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盐红螺菌科细菌发酵酱渣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邱宏端 李明伟 +1 位作者 陈聪辉 徐姗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8-122,共5页
采用酿造酱渣培养光合细菌 ,对物料配比、含水率、料层厚度、光照及干燥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测定酱渣光合细菌蛋白饲料的全氨基酸成分 ,并将酱渣光合细菌蛋白饲料应用于鱼苗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以酱渣 7份、麸皮 3份配料 ,物料含水率 ... 采用酿造酱渣培养光合细菌 ,对物料配比、含水率、料层厚度、光照及干燥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测定酱渣光合细菌蛋白饲料的全氨基酸成分 ,并将酱渣光合细菌蛋白饲料应用于鱼苗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以酱渣 7份、麸皮 3份配料 ,物料含水率 5 4%~ 5 8% ,料层厚度 7.0~ 8.5 cm,光合细菌接种量 5 % ,和置于室内自然光照、2 5℃左右的温度下培养 3 d,酱渣光合细菌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 2 1.3 %~ 2 2 .7% ,较原料酱渣提高 3 5 %以上 ,氨基酸总量提高 2 0 %左右 ;用酱渣光合细菌蛋白饲料喂养鱼苗 ,鱼苗成活率有所提高 ,但个体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渣 耐盐红螺菌 蛋白饲料 工艺条件 发酵工艺
下载PDF
耐盐红螺菌对水产养殖病害细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邱宏端 陈智伟 +2 位作者 袁重桂 林娟 高敏珠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探明光合细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功能,对病鳖、鳗及南美白对虾动物体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人工感染健康动物检测致病性;探讨耐盐红螺菌对病害细菌分离株的抑菌效能,和有效抑菌作用时细胞所处的生长期。试验结果... 为探明光合细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功能,对病鳖、鳗及南美白对虾动物体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人工感染健康动物检测致病性;探讨耐盐红螺菌对病害细菌分离株的抑菌效能,和有效抑菌作用时细胞所处的生长期。试验结果表明,水产动物病害细菌分离株为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菌株;耐盐红螺菌的代谢产物对病害细菌分离株均有抑制作用,其平板抑菌圈为1.2~1.4cm,最低抑菌浓度多为4~8倍稀释液;耐盐红螺菌的拮抗物质随细胞对数生长过程中生成,至细胞衰亡期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红螺菌 水产养殖 病害细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荚膜红假单胞菌应用型扩大培养液的优化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邱宏端 腾蓉 +1 位作者 陈雪鸣 蔡文博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 ,探讨基础营养培养液中醋酸钠、酵母膏、蛋白胨等 5种成分对荚膜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capsu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 ,优化应用型扩大培养液配方。结果表明 ,醋酸钠和酵母膏对荚膜红假单胞菌生长繁殖具有显著的影...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 ,探讨基础营养培养液中醋酸钠、酵母膏、蛋白胨等 5种成分对荚膜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capsu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 ,优化应用型扩大培养液配方。结果表明 ,醋酸钠和酵母膏对荚膜红假单胞菌生长繁殖具有显著的影响。荚膜红假单胞菌应用型扩大培养液可为 :在 1L的养殖水体中添加 6g醋酸钠和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红假单胞菌 扩大培养液 正交设计 生长繁殖 光合细菌 水产养殖 水质净化
下载PDF
耐盐和降高NH_4^+、NO_2^-红螺菌科细菌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邱宏端 石贤爱 +2 位作者 郭养浩 吴奋武 赵建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NH4+、NO2- 耐盐 养鱼 荚膜红假单胞菌
下载PDF
耐盐红螺菌拮抗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邱宏端 徐姗楠 +1 位作者 林娟 陈朝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2-366,共5页
耐盐红螺菌的无菌代谢产物经CM-SephadexC-50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获得3个蛋白吸收峰:PSB2-1’峰,PSB2-2’峰,PSB2-3’峰。其中PSB2-1’峰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PSB2-1’峰组分样品经透析脱盐,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其冷冻干燥样... 耐盐红螺菌的无菌代谢产物经CM-SephadexC-50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获得3个蛋白吸收峰:PSB2-1’峰,PSB2-2’峰,PSB2-3’峰。其中PSB2-1’峰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PSB2-1’峰组分样品经透析脱盐,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其冷冻干燥样品进行毛细管电泳与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表明PSB2-1’峰的抑菌蛋白物质已达到较高纯度,其准确分子量为9290Da。耐盐红螺菌拮抗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紫外线不敏感,但对酸碱性较敏感;用蛋白酶处理,其抑菌活性受枯草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影响。耐盐红螺菌产生的拮抗物质可初步归属于小分子热稳定肽(SH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红螺菌 拮抗物质 分离纯化 特性
下载PDF
耐盐红螺菌科细菌对淡水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邱宏端 徐姗楠 +1 位作者 朱航 王沁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对耐盐红螺菌科光合细菌应用于淡水斑点叉尾、彭泽鲫养殖后 ,水化学环境因子、细菌类群及养殖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鱼池泼施光合细菌后 ,水体NH4 + -N、NO2 --N、NO-3 -N和COD下降 ,溶氧和pH上升 ;细菌类群及数量变化大致... 对耐盐红螺菌科光合细菌应用于淡水斑点叉尾、彭泽鲫养殖后 ,水化学环境因子、细菌类群及养殖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鱼池泼施光合细菌后 ,水体NH4 + -N、NO2 --N、NO-3 -N和COD下降 ,溶氧和pH上升 ;细菌类群及数量变化大致是 :光合细菌提高 3~ 5 0倍 (多数在 15~ 2 0倍 ) ,亚硝酸细菌提高 3倍 ,硝酸细菌提高 4~ 5倍 ;斑点叉尾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肠杆菌科细菌提高 9.4% ,气单胞菌属降低7.5 % ,彭泽鲫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假单胞菌属降低 16 % ,肠杆菌科提高 2 1% ;养殖生物的养殖效果是 :斑点叉尾鱼苗个体增重提高 15 .7% ,彭泽鲫苗个体增重提高 1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红螺菌科细菌 淡水鱼池 水质 细菌类群 影响
下载PDF
植物多糖的提取及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邱宏端 林娟 +1 位作者 宋智晶 石丽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100,共5页
采用水提法提取枸杞、红枣、甘薯、淮山 4种植物原料及花菇多糖 ,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 ,并将植物提取多糖用于双歧杆菌的增殖试验。结果表明 ,植物多糖提取优化条件 ,加水比例分别为 :枸杞、红枣 1∶ 10 ,花菇 1∶ 15 ,甘薯 1∶ 3,淮... 采用水提法提取枸杞、红枣、甘薯、淮山 4种植物原料及花菇多糖 ,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条件 ,并将植物提取多糖用于双歧杆菌的增殖试验。结果表明 ,植物多糖提取优化条件 ,加水比例分别为 :枸杞、红枣 1∶ 10 ,花菇 1∶ 15 ,甘薯 1∶ 3,淮山 1∶ 9;提取温度 :80~ 95℃ ;提取时间 1~ 3h。5种原料在优化条件下的多糖提取率相对于植物取样质量分别为 :枸杞 5 1.8%、红枣 5 3.2 %、花菇 2 8.2 %、甘薯 18.8%、淮山 18.3%。5种原料提取多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菌体在对数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 (R)提高 135 %~ 85 % ,世代时间 (G)缩短 5 6 %~ 4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提取 双歧杆菌 增殖作用
下载PDF
4株红螺菌科细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宏端 徐姗楠 +2 位作者 蔡玉婵 杨泳芝 谢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对4株红螺菌(荚膜红假单胞菌PSB-2、球形红假单胞菌PSB-3、胶质红假单胞菌H1和沼泽红假单胞菌H10)的去细胞上清液(CFS)抑制水产养殖病原菌的作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养殖水体环境对红螺菌拮抗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红螺菌在细胞生长稳定... 对4株红螺菌(荚膜红假单胞菌PSB-2、球形红假单胞菌PSB-3、胶质红假单胞菌H1和沼泽红假单胞菌H10)的去细胞上清液(CFS)抑制水产养殖病原菌的作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养殖水体环境对红螺菌拮抗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红螺菌在细胞生长稳定期后能有效分泌拮抗物质,其去细胞上清液(CFS)对20多株水产养殖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从抑菌活性看,荚膜红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其他菌株:荚膜红假单胞菌对水产养殖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64 AU/mL,而其他红螺菌株多为4~16 AU/mL。在养殖水体的生态因子中,水体pH、NH4+-N与NO2--N对红螺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影响较大,pH7~9,NH4+-N低于5 mg/L、NO2--N浓度低于7mg/L时抑菌活性较强,而养殖水体温度与溶氧变化对红螺菌的抑菌活性基本无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螺菌 水产养殖病原菌 拮抗作用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搭建多维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被引量:6
9
作者 邱宏端 林娟 谢航 《高教论坛》 2009年第7期70-72,共3页
本文从搭建多维教学平台出发,侧重讨论了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搭建的几个基本平台,包括自学能力培养的常规平台、想象思维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基本平台、科研锻炼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和搭建学校与社会锻炼能力培养的永久平台的四个方... 本文从搭建多维教学平台出发,侧重讨论了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搭建的几个基本平台,包括自学能力培养的常规平台、想象思维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基本平台、科研锻炼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和搭建学校与社会锻炼能力培养的永久平台的四个方面内容,并论述了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表现舞台的机制和理念,这对现代大学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和思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教学平台 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微生物学
下载PDF
甘薯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林娟 邱宏端 +2 位作者 林霄 李志达 黄伟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6,共3页
水提法提取甘薯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 :提取温度 85℃ ,加水比 1∶7,提取时间 2 .5h ,提取率为2 6 .71% ;甘薯多糖经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和SephadexG - 10 0柱层析纯化 ,得到 4种纯多糖组分 ,其分子量分别为 86KD、4 7KD、2 3KD、1... 水提法提取甘薯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 :提取温度 85℃ ,加水比 1∶7,提取时间 2 .5h ,提取率为2 6 .71% ;甘薯多糖经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和SephadexG - 10 0柱层析纯化 ,得到 4种纯多糖组分 ,其分子量分别为 86KD、4 7KD、2 3KD、176D ,百分含量分别为 18.5 1%、36 .80 %、17.93%、2 5 .2 0 % ;甘薯多糖经完全酸水解后 ,用纸层析法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提法 提取 甘薯多糖 工艺条件 成分分析 药物 分离纯化
下载PDF
UASB反应器中影响污泥颗粒化的工程因素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养浩 孟春 +3 位作者 石贤爱 邱宏端 陈剑峰 吴陵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82,共7页
研究了具有不同微生物群系的接种污泥、流动方式和流速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粒化的影响。颗粒化过程包括:微生物絮凝体的形成、亚核的形成,亚核增长和颗粒成熟四个阶段。微絮凝体的形成取决于酸化菌的作用... 研究了具有不同微生物群系的接种污泥、流动方式和流速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粒化的影响。颗粒化过程包括:微生物絮凝体的形成、亚核的形成,亚核增长和颗粒成熟四个阶段。微絮凝体的形成取决于酸化菌的作用。流体的动量传递和流体对悬浮物的剪切作用是影响亚核形成的关键性工程因素。为此提出最低流速概念,即形成污泥膨胀床的最低流速。合适的进料速率、污泥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 厌氧污泥床 反应器 污泥颗粒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固定化红螺菌生物转盘反应器处理味精工业废水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养浩 王德强 +2 位作者 邱宏端 孟春 邱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采用固定化光合细菌的转盘式生物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结果表明,在好氧(微氧)条件下,COD去除能力比在厌氧条件下强.在无曝气条件下,高浓度物料容易导致厌氧发酵.最佳转盘转数为80r/min.当转盘外缘线速高于0.52m/s时,生物膜剥... 采用固定化光合细菌的转盘式生物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结果表明,在好氧(微氧)条件下,COD去除能力比在厌氧条件下强.在无曝气条件下,高浓度物料容易导致厌氧发酵.最佳转盘转数为80r/min.当转盘外缘线速高于0.52m/s时,生物膜剥离趋势加剧.采用预酸化-厌氧-好氧串并联工艺处理味精废水,系统运行稳定.COD去除率达92%以上,同时可产具有应用价值的富含光合细菌的菌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废水 光合细菌 生物转盘反应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假丝酵母菌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谢航 邱宏端 +1 位作者 林娟 陈朝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2-145,共4页
为筛选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功能菌,从海水中取样,用212mg/L氨氮浓度的分离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获得了一株能高效降解养殖水体氨氮功能的菌株,经鉴定为假丝酵母菌。通过研究养殖水体氨氮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对菌株降解氨氮作用的影响,... 为筛选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功能菌,从海水中取样,用212mg/L氨氮浓度的分离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获得了一株能高效降解养殖水体氨氮功能的菌株,经鉴定为假丝酵母菌。通过研究养殖水体氨氮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对菌株降解氨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降解氨氮较适宜的条件为养殖水体氨氮≤20mg/L,pH值6~7,温度25~30℃,盐浓度0~1%,溶氧2mg/L以上。假丝酵母菌在这种水体生态条件下接种5%,氨氮降解率接近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 养殖水体 氨氮 降解
下载PDF
紫云英根瘤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管凤贞 钟少杰 +4 位作者 邱宏端 林戎斌 张辉 陈济琛 林新坚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24-532,共9页
从采自福建各地紫云英的根瘤中分离出具有一般根瘤菌特征的菌株18株,在对其进行初步细菌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16SrDNA进行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鉴定结果为:YX、Z3、GZ与ZK1为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菌种,B3、XZ、M6与... 从采自福建各地紫云英的根瘤中分离出具有一般根瘤菌特征的菌株18株,在对其进行初步细菌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16SrDNA进行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鉴定结果为:YX、Z3、GZ与ZK1为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菌种,B3、XZ、M6与百脉根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loti可能为同一菌属的不同变种;ZLH2为黄单孢菌属Xanthomonas菌种;M3、M10、ZK7、ZQH、B4、B7为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菌种;B6、B5、B1、Z1为根瘤菌属Rhizobium菌种。为了进一步考察各鉴定菌株的结瘤情况,利用琼脂试管法和水培法将部分菌株与紫云英闽紫品种(1号、5号、6号、7号)和80410411品系进行配对结瘤,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阐明了紫云英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并且通过对比琼脂试管法和水培法在结瘤结果上的异同,为探究紫云英与不同根瘤菌结瘤能力的差异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根瘤菌 分离 16S RDNA 鉴定 琼脂试管法 水培法 结瘤
下载PDF
高浓度有机废水二相厌氧消化过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养浩 孟春 +3 位作者 石贤爱 陈剑锋 邱宏端 张景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9-473,共5页
以填充床生物膜酸化反应器与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ASB)甲烷化反应器组成的二相厌氧消化装置处理高浓度啤酒废水或合成废水,最大处理能力为32~35kgCOD/d·m3。提出了二相工艺高负荷运行时最低必需酸化率的概念... 以填充床生物膜酸化反应器与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ASB)甲烷化反应器组成的二相厌氧消化装置处理高浓度啤酒废水或合成废水,最大处理能力为32~35kgCOD/d·m3。提出了二相工艺高负荷运行时最低必需酸化率的概念。进水浓度5000mgCOD/L,容积负荷30kgCOD/d·m3时,最低酸化率为28%。对主要操作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表明,操作负荷、酸化率和进水碱度是影响COD去除率的主要操作参数。对二相厌氧消化系统中影响反应器内微生物群系的生态平衡、微生物本征活性和反应器宏观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相厌氧消化 工艺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高麦芽糖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志达 张蓉真 +4 位作者 邱宏端 陈剑锋 黄椿 唐根源 吴红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6-33,共8页
本文报道以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为原料,用α-淀粉酶控制液化,DE值为5~6,而后用β-淀粉酶和枝切酶(异淀粉酶或普鲁兰酶)的双酶协同作用,制取麦芽糖含量70%~75%的高麦芽糖浆。研究不同枝切酶的反应参数对麦芽糖含量的... 本文报道以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为原料,用α-淀粉酶控制液化,DE值为5~6,而后用β-淀粉酶和枝切酶(异淀粉酶或普鲁兰酶)的双酶协同作用,制取麦芽糖含量70%~75%的高麦芽糖浆。研究不同枝切酶的反应参数对麦芽糖含量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对指导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高麦芽糖 枝切酶 协同作用 糖浆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红黄壤细菌群落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斯 邱珊莲 +3 位作者 邱宏端 陈济琛 王飞 林新坚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7,共6页
运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培肥措施下闽东地区红黄壤茶园定位实验地的土壤细菌群落基因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培肥措施对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单施无机肥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不利于保持茶园土壤生... 运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培肥措施下闽东地区红黄壤茶园定位实验地的土壤细菌群落基因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培肥措施对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单施无机肥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不利于保持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无机肥+有机肥+豆科绿肥"综合培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基因多样性提高幅度最大。聚类分析表明,不施肥与单施无机肥的细菌群落结构最为相近,而"无机肥+有机肥+豆科绿肥"和"无机肥+豆科绿肥"培肥模式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其它施肥处理间的差异性较大,其中"无机肥+有机肥+豆科绿肥"尤为显著,说明套种豆科绿肥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无机肥+有机肥+豆科绿肥"培肥模式的茶叶产量和茶叶营养物质累积量最大,这进一步佐证了此培肥模式能促进茶园生态系统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 施肥 群落结构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CHB6高芽孢形成率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林陈强 谢廼鸿 +2 位作者 邱宏端 郑力 陈济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9期1746-1749,共4页
以CHB6的细胞生物量和芽孢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无机盐离子对地衣芽孢杆菌CHB6的细胞生长量及芽孢形成的影响,通过优化获得地衣芽孢杆菌CHB6的细胞生长量和芽孢形成率均较高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Mn2+离子对CHB6的影响最... 以CHB6的细胞生物量和芽孢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无机盐离子对地衣芽孢杆菌CHB6的细胞生长量及芽孢形成的影响,通过优化获得地衣芽孢杆菌CHB6的细胞生长量和芽孢形成率均较高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Mn2+离子对CHB6的影响最显著,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糖蜜1.5%、大豆蛋白胨0.5%、MnSO4.H2O 0.04%、MgSO4.7H2O 0.05%、CaCl2 0.1%、K2HPO4.3H2O 0.1%、KH2PO4 0.125%、NaCl0.5%。细胞生长量可达4.8×109 CFU/mL,芽孢形成率达到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CHB6 芽孢率 正交优化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CS16发酵条件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慧 白丹虹 +2 位作者 陈济琛 邱宏端 林新坚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6-393,共8页
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CS16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CS16抑菌活性较强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结果显示: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0.5%,豆粕1.5%,K2HPO40.01%;发酵条件为pH 7.5,接种量4%,装瓶量5... 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CS16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CS16抑菌活性较强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结果显示: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0.5%,豆粕1.5%,K2HPO40.01%;发酵条件为pH 7.5,接种量4%,装瓶量50mL/250mL,培养时间24h,发酵温度30℃时,菌量达3.3×109cfu·mL-1,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42倍,抑菌活性提高了7%。抑菌活性物质测定结果表明CS16中抑菌活性物质可分为杀死病原菌和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2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香蕉枯萎病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抑菌活性物质
下载PDF
棘托竹荪孢子粉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彦辉 林陈强 +2 位作者 邱宏端 陈济琛 林新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6-1581,共6页
采用水提与醇提两种方法,通过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还原力、超氧自由基和对Fe2+的螯合力五种评价模型研究破壁与未破壁竹荪孢子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抗氧化效果不同,水提与醇提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 采用水提与醇提两种方法,通过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还原力、超氧自由基和对Fe2+的螯合力五种评价模型研究破壁与未破壁竹荪孢子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抗氧化效果不同,水提与醇提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较强,尤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8.10%;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对Fe2+的螯合力中,醇提比水提的抗氧化效果明显;破壁孢子粉相比未破壁的抗氧化活性强;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破壁竹荪孢子粉的抗氧化活性有影响;破壁竹荪孢子粗多糖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初步测定了孢子粉的粗多糖、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为开发竹荪孢子粉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破壁孢子粉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