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其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邢海芳 李少武 戴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637-640,共4页
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创性显示和分析白质束的新技术 ,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颅内肿瘤的研究 ,它可以观察白质束受肿瘤破坏的异常表现 ,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 ,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本文就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图像显示技... 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创性显示和分析白质束的新技术 ,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颅内肿瘤的研究 ,它可以观察白质束受肿瘤破坏的异常表现 ,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 ,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本文就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图像显示技术及其在颅内肿瘤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 颅内肿瘤 白质纤维束
下载PDF
正常成人视放射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宛四海 张雪林 +3 位作者 孙鑫 肖新兰 邢海芳 邱士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部分各向异性和视放射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磁先振成像(MRI)及DTI序列检查,重建各向异性(FA)图和DEC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部分各向异性和视放射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磁先振成像(MRI)及DTI序列检查,重建各向异性(FA)图和DEC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跟踪软件对视放射纤维束进行追踪。结果方向编码彩色图能清晰显示视放射,正常视放射的FA值分别为左侧0.509±0.029、右侧0.502±0.026,MD值分别为左侧(0.763±0.050)×10^-3mm2/s、右侧(0.748±0.052)×10^-3mm2/s。双侧视放射的FA值和M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可显示视放射纤维束起自丘脑的外侧膝状体,位于侧脑室三角区旁的矢状层,分为3束投射到原始视皮质,背侧束和外侧束向后到达距状裂的上缘,腹侧束先向前形成Meyer环,再向后终止于距状裂的下缘,符合经典解剖学的研究。结论DTI和DTT可清晰显示视放射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和构象特征,为了解视功能与视觉通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放射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成像
下载PDF
^(99)Tc^m-MAA输卵管显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海波 陈盛祖 +6 位作者 张荣银 尚清秀 邢海芳 赵昊 李蔚然 耿向群 李泰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6-217,共2页
目的 评价99Tcm 大颗粒聚合白蛋白 (MAA)输卵管显像在判断输卵管通畅及输卵管蠕动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2 0例怀疑输卵管梗阻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 ,经宫颈至宫腔注入99Tcm MAA 37MBq(1mL) ,分别于 90、180min进行盆腔前位平面显... 目的 评价99Tcm 大颗粒聚合白蛋白 (MAA)输卵管显像在判断输卵管通畅及输卵管蠕动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2 0例怀疑输卵管梗阻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 ,经宫颈至宫腔注入99Tcm MAA 37MBq(1mL) ,分别于 90、180min进行盆腔前位平面显像 ,图像分析采用目测法。将梗阻分为 3组 ,第 1组为输卵管完全梗阻 ;第 2组输卵管不完全梗阻 ;第 3组输卵管通畅。第 1组患者显像后做输卵管通液试验。结果 第 1组有 79例患者 ,第 2组 10 8例 ,第 3组 33例。第 1组中有 6例输卵管通液试验显示通畅 ,提示其输卵管蠕动功能不良。结论 输卵管核素显像对输卵管梗阻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白蛋白类 女性不育症 ^99TC^M-MAA
下载PDF
高阶中立型微分方程非振动解的存在性
4
作者 邢海芳 杨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4-479,共6页
运用Banach压缩映像原理,得到了当系数p(t)在不同范围内变化时方程非振动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文中结论推广和改进了文献的相应结果,并给出两个事例说明结论的适用性。
关键词 中立型微分方程 Banach压缩映像原理 非振动解
下载PDF
LAVA动态增强序列在乳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维娟 赵建农 +3 位作者 郭大静 谢微波 邢海芳 宁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LAVA)增强扫描序列在乳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临床疑似或钼靶提示为乳腺肿瘤的病人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8例采用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其余20例采用FAME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比分...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LAVA)增强扫描序列在乳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临床疑似或钼靶提示为乳腺肿瘤的病人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8例采用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其余20例采用FAME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比分析两种动态增强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及其对病灶的显示,并采用4分法评分。结果4分法原则评分,LAVA组:4分13例(72.2%),3分4例(22.2%),2分1例(5.6%),无1分病例;FAME组:4分3例(15%),3分11例(55%)2分5例(25%),1分1例(5%)。肿瘤血管显示情况。LAVA组:肿瘤供血动脉的来源动脉分支、异常增粗段及引流静脉清晰显示且走行连续,管径小于2 mm的血管得以显示;FAME组:肿瘤供血动脉异常增粗段及引流静脉显示,管径小于2 mm的血管显示困难,且走行连续性较差。结论LAVA动态增强序列图像质量优于FAME序列,能更清楚地显示乳腺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特点及其供血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全显跃 张雪林 +2 位作者 孙希杰 邢海芳 梁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对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成瘤过程进行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16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和4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在实验兔接种后14、18、22、26d分别行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动态量化... 目的探讨对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成瘤过程进行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16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和4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在实验兔接种后14、18、22、26d分别行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动态量化分析平均强化时间、最大增强斜率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随成瘤过程时间的延长其平均强化时间的均值呈递增趋势,最大增强斜率的均值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病理结果多项分析中,瘤内凝固性坏死和纤维增生呈明显递增趋势。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量化指标能够动态观测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部分生长特性;为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脏病变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量化研究
下载PDF
成人视放射磁共振DTI和DTT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宛四海 张雪林 +2 位作者 孙鑫 肖新兰 邢海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各向异性程度和视放射纤维束的构象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和34例枕叶病变累及视放射的患者进行MR常规及DTI序列检查,重组FA...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各向异性程度和视放射纤维束的构象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和34例枕叶病变累及视放射的患者进行MR常规及DTI序列检查,重组FA图和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软件进行视放射纤维束成像。结果彩色编码张量图均清晰显示视放射,正常视放射的FA值分别为左侧0.509±0.027、右侧0.504±0.028,MD值分别为左侧(0.756±0.049)×10-3mm2/s和右侧(0.734±0.045)×10-3mm2/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的视放射纤维束构像和走行特征符合经典神经解剖学研究。20例枕叶陈旧性梗死患者可见视放射继发Wallerian变性,FA明显降低,MD明显增高;3例脑膜瘤患者视放射完整无破坏,呈被推移改变,FA轻度降低,MD轻度增高;3例胶质瘤、1例淋巴瘤、6例转移瘤和1例结核性脑脓肿均显示视放射被破坏、中断,其各向异性消失。结论DTI、DTT可清晰显示视放射纤维束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各向异性特征,对提高视放射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视功能与视放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视放射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正常人脑结构的显示及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钟维佳 赵建农 +2 位作者 谢微波 邢海芳 陈维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脑组织结构在扩散张量成像(DTI)中的信号特点及各向异性。资料与方法对20名正常人行DTI,分析其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感兴趣区(ROI)进行ADC及FA值的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扩散和各向... 目的探讨不同脑组织结构在扩散张量成像(DTI)中的信号特点及各向异性。资料与方法对20名正常人行DTI,分析其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感兴趣区(ROI)进行ADC及FA值的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扩散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男女之间比较,同一部位的ADC及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结构而言,左右侧的ADC或FA值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图上脑脊液呈明显的高信号,而其余脑组织呈不同程度的较低信号,且信号差别不大。侧脑室体部内的脑脊液与其他ROI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ROI之间的ADC值则无差异(P>0.05)。FA图可以清晰反映脑白质纤维,呈明显的高信号。不同白质纤维的FA值不一致,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最大,并与胼胝体膝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测量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的各向异性按胼胝体、内囊、半卵圆中心、外囊逐渐降低。侧脑室体部内脑脊液的FA值最低。结论不同部位脑组织的各向异性及信号不同。ADC图主要体现脑脊液与其他脑组织的差异,而FA图可以清晰显示脑内的白质纤维,并能定量反映不同部位各向异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下载PDF
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邢海芳 《学苑教育》 2021年第21期67-68,共2页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接受一定教学方法以后,会逐渐形成能够促进自身成长发展所需的品质和能力,这也为人们能够更好地立足社会起到基本的保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事业改革的体现...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接受一定教学方法以后,会逐渐形成能够促进自身成长发展所需的品质和能力,这也为人们能够更好地立足社会起到基本的保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事业改革的体现。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都能够有一定的提升。体育作为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科,开展体育教学,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体质,还能够促进学生的骨骼发育,并且能够让小学生喜爱上体育运动,由此可见,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
下载PDF
成人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邢海芳 戴建平 +4 位作者 高培毅 李少武 任海涛 朱明旺 王清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线粒体脑肌病(ME)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例成人ME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观察其肌电图、脑电图、血乳酸检查、肌肉活检结果及脑CT、MRI特点。结果抽搐、运动不耐受、视听障碍、智能减退等为该病的主要临床表... 目的探讨成人线粒体脑肌病(ME)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例成人ME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观察其肌电图、脑电图、血乳酸检查、肌肉活检结果及脑CT、MRI特点。结果抽搐、运动不耐受、视听障碍、智能减退等为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伤(4/5例),脑电图为广泛中、重度异常(3/3例),血乳酸水平升高(4/4例),肌肉活检可见不整红边纤维(RRF)(4/6例)。影像学检查可见幕上多发病灶,呈对称性,位于额颞顶枕叶及丘脑、基底节等处,伴脑室扩大和脑萎缩,CT呈低密度1例,MRI表现为长、等T1,长T2信号影,MR血管造影(MRA)无明显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不同程度脑萎缩4例。结论根据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合肌肉活检可对该病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影像学表现 特征分析 成人 影像学特点 肌肉活检 主要临床表现 不整红边纤维 MR血管造影 MRI特点 影像学检查 MRI表现 乳酸检查 智能减退 源性损伤 脑室扩大 T2信号 动脉狭窄 不同程度 早期诊断 脑电图 脑萎缩
原文传递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长期误诊一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邢海芳 戴建平 +1 位作者 艾林 王清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 误诊 临床表现 CT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磁共振血管造影 病理诊断
原文传递
氢质子波谱成像对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移植肝细胞再生能力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亚琴 单鸿 +6 位作者 孔庆聪 王劲 孟晓春 孙强 杨扬 陈规划 邢海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评价大鼠原位肝移植(OLT)热缺血模型肝细胞再生能力的意义,以及热缺血对于移植肝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实验组热缺血10min的大鼠肝移植模型和对照组无热缺血大鼠肝移植模型各30只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评价大鼠原位肝移植(OLT)热缺血模型肝细胞再生能力的意义,以及热缺血对于移植肝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实验组热缺血10min的大鼠肝移植模型和对照组无热缺血大鼠肝移植模型各30只为研究对象,移植术后分6个时间点(6h、1d、3d、7d、14d、30d)对每只大鼠行肝脏常规T1wI、T2wI成像及氢质子波谱扫描。扫描后取肝脏,测定肝细胞的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同时检测肝酶代谢水平。结果 术后5个时间点实验组的肝细胞PCNA阳性率、胆碱峰与水峰的峰高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胆碱峰/水峰峰高比值均与相应PCNA的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r实验=0.819,P〈0.01;r对照=0.543,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ALT、AST术后明显升高,尤以术后6h~3d最为显著,实验组的ALT、AST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于移植后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有明显的影响,1H-MRS的胆碱峰可以无创伤地评价移植肝的肝细胞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细胞 热缺血 磁共振成像 波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