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度洛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王冬雪 李莉 +1 位作者 邢陈 赵锦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85-89,共5页
目的探究度洛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8例)。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均持续治... 目的探究度洛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8例)。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内分泌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C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抑郁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44/48)高于对照组74.47%(35/47)(P<0.05);治疗1、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5-HT、CRH水平升高,血清DA、CS水平降低(P<0.05)。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SDS、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抑郁症能显著增强临床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度洛西汀 拉莫三嗪 多巴胺 5-羟色胺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认知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邢陈 黎燕 +1 位作者 沈倍奋 王仁喜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30,354,共6页
B细胞除了能通过产生抗体,提呈抗原来发挥免疫作用外,还有免疫抑制功能。机体内存在少量的调节性B细胞(Breg),能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肿瘤坏死因子等)或直接的细胞接触诱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等,从而发挥免疫调节... B细胞除了能通过产生抗体,提呈抗原来发挥免疫作用外,还有免疫抑制功能。机体内存在少量的调节性B细胞(Breg),能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肿瘤坏死因子等)或直接的细胞接触诱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等,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移植耐受的维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Breg细胞的功能相关分子、作用机制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免疫调节 IL-10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中药对恶性肿瘤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邢陈 方明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300-301,共2页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许多中药可起到放疗增敏作用,并且具有疗效确切、毒性相对较低的特点。中药与放射疗法合用治疗恶性肿瘤,能显著提高原发灶和浅表转移灶的消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射 增敏作用 单味药 复方制剂
下载PDF
靶向B淋巴细胞的治疗策略
4
作者 邢陈 肖鹤 +1 位作者 侯春梅 黎燕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4-107,113,共5页
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细胞淋巴瘤中,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表现为异常活化或恶性增殖。靶向B细胞的免疫治疗包括直接治疗策略和间接治疗策略。直接治疗策略采用抗CD20抗体、抗CD22抗体等与B细胞特异性结合,诱导B细胞凋亡或通过抗体的F... 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细胞淋巴瘤中,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表现为异常活化或恶性增殖。靶向B细胞的免疫治疗包括直接治疗策略和间接治疗策略。直接治疗策略采用抗CD20抗体、抗CD22抗体等与B细胞特异性结合,诱导B细胞凋亡或通过抗体的Fc段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发挥直接的清除作用。间接治疗策略通过干扰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与B细胞的作用,阻断B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二信号;或者靶向一些能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因子,通过拮抗这些因子的功能间接影响B细胞的功能。本文将简要介绍B细胞靶向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B细胞淋巴瘤 单克隆抗体 B细胞靶向治疗
下载PDF
Sestrin2通过抑制砷化物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拮抗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永亮 谭启杏 +6 位作者 王红丽 徐秀段 邹书仙 顾晔 胡美茹 邢陈 宋伦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以砷化物为刺激源,用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Sestrin2在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Sestrin2前后以及抑... 目的:探讨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以砷化物为刺激源,用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Sestrin2在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Sestrin2前后以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前后细胞凋亡水平变化情况;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分析敲低Sestrin2前后细胞在砷化物刺激后的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后Sestrin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敲低HepG2细胞中Sestrin2表达水平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说明Sestrin2的诱导表达是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保护性事件;在敲低Sestrin2表达水平后,砷化物诱导的ROS产生效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明显加剧;抗氧化剂NAC能够显著逆转Sestrin2对细胞凋亡的保护性效应。结论: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可通过抑制ROS产生而发挥拮抗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trin2 砷化物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活性氧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系统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疾病的关联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顾晔 黎卫平 +1 位作者 邢陈 宋伦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7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生物体内源性生物钟产生的昼夜节律是以近24 h的节律性振荡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的综合性调节反应,其产生的分子基础是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的转录-翻译反馈环路,其中生物钟基因可作用于下游钟控基因而调节机体各项生理功能。... 生物体内源性生物钟产生的昼夜节律是以近24 h的节律性振荡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的综合性调节反应,其产生的分子基础是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的转录-翻译反馈环路,其中生物钟基因可作用于下游钟控基因而调节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昼夜节律紊乱、生物钟基因表达改变,与许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甚至是癌症发生的重要促进因素。对昼夜节律的研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心血管疾病 消化疾病
下载PDF
胰腺癌放疗中炎性因子在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妍 陈晓 +6 位作者 徐向升 韩根成 张晓丹 蒋兴伟 邢陈 于佳卉 周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374-3383,共10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22与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关系.方法:共有20例健康成年人及30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健康对照组及胰腺癌患者放疗前、放...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22与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关系.方法:共有20例健康成年人及30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健康对照组及胰腺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期、放疗后外周血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6、TNF-α、IL-22的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IL-6、TNF-α、IL-22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4.404,P=0.000;t=2.250,P=0.030;t=2.178,P=0.038),且I L-6的表达量在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t=3.766,P=0.001);随着放疗剂量的累加,不同放疗时期IL-6、TNF-αmRNA的表达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且IL-6放疗前后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t=2.800,P=0.007);IL-22 mRNA表达水平变化表现为放疗中期下降,但不同放疗时期相互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胰腺癌患者放疗后胃镜下黏膜损伤发生率为40%(12例);其中无黏膜损伤组IL-6、TNF-αmRNA表达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均呈逐步下降趋势,且IL-6组放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439,P=0.021);而黏膜损伤组则持续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其放疗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高于无黏膜损伤组(P>0.05);IL-22 mRNA表达在无黏膜损伤组表现为放疗中期短暂下降后迅速回升,而黏膜损伤组则无明显变化趋势,其放疗后表达水平低于无黏膜损伤组(P>0.05);在蛋白表达水平,IL-6黏膜无损伤组表达略低于损伤组,而IL-22则表现为无损伤组高于损伤组(P>0.05).结论:IL-6、TNF-α及IL-22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与胰腺癌患者的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密切相关,IL-6、TNF-α的表达变化可能是预测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放射治疗 炎性因子 损伤
下载PDF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长春瑞滨软胶囊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邢陈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7期119-119,121,共2页
目的:分析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盐酸安罗替尼胶囊+长春瑞滨软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取2018.01—2019.05接收32例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以随机表式分为2组,对照组(n=16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试验组(n=16盐酸安... 目的:分析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盐酸安罗替尼胶囊+长春瑞滨软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取2018.01—2019.05接收32例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以随机表式分为2组,对照组(n=16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试验组(n=16盐酸安罗替尼胶囊+长春瑞滨软胶囊),对比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81.25%)较对照组(43.75%)高,P<0.05。试验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盐酸安罗替尼胶囊+长春瑞滨软胶囊治疗对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安罗替尼 长春瑞滨软胶囊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成娟 王大伟 +2 位作者 邢陈 施翠芬 杨国亚 《肝脏》 2014年第9期689-691,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HBV DNA、e抗原阴转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S抗原阴转率、S抗原-抗体转换率的影响,寻找实现核苷经治患者早日、安全停药的办法。方法将服用阿德福韦酯二年...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HBV DNA、e抗原阴转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S抗原阴转率、S抗原-抗体转换率的影响,寻找实现核苷经治患者早日、安全停药的办法。方法将服用阿德福韦酯二年以上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未能达到中国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的停药标准的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派罗欣组)停用阿德福韦酯,换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二组(阿德福韦酯组)继续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治疗48周时,第一组有44%的患者达到了理想的停药标准,明显高于第二组(25%的患者达到理想的停药标准)(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增加患者e抗原、s抗原阴转率,e抗原-抗体、s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转换率,达到理想的停药标准,实现患者早日、安全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 阿德福韦酯经治 e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转换率 早日安全停药
下载PDF
伊立替康与托泊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患者TB、ALT及安全性的影响
10
作者 邢陈 《大医生》 2019年第24期36-38,共3页
目的探究伊立替康与托泊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托泊替康组(托泊... 目的探究伊立替康与托泊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托泊替康组(托泊替康治疗)、伊立替康组(伊立替康治疗)及依托泊苷组(依托泊苷治疗),各19例,21 d为1个周期,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的差异,比较3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ALT、AST、总胆红素(TB)及直接胆红素(D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3组间血清ALT、AST、TB及D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立替康组患者延迟性腹泻发生率42.10%高于托泊替康组5.26%、依托泊苷组5.26%(P<0.05),托泊替康组白细胞水平降低发生率36.84%高于伊立替康组5.26%、依托泊苷组10.53%(P<0.05),3组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泊替康与伊立替康、依托泊苷在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能够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但临床上可以针对胃肠道功能不良患者采用托泊替康进行治疗,对于骨髓功能不良患者采取伊立替康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开展不同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泊替康 伊立替康 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自拟益气化痰理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邢陈 《大医生》 2021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自拟益气化痰理肺汤与化疗方法联合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NSCLC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例)... 目的研究探讨自拟益气化痰理肺汤与化疗方法联合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NSCLC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例)与对照组(n=34例)。研究组使用自拟益气化痰理肺汤与化疗共同治疗,对照组单独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持续2、4及6周期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等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毒性、呕吐、腹泻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55.88%高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化痰理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NSCLC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益气化痰理肺汤 气阴两虚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对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春艳 邢陈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2期2363-2366,共4页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四联疗法。对照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四联疗法。对照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试验组治疗后IL-6、TNF-α、CRP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SOD、GSH-Px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改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脘痛 康复新液 黄芪建中汤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2a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13
作者 成娟 王大伟 +2 位作者 邢陈 施翠芬 杨国亚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5期150-150,共1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HBV-DNA、e抗原阴转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S抗原阴转率、S抗原-抗体转换率的影响,寻找实现核苷经治患者早日、安全停药的办法。方法将服用阿德福韦酯二年...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的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HBV-DNA、e抗原阴转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S抗原阴转率、S抗原-抗体转换率的影响,寻找实现核苷经治患者早日、安全停药的办法。方法将服用阿德福韦酯二年以上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未能达到中国2010年版叶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的停药标准的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派罗欣组)停用阿德福韦酯,换用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治疗。二组(阿德福韦酯组)继续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治疗48w时,第一组有44%的患者达到了理想的停药标准,明显高于第二组(25%的患者达到理想的停药标准)(<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增加患者e抗原、s抗原阴转率,e抗原-抗体、s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转换率,达到理想的停药标准,实现患者早日、安全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 阿德福韦酯经治 e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转换率 早日安全停药
下载PDF
昼夜节律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邢陈 顾晔 宋伦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8-622,共5页
昼夜节律的产生和维持依赖于内源性生物钟调控系统,其遗传基础是由一系列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cry、per)和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dbp、tef、hlf等)组成的反馈调控环路。昼夜节律与机体代谢功能密切相关,参与机体糖、脂肪等... 昼夜节律的产生和维持依赖于内源性生物钟调控系统,其遗传基础是由一系列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cry、per)和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dbp、tef、hlf等)组成的反馈调控环路。昼夜节律与机体代谢功能密切相关,参与机体糖、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当饮食时间、睡眠障碍、作息颠倒等外源因素引起机体昼夜节律发生紊乱,可显著增加诱发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该文将着重阐述昼夜节律及生物钟系统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昼夜节律失调在诱发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 能量代谢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昼夜节律在调控免疫系统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邢陈 宋伦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昼夜节律使机体生理、生化、行为等生命现象表现为以大致24 h为周期的振荡规律,受一系列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cry、per)和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dbp、tef、hlf等)调控。生物钟基因广泛存在于机体各免疫器官、组织和细胞中,... 昼夜节律使机体生理、生化、行为等生命现象表现为以大致24 h为周期的振荡规律,受一系列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cry、per)和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dbp、tef、hlf等)调控。生物钟基因广泛存在于机体各免疫器官、组织和细胞中,使免疫细胞功能(迁移和趋化、吞噬、杀伤活性等)及多种免疫参数(循环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相对和绝对数量、细胞因子水平等)呈现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变化,从而在维持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一些免疫相关疾病也与昼夜节律和生物钟系统异常密切相关。该文将着重阐述昼夜节律及生物钟系统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一些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 钟控基因 免疫细胞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昼夜节律产生和维持的调控系统 被引量:22
16
作者 邢陈 宋伦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8-702,共5页
昼夜节律是在一系列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cry、per)和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dbp、tef、hlf等)的转录和翻译调控环路、翻译后修饰和降解机制的周期性驱动下,机体的生理、生化、行为等生命活动表现为以大致24 h为周期的振荡规... 昼夜节律是在一系列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cry、per)和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dbp、tef、hlf等)的转录和翻译调控环路、翻译后修饰和降解机制的周期性驱动下,机体的生理、生化、行为等生命活动表现为以大致24 h为周期的振荡规律现象。昼夜节律产生和维持的调控系统由中枢和外周生物钟系统、节律输入系统和节律输出系统组成。节律输入系统感受并向中枢生物钟系统传递以光信号为代表的环境同步信号,中枢生物钟系统作为昼夜节律主起搏器通过输出系统将产生的节律信号传递至外周,并与外周器官内源性生物钟系统协同作用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光照、温度、进食时间、营养物质、代谢相关因子等多种内源和外源性调控因子可作用于生物钟网络并在昼夜节律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将着重阐述昼夜节律产生和维持的生理基础及相关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 钟控基因 调控因子
原文传递
西罗莫司对小鼠皮肤胶原沉着病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的探讨
17
作者 邢陈 侯春梅 +6 位作者 李新颖 陈国江 韩根成 冯健男 沈倍奋 黎燕 肖鹤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基于建立的表现为皮肤胶原沉着的小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探讨西罗莫司对该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10.D2→BALB/c异基因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异基因移植治疗组(实验组)口服西罗莫司,连续治疗,剂量... 目的基于建立的表现为皮肤胶原沉着的小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探讨西罗莫司对该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10.D2→BALB/c异基因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异基因移植治疗组(实验组)口服西罗莫司,连续治疗,剂量3 mg/(kg.d);异基因移植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橄榄油。同时移植BALB/c供体小鼠细胞混悬液给受体BALB/c小鼠作为同基因移植组。记录小鼠体质量和状态变化情况;取背部皮肤,进行病理分析;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趋化因子(RANTES、MCP-1)及纤维生成相关因子(TGF-β1、胶原Ⅰ)表达水平的变化;取外周血和脾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期结束(11周)时,西罗莫司治疗组小鼠体质量[(20.43±2.27)g]与橄榄油对照组[(14.13±1.47)g]相比明显恢复(P<0.05);病理分析显示,与橄榄油对照组相比,西罗莫司治疗组小鼠皮肤无明显的增厚变硬,纤维增生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西罗莫司治疗组小鼠皮肤RANTES、胶原Ⅰ、TGF-β1以及MCP-1 mRNA转录水平较橄榄油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此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西罗莫司治疗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所占比例[(11.47±1.42)%]与橄榄油对照组[(7.57±0.63)%]相比显著上调(P<0.05);西罗莫司治疗组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所占比例[(24.55±0.21)%]与橄榄油对照组[(11.05±1.2)%]相比显著上调(P<0.01)。结论西罗莫司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FOXP3+Treg细胞,抑制效应细胞的活化,下调炎症细胞以及趋化因子的分泌表达,从而改善小鼠皮肤病变(胶原沉着以及炎性浸润),显著提高小鼠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西罗莫司 TREG细胞 皮肤疾病
原文传递
IL-12家族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小茜 邢陈 +2 位作者 黎燕 沈倍奋 王仁喜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7-640,共4页
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家族包括IL-12、IL-23、IL-27及其新成员IL-35,其具有异源二聚体结构,并且结构之间相互交叉重叠。IL-12家族各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相互拮抗的网络。这就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功能特点,不仅在感染... 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家族包括IL-12、IL-23、IL-27及其新成员IL-35,其具有异源二聚体结构,并且结构之间相互交叉重叠。IL-12家族各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相互拮抗的网络。这就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功能特点,不仅在感染及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与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和治疗密切相关。该文主要概括了IL-12家族的结构特点,并探讨了IL-12家族在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IL-23 IL-27 IL-35 自身免疫疾病
原文传递
连续睡眠剥夺对大鼠肝生物钟基因及肝损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顾晔 邢陈 +1 位作者 宋伦 黎卫平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36 h连续睡眠剥夺(SD)对大鼠肝、肾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及大鼠尿液中肝损伤标志物总胆汁酸(TB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组(SD组)。SD组大鼠使用睡眠剥夺仪进行睡眠剥夺,连续36 h后,暴露腹腔取... 目的探讨36 h连续睡眠剥夺(SD)对大鼠肝、肾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及大鼠尿液中肝损伤标志物总胆汁酸(TB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组(SD组)。SD组大鼠使用睡眠剥夺仪进行睡眠剥夺,连续36 h后,暴露腹腔取肝、肾,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肾组织中生物钟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生物钟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暴露盆腔取尿液,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尿液中肝损伤标志物TB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组大鼠肝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肾同种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在睡眠剥夺前后无明显变化。肝生物钟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转录水平一致。同时,SD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尿液中TBA含量明显上调(P<0.001)。结论 36 h连续睡眠剥夺可导致大鼠肝生物钟基因表达和胆固醇代谢紊乱,TBA可作为昼夜节律紊乱致肝损伤效应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睡眠剥夺 生物钟基因 昼夜节律 肝损伤标志物
原文传递
小鼠尾静脉注射的操作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春梅 韩笑 +3 位作者 张及禄 邢陈 黎燕 肖鹤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由于小鼠体型小,生长繁殖快,成本低,易于控制,因此常被用作医学实验动物。但由于小鼠尾静脉细,穿刺难度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的成功与否。本实验室经过长期的动物实验,掌握了单人小鼠尾静脉注射技术,保证了实验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 小鼠 注射 静脉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