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弹模量阻尼比测试技术与归一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斌 傅旭东 +1 位作者 张本蛟 邱子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9-666,共8页
动弹模量与阻尼比是土动力分析最基本的力学参数,一般通过较小应变范围的动三轴试验得到,测试技术的可靠性与试验参数求取的准确性是进行抗震安全性评估的关键。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比较了力与位移传感器内置与外置、不同相对位置等因... 动弹模量与阻尼比是土动力分析最基本的力学参数,一般通过较小应变范围的动三轴试验得到,测试技术的可靠性与试验参数求取的准确性是进行抗震安全性评估的关键。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比较了力与位移传感器内置与外置、不同相对位置等因素对滞回圈、动弹模量与阻尼比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存在残余变形的不闭合滞回圈的动弹模量与阻尼比的计算方法,比较了频率、围压、固结比等因素对试验成果的影响规律及特征,并在Janbu公式中引入固结比的幂函数影响因子,对不同围压、不同固结比下的动弹模量阻尼比进行了归一化特性研究。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国内科研机构在土动力参数测试方面的能力,对抗震工程与科研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弹模量 阻尼比 滞回圈 围压 固结比 归一化
下载PDF
基于最优加权组合预测的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邱子锋 沈简 +1 位作者 傅旭东 罗浩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7,共5页
监控量测技术可收集能反映施工过程中围岩动态的信息,据此判断围岩的稳定状态、确定二次衬砌时机及验证所选支护方式的合理性。通过对华蓥山隧道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建立了多个回归模型进行比选,得到拟合精度较高的回归模型;基于最优加... 监控量测技术可收集能反映施工过程中围岩动态的信息,据此判断围岩的稳定状态、确定二次衬砌时机及验证所选支护方式的合理性。通过对华蓥山隧道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建立了多个回归模型进行比选,得到拟合精度较高的回归模型;基于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法对拱顶沉降量进行预测,通过对比组合预测和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验证了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法的优越性;将最优加权组合预测的结果应用于沉降速率的分析,可以确定隧道二次衬砌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法在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预测精度,较单一预测模型能更加有效地反映拱顶沉降的发展趋势;选取精度较高的单一预测模型进行最优加权组合预测,分析变形速率,可以为确定隧道的二次衬砌时间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监控量测数据 回归分析模型 最优加权组合预测 预测精度
下载PDF
考虑破碎的堆石料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洪兴 陈伟 +1 位作者 邱子锋 傅旭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34-239,共6页
堆石料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破碎,基于单颗粒破碎机制,依靠生成的颗粒簇单元克服刚性圆形颗粒模拟堆石料颗粒不能破碎的缺陷,采用线性接触模型建立堆石料颗粒破碎的数值模型。模拟室内平面应变试验,分析堆石料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内部接触... 堆石料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破碎,基于单颗粒破碎机制,依靠生成的颗粒簇单元克服刚性圆形颗粒模拟堆石料颗粒不能破碎的缺陷,采用线性接触模型建立堆石料颗粒破碎的数值模型。模拟室内平面应变试验,分析堆石料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内部接触力、微裂纹和各种能量的变化,探讨堆石料颗粒破碎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颗粒簇生成的数值试样通过内部黏结力断裂更能真实反映堆石料颗粒破碎;堆石料颗粒破碎首先发生在大粒径和接触力较大的颗粒,并逐步向最大压应力方向发展,最终试件内部产生剪切破裂滑动面;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堆石料的剪切微裂纹数大于拉伸微裂纹数,颗粒破碎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峰值点附件产生大量颗粒破碎;小变形情况下,总输入能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储存在颗粒簇内部颗粒间接触,大变形情况下,弹性应变能以储存-释放的形式转换其他形式耗能,并导致其他形式耗能增加。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堆石坝体变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颗粒破碎 颗粒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坡顶建筑物沉降及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沈简 邱子锋 徐晓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37-342,共6页
某边坡顶部有一多层建筑物,建筑物距边坡坡肩边缘的最小距离为5.9 m,边坡采用"双排桩"支护,但其嵌固深度不足。由于坡脚开发住宅楼,平整场地,在距离既有边坡坡脚9 m处开挖地下室基坑(深度4 m),诱发了边坡滑动,导致建筑物变形... 某边坡顶部有一多层建筑物,建筑物距边坡坡肩边缘的最小距离为5.9 m,边坡采用"双排桩"支护,但其嵌固深度不足。由于坡脚开发住宅楼,平整场地,在距离既有边坡坡脚9 m处开挖地下室基坑(深度4 m),诱发了边坡滑动,导致建筑物变形。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分析监测结果,得出了"建筑物发生显著不均匀沉降、倾斜率超过允许值,基坑开挖导致既有边坡产生了较明显的变形"的结论;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和灰色理论等方法进行沉降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得出了"既有边坡需采取支护措施,否者会发生破坏"的结论;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对既有边坡进行二次治理,根据坡体可能产生圆弧滑动或折线滑动模式,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以及支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计算,为既有边坡的治理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坡顶 建筑物 沉降预测 稳定性分析 灰色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