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迪 苏云 +3 位作者 邱士超 严佐发 高峰 马严明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肱骨中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肱骨中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12周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及术前、术后3d应激反应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观察组Constant-Murley、Mayo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短(P<0.05)。术前两组骨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观察组骨钙素(BGP)、胶原羟基末端肽(CTX)、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有改变,但观察组术后3d血清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08%,与对照组14.58%对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骨代谢指标,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中段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关节功能 骨代谢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对同年入藏(拉萨)大学生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追踪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邱士超 孙鑫昌 +4 位作者 脱兴霞 普仓决 张依 次央普赤 丁亚丽 《西藏医药》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对同年入藏(拉萨)的大学生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动态追踪测量并与土著藏族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拉萨市(海拔3650m)新入学的361名藏、汉族大学生(汉族197名、藏族164名)作为测试对象,在一年内分别进行三... 目的:对同年入藏(拉萨)的大学生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动态追踪测量并与土著藏族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拉萨市(海拔3650m)新入学的361名藏、汉族大学生(汉族197名、藏族164名)作为测试对象,在一年内分别进行三次相关生理指标(血氧饱和度、血压、肺活量、心率、体重、身高等)的检测以及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内地非高原地区大学生(以下简称内地大学生)相关生理指标与土著藏族大学生(以下简称藏族大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内地大学生进入高原后,相关生理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结论:内地大学生在高原环境下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可以缩小与土著藏族大学生的差距,生理上达到基本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藏大学生 生理指标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导管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肺栓塞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冉继朋 张静波 +4 位作者 刘丽英 李闯 杨静云 马振杰 邱士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肺栓塞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高危、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统计并比较术前和术后两... 目的探讨导管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肺栓塞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高危、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统计并比较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肺动脉直径和三尖瓣反流速度;检测肺动脉收缩压、高敏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肺动脉直径短于对照组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慢于对照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和pro-BNP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和pro-BN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导管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高危、中高危肺栓塞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右心室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碎栓 导管溶栓 肺栓塞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双侧肱骨髁上骨折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邱士超 赵德伟 +1 位作者 吴迪 程亮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8期1223-1225,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主要在于关节的慢性炎症,20%~40%的RA患者最终可累及肘关节。当RA患者发生骨折并发症时,以脊柱及髋部骨折为主,但出现双侧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却鲜见报道,本文就1例成...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主要在于关节的慢性炎症,20%~40%的RA患者最终可累及肘关节。当RA患者发生骨折并发症时,以脊柱及髋部骨折为主,但出现双侧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却鲜见报道,本文就1例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双侧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肱骨髁上骨折 双侧
下载PDF
黄芩、白术通过调节岩藻糖基转移酶Ⅳ、Ⅶ的表达促进胚胎体外黏附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媛媛 张玉梅 +3 位作者 燕秋 邱士超 李晓航 张小梅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875-880,886,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芩、白术对胚胎体外黏附的影响及其调控的糖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RL95-2)和人绒毛膜细胞(JAR),并经米非司酮诱导后建立着床障碍模型。通过黏附实验观察不同浓度黄芩、白术水煎液对胚胎黏附率的影响,采用RT-PCR... 目的:探讨黄芩、白术对胚胎体外黏附的影响及其调控的糖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RL95-2)和人绒毛膜细胞(JAR),并经米非司酮诱导后建立着床障碍模型。通过黏附实验观察不同浓度黄芩、白术水煎液对胚胎黏附率的影响,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着床相关寡糖合成关键酶的表达变化。结果:黄芩、白术50 mg/L治疗组胚胎黏附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着床相关的岩藻糖基转移酶Ⅳ、Ⅶ(FUT4、FUT7)的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01)。结论:中药黄芩、白术可通过上调FUT4、FUT7的表达促进胚胎体外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白术 着床 岩藻糖基转移酶Ⅳ(FUT4) 岩藻糖基转移酶Ⅶ(FUT7)
原文传递
臭氧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前列腺素E_2、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迪 苏云 +3 位作者 邱士超 严佐发 高峰 马严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第3期90-92,110,共4页
目的探讨臭氧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前列腺素E_2(PGE_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 目的探讨臭氧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前列腺素E_2(PGE_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臭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疼痛程度、PGE_2、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GE_2、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血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臭氧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以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也能抑制PGE_2、IL-1β、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玻璃酸钠 膝骨关节炎 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7
作者 吴迪 苏云 +3 位作者 邱士超 严佐发 高峰 马严明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但选择固定方式不当,可能造成内固定失效,产生髋内翻或外旋、肢体缩短等,不利于预后。本研究探寻骨转子间骨折最佳治疗方法,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目的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但选择固定方式不当,可能造成内固定失效,产生髋内翻或外旋、肢体缩短等,不利于预后。本研究探寻骨转子间骨折最佳治疗方法,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6-15-2018-02-15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五科收治的9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观察组46例接受PFNA治疗,对照组46例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s plate,LPFP)治疗,对两种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后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开长度分别为(7.53±1.03)和(12.82±2.08)cm,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1.53±20.15)和(342.36±32.58)m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丢失量分别为(22.13±2.36)和(28.96±3.41)g,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7.58±1.02)和(16.35±2.33)s、手术时间分别为(40.12±7.12)和(58.38±8.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57、39.097、11.170、23.385和11.069,均P<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为(73.83±5.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1±6.17)分,t=9.397,P<0.001;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较对照组17.3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小,手术时间短,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