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脱氯反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那心慧 姜铁辉 张连红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2期36-39,共4页
设计了一种模拟原油脱有机氯的工艺过程,分别选用C_3H_5ClO为脱氯对象,乙醇钠(E)、亚硝酸钠(D)2种亲核试剂和环氧氯丙烷作反应物,四正丁基溴化铵(A_1)、四甲基硝酸铵(A_2)、四丁基硫酸氢铵(A_3)3种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 设计了一种模拟原油脱有机氯的工艺过程,分别选用C_3H_5ClO为脱氯对象,乙醇钠(E)、亚硝酸钠(D)2种亲核试剂和环氧氯丙烷作反应物,四正丁基溴化铵(A_1)、四甲基硝酸铵(A_2)、四丁基硫酸氢铵(A_3)3种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钠(E)为亲核试剂时,其脱氯率高于亚硝酸钠(D),并且适当增加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有机氯的脱除。当以D为亲核试剂,m(A_1):m(A_3)=1:2时,最佳反应温度为104℃,反应1h,脱氯率达到最大值27.41%。当以E为亲核试剂,m(A_2):m(A_3)=1:2时,最佳反应温度为110℃,反应1h,脱氯率达到39.51%。当以D为亲核试剂,m(A_1):m(A_2)=1:2时,最佳反应时间70 min,脱氯率达到最高值26.85%;当以E为亲核试剂,m(A_1):m(A_2)=2:1时,最佳反应时间70 min,脱氯率达到最高值3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 亲核试剂 季铵盐 原油脱氯 模拟
下载PDF
无油硫磷酸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月娇 崔爽 +4 位作者 张连红 那心慧 雷博林 王盛鑫 郜攀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8-11,共4页
以正丁醇、异辛醇、五硫化二磷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合成硫磷酸。考察催化剂种类、五硫化二磷加料方式、反应温度、真空度大小和初始加料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此方法与老工艺合成的硫磷酸制备润滑油添加剂T202的... 以正丁醇、异辛醇、五硫化二磷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合成硫磷酸。考察催化剂种类、五硫化二磷加料方式、反应温度、真空度大小和初始加料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此方法与老工艺合成的硫磷酸制备润滑油添加剂T202的性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最佳条件:选用催化剂4、五硫化二磷分9次加料、反应温度为50~55℃、真空度为0.07MPa、初始加料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的反应时间为1h,硫磷酸收率可达99.4%;此条件合成的硫磷酸制备的润滑油添加剂T202的锌质量分数达11.76%,色度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油硫磷酸 润滑油添加剂 合成 催化 硫磷酸含量
下载PDF
绿色酯类润滑油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那心慧 张连红 +1 位作者 王月娇 王盛鑫 《化学与粘合》 CAS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酯类润滑油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低温流动性、抗摩擦性和生物降解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酯类润滑油催化剂一般为浓硫酸、磷酸等,这些无机酸催化剂存在腐蚀设备、副反应多、产品色泽较深、容易造成"三废"等缺点,因... 酯类润滑油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低温流动性、抗摩擦性和生物降解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酯类润滑油催化剂一般为浓硫酸、磷酸等,这些无机酸催化剂存在腐蚀设备、副反应多、产品色泽较深、容易造成"三废"等缺点,因此开发绿色酯类润滑油催化剂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简单介绍了酯类润滑油的合成方法及原理,主要对各种酯类润滑油催化剂及其在化工方面的应用做了详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类润滑油 催化剂 反应原理 合成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