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β样淀粉蛋白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和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邢长虹 彭英 谢佐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9-575,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β样淀粉蛋白(Aβ)引起的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学结合Annexin V-FITC和PI(碘化丙锭)双染的方法检测早期凋...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β样淀粉蛋白(Aβ)引起的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学结合Annexin V-FITC和PI(碘化丙锭)双染的方法检测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坏死,用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tau蛋白磷酸化。IGF-1阻止了Aβ25-35引起的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MTT值显著增加,从54.51%增至61.8%,Hoechst 33342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从30.77%减少到22.81%。Aβ25-35孵育使Annexin V单标记细胞(Annexin V+/PI-)以及Annexin V/PI双标记细胞(An-nexin V+/PI +)的百分比显著增加(分别为3.41%和19.47%),应用100 ng/ml的IGF-1可显著减少Annexin V单标记细胞和Annexin V/PI双标记细胞的百分比分别至2.98%和15.16%。Aβ25-35可增加tau蛋白磷酸化,AT8阳性细胞占41.84%,而IGF-1则可抑制这一效应。我们的结果表明IGF-1可保护神经元,降低Aβ的细胞毒性,减少早期和晚期凋亡/坏死细胞的比例,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这可能是IGF-1神经保护作用的细胞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β样淀粉蛋白 细胞凋亡Tau 流式细胞 ALZHEIMER病
下载PDF
分泌性BACE1蛋白在昆虫细胞的表达
2
作者 邢长虹 赖燕来 谢佐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7期1252-1255,共4页
为了获得有活性的重组β-secretase并研究其功能,寻找特异性抑制剂,应用RT-PCR技术,从人胚胎脑组织特异性扩增并克隆了人BACE1编码基因的胞外片断(BACE1-454)。测序后与质粒pFastBac连接,得到含BACE1-454基因的重组质粒pFast-BACE1-454... 为了获得有活性的重组β-secretase并研究其功能,寻找特异性抑制剂,应用RT-PCR技术,从人胚胎脑组织特异性扩增并克隆了人BACE1编码基因的胞外片断(BACE1-454)。测序后与质粒pFastBac连接,得到含BACE1-454基因的重组质粒pFast-BACE1-454。将其转化到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进行转座重组,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对重组穿梭载体Bacmid-BACE1-454进行鉴定。将Bacmid-BACE1-454经脂质体介导转染Sf9细胞,收获病毒。用重组杆状病毒颗粒感染昆虫细胞,表达蛋白,免疫印迹证实所获蛋白产品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ECRETASE 真核表达 昆虫细胞 Alzheimefs病
下载PDF
冠脉搭桥患者乳内动脉与桡动脉的病理改变
3
作者 邢长虹 曹大德 +1 位作者 肖锋 吴小青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204-205,共2页
早在70年代,Carpentier等人[1]曾使用桡动脉(RA)作为冠脉搭桥手术的移植物,但是不久很快被摒弃,因为术后32%的桡动脉出现闭塞,另外32%显示严重的广泛狭窄[2,3]。最近重新应用RA是由于发现Carpentier手术中被认为闭塞的RA重新开放,血管... 早在70年代,Carpentier等人[1]曾使用桡动脉(RA)作为冠脉搭桥手术的移植物,但是不久很快被摒弃,因为术后32%的桡动脉出现闭塞,另外32%显示严重的广泛狭窄[2,3]。最近重新应用RA是由于发现Carpentier手术中被认为闭塞的RA重新开放,血管造影显示大约15年无动脉粥样硬化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冠脉搭桥术 乳内动脉 桡动脉
下载PDF
Fas和FasL在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邢长虹 赵宏颖 唐小奈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疾组织化学方法显示Fas抗原与Fas配体(FasL)在丙型肝炎肝组织的分布,并同时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组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结果Fas抗原主要位于肝细胞胞...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疾组织化学方法显示Fas抗原与Fas配体(FasL)在丙型肝炎肝组织的分布,并同时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组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结果Fas抗原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Fas抗原表达阳性细胞在肝小叶中多呈散在或灶状分布,汇管区周围和碎屑样坏死区内阳性表达较强。FasL大多位于肝内浸润的淋巴细胞,某些病例肝细胞胞浆也可呈弥漫强阳性。Fas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关。结论在丙型肝炎患者,Fas抗原表达水平与炎症活动度有关,未发现(HCV)RNA原位杂交阳性细胞与表达Fas抗原的肝细胞之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FAS抗原 丙型肝炎 原位杂交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放疗及化疗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63
5
作者 龚海洋 申萍 +3 位作者 金莉 邢长虹 樊永平 唐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放疗及化疗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方法用550cGyX-射线照射引起小鼠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模型,以及一次性腹腔注射卡铂(Carboplatin,CB)125mg/kg引起小鼠化疗所致的骨髓...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放疗及化疗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方法用550cGyX-射线照射引起小鼠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模型,以及一次性腹腔注射卡铂(Carboplatin,CB)125mg/kg引起小鼠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模型,于小鼠造模后4~6h内,皮下注射给予LBP50、100、200m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给药7d,并于给药后不同的时间点尾尖取血,观察受试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LBP高剂量组(LBP-H,200mg/kg)在第13天,LBP中剂量组(LBP-M,100mg/kg)在第17、21天,能明显提高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WBC的数目,与同时期的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LBP各剂量组在第17、25天能明显提高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RBC的数目,与同时期的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LBP-H、LBP-M在第10、13、17、21天,LBP低剂量组(LBP-L,50mg/kg)在第13、17天,能明显提高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PLT的数目,与同时期的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LBP各剂量组对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WBC的数目,有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LBP-H在第13、15、17、20天,LBP-M、LBP-L在第15、17天能明显提高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RBC的数目,与同时期的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LBP各剂量组在第7、10天,LBP-H在第13、15、17天,LBP-M在第13、15天,能明显提高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PLT的数目,与同时期的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LBP能够促进放疗及化疗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放疗 化疗 骨髓抑制
下载PDF
IGF-1对海马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尹艳玲 李峰 +2 位作者 邢长虹 李菁锦 谢佐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96-599,共4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海马神经元,在10~14d时用于实验。电生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IGF-1处理组(实验前24h加入IGF-1,终浓度...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海马神经元,在10~14d时用于实验。电生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IGF-1处理组(实验前24h加入IGF-1,终浓度为10μmol/L)。细胞免疫化学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IGF-1处理组和MAPKS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组(IGF-1处理前1h加入PD98059,终浓度为10μmol/L)。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观察IGF-1对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的影响,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观察其对γ-氨基丁酸能细胞数目影响。结果:IGF-1能够显著降低IPSC的频率,但与对照组比较其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F-1能够明显减少GABA阳性细胞数目,应用PD98059后可阻断这种作用。结论:IGF-1的上述作用可能参与海马对学习记忆功能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海马神经元 Γ-氨基丁酸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Fas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成青 邢长虹 唐小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 :探讨Fas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直接免疫荧光 -流式细胞技术对 5 0例结肠腺癌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Fas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 ,分析Fas表达与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 目的 :探讨Fas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直接免疫荧光 -流式细胞技术对 5 0例结肠腺癌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Fas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 ,分析Fas表达与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Fas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平均阳性率及平均荧光指数均低于其手术切缘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 ,在 12例伴有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Fas的平均阳性率及平均荧光指数均低于 38例没有转移的结肠癌 ;9例肿瘤限于肌层以内的结肠癌组织中Fas平均阳性率及平均荧光指数均高于 41例肿瘤侵及肌层以外的结肠癌病例。不同分化程度、不同大体类型的结肠癌组织中Fas的平均阳性率及平均荧光指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结肠腺癌组织中Fas的表达受到了抑制 ,Fas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及浸润深度呈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FAS表达 定量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P_(16)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余昆英 邢长虹 刘洋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 :探讨 P1 6 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3例子宫内膜癌 P1 6 蛋白和增细胞核抗原 (PCNA)进行检测。结果 :P1 6 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为 6 0 .6 % ,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10 ... 目的 :探讨 P1 6 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3例子宫内膜癌 P1 6 蛋白和增细胞核抗原 (PCNA)进行检测。结果 :P1 6 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为 6 0 .6 % ,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10 0 % ,P<0 .0 1) ,且随组织学分级增加而逐渐降低。 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为 81.8%。结论 :P1 6蛋白与子宫内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测定子宫内膜癌 P1 6 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病理学 P16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全文增补中
一氧化氮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天鸣 杨翔 +2 位作者 高志刚 邢长虹 贺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对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一氧化氮合酶 (NOS)增强剂和抑制剂条件下 ,观察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后 1、3、6、2 4h肝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变化 ,同时进行...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对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一氧化氮合酶 (NOS)增强剂和抑制剂条件下 ,观察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后 1、3、6、2 4h肝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变化 ,同时进行肝细胞胞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肝细胞凋亡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在再灌注 6h点AST、ALT、肝细胞凋亡水平上 ,L 精氨酸 (L arg)组值分别为 (3 4 1.88± 111.2 4)IU/L、(3 11.75± 13 9.41)IU/L和 2 .80±1.79,显著低于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组 (2 0 80 .88± 2 41.98)IU/L、(115 3 .0 0± 110 .92 )IU/L和 5 .5 0± 0 .71(P 值均 <0 .0 5 )。而L arg组的肝细胞内iNOS表达灰度值 15 2 .0 7± 3 .46显著高于L NAME组灰度值 180 .45± 4.46(P <0 .0 5 )。结论 一氧化氮可减少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肝酶的释放 ,抑制肝细胞的凋亡 ,改善肝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脱噬作用 肝缺血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进 夏成青 +5 位作者 高居忠 邢长虹 杨新庆 唐小奈 邱繁荣 杜燕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1-483,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 (FCM)对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粘膜组织标本进行VEGF的测定 ,结果用阳性细胞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表示。结合临床资料探讨VEGF和结直肠癌的生物...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 (FCM)对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粘膜组织标本进行VEGF的测定 ,结果用阳性细胞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表示。结合临床资料探讨VEGF和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发生、发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为 5 7%± 2 9%、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 2 4 %± 11% ,在癌旁正常粘膜组织标本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为 4 2 %± 2 4 %、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 16 %± 7% ,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且VEGF的阳性表达和结直肠癌Dukes分期相关 (P <0 0 1)。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 ,但与结直肠癌生物学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结直肠肿瘤 流式细胞技术 结肠癌 直肠癌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HCV致肝细胞损伤的免疫病理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长虹 宫恩聪 张黔英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0-120,共1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HCV的急性感染易慢性化,大约50%发展为慢性肝炎,至少20%发展成肝硬化。关于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存在直接细胞病变与免疫介导损伤...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HCV的急性感染易慢性化,大约50%发展为慢性肝炎,至少20%发展成肝硬化。关于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存在直接细胞病变与免疫介导损伤两种机制。本研究通过观察HC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损伤 免疫病理学
原文传递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凤仙 刘冰 +3 位作者 王树岩 隗冬梅 邢长虹 夏成青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 ARDS 血液 循环内皮细胞 CEC PPHN 血小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