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国大学校训的文化学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邬昭君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民国时期大学教育从引进到逐步本土化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政治文化的制约,战时文化的影响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大学文化,文化的多元性产生了大学文化的多样性。校训,作为大学文化核心层——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集中反映... 民国时期大学教育从引进到逐步本土化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政治文化的制约,战时文化的影响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大学文化,文化的多元性产生了大学文化的多样性。校训,作为大学文化核心层——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民国时期大学教育中,东西方文化本位、不同政治文化作用下大学精神的诸多层面。民国时期大学教育体系从建立到走向现代,并逐步实现本土化,实现了较为成功的转型。其中有成功也有不足,并一直延伸到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 校训
下载PDF
中西方大学校训中的词性偏向与文化差异
2
作者 邬昭君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9-51,共3页
在中西方校训中存在明显的词性偏向。中国大学校训存在动词偏向;西方大学校训中存在名词偏向。二者的差别源自于中西方文化中表达方式的动词思维和名词思维,中国大学校训表达方式以动词为重心,倾向于"怎么做";西方大学校训表... 在中西方校训中存在明显的词性偏向。中国大学校训存在动词偏向;西方大学校训中存在名词偏向。二者的差别源自于中西方文化中表达方式的动词思维和名词思维,中国大学校训表达方式以动词为重心,倾向于"怎么做";西方大学校训表达方式倾向于名词为表达核心,更关心事物或对象"是什么"。深层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和西方文化的思辨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训 词性偏向 动词思维 名词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