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被引量:11
1
作者 邢雨胜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40例)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1(36例)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2(32例)单用氯吡格雷抗...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40例)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1(36例)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2(32例)单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高于两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危及生命的出血现象。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黄芪对重症肌无力的辅助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邢雨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0-620,共1页
目的 :应用黄芪对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辅助治疗 ,观察疗效。方法 :4 6例重症肌无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又分别将两组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其吡啶斯的明的用量及肌无力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 :连用黄芪治疗 14 d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 目的 :应用黄芪对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辅助治疗 ,观察疗效。方法 :4 6例重症肌无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又分别将两组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其吡啶斯的明的用量及肌无力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 :连用黄芪治疗 14 d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治疗组较对照组或吡啶斯的明的用量减少或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改善时间缩短。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重症肌无力 辅助治疗
下载PDF
糖代谢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邢雨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37-338,341,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糖代谢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18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正常者55例,应急性血糖升高者43例,血糖调节受损者38例,糖尿病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常... 目的研究分析糖代谢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18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正常者55例,应急性血糖升高者43例,血糖调节受损者38例,糖尿病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常规治疗。观察分析糖代谢异常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正常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4.5%(52/55),血糖调节异常组为78.9%(30/38),应激性血糖升高组为51.2%(22/43),糖尿病组20.8%(11/53),相邻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3、6.776、9.731,P<0.05)。糖代谢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r=0.368,P<0.05)。空腹血糖[X=(5.1±0.5)、(6.8±0.4)、(8.0±0.7)、(10.6±1.1)mmol/L]和神经功能评分减少[Y=(82.3±6.8)、(59.2±5.4)、(30.6±4.9)、(11.7±7.5)%〗百分比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45.91-13.11X(X代表空腹血糖,Y代表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百分比);同样,餐后2 h血糖浓度[X=(6.5±0.6)、(9.7±0.3)、(10.2±0.4)、(14.3±0.9)mmol/L]和神经功能评分[Y=(82.3±6.8)、(59.2±5.4)、(30.6±4.9)、(11.7±7.5)%]减少百分比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39.15-9.16Z(Z代表餐后2 h血糖浓度,Y代表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百分比)。结论糖代谢的异常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带来负面的影响。随着血糖指标的升高,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加重,预后变差。因此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应该监测并控制患者的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糖代谢异常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失眠32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邢雨胜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辩证耳穴贴压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后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实验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辩证耳穴贴压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后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实验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SQI,SS-QOL评分无差别,治疗后比较,实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而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8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以有效治疗中风后失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中风 失眠
下载PDF
舒血宁治疗脑部疾病疗效观察
5
作者 邢雨胜 温业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50-551,共2页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部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临床分舒血宁治疗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及神经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两组中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下...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部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临床分舒血宁治疗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及神经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两组中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下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疾病 舒血宁
下载PDF
赛美澳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6
作者 邢雨胜 温业旺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69-71,共3页
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 30例为治疗组静滴赛美澳 2 0 0mg ,30例为对照组静滴 70 6代血浆 5 0 0ml、丹参 4 0ml,每天 1次 ,持续 2周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赛美澳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 30例为治疗组静滴赛美澳 2 0 0mg ,30例为对照组静滴 70 6代血浆 5 0 0ml、丹参 4 0ml,每天 1次 ,持续 2周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赛美澳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生活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 (P <0 .0 1) ,而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美澳 治疗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夫妻同患麻痹性痴呆
7
作者 甘全喜 郭勇 邢雨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2-642,共1页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夫妻同患 生活自理能力 自言自语 临床资料 发脾气 孤僻 哭闹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邢雨胜 冯伟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探讨偏头痛成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理机制。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在黄石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43...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探讨偏头痛成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理机制。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在黄石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43例偏头痛患者(研究组)及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MT及血浆中hs-CRP、LDL-C含量,比较两组IMT、hs-CRP及LDL-C水平,分析研究组中IMT与hs-CRP及LDL-C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MT、hs-CRP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hs-CRP含量与IMT呈正相关(r=0.769,P<0.05),LDL-C含量与IMT也呈正相关(r=0.235,P<0.01)。结论偏头痛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IMT、hs-CRP及LDL-C在偏头痛患者罹患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超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