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都平原超级稻超高产群体产量形成与物质生产特点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兰汉军
李旭毅
+4 位作者
姜心禄
池忠志
郑家国
罗乐
邱传志
《中国稻米》
2014年第1期41-43,共3页
对Ⅱ优602、德香4103、Q优8号等3个超级稻品种不同产量级别群体的产量形成及干物质生产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从中产(产量≤9.0t/hm2)实现高产(产量9.0~10.5t/hm2)关键在于每穗粒数提高后库容的增大,并同时...
对Ⅱ优602、德香4103、Q优8号等3个超级稻品种不同产量级别群体的产量形成及干物质生产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从中产(产量≤9.0t/hm2)实现高产(产量9.0~10.5t/hm2)关键在于每穗粒数提高后库容的增大,并同时提高结实率;而要实现超高产(产量≥10.5t/hm2)则有赖于大库条件下结实率的进一步提高。此外,超级稻品种产量分别与分蘖临界期后各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超级稻品种高产群体获得高产的关键是提高抽穗后物质生产能力,而要进一步实现超高产则需要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能力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超高产群体
物质生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碳库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8
2
作者
王兴龙
莫太相
+5 位作者
邱传志
刘晓林
陈伟
袁继超
张翔
孔凡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42-1348,共7页
设减施氮肥(减氮20%A_1、减氮40%A_2)2个水平,配施有机肥(设不配施B_0、有机肥B_1、生物有机肥B_2)3个水平和不施氮(CK_0)、常规施氮N100%(CK_1)两个对照试验,研究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川中丘陵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总有机碳(TOC)、活性有...
设减施氮肥(减氮20%A_1、减氮40%A_2)2个水平,配施有机肥(设不配施B_0、有机肥B_1、生物有机肥B_2)3个水平和不施氮(CK_0)、常规施氮N100%(CK_1)两个对照试验,研究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川中丘陵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川中丘陵玉米生产可持续的土壤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减少,MBC、TOC、LOC、CPMI均逐渐降低。与常规施氮(CK_1)相比,减氮20%、40%(A_1B_0、A_2B_0)处理MBC分别降低25.6 mg·kg^(-1)、35.08 mg·kg^(-1),TOC降低9.29%、26.46%,LOC降低3.88%、13.14%,CPMI降低1.32%、7.98%。减氮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MBC、TOC、LOC、CPMI及产量。与不配施有机肥相比,减氮20%配施有机肥(A_1B_1、A_1B-2)TOC分别提高19.29%、37.26%,LOC提高24.54%、42.13%,CPMI提高25.13%、44.06%,产量提高14.8%、19.4%。减氮20%、40%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库总体变化趋势为A_1B-2>A_1B_1>A_2B_1>A_2B_2。与CK_1相比,A_1B-2玉米产量提高495.79 kg·hm-^(2),MBC增加21.95 mg·kg^(-1),TOC增加25.50%,LOC增加36.81%,CPMI提高42.17%。土壤微生物量碳、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活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说明活性有机碳能很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特性。减氮20%配施生物有机肥是促进土壤碳库积累、提高产量的推荐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
有机肥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正红6号”的密植效应
被引量:
6
3
作者
胡月秋
徐开未
+5 位作者
龙玲
蒋帆
周元
邱传志
李建兵
陈远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4-162,共9页
为发掘玉米密植增产潜力,探明耐密植玉米品种"正红6号"常规施肥下的密植效应,在川中丘陵区中江县布置田间试验,设置5.25(CK,实际生产密度)、6.00、6.75、7.50、8.25万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正红6号"不同...
为发掘玉米密植增产潜力,探明耐密植玉米品种"正红6号"常规施肥下的密植效应,在川中丘陵区中江县布置田间试验,设置5.25(CK,实际生产密度)、6.00、6.75、7.50、8.25万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正红6号"不同种植密度下生长、倒伏及产量等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指数都随之增大,而茎粗随之减小;平均每增加0.75万株·hm^-2,株高、穗位高分别平均增大6.47 cm、2.13 cm,最大叶面积指数平均增大0.46,茎粗平均减小0.46 mm。密植后,单株地上部干物质量下降,群体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叶和茎鞘干物质转运量增加,茎鞘干物质转运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叶干物质转运率降低;成熟期各部位干物质分配比重为:籽粒>茎>叶>穗轴>叶鞘>苞叶,各部位对密植的响应不同。随着密度增加,倒伏率与倒折率显著增大,空秆率、穗下垂率增大,双穗率减小;穗数显著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质量和收获指数呈下降趋势,秃尖长呈上升趋势。籽粒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7.5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大,相比对照显著增产38.02%。由此可知,玉米密植增大了茎秆倒伏倒折风险,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提高群体干物质生产力来弥补单株生产力的下降,从而获得高产。经模拟,川中丘陵区"正红6号"作为春玉米的适宜密植密度为7.94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正红6号
增密
籽粒产量
密植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平原超级稻超高产群体产量形成与物质生产特点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兰汉军
李旭毅
姜心禄
池忠志
郑家国
罗乐
邱传志
机构
四川省中江县农业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省中江县民主乡人民政府
出处
《中国稻米》
2014年第1期41-43,共3页
基金
农业部重大研究专项"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
四川玉米单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集成研究与示范(2012BAD04B13)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29)
文摘
对Ⅱ优602、德香4103、Q优8号等3个超级稻品种不同产量级别群体的产量形成及干物质生产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从中产(产量≤9.0t/hm2)实现高产(产量9.0~10.5t/hm2)关键在于每穗粒数提高后库容的增大,并同时提高结实率;而要实现超高产(产量≥10.5t/hm2)则有赖于大库条件下结实率的进一步提高。此外,超级稻品种产量分别与分蘖临界期后各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超级稻品种高产群体获得高产的关键是提高抽穗后物质生产能力,而要进一步实现超高产则需要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能力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超级稻
超高产群体
物质生产
Keywords
super rice
super-high yield population
matter production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碳库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8
2
作者
王兴龙
莫太相
邱传志
刘晓林
陈伟
袁继超
张翔
孔凡磊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中江县农业局
成都盖尔盖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42-1348,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307)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2705)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NZ0040)
文摘
设减施氮肥(减氮20%A_1、减氮40%A_2)2个水平,配施有机肥(设不配施B_0、有机肥B_1、生物有机肥B_2)3个水平和不施氮(CK_0)、常规施氮N100%(CK_1)两个对照试验,研究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川中丘陵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川中丘陵玉米生产可持续的土壤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减少,MBC、TOC、LOC、CPMI均逐渐降低。与常规施氮(CK_1)相比,减氮20%、40%(A_1B_0、A_2B_0)处理MBC分别降低25.6 mg·kg^(-1)、35.08 mg·kg^(-1),TOC降低9.29%、26.46%,LOC降低3.88%、13.14%,CPMI降低1.32%、7.98%。减氮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MBC、TOC、LOC、CPMI及产量。与不配施有机肥相比,减氮20%配施有机肥(A_1B_1、A_1B-2)TOC分别提高19.29%、37.26%,LOC提高24.54%、42.13%,CPMI提高25.13%、44.06%,产量提高14.8%、19.4%。减氮20%、40%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库总体变化趋势为A_1B-2>A_1B_1>A_2B_1>A_2B_2。与CK_1相比,A_1B-2玉米产量提高495.79 kg·hm-^(2),MBC增加21.95 mg·kg^(-1),TOC增加25.50%,LOC增加36.81%,CPMI提高42.17%。土壤微生物量碳、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活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说明活性有机碳能很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特性。减氮20%配施生物有机肥是促进土壤碳库积累、提高产量的推荐施肥措施。
关键词
减氮
有机肥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Keywords
nitrogen reduction
organic fertilizer
organic carbon
active organic carbon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正红6号”的密植效应
被引量:
6
3
作者
胡月秋
徐开未
龙玲
蒋帆
周元
邱传志
李建兵
陈远学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4-16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300)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04)资助。
文摘
为发掘玉米密植增产潜力,探明耐密植玉米品种"正红6号"常规施肥下的密植效应,在川中丘陵区中江县布置田间试验,设置5.25(CK,实际生产密度)、6.00、6.75、7.50、8.25万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正红6号"不同种植密度下生长、倒伏及产量等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指数都随之增大,而茎粗随之减小;平均每增加0.75万株·hm^-2,株高、穗位高分别平均增大6.47 cm、2.13 cm,最大叶面积指数平均增大0.46,茎粗平均减小0.46 mm。密植后,单株地上部干物质量下降,群体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叶和茎鞘干物质转运量增加,茎鞘干物质转运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叶干物质转运率降低;成熟期各部位干物质分配比重为:籽粒>茎>叶>穗轴>叶鞘>苞叶,各部位对密植的响应不同。随着密度增加,倒伏率与倒折率显著增大,空秆率、穗下垂率增大,双穗率减小;穗数显著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质量和收获指数呈下降趋势,秃尖长呈上升趋势。籽粒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7.5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大,相比对照显著增产38.02%。由此可知,玉米密植增大了茎秆倒伏倒折风险,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提高群体干物质生产力来弥补单株生产力的下降,从而获得高产。经模拟,川中丘陵区"正红6号"作为春玉米的适宜密植密度为7.94万株·hm^-2。
关键词
玉米
正红6号
增密
籽粒产量
密植效应
Keywords
maize
Zhenghong No.6
densification
grain yield
dense planting effect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都平原超级稻超高产群体产量形成与物质生产特点研究
兰汉军
李旭毅
姜心禄
池忠志
郑家国
罗乐
邱传志
《中国稻米》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碳库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兴龙
莫太相
邱传志
刘晓林
陈伟
袁继超
张翔
孔凡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玉米“正红6号”的密植效应
胡月秋
徐开未
龙玲
蒋帆
周元
邱传志
李建兵
陈远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