模型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76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侯雷 邢会军 +1 位作者 刘志满 张学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54-2955,共2页
乳腺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妇女因癌症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身患此病,其中50万因此死亡。手术切除癌变组织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乳腺手术的特殊性,常会出现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很... 乳腺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妇女因癌症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身患此病,其中50万因此死亡。手术切除癌变组织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乳腺手术的特殊性,常会出现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术后创面的恢复,加大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双管引流 弹性包扎
下载PDF
c-Met蛋白在消化系肿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侯雷 赵明明 +1 位作者 孙宝明 邢会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230-3235,共6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与人类许多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肺癌及消化系肿瘤中均可见HGF/c-Met的激活与过表达.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c-Met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与人类许多恶性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肺癌及消化系肿瘤中均可见HGF/c-Met的激活与过表达.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c-Met担当了重要的角色,针对HGF/c-Met通路的抗肿瘤研究也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c-Met在消化系肿瘤中的表达有较多的报道,本文将相关的最新研究做一系统的阐述,以使临床工作者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有系统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食管癌 大肠癌 c—Met 过表达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邢会军 胡小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3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拟诊ARAS患者58例,行肾动脉MSCTA,图像经MPR、CPR、MIP和VR技术后处理,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资料进行评估;并和肾动脉DSA检查结果进行比...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拟诊ARAS患者58例,行肾动脉MSCTA,图像经MPR、CPR、MIP和VR技术后处理,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资料进行评估;并和肾动脉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2支狭窄血管均为主肾动脉,其中双侧主肾动脉12例、单侧主肾动脉28例;起始部位狭窄42支,中部狭窄7支,全程狭窄3支。狭窄程度MSCTA分级:0级73支、Ⅰ级27支、Ⅱ级14支、Ⅲ级8支和Ⅳ级3支,DSA分级:0级81支、Ⅰ级24支、Ⅱ级12支、Ⅲ级6支和Ⅳ级2支,两种检查方法评价肾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2,P=0.8729)。MSCTA诊断ARAS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3.6%。结论 MSCTA可清晰显示ARAS的病变并作出可靠诊断,其可作为诊断肾动脉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血管成像 肾动脉狭窄 价值
下载PDF
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对脑梗死血管狭窄病变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邢会军 田晓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6期2523-2525,共3页
目的探究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脑梗死血管狭窄病变程度准确率。方法选取收治的170例脑梗死患者,均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诊断血管狭窄、侧支循环检出、侧支循环等级情况。结果170例... 目的探究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脑梗死血管狭窄病变程度准确率。方法选取收治的170例脑梗死患者,均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诊断血管狭窄、侧支循环检出、侧支循环等级情况。结果170例脑梗死患者显示出1082条血管,以DSA检查为“金标准”,CTA检查与DSA检查符合率为82.72%,CTA检查与DSA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43,95CI:0.709~0.777,P<0.001);CTA检查灵敏性为88.89%、特异性为90.32%、准确性为89.41%,CTA检查与DSA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76,95CI:0.626~0.926,P<0.001);170例脑梗死患者颅内1532条侧支动脉,CTA检查与DSA检查侧支循环等级符合率为97.85%,CTA检查与DSA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06,95CI:0.867~0.944,P<0.001)。结论头颈部动脉CTA检查脑梗死可有效鉴别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等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T血管成像 头颈部动脉 血管狭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邢会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4期120-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D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D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中均能明确诊断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真腔强化CT值显著高于假腔(P<0.05),真腔多被假腔螺旋状包绕,横断面图像上可见"鸟嘴征"样特征,轴位图像上可见"夹心饼"样特征。图像能明确显示初始破口位置、再破口数目、腔内血栓和主要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 MSCTA可作为AD诊断和术前评估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血管成像 主动脉夹层 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邢会军 牛钊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胃镜证实为胃癌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2~78(59.3±7.4)岁。术前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后处理,由2名放射科医师...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胃镜证实为胃癌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2~78(59.3±7.4)岁。术前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后处理,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CT资料进行分析,共同完成术前胃癌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胃癌病灶检查率为95.8%,其中早期胃癌检查率66.7%,进展期胃癌检出率为100%。胃癌螺旋CT和病理T分期诊断一致性为79.2%。T1期准确性92.3%、敏感性42.6%、特异性98.7%;T2期准确性88.5%、敏感性76.0%、特异性93.4%;T3期准确性83.7%、敏感性82.8%、特异性87.2%;T4期准确性92.3%、敏感性91.7%、特异性93.3%。结论多层螺旋CT是判断胃癌术前T分期较理想的选择之一,具有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胃癌 分期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邢会军 张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8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在长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92例,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62例和恶性组30例,对其均行多层螺旋CT鉴别诊...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在长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92例,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62例和恶性组30例,对其均行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观察诊断的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良性结节的检出率为96.77%(60/62),恶性结节的检出率为93.33%(28/30),诊断准确率为95.65%(88/92);多层螺旋CT影像学结果显示,恶性结节患者主要表现为分叶征、周围毛刺征、血管包被、胸膜牵拉等征象,良性结节患者主要表现为边缘光滑、可见实质性点状钙化点、无分叶征等征象;在CT值方面,病灶部位注入对比剂后的15 s、60 s、120 s、240 s、300 s时,良性组CT值均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时,采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引导肺穿刺活检诊断肺炎型肺癌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会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7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肺穿刺活检诊断肺炎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在长垣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炎型肺癌患者,对其均行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和64排螺旋CT诊断,观察并比较穿刺时间、取材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CT引导肺穿刺活检诊断肺炎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在长垣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炎型肺癌患者,对其均行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和64排螺旋CT诊断,观察并比较穿刺时间、取材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64排螺旋CT穿刺时间短于支气管镜肺活检,取材准确率(73.08%)高于支气管镜肺活检(55.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并发症的发生率(3.85%)低于支气管镜肺活检(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肺炎型肺癌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引导肺穿刺活检诊断,穿刺时间较短,取材准确性较高,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型肺癌 64排螺旋CT 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会军 张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4期66-67,共2页
目的:评估64层螺旋CT(64–SCT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方法:对长垣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纳入60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检查再狭窄发生率,患者均先进行64–SCTA检查,后进行常规冠状... 目的:评估64层螺旋CT(64–SCT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方法:对长垣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纳入60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检查再狭窄发生率,患者均先进行64–SCTA检查,后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作为金标准,判断检查准确率。结果:60例患者中,CAG确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37例,64–SCTA检查确诊35例,CT检查准确率94.59%,与C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SCTA的位置确定准确率与C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使用64–SCTA诊断,可现实支架位置、形态以及再狭窄部位和程度,作为无创筛查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冠心病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估腹腔神经节的应用价值分析
14
作者 邢会军 牛钊 《中外医疗》 2013年第8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估腹腔神经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患者上腹部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观察腹腔神经节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横断面显示情况,测量增强扫描图像上腹腔神经节最大层面大小。同时,测量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估腹腔神经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患者上腹部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观察腹腔神经节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横断面显示情况,测量增强扫描图像上腹腔神经节最大层面大小。同时,测量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腹腔神经节及邻近肾上腺的CT值。比较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左侧腹腔神经节左右径显著小于右侧腹腔神经节(P<0.05),而上下径和前后径显著大于右侧腹腔神经节(P<0.05)。左侧腹腔神经节中长条状49例、分叶状30例,右侧腹腔神经节中长条状59例、分叶状15例,两者在腹腔神经节形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腹腔神经节动脉期和静脉期CT值显著高于左侧肾上腺CT值(P<0.05),而平扫期CT值与左侧肾上腺CT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腹腔神经节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左右两侧腹腔神经节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腹腔神经节 价值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小鼠胃肿瘤活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邢会军 侯雷 +1 位作者 孙勇 刘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6-120,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肿瘤细胞抑制实验及体内抗肿瘤实验,探讨灵芝多糖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使用胃癌细胞株MKN45及AGS,分为空白组、顺铂组、灵芝多糖(20,10,5 g·L^(-1))组,加入药物孵育24,48 h后,使用细胞... 目的:通过体外肿瘤细胞抑制实验及体内抗肿瘤实验,探讨灵芝多糖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使用胃癌细胞株MKN45及AGS,分为空白组、顺铂组、灵芝多糖(20,10,5 g·L^(-1))组,加入药物孵育24,48 h后,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体内实验,6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霉素组、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使用Walker-256肿瘤细胞移植法建立胃肿瘤模型。1周后,除空白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后测量肿瘤大小,并取部分胃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灵芝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作用24,48 h后,均可以明显抑制胃癌细胞株MKN45和AGS的生长(P<0.05);灵芝多糖高、中剂量组作用24 h均可以有效促进胃癌细胞MKN45和AGS的凋亡(P<0.05),可以抑制AGS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使其停留在G1期(P<0.05)。体内实验表明,灵芝多糖高、中剂量组可以有效抑制胃部肿瘤的生长,同时增加Bax基因表达量,抑制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灵芝多糖具有体内外抑制胃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与增加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胃肿瘤 细胞凋亡 B淋巴细胞瘤-2 Bcl-2相关X蛋白
原文传递
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分化诱导剂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邢会军 崔秀成 +2 位作者 侯雷 苏锐 刘志满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52-553,共2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分化诱导剂(RA)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建立后分组治疗,至治疗结束时处死裸鼠,检测... 目的通过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分化诱导剂(RA)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LOVO细胞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建立后分组治疗,至治疗结束时处死裸鼠,检测肿瘤组织结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A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TNP-470组与RA组和TNP-470组癌细胞的AI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组织中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与分化诱导剂RA联合治疗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比TNP-470或RA单药治疗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肿瘤组织结肠癌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理学 细胞分化 诱变剂/药理学 结肠肿瘤/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胃癌的现代外科治疗
17
作者 邢会军 蒲永东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手术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c-met蛋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雷 赵明明 +1 位作者 孙宝明 邢会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80-982,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肝转移癌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值(MVD)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2013年8月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发生肝转移癌的肝癌组织50例,同时切取同一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免... 目的:探讨结直肠肝转移癌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值(MVD)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2013年8月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发生肝转移癌的肝癌组织50例,同时切取同一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这4种组织内的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及CD34标记的MVD。结果:结直肠肝转移癌组织中c-met蛋白阳性率为9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P<0.05),但与结直肠癌组织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肝转移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但与结直肠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肝转移癌中c-met蛋白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c-met蛋白阴性的癌组织(P<0.05)。结论:结直肠肝转移癌组织c-met蛋白表达升高,且其表达与MVD有关,从而可能促进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继发性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