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媒介、阶层意识及其认同的塑造——基于上海市民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邢虹文 王琴琴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4,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社会群体加速分化,更加多元化的社会结构逐步形成,与之相应的不同的阶层文化与身份意识也处于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媒介化社会"的兴起,大众传媒对现实的反映和塑造能力日益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社会群体加速分化,更加多元化的社会结构逐步形成,与之相应的不同的阶层文化与身份意识也处于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媒介化社会"的兴起,大众传媒对现实的反映和塑造能力日益提升,其在塑造阶层意识和认同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增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民的实证调查,分析电视媒介对社会阶层身份与认同的影响和塑造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对现代传播媒介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媒介 阶层意识 认同塑造
下载PDF
市场的社会建构与行动者的逻辑:对上海电视剧市场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邢虹文 李崟 张虎祥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73,共22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广播电视制度也正在经历着快速变迁,促使电视剧的制作、交易与播映等日趋市场化。面对来自政治和社会的双重作用,围绕电视剧及其运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参与其中的制片公司、电视台以及政府管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广播电视制度也正在经历着快速变迁,促使电视剧的制作、交易与播映等日趋市场化。面对来自政治和社会的双重作用,围绕电视剧及其运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参与其中的制片公司、电视台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都试图策略性地主导权力关系的运作。区别于以往"网络结构分析"与"政治文化分析"的市场社会学传统,本文引入了"行动者分析"的视角,将市场视为一种不同行动者参与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分析上海电视剧市场运作的实证资料,本文阐明了行动者的策略性行动及其身处的结构性制约,并对市场秩序的建构性与变动性特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行动者 市场秩序
下载PDF
公共记忆与政治伦理的日常化——主旋律电视剧对社会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5
3
作者 邢虹文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36,共3页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样式,电视剧艺术通过特定的银幕形象、故事情节展现特定的价值观念,促使大众产生情感共享和社会认同。在本文中,作者从故事叙述、价值内涵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考察了近年来出现的一批主旋律电视剧在塑造社会认同方面的...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样式,电视剧艺术通过特定的银幕形象、故事情节展现特定的价值观念,促使大众产生情感共享和社会认同。在本文中,作者从故事叙述、价值内涵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考察了近年来出现的一批主旋律电视剧在塑造社会认同方面的作用方式及其实践,以期进一步发挥电视剧的价值整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视剧 社会认同 社会记忆 政治伦理 平民化
下载PDF
文化的区隔:电视文化与社会分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邢虹文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电视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文化被认为是继印刷文化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人类文化形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是这一文化的显著特点.同时这种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电视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文化被认为是继印刷文化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人类文化形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是这一文化的显著特点.同时这种文化又具有更多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的特征,因此电视文化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大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化 社会分化 媒体 社会结构 受众 电视栏目
下载PDF
电视受众的社会分化与价值认同分歧——基于上海市民实证研究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邢虹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40,共13页
从某种意义上看,电视媒介对于受众价值认同的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上海市民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职业地位群体在收视习惯、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以及对电视内容的评价和信任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最终促使其在... 从某种意义上看,电视媒介对于受众价值认同的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上海市民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职业地位群体在收视习惯、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以及对电视内容的评价和信任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最终促使其在一些价值观念的认同上存在某些分歧。具体体现在社会归属感、个体自利认知以及公共性观念上。因此,在新时期要重建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坚持有效地发挥电视媒介在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化 职业地位群体 电视受众 社会认同 价值观念
下载PDF
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从《一个都不能少》、《黄河绝恋》谈起
6
作者 邢虹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8-22,共5页
电影的特征不仅在于人如何面对摄影机表演 ,而且还在于人如何借助摄影机来表现客观世界。张艺谋和冯小宁都是对生活 ,对人的情感和命运极为关注的非常成熟的艺术家 ,他们的影片摆脱了重重的滤镜效果、神奇的蒙太奇技术的控制 ,增强了对... 电影的特征不仅在于人如何面对摄影机表演 ,而且还在于人如何借助摄影机来表现客观世界。张艺谋和冯小宁都是对生活 ,对人的情感和命运极为关注的非常成熟的艺术家 ,他们的影片摆脱了重重的滤镜效果、神奇的蒙太奇技术的控制 ,增强了对主宰我们生活之“强制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评论 《一个都不能少》《黄河绝恋》 冯小宁 电影 张艺谋 社会转型 霸权主义
下载PDF
互联网与文化重构及社会分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戴元光 赵士林 邢虹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5-10,共6页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 ,而且丰富了文化的基础 ,丰富了人们对真理、理性、伦理等文化基本矛盾的认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主要不是依据理论的完整性 ,而是依靠它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张力来实现的。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 ,而且丰富了文化的基础 ,丰富了人们对真理、理性、伦理等文化基本矛盾的认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主要不是依据理论的完整性 ,而是依靠它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张力来实现的。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 ,推动了个人主义 ,冲击了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冲击了传统的主流媒体赖以存在的稳定的文化环境 ,冲击了主流文化推崇的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重构 社会分化 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价值体系 Internet 文化多元化 网络文化 文化变迁
下载PDF
互动:媒体如何让受众做主 被引量:1
8
作者 郝雨 邢虹文 《今传媒》 2005年第11X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现代媒体技术 受众 “注意力经济” 市场化进程 新闻传媒 迅速发展 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 栏目 节目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下新闻公信力的建构——由《江苏新时空》所引发的思考
9
作者 戴元光 邢虹文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6-78,共3页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市场,更离不开其自身公信力:一方面,市场构成了传媒自身发展的环境和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一个媒体存在的权威...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市场,更离不开其自身公信力:一方面,市场构成了传媒自身发展的环境和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一个媒体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可以说.没有公信力的媒体终将失去生命力,被受众鄙弃,也就谈不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环境 《江苏新时空》 公信力 大众传播媒体 新闻 现代社会 市场构成 无形资产
下载PDF
来自历史的意象:传统文化在综艺节目中的媒介呈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虹文 高森 孙依婷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5期62-65,共4页
随着新征程开启与“十四五”起步,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必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必将在新发展阶段大放光彩。在今后的创作中,应不断开发和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运用媒介融合呈现和多元化... 随着新征程开启与“十四五”起步,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必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必将在新发展阶段大放光彩。在今后的创作中,应不断开发和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运用媒介融合呈现和多元化传播手段优势,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增进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媒介融合 媒介呈现 文化自信 综艺节目 进程同步 新发展阶段 创新节目
下载PDF
上海电视纪录片产业链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虹文 崔然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第3期50-52,共3页
上海纪录片创作勃发于90年代初期,恰逢改革开放后文艺思潮百花齐放,空前繁荣之时。彼时,上海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开始摆脱宏大叙事和英雄主义视角的束缚,向平民化、纪实主义的叙事风格转型,进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广受好评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发... 上海纪录片创作勃发于90年代初期,恰逢改革开放后文艺思潮百花齐放,空前繁荣之时。彼时,上海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开始摆脱宏大叙事和英雄主义视角的束缚,向平民化、纪实主义的叙事风格转型,进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广受好评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电视台在产出大量纪录片,形成栏目化的基础上,再开风气之先,在全国首创了纪录片专业播出平台--"纪实频道",且逐步实现制播分离,转向商业化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上海电视台 产业链 纪录片创作 纪实主义 商业化运作 90年代 百花齐放
下载PDF
纪录片与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12
作者 邢虹文 张韵 徐芳菲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第3期16-18,共3页
这次疫情为新时代新媒体环境条件下纪录片的定位与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研究者,都有必要思考纪录片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如何在未来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实现转型发展,而这次疫情及纪录片的创作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纪录片 社会历史环境 舆论引导 新媒体环境 影视作品 定位与发展 突发事件 疫情
下载PDF
海派纪录片国际化传播策略
13
作者 邢虹文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第5期39-42,共4页
自上世纪80年代发轫以来,海派纪录片一直以细腻的人文情怀、平实的百姓视角、丰富的现实题材,秉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史上独树一帜,成果斐然。近几年,在海派纪录片创作实践领域,陆续涌现出了一批有国际视野... 自上世纪80年代发轫以来,海派纪录片一直以细腻的人文情怀、平实的百姓视角、丰富的现实题材,秉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史上独树一帜,成果斐然。近几年,在海派纪录片创作实践领域,陆续涌现出了一批有国际视野,且具有国际传播潜力的作品。本文从纪录片叙事策略角度出发,立足海派纪录片对外传播实际案例,试图探索和分析:海派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何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国际化传播 海派 传播策略 80年代 人文情怀 百姓视角 现实题材
下载PDF
微博评论中的关注焦点和情感偏向——基于“上海新长征福利院”事件
14
作者 邢虹文 罗嘉豪 《新闻知识》 2022年第11期9-18,共10页
本文以上海疫情期间的社会突发性事件为例,对其相关微博热搜中的评论进行了数据采集,分析了网民对于该事件的关注焦点和情感偏向。研究发现,事件中的负面情绪较多,其关注焦点主要在上海疫情控制、社会治理和对于生命的尊重,网民的发言... 本文以上海疫情期间的社会突发性事件为例,对其相关微博热搜中的评论进行了数据采集,分析了网民对于该事件的关注焦点和情感偏向。研究发现,事件中的负面情绪较多,其关注焦点主要在上海疫情控制、社会治理和对于生命的尊重,网民的发言特点与其所在的地域也有所关联。在未来的社会突发性事件中,政府应该对舆情进行评估监测,及时公开信息,利用法律和平台等手段加以辅助监管,同时关注民众的心理健康,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微博评论 文本挖掘 情感分析
下载PDF
硕士生的饭碗在哪里?
15
作者 梁智勇 李贵成 邢虹文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研究生 签约率 硕士生 就业形势 毕业生择业 性别歧视 建筑类专业 管理类专业 工作经历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媒介信任——基于上海11所高校相关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邢虹文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70,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新媒体已经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大多通过网络来完成,媒介互动尤其是使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极为频繁,甚至形成了对手机与网络的依赖,对媒介信息判断有更多的自主判断... 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新媒体已经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大多通过网络来完成,媒介互动尤其是使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极为频繁,甚至形成了对手机与网络的依赖,对媒介信息判断有更多的自主判断与思考。正基于此,新媒体环境下,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认同,就必须注意把握他们的社会心理需求,同时整合媒介资源以及创新表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介互动 媒介信任 大学生
原文传递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更新与转向:基于受众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虹文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加深,借助于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新时期大众传媒发展的未来趋势。按照杰金斯的观点,所谓融合就是"新媒体与旧媒体互相碰撞,草根媒体与商业媒...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加深,借助于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新时期大众传媒发展的未来趋势。按照杰金斯的观点,所谓融合就是"新媒体与旧媒体互相碰撞,草根媒体与商业媒体互相交叠,媒体生产者与媒体消费者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影响"-①。在新媒体加速发展的同时,传统媒体的进一步转型实践也使得现代传播的"渠道"和"内容"之间的争论不断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现代传播 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 金斯 媒介传播 内容和形式 媒介接触 印刷媒介 电子媒介
原文传递
重建意义系统与受众认同塑造——对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繁荣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邢虹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3-122,共10页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较好地将主导文化融入受众审美趣味,并在与受众的持续心理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某种认同机制,而这种认同机制的形成不仅推动了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的发展和繁荣,更重要的是重建了社会意义系统。在本文中,笔者考察了我国...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较好地将主导文化融入受众审美趣味,并在与受众的持续心理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某种认同机制,而这种认同机制的形成不仅推动了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的发展和繁荣,更重要的是重建了社会意义系统。在本文中,笔者考察了我国电视剧创作在题材选择、叙事结构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利用其"中介化"的功能,设置"拟态环境"以促进"公共记忆"的实践形式与机制。并结合当代社会价值观分化、社会认同多样化对社会整合的挑战,提出了在全球化时代电视剧如何在凝聚共识、塑造认同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社会认同 建构与重构
原文传递
网络消费的群体特征与社会分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虹文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在中国的引入并迅猛发展,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而由网络所产生的网络文化、网络经济方兴未艾,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文试通过对网民群体构成、消费特征的分析,探讨当代网络文化与社会分化的特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在中国的引入并迅猛发展,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而由网络所产生的网络文化、网络经济方兴未艾,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文试通过对网民群体构成、消费特征的分析,探讨当代网络文化与社会分化的特质与关系。一、网民的构成特征1.知识精英的网络——智能网民互联网本身即是高科技的产物,上网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交流工具,英语是主流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社会分化 互联网 网络消费 网络用户 网络时代 网络经济 网民 构成特征 消费群体
原文传递
回归传播主体 掌握话语平台——SMG纪实频道《眼界》栏目运作模式探析
20
作者 邢虹文 黄小飞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71,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电视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转向,电视节目生产、运营过程的商业化属性日趋明显。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说,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早先的政治化到人文化,再到平民化和社会化等发展阶段。可以说,无论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电视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转向,电视节目生产、运营过程的商业化属性日趋明显。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说,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早先的政治化到人文化,再到平民化和社会化等发展阶段。可以说,无论在创作理念还是创作手法上,纪录片都已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在当今日趋“泛娱乐化”的媒介生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主体 《眼界》 运作模 电视纪录片 回归 栏目 频道 纪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