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家属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邢秋景 张彦华 +3 位作者 郭佳佳 安蕊 王彩红 徐发林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11期92-94,共3页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90名NICU住院患儿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儿家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与全国常模(29.78±0.46)相比,其焦虑情绪...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90名NICU住院患儿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儿家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与全国常模(29.78±0.46)相比,其焦虑情绪标准分49.54±1.07,高于常模组(P<0.05)。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收入及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等。患儿父母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医护人员解释病情满意度及病房探视制度。笔者认为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满足其心理需求,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家属 心理状况 医患关系
下载PDF
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结局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邢秋景 李文丽 徐发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8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的首发表现、治疗情况、胎儿/新生儿结局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1例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的首发表现、治疗情况、胎儿/新生儿结局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1例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例孕产妇中血培养阳性7例,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5例,首发表现中产前发热6例,先兆早产6例,胎膜早破4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9例入院时CRP升高,3例送检胎盘病理均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11例孕产妇中活产分娩7例(63.64%),其中足月2例,早产5例,胎死宫内3例(27.27%),孕早期感染难免流产1例(9.09%)。7例活产新生儿中,1例孕产妇经抗感染治疗痊愈后足月分娩健康新生儿,其余6例生产后均转入新生儿科治疗,母婴共患李斯特菌感染,治愈/好转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妊娠期李斯特菌感染易诱发早产,导致死胎、流产,母婴共患率高。对发热、先兆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孕产妇应高度警惕李斯特菌感染,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孕产妇 感染
下载PDF
妊娠期引产原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邢秋景 张文果 +2 位作者 金心韫 王银娟 徐发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566-1569,共4页
目的调查育龄女性引产的发生状况及其原因,探讨合适的干预措施,减少非医学需要的引产发生。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引产的育龄期女性的临床资料,分析引产发生的孕周、原因、母体情况、社会背景等。结... 目的调查育龄女性引产的发生状况及其原因,探讨合适的干预措施,减少非医学需要的引产发生。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引产的育龄期女性的临床资料,分析引产发生的孕周、原因、母体情况、社会背景等。结果696例引产患者以城镇居民、已婚、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人群为主。早期妊娠(<13周)引产者3例、中期妊娠(13~28周)引产者524例、晚期妊娠(≥28周)引产者169例,中期引产仍是孕妇选择终止妊娠最常见的时间段。引产的原因可归结为母体因素(218例)、胎儿因素(369例)及社会因素(109例),无论是中期引产还是晚期引产,社会因素均不是其选择引产的主要原因。结论母体因素或胎儿因素是引产的主要原因,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及非医学需要的引产发生,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原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早产儿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10年变迁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发林 李文丽 +2 位作者 冯中静 邢秋景 程秀永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变迁,为防治早产儿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本院NICU的感染早产儿的血液、痰液、脐部分泌物等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变迁,为防治早产儿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本院NICU的感染早产儿的血液、痰液、脐部分泌物等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鉴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质控标准进行耐药酶检测,将培养阳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各部位标本共培养出733株细菌。其中痰液419株(56.34%),血液261株(35.61%),脐部分泌物17株,其他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总菌株的65.35%,革兰阳性球菌占31.11%,其他细菌占3.54%;前几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4.32%)、金黄色葡萄球菌(12.69%)、大肠埃希菌(9.41%)及铜绿假单胞菌(7.50%)。2.血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70.12%),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7.97%)、表皮葡萄球菌(20.69%)以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34%)。3.痰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91.17%),主要病原菌为克雷伯菌(27.68%)、肠杆菌(14.08%)、大肠埃希菌(13.84%)及铜绿假单胞菌(11.22%)。前后5a比较发现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明显上升趋势。4.血培养中L型细菌的检出率为28.74%,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23.68%,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占22.0%,产头孢菌素酶细菌占1.28%,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占0.85%,且L型菌及产酶菌均有增多趋势。结论1.早产儿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其次是败血症;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败血症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2.在10a间假单胞菌以及L型菌、产酶菌等耐药菌株有增加趋势。3.临床需依据各感染部位的病原学特点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要重视细菌变异及耐药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细菌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听觉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在高危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发林 邢秋景 程秀永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耳声发射(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BR)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该研究旨在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ABR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差异和意义。方法分别应用Smart-EP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和Smart-OAE畸... 目的耳声发射(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BR)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该研究旨在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ABR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差异和意义。方法分别应用Smart-EP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和Smart-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仪对600例(1200耳)不同病因所致的高危儿同时进行DPOAE和ABR检查,将两种方法取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600例(1200耳)高危新生儿中,ABR的异常率(78.6%,943/1 200耳)远高于DPOAE的未通过率(22.3%,268/1200耳);二种检查的共同阴/阳性率分别为20.8%(241/1200耳)和21%(252/1200耳)。1200耳中有493耳DPOAE和ABR的测试结果一致,占41.1%;707耳的测试结果不一致,占58.9%。DPOAE测试的假阳性率为6.0%(16/268耳),假阴性率为74.1%(691/932耳)。结论DPOAE仅反映耳蜗功能,单独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功能筛查的价值有限。ABR检查果相对可靠,NICU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先做ABR检查,ABR异常者再做OAE检查。ABR和OAE二种检测方法相互结合,方能提高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声发射 听觉脑干反应 听力筛查 高危新生儿
下载PDF
早产儿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发林 李文丽 +2 位作者 冯中静 邢秋景 胡素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防治早产儿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入我院NICU治疗的早产儿感染患儿血液、痰液、脐部等部位标本进行培...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防治早产儿感染、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入我院NICU治疗的早产儿感染患儿血液、痰液、脐部等部位标本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①733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35%,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31.1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②血培养中L型细菌的检出率为28.74%,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23.68%,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占22.00%,产头孢菌素酶(AmpC)细菌占1.28%,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细菌占0.85%;③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50%以上,且有升高趋势,对万古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杆菌对一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对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泰能)100%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①早产儿细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病原菌的耐药性有升高趋势;②要重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加强消毒隔离;③临床上要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细菌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对新生小鼠脑缺氧缺血后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
7
作者 徐发林 朱长连 +2 位作者 王小阳 邢秋景 程秀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C57BL/6小鼠(XIAP组)及同期野生型9日龄C57BL/6小鼠(野生组)在HI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部分脑组织进...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C57BL/6小鼠(XIAP组)及同期野生型9日龄C57BL/6小鼠(野生组)在HI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部分脑组织进行手工匀浆后差速离心分离胞浆和线粒体成分进行Western蛋白印迹,部分脑组织进行细胞色素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Western蛋白印迹显示,HI后24h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较对侧减少,而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较对侧增加(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XIAP组脑组织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释放量明显少于野生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后3h、24h,XIAP组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野生组。结论XIAP过度表达可抑制HI后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 缺氧缺血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XIAP过度表达对未成熟脑急性放射损伤后脑组织硝基酪氨酸和4-羟基壬烯醛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徐发林 朱长连 +2 位作者 邢秋景 王小阳 程秀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损伤对未成熟脑高增殖细胞的影响以及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剂(XIAP)过度表达对放射后氧化应激产物硝基酪氨酸(NT)和4-羟基壬烯醛(4-HNE)形成的影响。方法新生10日龄XIAP过度表达转基因C57BL/6小鼠(XIAP组)及同期野生...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损伤对未成熟脑高增殖细胞的影响以及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剂(XIAP)过度表达对放射后氧化应激产物硝基酪氨酸(NT)和4-羟基壬烯醛(4-HNE)形成的影响。方法新生10日龄XIAP过度表达转基因C57BL/6小鼠(XIAP组)及同期野生型10日龄C57BL/6小鼠在8Gy单一剂量放射线照射后6h或7d处死取脑,进行脑组织硝基酪氨酸和4-羟基壬烯醛免疫组化染色,以及海马齿状回、侧脑室下区面积测量。结果照射后7d海马齿状回、侧脑室下区面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照射后脑组织硝基酪氨酸和4-羟基壬烯醛免疫活性明显增加,照射后6hXIAP过度表达组大脑海马齿状回、侧脑室下区硝基酪氨酸和4-HNE的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野生组(P<0.05,P<0.001)。结论放射线照射可导致活性氧、活性氮基团过度表达,进而引起高增殖细胞损伤;XIAP过度表达可能抑制照射后硝基酪氨酸和4-HNE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剂(XIAP) 照射 未成熟脑 硝基酪氨酸 4-羟基壬烯醛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与早期足月儿剖宫产分娩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邢秋景 高亮 +1 位作者 程慧清 徐发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6期6479-6482,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与早期足月儿剖宫产分娩高危因素的差异及其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为合理降低剖宫产率及改善新生儿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出生的胎龄为34^(+0)~38^(+6)周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依据...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与早期足月儿剖宫产分娩高危因素的差异及其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为合理降低剖宫产率及改善新生儿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出生的胎龄为34^(+0)~38^(+6)周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依据胎龄分为晚期早产儿(胎龄为34^(+0)~36^(+6)周)873例(LP组)和早期足月儿(胎龄为37^(+0)~38^(+6)周)2 033例(ET组)。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剖宫产分娩高危因素及其对新生儿预后影响的差异。结果 1孕产妇情况:晚期早产儿剖宫产比例高于早期足月儿(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晚期早产儿母亲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多胎、胎盘异常、胎位异常、羊水异常等;早期足月儿母亲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因素为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多胎。2新生儿情况:晚期早产儿中,剖宫产分娩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P<0.05);早期足月儿中,剖宫产分娩者转入新生儿病房、黄疸、RDS、感染性疾病及窒息比例均高于阴道分娩者(P<0.05)。结论导致晚期早产儿与早期足月儿母亲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剖宫产可导致新生儿期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及新生儿病房入住率的增加,应依据胎龄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避免剖宫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早期足月儿 剖宫产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河南省不同级别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邢秋景 王银娟 +4 位作者 李文丽 董慧芳 王玲 姜方 徐发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70-1575,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级别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死亡状况及死因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河南省18个地市共85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死亡病例,比较市、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病死率、死亡日龄和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1... 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级别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死亡状况及死因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河南省18个地市共85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死亡病例,比较市、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病死率、死亡日龄和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1.选取的85家医院共收治新生儿99832例,死亡318例,病死率为3.19‰。21家市级医院共收治新生儿42066例,死亡194例,病死率为4.6‰;其中早产儿109例(占56.2%)(<28周14例,28~34周70例,>34~37周25例),足月儿85例(占43.8%)。64家县级医院共收治新生儿57766例,死亡124例,病死率2.1‰;其中足月儿67例(占54.0%),早产儿57例(占46.0%)(<28周9例,28~34周34例,>34~37周14例)。市级医院新生儿病死率高于县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9,P<0.05)。2.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出生1周内,尤其在出生后1 d。21家市级医院出生1 d内死亡81例(占41.8%),其中早产儿50例(占61.7%),足月儿31例(占38.3%);64家县级医院出生1 d内死亡75例(占60.5%),其中早产儿34例(占45.3%),足月儿41例(占54.7%)。县级医院出生1 d内病死率高于市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1,P<0.05)。3.导致市级与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死亡的前5位原因依次为肺部疾病(130例,40.8%)、出生窒息(74例,23.3%)、感染(50例,15.7%)、先天性发育缺陷(24例,7.5%)、超早产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2例,4.1%)。4.早期(出生1周内)死亡的足月新生儿,市级医院的主要死因为肺部疾病(主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感染、先天发育缺陷;县级医院的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肺部疾病、感染。出生1周内死亡的早产儿,市、县级医院主要死因均为肺部疾病、出生窒息。晚期(出生2~4周)死亡的新生儿,无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市级、县级医院死亡的主要原因均为感染。结论市、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在新生儿病死率、出生1 d内病死率、首位死因方面均存在差异。早期新生儿,市、县级医院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疾病(主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感染;晚期新生儿,市、县级医院死亡主要原因均为感染。有必要针对不同级别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分门别类的进行能力提升,以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病死率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河南省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11
作者 邢秋景 王银娟 +4 位作者 李文丽 董慧芳 王玲 姜方 徐发林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591-596,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河南省18个地市共计62家不同性质医疗机构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比较妇幼保健院与综合性医院新生儿病死率、死亡日龄和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1)62家医院共... 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河南省18个地市共计62家不同性质医疗机构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比较妇幼保健院与综合性医院新生儿病死率、死亡日龄和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1)62家医院共收治新生儿80780例,死亡311例,整体病死率为3.85‰。24家妇幼保健院共收治患儿33339例,死亡102例,病死率为3.06‰;其中早产儿54例(52.9%),足月儿48例(47.1%)。38家综合性医院共收治患儿47441例,死亡209例,病死率4.41‰;其中早产儿111例(53.1%),足月儿98例(46.9%)。综合性医院新生儿病死率高于妇幼保健院(P<0.05)。(2)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生后1周内,尤其在生后1 d内。24家妇幼保健院1 d内死亡67例(65.7%),其中足月儿34例(50.7%),早产儿33例(49.3%);38家综合性医院1 d内死亡87例(41.6%),其中早产儿50例(57.5%),足月儿37例(42.5%)。妇幼保健院新生儿1 d内死亡比例高于综合性医院(P<0.05)。(3)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均为肺部非感染性疾病(128例,41.2%),其次为出生窒息(73例,23.5%)和感染(51例,16.4%),但妇幼保健院与综合性医院死因顺位略有不同。(4)对早期死亡(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综合性医院与妇幼保健院足月儿主要死因均为出生窒息,早产儿主要死因均为肺部疾病(主要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对晚期死亡(生后2~4周)的新生儿,综合性医院无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均为感染;妇幼保健院足月儿主要死因为感染,早产儿主要死因为肺部疾病(主要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妇幼保健院与综合性医院在新生儿病死率、生后1 d内病死率、死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加强相应软硬件建设,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病死率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宫内亚临床感染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增敏作用及其与表观遗传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发林 王彩红 +5 位作者 张彦华 段佳佳 郭佳佳 邢秋景 董慧芳 李文丽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宫内亚临床感染、出生后缺氧缺血(HI)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未成熟脑发育的影响,未成熟脑损伤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及HDAC1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促红细胞生产素(EPO)对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孕鼠分为脂... 目的探讨宫内亚临床感染、出生后缺氧缺血(HI)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未成熟脑发育的影响,未成熟脑损伤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及HDAC1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促红细胞生产素(EPO)对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孕鼠分为脂多糖(LPS)组和9g/L盐水(NS)组,于孕15d分别腹腔注射LPS 0.3mg/kg或等剂量NS,继续饲养至分娩,称取出生体质量。待新生大鼠5日龄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PS组、HI组、LPS+HI组,干预组分LPS+HT+NS组和LPS+HI+EPO组,分别于HI后6h、24h及7d灌注取脑。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HDAC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染色情况及HI后7d脑组织碱性髓鞘蛋白(MBP)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AP-2 mRNA及HDAC1 mRNA表达。结果LPS+HI组TNF-α、HDACs及HDAC1 mRNA表达水平最高,MBP表达水平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20,P〈0.05),另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HI+EPO组MBP水平[积分光密度(IOD)值:131.59±2.24]明显高于LPS+HI+NS组(IOD值:103.36±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4,P〈0.05)。LPS+HI组MA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HI后24h显示散在坏死灶,余3组均未出现坏死灶。LPS+HI组MAP-2mRNA损伤后6h表达降低,后逐渐升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内亚临床感染对出生后HI具有增敏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所导致的未成熟脑神经损伤可致表观遗传学改变。EPO对未成熟脑损伤的脑白质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脑 亚临床感染 缺氧缺血 表观遗传 促红细胞生成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