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不同参数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价值
1
作者 邢金丽 冯峰 +2 位作者 朱兴华 傅爱燕 顾亮亮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参数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1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其中LVSI(-)组109例,LVSI(+...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参数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1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其中LVSI(-)组109例,LVSI(+)组37例。测量两组患者表观弥散系数最大值(max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_(max))、ADC最小值(ADC_(min))、ADC平均值(ADC_(mean))这3个参数,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ADC_(min)及ADC_(mean)鉴别子宫内膜癌LVSI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AD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DC_(mean)(F=13.832,P<0.001)及ADC_(min)(F=19.92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_(min)、ADC_(mean)预测子宫内膜癌LVSI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772。根据最佳诊断阈值,ADC_(min)及ADC_(mean)评估子宫内膜癌LVSI的灵敏度分别为86.5%及62.2%,特异度为71.6%及82.6%。ADC_(min)评估LVSI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ADC_(mean)(Z=2.221,P=0.026)。结论:ADC_(min)及ADC_(mean)均有助于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LVSI,且ADC_(min)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RESOLVE-DWI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庄蔚 冯峰 +1 位作者 顾亮亮 邢金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清弥散(RESOLVE-DWI)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宫旁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分期的宫颈癌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T_(2)WI、常规DWI,RESOLVE-DWI检查。测量两组DWI图像的ADC值,并统计两组DWI内有宫旁浸润... 目的探讨高清弥散(RESOLVE-DWI)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宫旁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分期的宫颈癌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T_(2)WI、常规DWI,RESOLVE-DWI检查。测量两组DWI图像的ADC值,并统计两组DWI内有宫旁浸润和无宫旁浸润组的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由两位主治及以上医师使用双盲法对宫颈癌进行宫旁浸润的判定,将术前FIGO临床分期和多序列MRI分期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评价临床评估、HR-T_(2)WI+常规DWI、HR-T_(2)WI+RESOLVE-DWI三组方式对宫旁浸润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将3组结果运用配对资料χ^(2)检验,比较四组宫旁浸润评估的准确度。用Kappa检验计算3组方法判断宫旁浸润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常规DWI和RESOLVE-DWI两组ADC值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内有宫旁浸润的ADC值均明显低于无宫旁浸润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临床评估相比,HR-T_(2)WI+DWI、HRT_(2)WI+RESOLVE-DWI均明显提高了宫旁浸润诊断的准确性,其中HR-T_(2)WI+RESOLVE-DWI诊断准确性最高,为宫颈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高清弥散加权成像 高分辨率T2 宫颈癌宫旁浸润
下载PDF
基于术前MRI征象对微血管转移模式阴性孤立性肝细胞癌的预后价值研究
3
作者 傅爱燕 邢金丽 +2 位作者 毛咪咪 张建泉 张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 :评估术前MRI征象对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和血管包绕肿瘤细胞簇(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 VETC)阴性的孤立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 目的 :评估术前MRI征象对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和血管包绕肿瘤细胞簇(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 VETC)阴性的孤立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 RFS)的价值。方法:对99例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MVI和VETC均为阴性的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患者的术前MRI征象、术前临床参数及术后病理特征,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与患者RF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最大选择秩统计法确定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对数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RFS。结果: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9.73个月的随访期内,99例MVI和VETC阴性的孤立性HCC患者中,复发35例(35.3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环状高强化[HR2.405(1.062~5.448), P=0.035]和动脉期瘤周强化[HR 2.672(1.230~5.806), P=0.013]是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最佳截断值为-0.310,高、低风险亚组之间R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术前MRI征象有助于预测微血管转移模式阴性孤立性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RFS,并可实现术后复发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血管包绕肿瘤细胞簇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用于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龚海鹏 司海峰 +1 位作者 邢金丽 丁勇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 通过将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磨玻璃结节(GGN)样肺腺癌的临床诊断,探讨MS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150例GGN样肺腺癌患者(共150个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 目的 通过将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磨玻璃结节(GGN)样肺腺癌的临床诊断,探讨MS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150例GGN样肺腺癌患者(共150个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86例)和浸润性病变组(64例)。对所有入组患者MS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SCT征象;以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基准,分析MSCT对p GGN样肺腺癌的诊断效能及对病理分型诊断准确率。结果 浸润前病变组与浸润性病变组患者在病灶大小、边缘情况、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浸润性病变边缘多见“分叶”征或“毛刺”征,形态以类圆形为主。MSCT诊断p GGN样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2.19%,特异度为93.02%,准确性92.67%。MSCT对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诊断准确率分别是100%、100%、94.44%、89.29%,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高(P>0.05)。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GGN样肺腺癌浸润前病变、浸润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且有助于进行不同病理亚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磨玻璃结节样 肺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中医肝不藏血的证候特征及与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邢金丽 张秋云 +1 位作者 王天芳 崔利娟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肝藏血功能失常在乙肝肝硬化中的证候特点,并分析"肝不藏血"与凝血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规范采集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信息,记录完整的四诊资料,... 目的通过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肝藏血功能失常在乙肝肝硬化中的证候特点,并分析"肝不藏血"与凝血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规范采集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信息,记录完整的四诊资料,建立数据库,结合肝藏血的藏象理论,分析研究乙肝肝硬化的"肝不藏血"的证型特点、发生与发展机制及其与凝血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神疲、乏力、懒言、目涩、皮肤瘙痒、肌肤甲错、肝掌、蜘蛛痣、出血等症状、体征在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出现频率均较高,且失代偿期比代偿期出现频率更高;反映凝血功能的化验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在代偿期已经出现异常变化,至失代偿异常变化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乙肝肝硬化肝失藏血的证候特点表现为:神疲、乏力、懒言、目涩、皮肤瘙痒、肌肤甲错、肝掌、蜘蛛痣、出血等。患者体内凝血因子的改变是中医"肝不藏血"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中医证候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肝藏血理论探讨 被引量:22
6
作者 邢金丽 张秋云 +1 位作者 王天芳 崔利娟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肝藏血理论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和发展过程。肝藏血即肝能够贮藏血液、具有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并且和肝主疏泄的关系密切,肝主疏泄通过调畅心神和疏泄血液实现对肝藏血的调节,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病及血,就会使肝藏血的功能失调... 肝藏血理论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和发展过程。肝藏血即肝能够贮藏血液、具有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并且和肝主疏泄的关系密切,肝主疏泄通过调畅心神和疏泄血液实现对肝藏血的调节,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病及血,就会使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导致肝不藏血,临床上出现血瘀、血虚、出血等病理变化。肝不仅仅为简单的藏血之脏,更是气血化生之所。现代医学认为,肝是合成凝血因子和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脏器之一,肝是"代谢中枢",对物质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器"作用,是体内最大的"加工厂",肝脏解剖结构及化学组成特点是支持中医肝藏血理论的重要现代医学依据。肝藏血的重要性决定了临床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必须重视恢复肝藏血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藏血 生理 病理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肿瘤分级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邢金丽 吴献华 冯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肿瘤分级中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单指数模型及双指数模型DWI检查,其中G1组15例,G2组20例,G3组14例。利用Matlab软件测量所有病例的纯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肿瘤分级中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单指数模型及双指数模型DWI检查,其中G1组15例,G2组20例,G3组14例。利用Matlab软件测量所有病例的纯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评估各参数值与子宫内膜癌肿瘤分级之间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级别各参数值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ADC值及D值鉴别G3级子宫内膜癌诊断效能。结果:ADC值及D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之间均呈负相关(r=-0.362及-0.373,P=0.011及0.021)。G1、G2及G3组间D值(F=8.887,P=0.001)及ADC值(F=6.20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值及D值在G1与G3、G2与G3之间有显著差异,而在G1与G2之间无显著差异。ADC值及D值鉴别G3级和G1~2级子宫内膜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及0.806。据最佳诊断切点值,ADC值及D值鉴别诊断G3级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分别为64.29%及92.86%,特异度80.00%及65.7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6.25%及52.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5%及95.80%,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5.51%及73.47%。结论:ADC值和D值均有助于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且在鉴别G3级子宫内膜癌中具有相似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分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6
8
作者 邢金丽 李洪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5年第5期725-732,共8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40例,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胃肠道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胃淋巴瘤31例,肠道淋巴瘤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40例,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胃肠道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胃淋巴瘤31例,肠道淋巴瘤9例。多层螺旋CT表现胃壁弥漫性均匀增厚19例,均清晰显示"黏膜白线征"及"轨道征"。病变处胃肠道管壁增厚与管腔狭窄呈非一致改变39例。肠道"动脉瘤样扩张"4例。"汉堡包征"1例。临床影像学很少出现梗阻表现。结论:充分认识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典型的CT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术前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淋巴瘤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肝组织TNF-α含量及肝组织TNF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崔利娟 吴文秀 +2 位作者 邢金丽 张秋云 陈煜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模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分析该方干预ACLF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模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分析该方干预ACLF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人血清白蛋白免疫诱导大鼠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模型,再给予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一次性联合腹腔注射进行急性攻击,建立ACLF大鼠模型。中药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3天。急性攻击后4、8、12 h分别麻醉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TNFR1在各组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结果和正常组相比,各时间点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TNF-α含量、肝组织TNFR1的积分光密度值(IOD)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清及肝组织TNF-α含量降低、肝组织TNFR1的表达减少,综合比较以4、8h最为明显(P<0.05)。结论降低血清及肝组织TNF-α含量、减少肝组织TNFR1的表达,阻止死亡信号的转导,抑制肝细胞凋亡,可能是截断逆挽方干预ACLF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截断逆挽方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大鼠
下载PDF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利娟 党泽方 +2 位作者 张秋云 邢金丽 陈煜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的影响。方法:将61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中药组。采用猪血清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模型,再给予D-GalN/LPS一次性联合腹腔注射进行急性攻击,建立慢...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的影响。方法:将61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中药组。采用猪血清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模型,再给予D-GalN/LPS一次性联合腹腔注射进行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中药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水煎剂连续灌胃3 d;模型组及中药组在急性攻击后4、8、12 h分批麻醉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ALT及AST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同时相点比较,中药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减轻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截断逆挽方可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减轻慢加急性肝衰竭时肝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断逆挽方 慢加急性肝衰竭 TNF-α、IL-1β、IL-6 大鼠
下载PDF
脉冲电晕放电法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室内VOCs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旭东 邢金丽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居民健康有严重危害。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室内VOCs是空气净化领域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的新技术。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VOCs的主要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然后介绍了脉冲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解VOCs的原理,提出了... 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居民健康有严重危害。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室内VOCs是空气净化领域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的新技术。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VOCs的主要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然后介绍了脉冲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解VOCs的原理,提出了两种VOCs分解的模型。依据模型分析了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VOCs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提出这是一项有广阔应用前景但还待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放电 VOC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降解 挥发性有机物 空气净化 分解 应用前景 领域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列线图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琪 冯峰 +4 位作者 陈巧玲 秦彩 周慧 李曼曼 邢金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3-548,共6页
目的 观察CT影像组学列线图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价值。方法 纳入143例NSCLC患者,其中PD-1阳性30例、阴性113例;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1)和验证集(n=42),比较PD-1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以l... 目的 观察CT影像组学列线图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价值。方法 纳入143例NSCLC患者,其中PD-1阳性30例、阴性113例;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1)和验证集(n=42),比较PD-1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因素,构建临床模型;基于CT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因素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分析各模型评估PD-1表达的效能。结果 针对训练集及验证集,临床模型评估NSCLC PD-1表达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和0.74,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89和0.81,CT影像组学列线图的AUC分别为0.92及0.8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仅临床模型与CT影像组学列线图评估训练集NSCLC PD-1表达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P=0.01),其余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影像组学列线图有助于评估NSCLC PD-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影像组学 列线图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土卡河水电站通风空调设计
13
作者 邢金丽 《云南水力发电》 2006年第6期72-75,85,共5页
文章就土卡河水电站的通风、空调、排烟等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确定、有关计算及设备布置等作了介绍。
关键词 土卡河水电站 通风 空词 排烟
下载PDF
水电站地下厂房机组部分运行工况下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案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振飞 刘勇 +5 位作者 雷腾 龚胜强 丁宇 王建明 莫文晶 邢金丽 《暖通空调》 2018年第4期71-75,124,共6页
对采用拱顶均匀送风的某抽水蓄能水电站地下主厂房发电机层进行了热态模型试验研究。分别研究了只有1,2,3台发电机组发电时不同拱顶送风方案下发电机层工作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建议对于采用拱顶均匀送风的地下主厂房,可以减少... 对采用拱顶均匀送风的某抽水蓄能水电站地下主厂房发电机层进行了热态模型试验研究。分别研究了只有1,2,3台发电机组发电时不同拱顶送风方案下发电机层工作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建议对于采用拱顶均匀送风的地下主厂房,可以减少送风支管的调节阀数量;当发电机组运行台数减少时,根据发电机组的位置,合理调节拱顶两端的空气处理机组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电站 发电机层 部分运行工况 通风空调系统 拱顶送风 模型试验 调节阀
下载PDF
空调排风直接回用的实践探讨
15
作者 王彤会 唐柏松 +1 位作者 邢金丽 孟桂萍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7-90,共4页
介绍了空调排风直接回用的设计思路。建筑物内各类空间对空气质量要求不同,将较高标准区域的空调排风直接应用于较低标准区域(如附属用房),可以提高附属用房的舒适度,不需再配置其他空调设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空调排风直接回用系统... 介绍了空调排风直接回用的设计思路。建筑物内各类空间对空气质量要求不同,将较高标准区域的空调排风直接应用于较低标准区域(如附属用房),可以提高附属用房的舒适度,不需再配置其他空调设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空调排风直接回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排风 最小新风量 重复利用
下载PDF
双源能谱CT对食管癌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16
作者 毛雨婧 司海峰 +3 位作者 陈佳 段书峰 邢金丽 龚海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能谱CT(DSCT)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5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DSCT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SCT扫描... 目的探讨双源能谱CT(DSCT)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5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DSCT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SCT扫描对食管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T3~4期食管癌动脉期与静脉期基物质浓度[碘浓度(IC)及标准化碘浓度(NIC)],以及能谱曲线斜率k均高于T1~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的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k联合检测鉴别T3~4期与T1~2期食管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各指标单独鉴别诊断的AUC(P<0.05)。150例患者中,在食管癌DSCT扫描图像上相应标记淋巴结共347枚,手术后经病理诊断结果明确的转移淋巴结232枚,非转移淋巴结115枚;转移淋巴结的短长径比值、动脉期CT 70 kev,以及动脉期与静脉期的NIC水平均高于非转移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参数短长径比值、动脉期CT 70 kev、动脉期NIC、静脉期NIC联合检测鉴别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的AUC(P<0.05)。结论DSCT在食管癌分期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从而为食管癌患者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双源能谱CT T分期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