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泛耐药结核40例的痰结核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报告的初步评价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邢剑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4期8337-8337,共1页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药物作用/分离和提纯 痰/微生物学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6例诊疗分析
2
作者 邢剑侠 孙瑞敏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9期709-709,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合并症 肺结核 呼吸系统
下载PDF
17例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邢剑侠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243-1243,共1页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乌体林斯辅助治疗广泛耐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邢剑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6期6344-6344,共1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广泛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4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采用2HRZE/6HR+乌体林斯1.72μg,每周2次,深部肌肉注射;对照组单纯用2HRZE/6HR治疗,疗程为8个月。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痰阴...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广泛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4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采用2HRZE/6HR+乌体林斯1.72μg,每周2次,深部肌肉注射;对照组单纯用2HRZE/6HR治疗,疗程为8个月。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痰阴转率为92%,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为90%,空洞闭合率为82%。对照组分别为70%、68%和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乌体林斯对广泛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肺/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人类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下载PDF
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主要并发症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赵俊梅 赵培利 +12 位作者 张璐 邱海燕 李艳静 段银环 孙谢文 邢剑侠 刘坤 赵志军 陈璀 刁青 王建英 李明慧 谢尧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77-8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96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和腹腔感染等主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96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和腹腔感染等主要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4.91±13.30)岁。存活60例,平均年龄(43.60±11.14)岁,病死36例,平均年龄(47.18±16.3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0,P=0.268)。(2)根据发病速度、严重程度和基础肝病情况,96例患者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7例(17.71%),慢性肝炎基础上的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7例(17.71%),肝硬化基础上的慢性肝功能衰竭62例(64.58%)。有肝性脑病表现者60例(62.50%)。(3)所有患者中病死36例,总体病死率为37.50%。单因素分析表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与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显著相关(χ~2=10.41,P=0.001;χ~2=13.70,P<0.001;χ~2=42.84,P<0.001)。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未并发者(51.67%vs 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Ⅲ、Ⅳ期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OR=30.509,95%CI:6.212~149.845;OR=69.161,95%CI:12.216~391.571)。结论Ⅲ、Ⅳ期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蓝芩口服液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付华 李艳静 +2 位作者 邢剑侠 马艳玲 温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50-1752,共3页
目的分析蓝芩口服液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外加蓝芩口服液及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 目的分析蓝芩口服液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外加蓝芩口服液及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两组患儿血免疫球蛋白(Ig G)、总蛋白(TP)、白细胞总数(WBC)、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变化及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值、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Ig 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WBC、CK-MB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质量增长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结合肠外营养可促进手足口病患儿康复,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芩口服液 肠外营养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肌酸激酶同功酶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付华 邢剑侠 +2 位作者 李艳静 马艳玲 温博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1次/d;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4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5 m L/k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患儿发热消退、口腔溃疡消退、皮疹消退及痊愈时间,同时比较血清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CK和CRP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匹多莫德口服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手足口病
原文传递
玉屏风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付华 邢剑侠 +1 位作者 李艳静 温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619-5621,共3页
目的分析玉屏风联合营养支持对治疗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或口服液并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玉屏风联合营养支持对治疗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或口服液并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玉屏风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口服液 营养支持 手足口病 皮疹
原文传递
反复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预防和治疗
9
作者 付华 李艳静 +2 位作者 邢剑侠 马艳玲 温博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结合免疫及营养治疗在预防和治疗反复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次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共4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患儿定期给予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及营养随访,再次患病后...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结合免疫及营养治疗在预防和治疗反复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次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共4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患儿定期给予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及营养随访,再次患病后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仅在感染手足口病后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足口病再发率和重症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为(1.7±1.1)d、皮疹消退时间为(4.0±1.3)d、平均住院天数为(5.6±2.4)d、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38/200)、激素使用率为8%(16/2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28、8.677、8.353、20.650、11.312,P=0.015、0.032、0.001、0.004、0.011)。治疗组患儿1年内再发率、重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4/200)、1%(2/200)和5%(10/2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1、0.88、7.24,P=0.010、0.002、0.007)。结论健康教育、营养随访及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降低手足口病的再发率及重症率,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反复感染 健康教育 营养随访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患儿营养支持
10
作者 付华 李艳静 +2 位作者 邢剑侠 马艳玲 温博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了解营养支持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含量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已确诊的手足口病(包括初次感染及反复感染者)住院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 目的了解营养支持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含量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已确诊的手足口病(包括初次感染及反复感染者)住院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根据患儿年龄及病程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锌(4.83±1.57μg/ml)和钙(66.73±10.48μ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0、P=0.031,t=2.790、P=0.030)。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 A(1.99±0.31 mg/dl)和Ig G(13.74±2.86 mg/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0、P=0.001,t=2.650、P=0.02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微量元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失衡情况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治疗组患儿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15.512、P=0.036,t=10.202、P=0.001)。结论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其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营养支持 免疫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