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铁开通、人才流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
25
1
作者
谭志雄
邱云淑
+1 位作者
李后建
韩经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8-139,共12页
高铁开通能够加速高素质人才流动,促进知识积累,增加创新产出。该研究借助空间双重差分法,运用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沿...
高铁开通能够加速高素质人才流动,促进知识积累,增加创新产出。该研究借助空间双重差分法,运用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创新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促进了相邻城市的创新水平;同时,高铁开通通过加速高素质人才自由流动,带来地区间的相互学习、模仿与竞争,从而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通过加速人才流动促进大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但对中小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高铁开通对中部城市创新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促进东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创新发展,且高铁开通对东部城市创新水平的正向作用远高于西部城市;人才流动是高铁开通影响东西部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机制,且该机制在解释高铁开通促进西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中作用更大。上述结论表明:未开通高铁城市应因地制宜加快高铁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高铁对区域创新的重要推动作用;西部开通高铁城市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欠发达城市应加强与周边区域开通高铁的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大城市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本地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高铁开通
人才流动
空间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谭志雄
邱云淑
+2 位作者
罗佳惠
韩经纬
陈思盈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55,共18页
高铁建设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对区域要素流动、经济活动开展和产业空间格局构建影响深远。深入考察高铁开通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对合理规划高铁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高铁开通引致第三产...
高铁建设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对区域要素流动、经济活动开展和产业空间格局构建影响深远。深入考察高铁开通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对合理规划高铁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高铁开通引致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立足高铁的时空效应,重点考察劳动力流动引致的知识溢出等效应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不仅以空间滞后项的系数判断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还以间接效应衡量空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考虑长江经济带高铁网络布局不平衡、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高铁开通后引起的效应可能有所区别,分区域及细分行业研究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的异质性;并进一步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不仅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亦明显促进了相邻城市的产业集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正向作用高于中部城市,对西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并无明显影响;高铁开通对不同细分行业作用效果差异明显,对批发零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及教育等行业集聚水平作用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开通拓展了劳动力自由流动范围,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影响第三产业集聚;劳动力转移也是高铁开通影响长江经济带中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的重要传导机制。因此,未开通高铁城市应加快推进高铁网络建设,优化产业空间格局;中、东部地区应加大第三产业中高端产业的承接力度,促使产业升级;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高铁对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重构效应,警惕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文章将空间溢出效应引入双重差分模型,判断高铁引致的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程度;基于“时空压缩”效应下劳动力流动视角考察“虹吸效应”和“辐射效应”双重影响下的异质性,丰富了高铁建设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的理论研究,对高铁建设规划与第三产业布局协同联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第三产业集聚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劳动力流动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谭志雄
邱云淑
+1 位作者
韩经纬
陈思盈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1年第6期10-14,共5页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驱动机制和有效手段。研究总结了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面临的固体废物全流程监控机制不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及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障碍因素。立足城...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驱动机制和有效手段。研究总结了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面临的固体废物全流程监控机制不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及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障碍因素。立足城市管理理念更新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建立五大环节为主的固体废物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搭建“无废城市”建设的综合管理平台、构建面向市场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造平台驱动的“企业-综合管理平台-用户”绿色闭环供应链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废城市
绿色供应链管理
建设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铁开通、人才流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
25
1
作者
谭志雄
邱云淑
李后建
韩经纬
机构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8-13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双转移’视角下中西部城市新区产业聚集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批准号:14CJY0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三重驱动’嵌入下‘无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提升长效机制研究”(批准号:2022CDJSKJC26)
“重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批准号:2021CDSKXYGG013)。
文摘
高铁开通能够加速高素质人才流动,促进知识积累,增加创新产出。该研究借助空间双重差分法,运用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创新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促进了相邻城市的创新水平;同时,高铁开通通过加速高素质人才自由流动,带来地区间的相互学习、模仿与竞争,从而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通过加速人才流动促进大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但对中小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高铁开通对中部城市创新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促进东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创新发展,且高铁开通对东部城市创新水平的正向作用远高于西部城市;人才流动是高铁开通影响东西部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机制,且该机制在解释高铁开通促进西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中作用更大。上述结论表明:未开通高铁城市应因地制宜加快高铁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高铁对区域创新的重要推动作用;西部开通高铁城市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欠发达城市应加强与周边区域开通高铁的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大城市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本地创新能力。
关键词
区域创新
高铁开通
人才流动
空间双重差分法
Key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high-speed rail opening
talent flow
SDID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谭志雄
邱云淑
罗佳惠
韩经纬
陈思盈
机构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大学区域经济与科教战略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55,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转移’视角下中西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14CJY021)。
文摘
高铁建设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对区域要素流动、经济活动开展和产业空间格局构建影响深远。深入考察高铁开通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对合理规划高铁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高铁开通引致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立足高铁的时空效应,重点考察劳动力流动引致的知识溢出等效应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不仅以空间滞后项的系数判断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还以间接效应衡量空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考虑长江经济带高铁网络布局不平衡、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高铁开通后引起的效应可能有所区别,分区域及细分行业研究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的异质性;并进一步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不仅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亦明显促进了相邻城市的产业集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正向作用高于中部城市,对西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并无明显影响;高铁开通对不同细分行业作用效果差异明显,对批发零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及教育等行业集聚水平作用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开通拓展了劳动力自由流动范围,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影响第三产业集聚;劳动力转移也是高铁开通影响长江经济带中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的重要传导机制。因此,未开通高铁城市应加快推进高铁网络建设,优化产业空间格局;中、东部地区应加大第三产业中高端产业的承接力度,促使产业升级;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高铁对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重构效应,警惕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文章将空间溢出效应引入双重差分模型,判断高铁引致的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程度;基于“时空压缩”效应下劳动力流动视角考察“虹吸效应”和“辐射效应”双重影响下的异质性,丰富了高铁建设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的理论研究,对高铁建设规划与第三产业布局协同联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铁开通
第三产业集聚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劳动力流动
长江经济带
Keywords
high-speed rail
tertiary industry agglomeration
Spatial Difference-In-Difference Model
labor mobility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分类号
F5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谭志雄
邱云淑
韩经纬
陈思盈
机构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1年第6期10-14,共5页
文摘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驱动机制和有效手段。研究总结了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面临的固体废物全流程监控机制不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及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障碍因素。立足城市管理理念更新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建立五大环节为主的固体废物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搭建“无废城市”建设的综合管理平台、构建面向市场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造平台驱动的“企业-综合管理平台-用户”绿色闭环供应链治理模式。
关键词
无废城市
绿色供应链管理
建设模式
Keywords
zero waste city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mode
分类号
F27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铁开通、人才流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谭志雄
邱云淑
李后建
韩经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研究
谭志雄
邱云淑
罗佳惠
韩经纬
陈思盈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谭志雄
邱云淑
韩经纬
陈思盈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