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晋雷 杨英阁 邢含业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疗法,观察组予以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 目的:观察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疗法,观察组予以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以及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PedsQLTM)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A区、B区、C区、D区、E区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上述5个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BP、NS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MBP、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I及PedsQLT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训练治疗有利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肌力恢复,改善脑损伤程度,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肌张力低下 儿童 指压术 平衡疗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含业 陈允 王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阳市某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医院招募的40例健康儿童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儿童血清25-(OH)D_(3...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阳市某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医院招募的40例健康儿童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儿童血清25-(OH)D_(3)水平,分析影响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血清25-(OH)D_(3)水平正常感染性腹泻患儿40例,血清25-(OH)D_(3)水平下降感染性腹泻患儿40例。观察组儿童血清25-(OH)D_(3)水平为(31.26±5.33)μg/L,低于对照组的(38.01±6.5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乱服或未服维生素D制剂、单独母乳喂养、母亲文化程度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发作、反复支气管哮喘发作为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25-(OH)D_(3)缺乏是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的危险因素较多,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_(3) 感染性腹泻 儿童 预后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邢含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8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采用氨茶碱治疗的5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64例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采用氨茶碱治疗的5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64例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及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出生28 d后,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好转时间、肌张力好转时间、原始反射好转时间、一般反应好转时间、用药前3 d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6/56),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暂停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呼吸暂停发作次数,促进患儿呼吸恢复正常,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减轻脑神经损伤,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神经功能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