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诊疗策略
1
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6 位作者 谢春娥 邢韵淇 张文基 王木源 卢心毓 李一桐 毛堂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0-74,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关典籍,结合本团队的临床经验,对UC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重新探讨。认为湿热、瘀血是伏邪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虚是伏邪产生的基础,而伏邪所致的肠络受损是UC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临证遣方用药时谨遵扶正祛邪、透邪外出的治疗总纲,提出清热利湿是祛除伏邪的首要治则,健脾温中为重要保障,理气活血是主要方式,而顾护胃气则需贯穿治疗始终,由此创立的清肠温中方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防治UC的复发。该文分别从“伏邪理论”源流、伏邪在UC发病中的特点及在诊疗中的应用等探讨了中医药抗UC复发的诊疗策略,并附本团队防治UC复发的经验,以期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伏邪理论 临证经验 湿热瘀血 脾虚 肠络受损
下载PDF
基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
2
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4 位作者 谢春娥 王木源 张文基 邢韵淇 毛堂友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入手,综述其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中的作用,探讨UC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抗UC复发提供新策略。CD4^(+)TRM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参与了UC... 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入手,综述其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中的作用,探讨UC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抗UC复发提供新策略。CD4^(+)TRM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参与了UC肠道炎症的反复发作。伏邪是感邪后藏伏于体内不立即发病的邪气,或湿热瘀血等邪气并未随疾病治愈根除而是潜伏于内的病邪,是UC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主要病因。伏邪的致病特点与CD4^(+)TRM细胞免疫记忆、感而引动、待机而发的特性暗相契合,因此CD4^(+)TRM细胞可能是UC“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 伏邪 生物学基础 复发
下载PDF
基于肠道黏液屏障探讨“厚肠理论”的生物学内涵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邢韵淇 李军祥 +4 位作者 张文基 韩海啸 孙中美 袁亚利 毛堂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128-132,共5页
“厚肠”作为一种中医治法,多次出现于本草类医籍及方书中,主要关联肠澼、泄泻、下利、滞下等肠道疾病,但由于多数医家对“厚肠”的理解较为模糊,笼统地将其称为增强肠道的功能,阻碍“厚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直至清代,邹润安等医家对... “厚肠”作为一种中医治法,多次出现于本草类医籍及方书中,主要关联肠澼、泄泻、下利、滞下等肠道疾病,但由于多数医家对“厚肠”的理解较为模糊,笼统地将其称为增强肠道的功能,阻碍“厚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直至清代,邹润安等医家对“厚肠”的理解才逐渐精确,认为肠道中存在一层固有的“脂膜”或“脂膏”,具有“护导滓秽使下行”的功效;而湿热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脂膜”或“脂膏”变薄,则是“肠垢”“肠澼”发生的关键病机,这与现代医学中肠道黏液屏障受损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病机相耦合。因此,在治疗上,针对肠道脂膜渐薄的不同病机,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使“消铄之源绝,而薄者厚矣”,达到“厚肠”的目的,最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这与现代医学的重塑黏液屏障功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挖掘中医经典古籍,对“厚肠理论”进行了溯源和延伸,并从肠道黏液屏障入手,深入探讨其生物学内涵,以期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肠理论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黏液屏障 生物学内涵
下载PDF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冷痢证治特点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邢韵淇 韩海啸 +5 位作者 孙中美 李军祥 袁亚利 施晓军 张文基 毛堂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备急千金要方》对冷痢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处方用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通过分析冷痢篇的用药规律,总结了孙思邈治疗冷痢的证治特点。孙思邈认为,该病“多寒”“多虚”,临床治疗多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热药以“寒者热之”,用... 《备急千金要方》对冷痢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处方用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通过分析冷痢篇的用药规律,总结了孙思邈治疗冷痢的证治特点。孙思邈认为,该病“多寒”“多虚”,临床治疗多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热药以“寒者热之”,用人参、甘草、当归、阿胶等“虚者补之”;同时痢多积滞,宜少加大黄、黄连清利积滞,使其“滞者通之”;久泻滑脱,宜加乌梅、赤石脂涩肠止泻;另外,冷痢多虚劳,必要时应酌加血肉有情之品。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冷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孙思邈治疗冷痢的用药规律,探讨其证治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腹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冷痢 用药规律 证治特色
下载PDF
基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文基 王志斌 +5 位作者 陈昕冉 李军祥 袁亚利 邢韵淇 王木源 毛堂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5期50-53,共4页
“脾为之卫”理论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卫气,从而抵御外邪、保护机体,主要与“脾主运化”“脾主升清”的生理功能有关。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脾失之卫”,百病由生。溃疡性结肠炎发展过程中,肠黏膜免疫屏障破坏发挥了关键作用,免疫... “脾为之卫”理论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卫气,从而抵御外邪、保护机体,主要与“脾主运化”“脾主升清”的生理功能有关。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脾失之卫”,百病由生。溃疡性结肠炎发展过程中,肠黏膜免疫屏障破坏发挥了关键作用,免疫细胞平衡紊乱引起炎症损伤。由此可见,免疫细胞作用与卫气的分布运动密切相关,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作用机制与“脾为之卫”理论内涵相耦合。本文溯源“脾为之卫”,并与现代医学中免疫学机制相结合,探索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思路,有助于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为之卫 卫气 中医免疫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免疫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袁亚利 谢春娥 +5 位作者 毛堂友 陈慧慧 焦瑶 邢韵淇 张文基 韩海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机制。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6~8周龄,体重180~20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苓桂术甘汤组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组,每组6只。采用高脂饲料...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机制。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6~8周龄,体重180~20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苓桂术甘汤组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组,每组6只。采用高脂饲料诱导NASH大鼠模型,苓桂术甘汤组以3.465 g/(kg·d)苓桂术甘汤配方颗粒灌胃,易善复组以143.640 mg/(kg·d)易善复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共计4周。观察治疗后大鼠体重、肝湿重、肝脏指数、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肝脏中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肝湿重及肝脏指数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组体重、肝湿重及肝脏指数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脏颜色偏白,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脂肪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组肝脏颜色明显恢复,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脂肪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脏M1型巨噬细胞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苓桂术甘汤组肝脏M1型巨噬细胞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肝脏M2型巨噬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苓桂术甘汤组与模型组肝脏M2型巨噬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可以显著缓解NASH大鼠肝细胞的脂质沉积及炎症细胞浸润,其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发挥治疗NAS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苓桂术甘汤 巨噬细胞极化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基于记忆性CD4^(+) T细胞探讨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新策略
7
作者 袁亚利 谢春娥 +3 位作者 李军祥 邢韵淇 张文基 毛堂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3329-3334,3358,共7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表型,以结肠和直肠慢性、持续、反复发作的黏膜炎症为主要特征,临床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1]。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见于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流行病...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表型,以结肠和直肠慢性、持续、反复发作的黏膜炎症为主要特征,临床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1]。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见于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UC的患病率约为1.18/10万,且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UC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记忆性CD4^(+)T细胞 中医药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茵陈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袁亚利 毛堂友 +6 位作者 韩海啸 董瑾操 卢心毓 王木源 邢韵淇 张文基 谢春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茵陈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调控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茵陈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茵... 目的探讨茵陈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调控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茵陈苓桂术甘汤低剂量组、茵陈苓桂术甘汤中剂量组和茵陈苓桂术甘汤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诱导NAFL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药物组分别予相应浓度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1次/d,共4周,观察不同方式治疗后小鼠体重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以及Th17/Treg细胞比率;并通过RT-qPCR检测二者相关细胞因子IL-17、IL-10的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肝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及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经治疗4周后,茵陈苓桂术甘汤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组织空泡样变性、脂肪样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均明显减轻。机制方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7占比显著升高(P<0.01),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reg细胞占比显著降低(P<0.05),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Th17/Treg细胞比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茵陈苓桂术甘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7占比显著降低(P<0.01),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reg细胞占比显著升高(P<0.01),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h17/Tre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陈苓桂术甘汤可以显著改善NAFLD小鼠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其作用机制与调节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茵陈苓桂术甘汤 Th17/Treg免疫平衡
原文传递
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卢心毓 毛堂友 +5 位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王木源 张文基 邢韵淇 王林恒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研究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影响,为UC患者的饮食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羊肉低剂量组、羊肉中剂量组、羊肉高剂量组。空白组小鼠... 目的:研究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影响,为UC患者的饮食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羊肉低剂量组、羊肉中剂量组、羊肉高剂量组。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和羊肉低、中、高各剂量组均自由饮用2.5%(w/v)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5 d、去离子水7 d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以建立慢性UC模型,以开始给予DSS溶液为第1天,第6天开始给予羊肉各剂量组0.25、0.50、1.00 g/mL浓度的羊肉混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检测便潜血、记录粪便性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病理损伤程度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取脾脏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水平;RT-qPCR检测结肠黏膜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E-cadherin)、M1型巨噬细胞因子(TNF-α、IL-6)、M2型巨噬细胞因子(IL-10、TGF-β)的mRN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C小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大便稀溏、便血;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或P<0.05),DAI呈升高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结肠病理损伤程度呈升高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肉各剂量组的结肠ZO-1、E-cadherin mRNA呈降低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脾脏M1型巨噬细胞表达升高(P<0.01或P<0.05),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6 mRNA水平升高,其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M2型巨噬细胞表达降低(P<0.01),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 mRNA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饮食“发物”羊肉会破坏小鼠UC结肠黏膜屏障,加重肠道炎症表现,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向M1细胞分化、抑制向M2细胞分化,从而加重M1/M2型巨噬细胞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羊肉 巨噬细胞 免疫调控 肠道炎症
原文传递
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木源 李军祥 +5 位作者 卢心毓 袁亚利 张文基 云逸飞 邢韵淇 毛堂友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究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的调控作用,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低剂量组、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 目的探究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的调控作用,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温中方低剂量组、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组、清肠温中方高剂量组。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和清肠温中方低、中、高各剂量组均采用自由饮用2.5%(w/v)DSS溶液7 d复制UC模型,同时模型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给予相应浓度的中药干预1周,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检测便潜血、记录粪便性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干预结束后留取结肠组织,制备单细胞混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RM细胞的水平,应用RT-qPCR测定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2、Glut4 mRNA及糖酵解相关因子HK2、PKM2、G6PC、LDHA、LepR、HIF-1αmRN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C小鼠呈现明显的肠道炎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便血、腹泻、体重下降等,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DAI较空白组升高明显(P<0.05),清肠温中方各剂量组小鼠DAI下降明显(P<0.05)。机制方面,模型组小鼠结肠固有层CD4^(+)TRM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经清肠温中方干预后,CD4^(+)TRM细胞含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的Glut1、Glut2、Glut4、LepR、HIF-1α、HK2、PKM2、G6PC、LDHA mRNA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5)或有升高趋势,清肠温中方组所检测的mRNA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有降低趋势。结论清肠温中方可能通过抑制糖酵解代谢,从而调控CD4^(+)TRM细胞免疫稳态,达到治疗U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温中方 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 免疫调控
原文传递
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慧 李军祥 +4 位作者 韩海啸 邢韵淇 许冰 王超 张昔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49-454,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择34只给予高脂饲料建立NASH模型,其余6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喂食普通饲料。将NASH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择34只给予高脂饲料建立NASH模型,其余6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喂食普通饲料。将NASH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中药各实验组给予健脾疏肝方低、中、高剂量颗粒剂灌胃,易善复组给予易善复混悬液灌胃,1次/d,连续干预4周。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后的体重、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胆固醇(TC)水平,测定血清脂联素(ADPN)、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肝脏指数(肝湿重/总体重×100%),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正常组及各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健脾疏肝方低、中剂量组血清TC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健脾疏肝方高剂量组血清TG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及易善复组ADPN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疏肝方中、高剂量组FPG、FINS、HOMA-IR均高于正常组,低于模型组,健脾疏肝方低剂量组HOMA-IR低于模型组,易善复组FINS、HOMA-IR低于模型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能有效改善NASH大鼠的肝酶、肝脂、FPG、FINS,降低HOMA-IR,升高ADPN,从而起到调节脂质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高脂饮食 健脾疏肝方 胰岛素抵抗 大鼠
原文传递
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啸 李军祥 +6 位作者 陈晓伟 王志斌 袁亚利 邢韵淇 张文基 王宇轩 刘豫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及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资料,病例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全部给予清肠温中方配方颗粒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改良M... 目的:探讨清肠温中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及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资料,病例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全部给予清肠温中方配方颗粒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同时取病变肠段肠黏膜和正常肠段肠黏膜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病理组织学改变,PAS染色评估结肠杯状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转录激活蛋白6(STAT6)及黏蛋白2(MUC2)的表达。结果:清肠温中方治疗能显著降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改善其肠黏膜的病理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P<0.01),增加结肠杯状细胞数量(P<0.01),提高结肠黏膜组织黏蛋白MUC2的表达(P<0.01),抑制STAT6的表达(P<0.01)。结论:清肠温中方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温中方 黏膜屏障功能 转录激活蛋白6 黏蛋白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