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物各安其位”——评《井然有序的宇宙:玛格丽特·卡文迪什的哲学》
1
作者 邢锋萍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年第2期180-191,共12页
17世纪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卡文迪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国外学界关注,其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女性观、生态观是学者们探讨的重点,同时她散漫的行文风格、前后不一致的观点给许多卡文迪什研究者带来了理解上的重重困难。黛博拉... 17世纪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卡文迪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国外学界关注,其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女性观、生态观是学者们探讨的重点,同时她散漫的行文风格、前后不一致的观点给许多卡文迪什研究者带来了理解上的重重困难。黛博拉·博伊尔的《井然有序的宇宙:玛格丽特·卡文迪什的哲学》(2018)以原始文本为基础,着重强调卡文迪什对秩序的追求,并以此为线索串联起她几乎所有作品,挑战了前人关于她是女性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的论断。博伊尔指出,卡文迪什的观点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一以贯之的,她对世界的运转有着独特且系统化的见解,认为自然有其最重要的目标,即让无限的物质保持井然有序,她的女性观、政治观、生态观以及医疗观都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博拉·博伊尔 玛格丽特·卡文迪什 17世纪 英国文学 秩序 自然哲学 性别角色 存在之巨链
下载PDF
探析西方文化中“五感”的等级之分——以古典和中世纪作品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邢锋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71,共8页
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大量作品都涉及对"五感"的讨论,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关于五种感觉的等级划分问题。视觉和听觉是西方文化传统中公认的高级感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处于比较低级的位置,此种意识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并... 西方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大量作品都涉及对"五感"的讨论,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关于五种感觉的等级划分问题。视觉和听觉是西方文化传统中公认的高级感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处于比较低级的位置,此种意识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并影响至今。具体而言,视觉和听觉在古典时期和中世纪又呈现出不同特点:在古典时期,视觉在五感中毋庸置疑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在中世纪,由于基督教对传道的关注,听觉被许多神学家认为是最可靠的感觉。在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文化相互作用的张力下,视觉与听觉交织着共同成为西方文化中的两种高级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感 等级 古希腊哲学 基督教
下载PDF
理性大获全胜,信仰无人问津——乔治·赫伯特诗歌中的反理性主题
3
作者 邢锋萍 沈弘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17世纪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在许多诗歌中对科学理性的兴起作了回应,表现出鲜明的反理性立场。本文从17世纪初时代背景出发,主要围绕赫伯特的《虚空(一)》和《伤痛》这两首诗展开分析,试图挖掘同时代的培根和爱德华·赫伯特的... 17世纪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在许多诗歌中对科学理性的兴起作了回应,表现出鲜明的反理性立场。本文从17世纪初时代背景出发,主要围绕赫伯特的《虚空(一)》和《伤痛》这两首诗展开分析,试图挖掘同时代的培根和爱德华·赫伯特的理性思想在他诗歌中的体现,以及他对理性时代的反思。赫伯特在诗中探讨了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对立,揭示了科学理性背后傲慢的企图和徒劳无功的结果。在他看来,信仰高于理性,是人得救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赫伯特 《虚空(一)》 《伤痛》 理性 信仰
下载PDF
斯宾塞《祝婚曲》中的时间与空间主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邢锋萍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2-42,46,共2页
埃德蒙·斯宾塞于1595年写成的《祝婚曲》是为了庆祝他的第二段婚姻而作。在该诗中,他详细描述了婚礼当天的活动情形,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婚姻的祝福。这首诗被认为是所有语言当中最美的婚礼颂歌之一。本文试图从时间... 埃德蒙·斯宾塞于1595年写成的《祝婚曲》是为了庆祝他的第二段婚姻而作。在该诗中,他详细描述了婚礼当天的活动情形,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婚姻的祝福。这首诗被认为是所有语言当中最美的婚礼颂歌之一。本文试图从时间和空间的主题切入,以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蒙·斯宾塞 祝婚曲 时间 空间 文艺复兴
下载PDF
乔治·赫伯特《圣殿》中的圣经观
5
作者 邢锋萍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81-301,共21页
诗集《圣殿》是17世纪英国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沉思圣经的产物。诗人以圣经为灵感源泉,大量引用和借鉴圣经故事,称赞圣经是天国的使节,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具有强大的治愈能力,能引导人获得拯救。同时,诗人拒绝罗马天主教注重功德的... 诗集《圣殿》是17世纪英国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沉思圣经的产物。诗人以圣经为灵感源泉,大量引用和借鉴圣经故事,称赞圣经是天国的使节,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具有强大的治愈能力,能引导人获得拯救。同时,诗人拒绝罗马天主教注重功德的救赎观,指出唯有圣经是人获救的依据,体现出新教改革者'唯独圣经'的思想。赫伯特身处宗教纷争时代,其宗教立场一直是评论界瞩目的焦点所在,本文通过考察其圣经观,认为他是比较典型的新教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伯特 《圣殿》 圣经观 新教
下载PDF
“然而我只爱你”:乔治·赫伯特的诗学观
6
作者 邢锋萍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19年第1期170-186,共17页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往往被归类为玄学派诗人。但是,"玄学派"这一概括性的称谓并不能准确而充分地诠释赫伯特的诗歌特点和他本人的诗学观念。本文从诗歌主题、诗歌语言和诗歌本质这三方面出发探讨他的诗学观,说明...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往往被归类为玄学派诗人。但是,"玄学派"这一概括性的称谓并不能准确而充分地诠释赫伯特的诗歌特点和他本人的诗学观念。本文从诗歌主题、诗歌语言和诗歌本质这三方面出发探讨他的诗学观,说明他在诗歌创作中坚持单一的主题和质朴的语言,以真情实感书写宗教体验,把拉近人与上帝的距离视为诗歌的本质。他与同时代擅长奇喻、追求巧智的玄学派诗人有着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赫伯特 诗学观 玄学诗 宗教诗人
下载PDF
乔治·赫伯特诗歌国外研究概述
7
作者 邢锋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乔治·赫伯特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宗教诗人,他的英语诗集《圣殿》以其内容虔诚、语言简练、形式工整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从17世纪开始至今,对乔治·赫伯特诗歌的研究就未中断,而且各个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此文意图梳理... 乔治·赫伯特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宗教诗人,他的英语诗集《圣殿》以其内容虔诚、语言简练、形式工整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从17世纪开始至今,对乔治·赫伯特诗歌的研究就未中断,而且各个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此文意图梳理出各个时期赫伯特诗歌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的赫伯特诗歌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赫伯特 《圣殿》 国外 综述
下载PDF
英美科幻小说中的残障研究
8
作者 王娟 邢锋萍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科幻小说因其无限幻想性,使得其中的残障研究更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残障理论作为基础,对选取的英美科幻小说中的残障主体进行分类,对人类基因残障和人造人身体缺失导致的残障进行探究,揭示他们的伦理困境,以此来重新...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科幻小说因其无限幻想性,使得其中的残障研究更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残障理论作为基础,对选取的英美科幻小说中的残障主体进行分类,对人类基因残障和人造人身体缺失导致的残障进行探究,揭示他们的伦理困境,以此来重新审视未来世界中"残障"的定义。后人类时代的"残障"主体由人类延伸至人造人,展现了人类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伦理问题。科幻小说中的残障研究不仅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予以警示,也引起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后人类时代关于"人何以为人"以及"何为正常"等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残障研究 基因缺陷 人造人
下载PDF
Untranslatability and its Compensation Strategies——Taking The Original of Laura as an Example
9
作者 邢锋萍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9期260-265,共6页
As is known to all in the translation field,the problem of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has been a long-debated is sue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And the phenomenon of untranslatability is especially promine... As is known to all in the translation field,the problem of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ility has been a long-debated is sue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And the phenomenon of untranslatability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from theory and practice,the phenomenon of untranslatability and its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in trans 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It is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wherein 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the phenomenon of un translatability,explaining its causes and giving some examples,and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the compensation strategies,intro ducing several methods of compensation and taking The Original of Laura written by the deceased Russian-American writer Nabokov as an exampl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ld and the great efforts of translators,the untranslatable words today can be translatable tomorr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ABILITY UNTRANSLATABILITY LITERARY transla
下载PDF
“来吧,品尝教堂神秘的筵席”:乔治·赫伯特《圣殿》中的圣餐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锋萍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104,共20页
十六世纪欧洲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之间围绕圣餐展开了激烈争论。威尔士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在圣餐和与此相关的味觉主题上花费大量笔墨,也对欧洲大陆激烈而复杂的圣餐之争给予了特有的回应。赫伯特的圣餐观有着从激进到温和的转变过程... 十六世纪欧洲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之间围绕圣餐展开了激烈争论。威尔士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在圣餐和与此相关的味觉主题上花费大量笔墨,也对欧洲大陆激烈而复杂的圣餐之争给予了特有的回应。赫伯特的圣餐观有着从激进到温和的转变过程,呼应了当时英国国教反对争议的立场。本文认为赫伯特的圣餐观与新教改革派具有一致性,而且在当时英国国教越来越重视传统仪式的背景下,赫伯特的宗教立场更倾向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国教教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伯特 《圣殿》 圣餐 新教 英国国教
原文传递
他们不一样的上帝——多恩与赫伯特神学诗中的上帝形象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锋萍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10,159,共10页
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和乔治·赫伯特的神学诗展现出不同的宗教体验,前者给人带来焦虑恐惧,后者充满温情仁爱。本文比较两位诗人笔下上帝的差异性,指出多恩的上帝是无声、被动、恐怖的,与此相反,赫伯特在继承多恩神学诗传... 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和乔治·赫伯特的神学诗展现出不同的宗教体验,前者给人带来焦虑恐惧,后者充满温情仁爱。本文比较两位诗人笔下上帝的差异性,指出多恩的上帝是无声、被动、恐怖的,与此相反,赫伯特在继承多恩神学诗传统的基础上竭力避免这样的上帝形象,塑造出一个有声、主动而且仁爱的上帝。这样的差异与他们的宗教立场和诗歌创作历程都有关联,并且造成他们的神学诗在后世不同的影响力和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恩 赫伯特 神学诗 上帝形象 人神关系
原文传递
追寻墙上“斑点”的真实所指——对《墙上的斑点》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锋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1年第1期67-68,共2页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早期的一部意识流作品。整篇小说再现了某一天叙述者坐在椅子上猜测墙上的一个斑点到底为何物并且由此引发一系列思考的过程。这一斑点在小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试图通过分析原文,对墙...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早期的一部意识流作品。整篇小说再现了某一天叙述者坐在椅子上猜测墙上的一个斑点到底为何物并且由此引发一系列思考的过程。这一斑点在小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试图通过分析原文,对墙上的"斑点"的真实内涵做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上的斑点 象征 意识流 蜗牛
原文传递
乔治·赫伯特其人
13
作者 邢锋萍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95-96,98,共3页
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璀璨的文学史中,乔治.赫伯特的光芒似乎被他同时代的诗人,比如弥尔顿和约翰·邓恩所掩盖,他留存于世的作品只有一两首诗被收入诗歌文集,其中《美德》和《复活节的翅膀》是广为人知的两首。然而在西方,作为十七世... 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璀璨的文学史中,乔治.赫伯特的光芒似乎被他同时代的诗人,比如弥尔顿和约翰·邓恩所掩盖,他留存于世的作品只有一两首诗被收入诗歌文集,其中《美德》和《复活节的翅膀》是广为人知的两首。然而在西方,作为十七世纪著名的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其人和其诗一直不乏关注者。此文试图分析关于乔治·赫伯特的两本传记:艾萨卡.沃尔顿的《赫伯特传》(TheLife of Mr.George Herbert)和艾米.查尔斯的《赫伯特生平》(A Life of George Herbert),以期更多地了解乔治.赫伯特其人,进而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赫伯特 艾萨卡·沃尔顿 艾米·查尔斯 传记 《圣殿》
原文传递
乔治·赫伯特《圣殿》中的香气意象
14
作者 邢锋萍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1年第2期99-105,共7页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的诗集《圣殿》包含大量与香气有关的意象。赫伯特充分借鉴中世纪香气传统,同时把香气置于新教神学背景下进行解读。他把香气视为基督教美德和圣行的象征,把基督受难比作一颗香丸被碾碎的过程,并把人的...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的诗集《圣殿》包含大量与香气有关的意象。赫伯特充分借鉴中世纪香气传统,同时把香气置于新教神学背景下进行解读。他把香气视为基督教美德和圣行的象征,把基督受难比作一颗香丸被碾碎的过程,并把人的救赎与香膏的香气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原本世俗、感性的嗅觉词汇以神圣、超验的意义。通过仔细考察赫伯特诗中的香气意象,我们可以发现赫伯特的宗教思想与新教改革者基本一致。香气意象承载着诗人的新教神学思想,是理解其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赫伯特 《圣殿》 香气 新教神学
原文传递
清末,洋人眼罩的市井中国
15
作者 哥伯播义 刘犇 邢锋萍 《中外文摘》 2018年第10期70-71,共2页
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商人、外交家等涌入中国,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游记、见闻等著述。本文作者哥伯播义,1847年受英国圣公会派遣来华传教,先后在宁波居住了八年,在传教的同时,还写下了大量讲述中国风土民情的随笔。
关键词 中国 西方传教士 清末 市井 人眼 明清时期 风土民情 外交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