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饲用品质 被引量:21
1
作者 邰书静 张仁和 +4 位作者 史俊通 薛吉全 张兴华 马国胜 路海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为了对玉米秸秆的饲用品质进行可靠、便捷、快速的分析和评价,该研究以不同品种、密度、氮肥和水分处理的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玉米秸秆为试验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PLS),采用一阶导数+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的... 为了对玉米秸秆的饲用品质进行可靠、便捷、快速的分析和评价,该研究以不同品种、密度、氮肥和水分处理的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玉米秸秆为试验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PLS),采用一阶导数+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构建了玉米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的NIRS分析模型。所建立的IVDMD、ADF、NDF和WSC含量的NIRS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2cal)分别为0.9906、0.9870、0.9931和0.9802,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分别为0.9593、0.9413、0.9678和0.9342,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分别为0.9549、0.9353、0.9519和0.9191,各项标准差(SEC、SECV和SEP)为0.935~1.904,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3。结果表明,各参数的NIRS分析模型可用于玉米秸秆饲用品质的分析和品种选育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型 纤维 玉米秸秆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可溶性糖 校正
下载PDF
不同时期氮肥配比对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邰书静 薛吉全 +3 位作者 张仁和 马国胜 路海东 刘雅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9,99,共5页
在总纯氮为225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氮肥配比对饲用玉米陕310饲用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0和0∶5∶5处理均可提高饲用玉米全株鲜干物质产量。对饲用品质而言,0∶10∶0处理能够提高全株粗蛋白和粗脂肪产... 在总纯氮为225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氮肥配比对饲用玉米陕310饲用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0和0∶5∶5处理均可提高饲用玉米全株鲜干物质产量。对饲用品质而言,0∶10∶0处理能够提高全株粗蛋白和粗脂肪产量,但同时增加了粗纤维产量,导致饲料的消化率降低,饲用品质下降;0∶5∶5处理可提高全株粗蛋白和粗脂肪产量,但同时又降低了粗纤维产量,进而提高了全株饲用价值。从植株的生理特性分析,0∶10∶0和0∶5∶5处理吐丝后期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并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与运转及饲用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玉米 配比施氮 产量和品质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叶面积系数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邰书静 张仁和 +1 位作者 史俊通 薛吉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5,共6页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状况,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评价了44个玉米品种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4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品种间IVDMD、ADF...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秸秆饲用品质状况,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评价了44个玉米品种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4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品种间IVDMD、ADF、NDF和WSC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44个玉米品种秸秆各品质性状近似正态分布,其变化范围分别为38.60%~51.74%(IVDMD)、27.01%~35.67%(ADF)、51.55%~65.81%(NDF)和4.69%~12.21%(WSC)。各性状变异程度不同,WSC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达23.59%。相关分析表明,IVDMD与ADF和NDF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WS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ADF含量与NDF含量极显著正相关,WSC含量与NDF和ADF含量极显著负相关。根据各性状的相关关系,筛选出5个秸秆IVDMD和WSC含量高而ADF和NDF含量低的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秸秆品质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邰书静 张仁和 +4 位作者 史俊通 薛吉全 马国胜 路海东 张兴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4,共6页
【目的】了解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秸秆饲用品质的关系。【方法】以4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频次分布和正态分布检测,分析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变化特点,并... 【目的】了解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秸秆饲用品质的关系。【方法】以4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频次分布和正态分布检测,分析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变化特点,并应用聚类分析划分品种类型。【结果】品种间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籽粒产量平均值为9264.9kg/hm2,秸秆IVDMD符合正态分布N(0.446,0.3432),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的变化分别为7024.5~11463.0kg/hm2和38.60%~51.74%,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以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为分析变量,将44个玉米品种划分为4类: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双低型(LGLS)、籽粒产量低秸秆IVDMD高型(LGHS)、籽粒产量高秸秆IVDMD低型(HGLS)、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双高型(HGHS),各类型分别占样品总数的18.18%,18.18%,43.18%和20.46%。【结论】玉米籽粒产量与秸秆IVDMD无必然的相关性,可根据品种的利用目标对籽粒或秸秆进行分别选择;目前HGHS型品种相对较少,应加强此类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籽粒产量 秸秆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下载PDF
播种时期与密度对关中灌区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4
5
作者 马国胜 薛吉全 +3 位作者 路海东 张仁和 邰书静 任建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7-1253,共7页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运用作物群体生理学方法,研究了关中灌区玉米密度、播期与群体生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夏播条件下,在6月13日—7月22日,播期与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DMA)、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m...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运用作物群体生理学方法,研究了关中灌区玉米密度、播期与群体生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夏播条件下,在6月13日—7月22日,播期与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DMA)、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max)、总光合势(LAD)、群体净同化率(NAR)、作物生长率(CGR)呈负相关,播期对CGR、LAD的影响较大,对LAImax和NAR的影响较小;在45000~65918株·hm-2范围内,密度与玉米籽粒产量、DMA、LAImax、LAD、CGR呈正相关,而与NAR呈负相关,密度对CGR、LAImax和LAD的影响较大,而对NAR的影响较小.播期对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的总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密度,实际生产中应力争早播.对密度和播期与玉米群体生理指标建立的回归模型表明,陕单8806玉米在关中灌区夏播中实现高产的适宜播期为6月10—20日,密度应控制在57767~71706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播种密度 群体生理指标 籽粒产量
下载PDF
密度与氮肥对关中灌区夏玉米(Zea mays L.)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马国胜 薛吉全 +3 位作者 路海东 张仁和 邰书静 任建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1-668,共8页
合理的密度是玉米构建良好群体结构、优化群体光合生理功能的基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是玉米进行光合生产的营养物质保障。运用作物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试验设计,研究了关中灌区夏玉米密度与氮肥耦合和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关系... 合理的密度是玉米构建良好群体结构、优化群体光合生理功能的基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是玉米进行光合生产的营养物质保障。运用作物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试验设计,研究了关中灌区夏玉米密度与氮肥耦合和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关系及其效应,明确了在关中灌区夏播条件下,在45000-7500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密度与玉米籽粒产量、总干物质积累量(DMA)、吐丝期叶面积指数(MLAI)、总光合势(LAD)、平均作物生长率(CGR)为正相关,在45000-6000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密度与玉米叶片平均净同化率(NAR)为正相关,而在60000-7500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密度与玉米NAR为负相关;在氮素施用量≤600.0 kg/hm^2的范围内,氮素施用量与玉米籽粒产量、DMA、CGR为正相关,在氮素施用量≤260.55 kg/hm^2的范围内,氮素施用量与玉米MLAI、LAD为正相关,与玉米NAR为负相关,而在氮素施用量260.55-600.0kg/hm^2的范围内,氮素施用量与玉米MLAI、LAD为负相关,与玉米NAR为正相关。密度对其影响较大的指标为:籽粒产量、DMA、LAD、CGR和MLAI,影响较小的指标为:NAR;氮肥对其影响较大的指标为:DMA、CGR、籽粒产量、NAR,影响较小的指标为:LAD和MLAI。对籽粒产量和群体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效应,密度显著大于氮肥,玉米生产中,尤其要重视合理密植。通过对回归模型的解析,筛选确定了陕单8806玉米在关中灌区夏播中,实现高产的密度与氮肥耦合优化技术方案:合理密度为61713-66177株/hm^2,适宜纯氮施用量为309.88-569.0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Zea mays L.) 密度 氮肥 群体生理指标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氮肥和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9
7
作者 薛吉全 张仁和 +5 位作者 马国胜 路海东 张兴华 李凤艳 郝引川 邰书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2-1029,共8页
为阐明种植密度、氮肥和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6个玉米品种,在两种密度(45000株hm-2和75000株hm-2)、两种施氮水平(纯氮112.5kghm-2和337.5kghm-2)和两种水分(前期干旱控水和正常灌水)处理下进行大田试验,调查玉米... 为阐明种植密度、氮肥和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6个玉米品种,在两种密度(45000株hm-2和75000株hm-2)、两种施氮水平(纯氮112.5kghm-2和337.5kghm-2)和两种水分(前期干旱控水和正常灌水)处理下进行大田试验,调查玉米源库性状的主要生理参数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在环境压力较小时(低密度、高氮和正常灌水),玉米品种间籽粒产量、源性状(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和群体源供应能力)、库性状(群体库容量)、源库协调性状(群体库源比值、籽粒灌浆速率和收获指数)以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吐丝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差异较小,而逆境胁迫下(高密度、低氮和干旱),差异较大。环境压力较大时(高密度、低氮和干旱),叶面积指数、群体源供应能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吐丝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库容量和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在玉米品种产量改良中要强化逆境人工选择,以适应自然选择,改善玉米品种逆境下的群体源库性状,增强吐丝期至成熟期叶片的光合生产效率,强源促库,提高逆境下的生产能力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逆境 产量 源库性状
下载PDF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路海东 薛吉全 +1 位作者 马国胜 邰书静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24-127,共4页
试验针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两个不同品种,设置5个不同密度处理,通过从子粒、秸秆和有效总养分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青贮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大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在陕西省夏玉米区,科多8号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750... 试验针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两个不同品种,设置5个不同密度处理,通过从子粒、秸秆和有效总养分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青贮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大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在陕西省夏玉米区,科多8号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7500株/hm2左右,陕单310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3000株/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贮型 粮饲兼用型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国胜 薛吉全 +2 位作者 路海东 张仁和 邰书静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70-75,共6页
通过2种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的密度定额试验,结果表明,2类饲用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不同。明确了青贮青饲型玉米科多8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73万株/hm^2左右,合理叶面积指数吐丝期为6.80左右·成熟期保持在4.05以上... 通过2种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的密度定额试验,结果表明,2类饲用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不同。明确了青贮青饲型玉米科多8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73万株/hm^2左右,合理叶面积指数吐丝期为6.80左右·成熟期保持在4.05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应维持在417.88万(m^2·d)/hm^2以上.平均净同化率应在5.72g/(m^2·d)以上.平均作物生长率在226.12kg/(hm^2·d)以上,其生物学产量可达到20778.4kgthm^2;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90~7.95万株/hm^2,合理叶面积指数吐丝期为5.71~6.47.成熟期为3.54~3.94,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应在358.11万(m^2·d)/hm^2以上.平均净同化率在5.06g/(m^2·d)以上.平均作物生长率在183.66kg/(hm^2·d)以上.其籽粒产量可达7248.5kg/hm^2.生物学产量可达到14798.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玉米 类型 群体生理指标 生物学产量 籽粒产量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粮饲兼用玉米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国胜 薛吉全 +2 位作者 张仁和 路海东 邰书静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63-67,共5页
通过粮饲兼用玉Zea mays米陕单310在施氮总量为225.0 kg/hm2的条件下,采用3个施氮时期(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的不同施氮比例的7种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0∶10∶0和0∶5∶5的注重中、后期施氮的后重式施氮运筹方式对玉米构建... 通过粮饲兼用玉Zea mays米陕单310在施氮总量为225.0 kg/hm2的条件下,采用3个施氮时期(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的不同施氮比例的7种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0∶10∶0和0∶5∶5的注重中、后期施氮的后重式施氮运筹方式对玉米构建较大的合理叶面积指数和良好的叶系结构效果显著,其花后干物质生产速率高,成熟期干物质尤其是籽粒部分的干物质积累量大,饲用可消化养分产量高,可显著改善群体质量、提高饲用产量和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粮饲兼用玉米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两种不同用途饲用玉米的物质生产与分配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海东 薛吉全 +1 位作者 马国胜 邰书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4,共4页
对两种不同用途饲用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和各器官的分配研究发现,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的干物质生 产主要集中在吐丝以前,茎叶鞘中的物质分配较多,约占总量的59%;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 在吐丝以后,穗子中的干物质分配较多,约... 对两种不同用途饲用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和各器官的分配研究发现,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的干物质生 产主要集中在吐丝以前,茎叶鞘中的物质分配较多,约占总量的59%;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 在吐丝以后,穗子中的干物质分配较多,约占总量的50%。可见,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主要注重前期茎叶鞘等 茎秆产量的生长,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主要注重后期籽粒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贮型 粮饲兼用型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兰 邰书静 +3 位作者 赵朝阳 李建设 杨凤仙 马军政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1期14-17,共4页
我国推行的“粮改饲”和种养结合的模式,促进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模式的发展。青贮玉米是国家“粮改饲”政策主推的饲草料作物,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耐储藏等特点,素有“饲料大王”的美誉,是支撑草食畜牧业发... 我国推行的“粮改饲”和种养结合的模式,促进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模式的发展。青贮玉米是国家“粮改饲”政策主推的饲草料作物,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耐储藏等特点,素有“饲料大王”的美誉,是支撑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饲草来源。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推进,发展青贮玉米产业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针对青贮玉米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总结了青贮玉米的分类和品质评价指标,并从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重点分析了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栽培技术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生物菌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13
作者 邹兰 李海燕 +4 位作者 王蕊 赵朝阳 李建设 邢彬楠 邰书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56-159,共4页
生物菌肥在增加土壤肥力和养分的累积量、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我国提倡的绿色农业种植方式。本文就生物菌肥的基本概念、种类、施用的必要性以及在玉米生产中的... 生物菌肥在增加土壤肥力和养分的累积量、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我国提倡的绿色农业种植方式。本文就生物菌肥的基本概念、种类、施用的必要性以及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概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在玉米生产中生物菌肥施用的注意事项,以期为玉米育种工作和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肥 玉米生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咸阳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朝阳 邹兰 +3 位作者 邰书静 李建设 马军政 樊玉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1期11-13,27,共4页
本文从咸阳玉米生产面积、穗数、品种组成、气候影响和生产效益加工用途5个方面阐述了陕西省咸阳市玉米生产现状,并调研分析了当前咸阳市玉米种植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稳面积、增密度、改节水、增效益措施,进行了结构调整,优化高... 本文从咸阳玉米生产面积、穗数、品种组成、气候影响和生产效益加工用途5个方面阐述了陕西省咸阳市玉米生产现状,并调研分析了当前咸阳市玉米种植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稳面积、增密度、改节水、增效益措施,进行了结构调整,优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四改一增一晚”技术,提高玉米生产中的“密度、整齐度、均衡度和成熟度”,从而实现全市玉米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市 玉米生产 调查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对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晓钦 张仁和 +5 位作者 薛吉全 邰书静 张兴华 路海东 郭艳萍 郭德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25-1329,共5页
以抗逆性较强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及其亲本(郑58、昌7-2)和抗逆性较差的杂交种陕单902及其亲本(K22、K12)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45000株hm?2和75000株hm?2)、施氮量(112.5kghm?2和337.5kghm?2)和灌水量(正常灌水和前期干旱控水)条件下,... 以抗逆性较强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及其亲本(郑58、昌7-2)和抗逆性较差的杂交种陕单902及其亲本(K22、K12)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45000株hm?2和75000株hm?2)、施氮量(112.5kghm?2和337.5kghm?2)和灌水量(正常灌水和前期干旱控水)条件下,分析了2个杂交种及其亲本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高密度、低氮和前期干旱控水),与陕单902相比,品种郑单958叶面积指数、SPAD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中亲优势值分别增加18%、9%、28%和22%;与陕单902亲本(K22、K12)比,郑单958亲本(郑58、昌7-2)叶面积指数、SPAD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中亲值分别增加45%、36%、51%和45%;郑单958产量的中亲值和中亲优势显著高于陕单902,且中亲值增幅高于杂种优势值。玉米杂交种郑单958较陕单902增产的同时,增强了对非生物逆境适应的能力。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来自亲本自交系。玉米杂交种抗逆性强在于增强了花后叶片光合能力(较高的LAI和SPAD值),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自交系 抗逆性 产量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邹兰 赵朝阳 +3 位作者 丁亦非 邰书静 李建设 马军政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91-93,共3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具有迁徙能力强、繁衍速度快、危害程度重等特点。2019年1月,该虫第一次由东南亚侵入中国云南,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扩散至江淮流域,并对我国...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具有迁徙能力强、繁衍速度快、危害程度重等特点。2019年1月,该虫第一次由东南亚侵入中国云南,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扩散至江淮流域,并对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玉米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文章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主要特征特点、对玉米的危害及主要的防控治理对策,为减轻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的危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特征 玉米 防控
下载PDF
咸阳市甜玉米一年两收种植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建设 邰书静 +3 位作者 孟庆立 王佩玲 温素芳 马军政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第11期30-30,共1页
甜玉米多做蔬菜用,因货架期长,方便供应冬季市场,价格高,深受种植者的青睐,我国各地已广泛种植。甜玉米种植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咸阳市甜玉... 甜玉米多做蔬菜用,因货架期长,方便供应冬季市场,价格高,深受种植者的青睐,我国各地已广泛种植。甜玉米种植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咸阳市甜玉米一年两收的种植技术,以期为咸阳市甜玉米种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市 甜玉米 种植技术
下载PDF
陕西省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兰 李海燕 +3 位作者 李建设 邰书静 赵朝阳 马军政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76-77,86,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玉米不仅在品种培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在产量和质量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玉米是陕西省高产稳产作物之一,虽然近年来杂交玉米组合及常规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适应我省高产、...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玉米不仅在品种培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在产量和质量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玉米是陕西省高产稳产作物之一,虽然近年来杂交玉米组合及常规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适应我省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过程较为缓慢。因此,选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是使陕西玉米生产更进一步的一项重要技术举措,若想保持玉米的高产量和高品质,就必须对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做好玉米育种工作的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优质 高产 育种
下载PDF
咸阳市开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意义及面临机遇
19
作者 李建设 王佩玲 +4 位作者 孟庆立 马军政 邰书静 温素芳 朱永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4期59-60,共2页
随着咸阳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粮食供给形势日趋严峻。而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畜牧业的快速发... 随着咸阳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粮食供给形势日趋严峻。而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将使得有限的饲料和饲草供应出现缺口。因此,出于对咸阳市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两个层面的考虑,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前景广阔,开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选育势在必行。探讨了咸阳市开展粮饲兼用型玉米育种的意义,方向及机遇,以期为今后玉米科研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 玉米 育种 咸阳市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朱永波 邰书静 李建设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年第9期119-119,共1页
设置了四个栽培模式,以农民传统栽培模式为对照。结果表明,农民传统栽培模式已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宽窄行播种依然是当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技术要领,在自然条件良好,栽培技术成熟的地区,以再高产高效栽培... 设置了四个栽培模式,以农民传统栽培模式为对照。结果表明,农民传统栽培模式已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宽窄行播种依然是当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技术要领,在自然条件良好,栽培技术成熟的地区,以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较为稳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模式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