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PATH入路在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邱东新 蒋守海 +1 位作者 任海东 朱信飞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报告SuperPATH入路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初步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4月,采用SuperPATH入路,为7位患者行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6~10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手术切口长6~8cm,平均7.6cm;手术时间80~160分钟,平均100分钟... 目的:报告SuperPATH入路行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初步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4月,采用SuperPATH入路,为7位患者行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6~10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手术切口长6~8cm,平均7.6cm;手术时间80~160分钟,平均100分钟;术中出血量200~350ml,平均300ml;下床行走时间术后12小时~24小时,平均18小时;平均住院日7天,术后平均脱拐时间3周,步态基本正常.结论:SuperPATH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切实可行,但应有严格的手术指征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 微创手术 人工全髋置换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应用Ilizarov技术Ⅰ期修复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 被引量:19
2
作者 蒋守海 邱东新 +6 位作者 董长红 徐明亮 郝亮 张冶 周立国 夏建军 彭爱民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2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44例,男35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42.5岁。骨... 目的 :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44例,男35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42.5岁。骨缺损4~16 cm,皮肤缺损3 cm×4 cm^5 cm×16 cm。手术彻底扩创,切除感染骨段,微创截骨,安装可延长骨段的环形外固定架,应用Ilizarov骨延长技术,术后1周开始转动螺杆上的螺母,每日延长0.5~1.0 mm。观察创面、新生骨痂以及骨段会师后愈合状况,确定临床疗效。结果 :4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36个月,平均18.5个月。截骨后骨缺损6~22 cm,平均11.5 cm;伤口愈合时间21~79 d,平均38 d;骨缺损愈合时间8~15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病例治愈,无感染复发、再骨折及小腿短缩畸形等。结论:Ilizarov骨段延长技术Ⅰ期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手术创伤小,感染复发率低,可避免多次复杂手术,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胫骨 骨髓炎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传开 郝亮 +2 位作者 陈强 蒋守海 邱东新 《中医正骨》 2022年第11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46例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新鲜骨折100例、陈旧性骨折46例,新鲜骨折中54...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46例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新鲜骨折100例、陈旧性骨折46例,新鲜骨折中54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单纯组)、46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新鲜联合组),陈旧性骨折中26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单纯组)、20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联合组)。比较新鲜骨折、陈旧性骨折中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喙锁间隙增加率、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中位数9.5个月。2组新鲜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肩部疼痛VAS评分、喙锁间隙增加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28±1.36)周,(12.89±2.73)周,t=0.924,P=0.358;(4.07±1.67)分,(4.32±2.11)分,t=-0.661,P=0.510;(14.21±7.89)%,(12.84±6.33)%,t=0.946,P=0.346;(90.94±5.73)分,(91.89±4.82)分,t=-0.888,P=0.377];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增加(t=-39.252,P=0.001;t=-43.710,P=0.001)。2组陈旧性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肩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7±1.11)分,(3.84±1.18)分,t=-1.385,P=0.173];陈旧单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陈旧联合组,末次随访时的喙锁间隙增加率高于陈旧联合组[(19.47±6.34)周,(12.81±3.28)周,t=4.271,P=0.001;(21.59±13.15)%,(12.17±6.38)%,t=2.943,P=0.005],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陈旧联合组[(83.45±5.28)分,(93.57±6.04)分,t=-6.053,P=0.001];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增加(t=-22.115,P=0.001;t=-23.738,P=0.001)。结论:对于新鲜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时不需要采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但对于陈旧性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时采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小喙锁间隙、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缝合锚 喙锁韧带
下载PDF
对不同的骨创伤患者进行血浆D-D和血糖检测的意义
4
作者 邱东新 任海东 +2 位作者 蒋守海 李亮 朱信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9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对不同的骨创伤患者进行血浆D-D(D-二聚体)和血糖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骨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入院的第1 d、第3 ... 目的:探讨对不同的骨创伤患者进行血浆D-D(D-二聚体)和血糖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骨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入院的第1 d、第3 d、第5 d,分别检测其血浆D-D和血糖的水平。在对照组受检者进行体检时,对其进行血浆D-D和血糖水平的检测。然后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的结果显示,在入院的第1 d,观察组患者血浆D-D和血糖的水平达到了峰值。随着患者入院时间的延长,这两项指标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在入院的第1 d、第3 d、第5 d,观察组患者血浆D-D和血糖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D和血糖的水平与患者骨创伤的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 :对不同的骨创伤患者进行血浆D-D和血糖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其骨创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 血浆D-D 血糖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守海 邱东新 +4 位作者 朱信飞 胡敬男 李亮 彭树进 董长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肱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3.6岁。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36例,外侧入路...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肱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3.6岁。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36例,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22例,对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15-24个月)。在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侧入路明显优于外侧入路,术中不需游离暴露桡神经,减少桡神经损伤,钢板放置于骨面贴合好,有利于肱骨骨折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前侧入路 外侧入路 桡神经损伤
下载PDF
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任海东 邱东新 +2 位作者 蒋守海 李亮 朱信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19例四肢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些患儿的... 目的:探讨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19例四肢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些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所有患儿均在术后6个月内拔除弹性髓内针,其患肢的功能均完全恢复,其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1±2.0)周。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断针、骨折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的情况。结论 :使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四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显著,患儿骨折愈合的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针 固定 小儿 四肢 骨干 骨折
下载PDF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海东 邱东新 +1 位作者 蒋守海 朱信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6期14-14,16,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并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并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外固定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克氏针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下载PDF
改良袢钢板与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邱东新 赖敏锋 王云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9期974-977,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袢钢板与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22-03收治的63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其中30例采用改良袢钢板内固定(袢钢板组),33例采用钩钢板内固定(钩钢板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 目的比较改良袢钢板与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22-03收治的63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其中30例采用改良袢钢板内固定(袢钢板组),33例采用钩钢板内固定(钩钢板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钩钢板组并发症为钢板螺钉断裂或退出、肩峰撞击、肩峰下骨溶解、残留肩关节疼痛、切口感染;袢钢板组并发症包括医源性喙突骨折、肩锁关节复位部分丢失、残留肩关节疼痛、切口感染。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6个月,平均29.7个月。袢钢板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组手术时间较袢钢板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医源性骨折。钩钢板组1例术后螺钉松动、钢板失效,3例术后关节复位丢失,8例术后肩峰下骨溶解,10例肩峰撞击,5例残留肩关节疼痛。袢钢板组4例术后关节复位丢失,1例残留肩关节疼痛。钩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袢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2,P=0.002)。结论改良袢钢板和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改良袢钢板具有操作简易安全、创伤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佳、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急性 袢钢板 Nice结 钩钢板
原文传递
Nice结联合锁骨小骨道双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邱东新 赖敏锋 杨显鑫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9期971-973,共3页
目的 探讨Nice结联合锁骨小骨道双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4-2022-03采用Nice结联合锁骨小骨道双袢钢板重建术治疗的30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喙突至锁骨作一长约6.0 cm纵弧形切口,用直径2.0... 目的 探讨Nice结联合锁骨小骨道双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4-2022-03采用Nice结联合锁骨小骨道双袢钢板重建术治疗的30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喙突至锁骨作一长约6.0 cm纵弧形切口,用直径2.0 mm克氏针于锁骨前后中点钻取骨道,自锁骨上表面将2枚可调袢的袢环分别穿过锁骨骨道,引至喙突上表面;将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缝线对折成双股后环绕喙突,用Nice结将2枚可调袢的袢环固定于喙突上,在锁骨上逐渐收紧可调袢。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1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断裂或滑脱、喙突或锁骨骨折等并发症,复位部分丢失6例,未进一步处理。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Nice结联合锁骨小骨道双袢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有效降低喙突及锁骨骨道骨折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防止袢钢板从骨道滑出,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Nice结 带袢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单人闭合复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东新 徐猛 +2 位作者 朱信飞 蒋守海 孙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0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探讨单人闭合复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操作方法及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19-06诊治的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4例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2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1例为全髋关节翻修术后脱... 目的探讨单人闭合复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操作方法及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5—2019-06诊治的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4例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2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1例为全髋关节翻修术后脱位,均在静脉全身麻醉下取健侧卧位完成单人闭合复位。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复位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X线片证实髋关节复位满意,假体在位。1例先行Allis法复位未成功,次日在侧卧位下单人一次复位成功。1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年脱位,一次复位成功,手法复位后11个月再次脱位,同法再次复位成功。结论静脉全身麻醉下取健侧卧位完成单人闭合复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简单易行,仅需一人完成,操作无需暴力且可持续低张力牵引,复位成功率高,操作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单人闭合复位
原文传递
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胫骨长段骨髓炎骨缺损36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蒋守海 董长红 +6 位作者 周立国 徐明亮 张冶 邱东新 王春 彭爱民 韩义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699-170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髓炎36例,其中GustiloⅡ型2例,ⅢA型8例,ⅢB型15例,ⅢC型11例。手术切除感染骨段,并彻底扩创,安装环形...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髓炎36例,其中GustiloⅡ型2例,ⅢA型8例,ⅢB型15例,ⅢC型11例。手术切除感染骨段,并彻底扩创,安装环形外固定架,干骺端截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36例全部治愈,病骨切除后骨缺损8-22 cm,平均13.6 cm。随访时间为18-30个月,平均21.5个月。骨缺损愈合时间为8-15个月,平均11.4个月。延长指数27-55 d/cm,平均42 d/cm。无感染复发,无再骨折,无小腿畸形等。[结论]手术切除长段慢性骨髓炎骨段,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修复胫骨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避免多次复杂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胫骨 长段骨髓炎 骨缺损
原文传递
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蒋守海 邱东新 +4 位作者 朱信飞 任海东 胡浩 董长红 张成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2期1290-1291,共2页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笔者自2015-10-2016-01对12例(13髋)应用SuperPATH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切口起自大粗隆尖端,向近端延伸6—8cm,切开臀大肌,筋膜并钝性分离臀大肌,...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笔者自2015-10-2016-01对12例(13髋)应用SuperPATH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切口起自大粗隆尖端,向近端延伸6—8cm,切开臀大肌,筋膜并钝性分离臀大肌,从臀小肌与梨状肌间隙进入,沿股骨颈方向切开关节囊,在髋关节不脱位的状态下依次进行开口、扩髓,完成股骨柄的安装,再建立一个通道完成髋臼的磨削与安装。结果本组切口长度平均7.2(6—8)cm,术中出血量平均185.6(150~300)ml,术后引流量平均150.5(110~260)ml。12例均获随访2.5-6个月,平均4.2个月。术前VAS评分平均5.5(4-7)分,术后3个月VAS评分平均1.0(0.5~2.0)分。术后3个月疗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评定:平均91.2分,优9例,良3例。结论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切口小,损伤轻,不切断外旋肌,完整保留关节囊,关节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输血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手术 SuperPATH入路
原文传递
桡骨近端肌周细胞瘤3D打印假体重建1例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邱东新 张传开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肌周细胞瘤(myopericytoma, MPC)是一类罕见的肿瘤。临床报道多发生于软组织内,且良性者居多[1-2]。本文报道1例位于桡骨近端的侵袭性MPC,并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归纳总结。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间断性右前臂酸... 肌周细胞瘤(myopericytoma, MPC)是一类罕见的肿瘤。临床报道多发生于软组织内,且良性者居多[1-2]。本文报道1例位于桡骨近端的侵袭性MPC,并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归纳总结。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间断性右前臂酸痛不适病史3年,可正常劳动,劳累后出现症状;在当地医院X线检查发现右桡骨近端骨肿瘤,转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周细胞瘤 手术 骨肿瘤 3D打印 骨重建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守海 朱信飞 +4 位作者 闫成尚 邱东新 郝亮 徐猛 张玉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7期749-750,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6~19)个月。所有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10)周。术后6个月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6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不损伤骨骺、固定稳定、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肱骨近端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 ∝形固定 儿童
原文传递
跟骨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预防切口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守海 邱东新 +1 位作者 朱信飞 任海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2期1339-1340,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固定踝跖屈、足外翻位预防切口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6—2015-06诊治的8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45例术后给予石膏固定踝跖屈、足外翻位石膏固定(A组),36例...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固定踝跖屈、足外翻位预防切口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6—2015-06诊治的8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45例术后给予石膏固定踝跖屈、足外翻位石膏固定(A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不予外固定(B组),对2组术后足跟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7.6(15~23)个月随访。A组术后2例切口浅表渗出,切口并发症发生率4.2%。B组2例切口浅表渗出,6例切口皮缘坏死,皮肤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1.1%。A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P=0.027)。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2,P=0.861)。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石膏固定患肢踝跖屈、足外翻位,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并发症 石膏外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