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前期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对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邬兆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6期3727-3728,共2页
探讨学龄前期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对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水平的影响。选取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2~3岁儿童100例,按年龄为3岁组和2岁组,分别按免疫程序0、1、6个月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同时检测两组乙肝表面抗体定量的水平。3岁组和2岁... 探讨学龄前期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对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水平的影响。选取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2~3岁儿童100例,按年龄为3岁组和2岁组,分别按免疫程序0、1、6个月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同时检测两组乙肝表面抗体定量的水平。3岁组和2岁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期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对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水平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期儿童 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 乙肝表面抗体 定量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对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邬兆军 刘建纯 +1 位作者 张灵 曾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0期4700-4701,共2页
选取初次产前检查HBsAg阳性孕妇15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孕妇对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并采集分娩婴幼儿静脉血液标本以检测婴幼儿血清HBsAg、HBsAb,根据婴幼儿HBsAg携带率评估乙肝母婴传播效果。共发放157... 选取初次产前检查HBsAg阳性孕妇15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孕妇对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并采集分娩婴幼儿静脉血液标本以检测婴幼儿血清HBsAg、HBsAb,根据婴幼儿HBsAg携带率评估乙肝母婴传播效果。共发放157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80.25%(126/157),其中对"孕妇产检必须检查HBV"和"HBV可以预防"知晓率明显高于"HBV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知晓率、"慢性HBV感染与肝硬化、肝癌有关系"和"正规HBV疫苗需接种三针"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HBsAg携带率为8.73(11/126),其中HBsAg阳性孕妇对HBV传播方式、与HBV携带者吃饭、握手等普通接触会传染等HBV预防相关知识知晓孕妇分娩的婴幼儿HBsAg携带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助于降低分娩婴幼儿HBsAg携带率,改善乙肝母婴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预防 传播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干预对策
3
作者 邬兆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9期4470-4471,共2页
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萍乡市安源区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5年1月萍乡市安源区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起,患病... 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萍乡市安源区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5年1月萍乡市安源区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起,患病240例,死亡0例,死亡率为0.00%(0/240)。其中传染病8起,占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66.67%(8/12),食物中毒事件3起,占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25.00%(3/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为传染病(66.67%)和食物中毒(25.00%),时间主要在每年的冬春季节(75.00%),发病人群集中在学校和托幼机构(83.33%)。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且好发于冬春季节和学校,因此应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加强视频加工等行业的管理,倡导全民运动以增强学生体质等,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 干预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