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健 林少汾 +6 位作者 陈启慧 邱坤银 徐宏贵 黄科 黎阳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95-1701,共7页
目的:分析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筛选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疗规范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28例新发MDS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所有患儿进... 目的:分析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筛选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疗规范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28例新发MDS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统计预后及筛选影响临床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2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 8∶1,男性发病率较高;年长儿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以三系细胞减少为主,共16例(57. 14%),其余表现为单纯贫血(7. 1%)、单纯血小板减少(7. 1%)、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贫血(14. 29%)、贫血及血小板减少(14. 28%);骨髓象以增生为主(82. 14%),增生的骨髓象均为病态造血,且病态造血的表现形式及程度不一;骨髓活检表明典型的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比例为33. 33%;染色体核型检查显示,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41. 18%。中位随访时间为1. 75年。5例患儿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其中4例持续缓解,1例死亡;未接受HSCT的其余23名患儿中,7例确诊后放弃治疗,其余16例接受化疗(2例CR后放弃治疗,5例转化为AML,3例复发,3例持续CR),死亡11例,9例失访。预测全部患儿5年总体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38. 2±11. 3)%、(35. 3±11. 3)%,其中接受HSCT患儿OS及EFS均明显优于其余患儿,(80. 0±17. 9)%vs(22. 8±11. 5)%(P=0. 039)、(80. 0±17. 9)%vs (17. 5±11. 1)%(P=0. 030)。在本研究的28例患儿中,除接受HSCT(P=0. 016)和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外(P=0. 006),其余为年龄、性别、骨髓存在小巨核细胞、是否为进展性MDS均对预后无影响(P> 0. 05)。结论:儿童MDS罕见,易误诊,存在高度异质性,预后差,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且预后评估体系急需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病态造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预后评估体系
下载PDF
NOPHO-AML 2004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邱坤银 廖雄宇 +6 位作者 黄科 黎阳 翁文骏 徐宏贵 方建培 吴若豪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81,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非M3)采用NOPHO-AML 2004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断的1-13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非M3)33例。按FAB分型:M0 1例,M14例,M2 12例,M4 5例,M5 8例,M6 1例,M7 2例;高危14例...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非M3)采用NOPHO-AML 2004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断的1-13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非M3)33例。按FAB分型:M0 1例,M14例,M2 12例,M4 5例,M5 8例,M6 1例,M7 2例;高危14例,标危19例;均采用NOPHO-AM L 2004方案化疗。应用SPSS 22.0软件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儿诱导第1疗程(AIET)获完全缓解者27例,未缓解者5例,缓解率81.8%。在5例未缓解的患儿中,4例经诱导第2疗程(AM)后获完全缓解,1例未缓解,诱导总缓解率为96.9%。9例(占27.3%)骨髓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完全持续缓解后3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输注红细胞次数是影响早期治疗反应的显著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岁、MRD阳性、输RBC频率>4次和早期治疗反应差为患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9.9%,3年总体生存率为69.2%。8例高危儿童接受强化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优于单纯化疗的患儿。接受化疗的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及骨髓抑制,或药物相关的消化道反应和过敏反应,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均可耐受。结论:NOPHO-AML 2004化疗方案诱导缓解率高,患者耐受性好,早期治疗反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和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会显著影响早期治疗反应,且为患儿骨髓复发的重要因素。对于临床高危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NOPHO-AML 2004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PHO-AML 2004方案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难治性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邱坤银 廖雄宇 +7 位作者 郭淑仪 祁皓宁 蓝菁菁 方建培 黄科 黎阳 徐宏贵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0-904,共5页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难治性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病区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30例allo-HSCT后难治性LOHC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接受MSC...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难治性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病区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30例allo-HSCT后难治性LOHC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接受MSC治疗。MSC来源于第三方骨髓,取4-5代的细胞,以(1.87±0.456)×10~6/(kg·次)输注给患者,每周1次,直至血尿、尿痛症状改善后停用。输注次数分别为1-4次。每日体格检查,定期行相关辅助检查,密切观察MSC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对其中2例患儿动态监测其MSC治疗前、后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30例难治性LOHC患儿,经常规水化、碱化、加强抗病毒等治疗后血尿仍难以缓解,在25例加用甲基强的松龙、MTX、CTX治疗的患儿中有7例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者接受MSC治疗。7例患儿MSC输注次数为1-4次不等,剂量为(1.87±0.456)×10~6/(kg·次),7例LOHC痊愈。2例经MSC治疗后,TNF-α及IL-2R进行性降低。7例LOHC患儿输注MSC后均无发热、皮疹、栓塞等不良反应,BKV监测未见病毒载量增加,无白血病复发或发生继发肿瘤。结论: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难治性LOH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一对同卵双胞胎同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坤银 廖雄宇 +3 位作者 吴若豪 黄科 方建培 周敦华 《新医学》 2017年第10期742-745,共4页
目的分析罕见的同卵双胞胎同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例,探讨白血病发病原因。方法分析1对同患ALL的同卵双胞胎病例的发病、确诊及治疗过程,并以"同卵双(胞)胎"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monozygotic twin... 目的分析罕见的同卵双胞胎同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例,探讨白血病发病原因。方法分析1对同患ALL的同卵双胞胎病例的发病、确诊及治疗过程,并以"同卵双(胞)胎"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monozygotic twins"及"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为检索词,对以下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相关病例的资料。结果该对同卵双胞胎患儿先后患上ALL,其白血病融合基因均未见异常,但其染色体异常不一致,临床分型也不一致,分别被定为ALL的高危型与中危型,经过初次诱导缓解治疗后第33日骨髓均达到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0.01%,随访均未见骨髓复发及髓外复发。检索文献收集到5对同卵双胞胎ALL病例,均有基因或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有2例骨髓复发死亡,余下8例随访显示未复发。结论同卵双胞胎白血病的胎盘内转移假说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胎儿造血细胞形成期产生的染色体异常可能是白血病的起始原因,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可能需第二次打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卵双胞胎 白血病 胎盘内转移假说 二次打击
下载PDF
儿童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邱坤银 周敦华 《新医学》 2015年第4期205-211,共7页
近年来由于强烈有效的化学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患儿的长期存活率已明显提高。化学治疗容易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但目前IFD的诊断和治疗均存在局限性,因此恶性血液病合并IF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其诊治问题... 近年来由于强烈有效的化学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患儿的长期存活率已明显提高。化学治疗容易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但目前IFD的诊断和治疗均存在局限性,因此恶性血液病合并IF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其诊治问题已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该文就儿童恶性血液病合并IFD的诊断和治疗作一介绍,IFD的诊断方面主要介绍了病原菌的形态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病理活组织检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IFD的治疗方面主要介绍了预防性治疗、经验性治疗、诊断驱动治疗和目标治疗,而对于难治或高危患儿,目前常采用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恶性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1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廖雄宇 邱坤银 +7 位作者 吴若豪 郭淑仪 王健 黄科 徐宏贵 黎阳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72-167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IFD诊断标准的164例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病率、临床特征、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在本院收治的1 ...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IFD诊断标准的164例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病率、临床特征、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在本院收治的1 289例血液病患儿中164例发生IFD,发病率为12.7%;感染部位主要为单纯肺部、血液和胃肠道,发生率分别为84.2%、5.5%和3%;共检出真菌35例,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1.5%、20%和14.3%;164例患儿完全缓解36例,部分缓解97例,疾病稳定10例,进展11例,死亡10例,总有效率达81.1%。单因素分析表明,粒细胞缺乏、粒细胞恢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不同的诊断级别是影响患儿抗真菌疗效的显著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则进一步表明,粒细胞恢复和诊断级别为影响IFD患儿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164例患儿抗真菌治疗,在开始的12周内的总体活存率为81.7%,其中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治疗的患儿12周生存率分别为81.4%、80%、69.4%和97.1%,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除卡泊芬净外,其余3种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经对症治疗后患儿均可耐受。结论:本院血液病患儿IFD的发生率为12.7%,肺部为最常见感染部位,且以念珠菌居多。促进粒细胞恢复和尽早的分层诊断有助于IFD的治疗。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患儿,卡泊芬净是一种高效、低毒和预后好的抗真菌药物,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的病因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兰兰 邱坤银 +6 位作者 廖雄宇 梁译文 黄科 黎阳 徐宏贵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7-1173,共7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BK病毒(BKV)与儿童allo-HSCT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血液病区行allo-HSCT的27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前瞻性监测该病区2015年8月至... 目的:前瞻性研究BK病毒(BKV)与儿童allo-HSCT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血液病区行allo-HSCT的27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前瞻性监测该病区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接受allo-HSCT的23例患儿血浆及尿中BKV的DNA载量,以了解allo-HSCT患儿LOHC发生发展和BKV的相关性。结果:在276例allo-HSCT患儿中发生LOHC者67例(24.2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岁、不同病种、非血缘相关供体、预处理使用BU、合并aGVHD、Ⅲ-Ⅳ度aGVHD与LOHC的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岁(P=0.002)、预处理含BU(P=0.042)、Ⅲ-Ⅳ度aGVHD(P=0.011)是LO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3例allo-HSCT患儿中10例尿检出BKV^+,其中6例发生LOHC,在LOHC^+组尿BKV^+率(85.7%)明显高于LOHC-组(25.0%)(χ~2=5.043,P=0.007)。LOHC发生率与尿BKV^+与否(r=0.564,P=0.005)、LOHC严重度与尿BKV载量分别呈正相关(r=0.502,P=0.015)。6例LOHC患儿,5例合并aGVHD,均给予加强抗病毒治疗,其中4例需给予加强免疫抑制治疗。结论:年龄≥6岁、预处理含BU及Ⅲ-Ⅳ度aGVHD是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LO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尿BKV阳性率与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LOHC的发生呈正相关,且尿BKV载量越高,LOHC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BK病毒 儿童
下载PDF
BMMSC治疗儿童难治性aGVHD的疗效和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淑仪 邱坤银 +7 位作者 汤昔康 黄科 徐宏贵 黎阳 翁文骏 许吕宏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5-261,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疗效,...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疗效,通过动态监测输注BMMSC前后患儿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判断BMMSC的疗效并为BMMSC治疗GVHD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allo-HSCT后难治性aGVHD患儿17例(II级GVHD 7例,Ⅲ级GVHD 6例,Ⅳ级GVHD 4例)。所有患儿经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在原有免疫抑制剂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BMMSC,观察GVHD的缓解情况及BMMSC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GVHD患儿输注BMMSC前及输注后d 7和d 14,血清细胞因子IL-2α、IL-6、IL-10、IL-8及TNF-α的水平。结果:BMMSC的累计中位使用剂量为5.5(3.4-11.1)×10^6/kg,平均使用次数3.7(1-13)次,距离确诊GVHD首次输注MSC中位时间为16.5(4-95)d。17例难治性GVHD中,14例治疗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4%,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存活的14例患儿,距首次输注到BMMSC中位随访时间为944(559-1245)d。治疗前Ⅱ、Ⅲ、Ⅳ级GVHD患儿血清TNF-α浓度分别为9.5±4.3、16.3±10.9和35.8±21.2 pg/ml,Ⅱ级与Ⅳ级、Ⅲ级与Ⅳ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MSC治疗有效与无效组间比较,治疗前血清TNF-α为10.8±5.6和40.6±14.8 pg/ml(t=-3.901,P<0.05)。BMMSC治疗有效组中,d 14 IL-10(20.0±17.4)pg/ml较治疗前(7.3±3.1)pg/ml明显升高(t=-2.850,P<0.05),而IL-2α,IL-6,IL-8和TNF-α浓度在治疗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SC治疗儿童难治性GVHD安全有效。TNF-α与GVHD的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GVHD的病情监测。BMMSC可能通过上调体内细胞因子IL-10水平发挥抗GVH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儿童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手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愈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淑仪 方建培 +6 位作者 刘超 黄科 邱坤银 黎阳 徐宏贵 翁文俊 周敦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行非血缘相合allo-HSCT后合并胃肠道GVHD并发不...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行非血缘相合allo-HSCT后合并胃肠道GVHD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转归。结果该患儿胃肠道GVHD表现为顽固性阵发性腹痛、持续性腹泻,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效果欠佳,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腹泻症状缓解,但阵发性腹痛加剧,进食少,间有呕吐胃内容物。在移植后9个月时拟诊不完全性肠梗阻,剖腹探查并行回肠狭窄处的部分肠段切除术,术后患儿腹痛、腹泻逐渐消失。结论胃肠道GVHD是allo-HSCT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联合规律输注MSC可改善GVHD症状,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且输注安全无毒副作用。严重胃肠道GVHD可致肠梗阻并需手术治疗,早期明确诊断,特别是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儿,及时手术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不完全性肠梗阻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抑制
下载PDF
COL6A1基因嵌合突变的Bethlem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若豪 邱坤银 +1 位作者 唐文婷 何展文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941-946,共6页
目的报道1例由COL6A1基因嵌合突变所致的Bethlem肌病,并分析该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trio-WES)对1例Bethlem肌病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序,对检出突变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并以"Bethlem肌病""COL6A... 目的报道1例由COL6A1基因嵌合突变所致的Bethlem肌病,并分析该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trio-WES)对1例Bethlem肌病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序,对检出突变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并以"Bethlem肌病""COL6A1"(包括中英文)为检索词在PubMed、CNK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MedBook)检索相关病例,在千人基因组数据库、ExAC数据库及ClinVar数据库检索患儿的基因突变。结果经trio-WES检测发现,患儿COL6A1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1个c.868G>A(p.G290R)错义突变(突变频率为48.13%),该突变同时在其父亲外周血中检出,但突变频率仅7.89%,考虑为嵌合突变(突变频率<10%),属于新发突变(PS2);该突变导致的蛋白水平改变发生在甘氨酸位置,属于COL6A1基因热点区域突变(PM1);同时该突变在正常人群突变频率数据库中均不存在(PM2)。经多种有害突变预测软件预测结果均提示c.868G>A(p.G290R)为有害突变(PP2+PP3),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判定该新发错义突变为致病性突变(PS2+PM1+PM2+PP2+PP3)。在数据库检索到6例COL6A1基因突变所致Bethlem肌病先证者,无存在嵌合突变者。结论COL6A1基因c.868G>A(p.G290R)为该患儿罹患Bethlem肌病的致病原因,该突变未曾被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COL6A1基因的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6A1基因 Bethlem肌病 嵌合突变 错义突变
下载PDF
米卡芬净治疗急性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合并肺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科 邱坤银 +4 位作者 邓兰兰 方建培 黎阳 郭海霞 周敦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4-847,共4页
目的 观察米卡芬净(MCF)治疗恶性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合并肺侵袭性真菌病(PIF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收治的25例粒细胞缺乏合并PIF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 目的 观察米卡芬净(MCF)治疗恶性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合并肺侵袭性真菌病(PIF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收治的25例粒细胞缺乏合并PIF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15岁,平均(6.2&#177;2.0)岁.包括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12例,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儿4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9例.MCF剂量为3~4 mg/(kg&#183;d),1次/d,7 d为一疗程,治疗2~6个疗程.同时动态监测外周血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高分辨肺CT及各脏器功能指标.结果 25例患儿中确诊2例,临床诊断6例,拟诊17例;25例中病理证实曲霉菌1例,血培养白色念珠菌生长1例.G试验阳性者5例,GM试验阳性者2例.25例患儿胸部高分辨CT均有明显病变,新月形空气征及空洞改变4例,双肺磨玻璃改变9例,双肺散在斑片状、小结节、条索状密度增高影7例,单侧或双侧贴胸壁的楔形实变边5例;25例患儿中5例伴胸腔积液.MCF治疗PIFD有效率为68%(17/25),其中痊愈13例,显效4例,进步4例,无效4例.MCF单药治疗12例,有效8例,联合治疗13例,有效9例.本组患儿未发现过敏、胃肠道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MCF是治疗儿童恶性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PIFD安全且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儿童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坤银 邓兰兰 +7 位作者 黄科 郭海霞 方建培 徐宏贵 薛红漫 黎阳 陈纯 周敦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2-91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患者联合抗真菌治疗的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诊断为IFD并初次接受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且联合治疗持续时间I〉7d的67例血液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联合治疗方案包括棘...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患者联合抗真菌治疗的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诊断为IFD并初次接受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且联合治疗持续时间I〉7d的67例血液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联合治疗方案包括棘白菌素联合三唑类(11例)、棘白菌素联合两性霉素B(10例)、三唑类联合两性霉素B(46例)。结果67例患儿总有效率为79.1%。单因素分析显示:联合治疗期间是否有粒细胞恢复(P=0.031)、原发疾病状态(P=0.023)和联合治疗持续时间(P=0.046)显著影响联合治疗疗效。多因素分析则显示联合治疗持续时间是IFD患儿的独立预后因素(OR=0.229,95%CI0.061~0.863,P=0.029)。棘白菌素联合三唑类组、棘白菌素联合两性霉素B组和三唑类联合两性霉素B组有效率分别为81.8%、60.0%和82.6%(P〉0.05),12周生存率分别为81.8%、80.0%和86.5%(P〉0.05)。67例可评价患儿中34例(50.7%)共发生59例次联合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以低钾血症、尿素氮升高和肝酶增高较为常见。结论对于血液病合并IFD患儿,延长联合治疗持续时间(≥14d)可显著提高疗效。棘白菌素联合三唑类或两性霉素B以及三唑类联合两性霉素B均可作为联合治疗的选择。从疗效、存活率、性价比和剂型等综合考虑,三唑类联合两性霉素B是疗效好、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血液病 儿童 真菌病
原文传递
卡泊芬净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坤银 廖雄宇 +6 位作者 郭淑仪 吴若豪 黄科 黎阳 徐宏贵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区诊断为合并IFD,并且接受卡泊芬净治疗的57例血液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区诊断为合并IFD,并且接受卡泊芬净治疗的57例血液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对本组血液病合并不同诊断级别IFD患儿的卡泊芬净治疗有效率、各诊断级别IFD卡泊芬净一线及二线治疗的有效率及不同诊断级别IFD的血液病患儿卡泊芬净治疗后12周生存率,卡泊芬净治疗有效和无效患儿的疗程,以及不同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患儿的卡泊芬净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评价卡泊芬净治疗血液病合并IFD的安全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卡泊芬净使用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血液病患儿中,91.2%(52/57)为单一部位合并IFD,以肺部最为常见(78.9%,45/57);确诊IFD为5例(8.8%),临床诊断IFD为38例(66.7%),拟诊IFD为14例(24.5%)。②卡泊芬净治疗57例血液病合并IFD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0%(49/57)。临床诊断和拟诊IFD患儿的卡泊芬净治疗有效率为90.4%(47/52),高于确诊IFD患儿的40.0%(2/5),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7,P=0.001)。③确诊和临床诊断IFD患儿的卡泊芬净一线治疗有效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二线治疗的76.9%(10/1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0,P=0.041)。拟诊IFD患儿卡泊芬净一线治疗有效率为90.0%(9/10),亦显著高于二线治疗的25.0%(1/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5,P=0.015)。④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IFD的血液病患儿卡泊芬净治疗后12周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卡泊芬净治疗有效患儿的疗程为(16±7)d,显著长于治疗无效患儿的(8±6)d,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0,P=0.032)。⑥卡泊芬净对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14d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66.6%,显著低于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14d患儿的92.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4,P=0.012)。⑦本组患儿无一例发生与使用卡泊芬净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IFD疗效确切,患儿中性粒细胞缺乏可影响其疗效。该药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推荐应用于血液病合并IFD儿童一线抗真菌治疗,治疗疗程建议>1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血液病 真菌病 念珠菌病 侵袭性 抗真菌药 儿童
原文传递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地中海热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栋方 唐文婷 +3 位作者 邱坤银 潘良武 李晓娟 吴若豪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19-722,共4页
目的分析1个由MEFV基因变异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地中海热(autosomal dominant-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AD-FMF)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先证者为男性,5岁,以"发作性无菌性脑膜炎"作为首发表现,症状表现为发... 目的分析1个由MEFV基因变异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地中海热(autosomal dominant-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AD-FMF)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先证者为男性,5岁,以"发作性无菌性脑膜炎"作为首发表现,症状表现为发作性发热伴头痛呕吐;其母亲、胞兄及胞姐均存在类似发作性发热。提取该家系成员外周血DNA,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变异。对可疑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MEFV基因上第10外显子存在一个c.2229C>G(p.Phe743Leu)错义变异,该变异在其母亲、胞兄及胞姐中均有检出。c.2229C>G虽为国内外未报道的错义变异,但其导致的氨基酸水平的改变(p.Phe743Leu)既往在阿拉伯发病人群中有报道(PS1);该变异在常见正常人群数据库中不存在(PM2),且经Mutationtaster、PROVEAN、PolyPhen-2等变异预测软件预测结果均提示为有害变异;经PubMed BLAST系统分析MEFV基因编码蛋白pyrin第743位氨基酸的改变可影响SPRY_PRY_TRIM20及SPRY_superfamily结构域的完整性;同时经计算机模拟对蛋白3D结构建模分析发现,该氨基酸的改变可导致pyrin蛋白原有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原有功能丧失(PP3)。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序列变异解释指南判定该家系检出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1+PM2+PP3)。结论MEFV基因c.2229C>G(p.Phe743Leu)可能为该家系罹患AD-FMF的致病原因,以"发作性无菌性脑膜炎"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在AD-FMF患者中较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分析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有助于提高国内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FV基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地中海热 无菌性脑膜炎 错义变异
原文传递
一例Ia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病患儿的PMM2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若豪 邱坤银 +3 位作者 李栋方 李宇 邓冰清 罗向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鉴定1例Ia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病(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 type 1a,CDG-1a)患儿PMM2基因的致病性变异。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其PMM2基因的编码区及相关剪切位点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参考ESP及SNP数据库对结... 目的鉴定1例Ia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病(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 type 1a,CDG-1a)患儿PMM2基因的致病性变异。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其PMM2基因的编码区及相关剪切位点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参考ESP及SNP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比对。利用protein BLAST系统分析突变氨基酸的跨种属保守性;利用PubMed BLAST CD-search系统分析PMM2蛋白结构缺失所丧失的蛋白功能域;用PolyPhen-2、SIFT及Mutation Taster软件对新变异进行功能预测。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明确患儿有无存在其他可疑变异。结果患儿携带PMM2基因c. 458_462delTAAGA(p. Ile153*)和c. 395T>C(p. Ile132Thr)复合杂合变异;患儿父亲携带c.458_462delTAAGA杂合变异,患儿母亲携带c.395T>C杂合变异。其中c. 458_462delTAAGA(p. Ile153*)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经PubMed BLAST CD-search系统分析其编码的PMM2蛋白结构存在10个蛋白功能域的丧失,生物活性被严重破坏,预测为可能有害变异;c.395T>C(p.Ile132Thr)在SNP数据库有收录,经功能预测为可能有害变异。经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明确患儿除存在上述PMM2基因变异外不存在其他可疑变异。结论PMM2基因c. 458_462delTAAGA(p.Ile153*)和c.395T>C(p.Ile132Thr)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基因变异检测结果可以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2基因 Ia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病 复合杂合变异 移码变异
原文传递
IQSEC2无义变异所致X连锁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若豪 唐文婷 +3 位作者 邱坤银 唐丹霞 李晓娟 罗向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23-827,共5页
目的:报道1例由IQSEC2基因变异所致的X连锁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并分析IQSEC2基因的致病变异。方法:先证者为男性,1岁6月龄,以"精神发育迟缓伴双眼内斜视"为主要表现。提取患儿及其双亲外周血DNA物,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检... 目的:报道1例由IQSEC2基因变异所致的X连锁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并分析IQSEC2基因的致病变异。方法:先证者为男性,1岁6月龄,以"精神发育迟缓伴双眼内斜视"为主要表现。提取患儿及其双亲外周血DNA物,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对可疑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经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患儿IQSEC2基因第12外显子存在一个c.3163C>T(p.Arg1055*)杂合无义变异,该变异为国内未见报道的新发变异。c.3163C>T(p.Arg1055*)变异经Mutation Taster、PROVEAN、SIFT等变异预测软件预测,结果均提示为有害变异,并经HomoloGene及BLAST系统分析IQSEC2基因编码蛋白第1055位Arg在哺乳动物及无脊椎动物中均高度保守,该氨基酸的提前终止编码可严重影响PH结构域(951-1085)的形成进而导致IQSEC2蛋白完整性严重破坏。同时经UCSF chimera软件对蛋白3D结构建模分析发现,该氨基酸的提前终止编码可导致编码蛋白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及无规卷曲等蛋白二级结构丧失,空间结构严重变形,原有功能丧失。结论:IQSEC2基因c.3163C>T(p.Arg1055*)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罹患X连锁精神发育迟缓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SEC2基因 X连锁全面发育迟缓病 新发变异 无义变异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雄宇 邱坤银 +4 位作者 黄科 黎阳 徐宏贵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5期562-568,共7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对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疗的28例疑似肺部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本研究采用的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将...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对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疗的28例疑似肺部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本研究采用的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22,确诊为肺部感染)和对照组(n=6,非肺部感染)。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儿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mNGS与传统病原体检测方法,对患儿BALF进行病原体检测。采用秩和检验与χ^(2)检验,对2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对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与患儿BALF中mNGS病原体测序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种方法对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价值。本研究通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SYSKY-2022-300-01)。所有患儿接受治疗前,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患儿年龄、男性及免疫功能缺陷患儿比例、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血清CRP及PCT水平、BALF mNGS及传统病原体检测阳性率、BALF mNGS及传统病原体检测报告所需时间、BALF mNGS病原体测序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8例患儿中,mNGS检测患儿BALF的病原体阳性率为89.3%(25/28),高于传统病原体检测方法的17.9%(5/28),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2,P<0.001)。③GAM分析显示,28例患儿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其BALF中mNGS病原体测序读数之间存在负线性关系(P<0.05);当血清CRP水平<60 mg/L时,患儿血清CRP水平随其BALF中mNGS病原体测序读数增加而增加。④BALF mNGS诊断儿童肺部感染的ROC-AUC为0.955(95%CI:0.893~1.000,P=0.180),高于传统病原体检测方法的0.508(95%CI:0.324~0.690,P=0.01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5,P<0.05)。结论BALF mNGS可为儿童肺部感染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体诊断。患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抗感染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宏基因组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雄宇 邱坤银 +3 位作者 吴若豪 黄科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406-412,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6年7月15日,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血液病区住院治疗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的13岁女性患儿为研...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6年7月15日,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血液病区住院治疗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的13岁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文献复习设定检索策略为:以"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侵袭性镰刀菌病""malignant""hematologic disease"及"invasive fuasriosis"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设定为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总结儿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 (1)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MDS。化疗后,其胸部CT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随后四肢、躯干出现紫红色硬结伴中央坏死,并且四肢出现多个皮下液性包块。皮肤活组织病理学检查、骨髓培养和包块引流物培养均提示镰刀菌感染,针对镰刀菌感染采取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抗真菌治疗策略。随访患儿至2017年4月5日,因患儿原发基础疾病无法缓解,家属放弃治疗出院。(2)共计检索到国内外相关文献7篇,涉及21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侵袭性镰刀菌病患儿,其中男性患儿为12例,女性为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并且积极化疗+抗感染治疗无效,预后较差。21例患儿中,死亡为14例,治愈为7例。结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镰刀菌病患儿应早诊断,并且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同时,给予有效和足量、足疗程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可作为治疗侵袭性镰刀菌病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镰刀菌属 活组织检查 抗真菌药 儿童
原文传递
Cohen综合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雄宇 邱坤银 +2 位作者 覃丽君 周小琳 何展文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探讨VPS13B基因突变所致Cohe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为Cohen综合征遗传咨询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Cohen综合征的2例患儿(患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VPS13B基因突变所致Cohe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为Cohen综合征遗传咨询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Cohen综合征的2例患儿(患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病史采集、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Cohen综合征”“Cohen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Cohen综合征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197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征得受试儿家属(父亲、母亲及表叔)知情同意。结果①患儿1病史采集:男性,4岁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相关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提示左侧听觉传导通路损伤,双侧听觉反应阈值可疑范围;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头颅MRI平扫提示双侧额部脑外间隙稍增宽;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提示右侧轻度髋发育不良伴右髋关节半脱位可能;腰椎轻度左侧弯,疑为双髋关节不对称所致;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②患儿2病史采集结果:患儿1胞弟,男性,1岁4个月,亦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相关检查结果:双耳ABR正常;VEP检查提示右眼F-VEP P2波潜伏期稍延迟,振幅正常;脑电图正常;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③患儿1、2遗传性疾病大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提示,2例患儿均携带VPS13B基因2个杂合病理性突变,即VPS13B[8q22 NM_017890.4 Intron50 c.9259-1G>C][8q22 NM_017890.4 Exon57 c.11104_11105de1]基因突变,这2个基因突变位点目前均尚未见文献报道。结论Cohen综合征为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对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落后、高度近视、弱视和色素性视网膜病变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儿,应考虑到Cohen综合征的可能性,并进行基因检测,以及时确诊Cohen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n综合征 VPS13B基因 精神发育迟滞 语言发展障碍 基因测定 儿童
原文传递
一例Floating-Harbor综合征患儿的SRCAP基因移码变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若豪 唐文婷 +3 位作者 邱坤银 周小琳 李晓娟 李平甘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报道1例由SRCAP基因移码变异所致的Floating-Harbor综合征,并分析SCRAP基因的致病性变异。方法先证者为男性,2岁8月龄,以"发现生长迟缓、语言发育落后2年余"为主要表现。提取患儿及其亲本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 目的报道1例由SRCAP基因移码变异所致的Floating-Harbor综合征,并分析SCRAP基因的致病性变异。方法先证者为男性,2岁8月龄,以"发现生长迟缓、语言发育落后2年余"为主要表现。提取患儿及其亲本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变异。对可疑的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分析,发现患儿SRCAP基因上第34外显子存在一个c.7273dupA(p.Thr2425Asnfs*18)移码变异,该变异为国内外未经报道的新发变异。通过HomoloGene系统及MEGA软件分析,发现SRCAP蛋白第2425位Thr在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乃至无脊椎动物中均高度保守,该氨基酸变异为Asn,可导致编码蛋白在2443位后终止编码,导致编码蛋白完整性严重破坏。同时经PubMed CD-search系统分析,显示SRCAP蛋白在2443位即终止编码,可导致其丧失所有与DNA结合的蛋白基序即AT-hook结构域,从而影响相关目的基因的转录激活,进而导致机体生长发育受影响。另一方面,c.7273dupA(p.Thr2425Asnfs*18)变异经MutationTaster变异预测软件预测,提示该变异为有害变异。结论SRCAP基因c.7273dupA(p.Thr2425Asnfs*18)可能为该患儿罹患Floating-Harbor综合征的病因,致病性变异的检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AP基因 Floating-Harbor综合征 新发变异 移码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