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邱志建 卢钊楷 韩全国 《当代医学》 2011年第7期90-91,共2页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单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各时点的镇静评分及术中...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单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各时点的镇静评分及术中遗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静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顺行性遗忘优于对照组(P<0.05),且血流动力学、呼吸稳定。结论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静,顺行性遗忘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瑞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 镇静 顺行性遗忘
下载PDF
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阻滞在高龄髋关节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邱志建 卢钊楷 韩全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2期3597-3598,共2页
关键词 单侧腰硬联合麻醉 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阻滞 轻比重 髋关节手术 应用 高龄患者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上肢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观察
3
作者 邱志建 卢钊楷 韩全国 《现代医院》 2010年第12期23-24,共2页
目的评价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在上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组(PCR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每组20例,PCRA组:0.25%罗哌卡因+0.3%曲马多+0.004... 目的评价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在上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组(PCR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每组20例,PCRA组:0.25%罗哌卡因+0.3%曲马多+0.004%昂丹司琼100 ml,PCIA组:1%曲马多+0.004%昂丹司琼100 ml。两组给药模式:负荷量(5 ml)+持续量(2 ml/h)+PCA量(1毫升/次),锁定时间20 min。分别在术后4、8、12、24 h记录镇痛效果(VAS)、镇静效果(Ramsay)、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按压次数。结果 24 h内,PCRA组VAS、Ramsay评分、按压次数低于PCIA组(p<0.05),PCR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也低于PCIA组。结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PCRA)用于上肢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肢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谭素云 肖圣华 +4 位作者 王智钧 韩全国 刘永宏 邱志建 卢钊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86-2489,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不同剂量右关托咪定...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不同剂量右关托咪定+超低剂量纳洛酮组(RDN1组-RDN3组),观察记录患者术后30min、1、2、4、8、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第一疼痛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芬太尼使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任意时间点平均VAS得分R组〉RDN1组〉RDN2组〉RDN3组,R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N2组和RDN3组在观察的任何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RDN1组和RDN2组在第一疼痛时间、术后1h按压次数上无统计学差异,RDN2组和RDN3组在术后24h按压次数上无统计学差异,芬太尼用量3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低于R组。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低剂量纳洛酮能明显改善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痈觉过敏,其效果随右美托咪定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这种增高对急性疼痛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纳洛酮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谭素云 肖圣华 +3 位作者 韩全国 邱志建 卢钊楷 朱水英 《现代医院》 201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复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RD组),瑞芬太尼+...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复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RD组),瑞芬太尼+超低剂量纳洛酮组(RN组),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超低剂量纳洛酮组(RDN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以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插管。RD、RN、RDN插管成功后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极低剂量纳洛酮0.1μg·kg^-1·h^-1、右美托咪定0.6μg·kg^-1+超低剂量纳洛酮0.1μg·kg^-1·h^-1,四组患者术中均输注0.25μg·kg^-1·min^-1的瑞芬太尼,并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瑞芬太尼的输注速率,每次增减幅度为0.05μg·kg^-1·min,吸入1.2%~3%的七氟醚,填塞鼻腔时停止输注。术毕所有患者均行芬太尼PCIA,并在PACU观察1h。记录术后30min、1、2、4、8、12、24hVAS评分,记录离开PCAU时及24小时累计镇痛泵按压次数和PCIA用量,观察PCIA期间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第一疼痛时间。结果与R组相比,RD组、RN组、RDN组术后各点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RD组和RN组相比,RDN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累计PCIA按压次数及芬太尼用量R组最多,RD组和RN组次之,RDN组最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及超低剂量纳洛酮均能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作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低剂量纳洛酮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下载PDF
改良式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卢钊楷 韩全国 +1 位作者 王智钧 邱志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二次剖宫产术480例,随机分为改良腰硬联合组、传统腰硬联合组两组。改良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见脑脊液,根据患者体重蛛网膜...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二次剖宫产术480例,随机分为改良腰硬联合组、传统腰硬联合组两组。改良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见脑脊液,根据患者体重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0.75-1ml,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立即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5m1,5min没有全脊麻等不良反应后,根据麻醉平面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7-12ml;传统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人腰麻针见脑脊液,根据患者体重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1.5-2ml,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记录两组产妇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范围及效果、术中疼痛强度、辅助用药情况、手术医生满意程度、生命体征变化及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改良腰硬联合组比传统组最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更长,各项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升压药使用次数更少,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更高(P〈0.05);麻醉阻滞范围、麻醉效果、术中疼痛、辅助用药、手术医生满意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和传统式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一样好,但却更安全,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 传统式 腰硬联合麻醉 瘢痕子宫 剖宫产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智钧 韩全国 +1 位作者 刘永宏 邱志建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ASAI^II级镇痛分娩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分别给予0.15%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5μg/m L(R1组)、0.1%罗...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ASAI^II级镇痛分娩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分别给予0.15%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5μg/m L(R1组)、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4μg/m L(R2组)、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0.3μg/m L(R3组)。各组分别经硬膜外注入0.15%、0.125%、0.1%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0.5、0.4、0.3μg/m L混合液5m L作为试验剂量,观察10min无全脊麻、广泛阻滞及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后,再于硬膜外管给药10m L作为镇痛首次剂量,观察15min确定效果良好后连接患者自控镇痛泵,设置泵入速度5m L/h。比较观察三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能、运动阻滞程度以及对产程、顺产率、产妇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下肢麻木感、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在镇痛30min和分娩后,HR、MAP以及VAS评分、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在各时间点Apgar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0.1%罗哌卡因联合0.3μg/m L舒芬太尼运动阻滞轻,下肢麻木感、瘙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少,无痛分娩满意度评分高。结论 0.1%(极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0.3μg/m L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运动阻滞少,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
下载PDF
两种臂丛麻醉方式在急诊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符紫艺 刘永宏 +3 位作者 黄建忠 韩全国 邱志建 黄粱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臂丛肌间沟两点法阻滞麻醉和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急诊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诊就诊拟行手外伤手术的儿童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间沟组和腋路组,每组44例。肌间沟组采用臂丛肌间沟两点法进行阻滞麻... 目的对比分析臂丛肌间沟两点法阻滞麻醉和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急诊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诊就诊拟行手外伤手术的儿童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间沟组和腋路组,每组44例。肌间沟组采用臂丛肌间沟两点法进行阻滞麻醉,腋路组采用臂丛腋路两点法进行阻滞麻醉。对两组患儿麻醉参数、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腋路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明显优于肌间沟组(P<0.05);腋路组麻醉有效率95.45%较之肌间沟组患儿93.18%(P>0.05);腋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肌间沟组的18.18%(P<0.05)。结论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急诊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达到急诊小儿麻醉快速、安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肌间沟两点法 臂丛腋路两点法 手外伤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反序式回输方法在稀释性自体血回输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卢钊楷 张少丰 +4 位作者 邱志建 陈怀佳 韩全国 黄梁淘 谭素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2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评价反序式回输方法在稀释性自体血回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800ml,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反序式回输法-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采用顺序式回输法-白体血回输技术,C组不采... 目的评价反序式回输方法在稀释性自体血回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800ml,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反序式回输法-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采用顺序式回输法-白体血回输技术,C组不采取以上血液保护措施。三组在手术过程中有输血指征时,分别输入自体血或异体血。结果A组只有1例输注异体血,B组只有3例输注异体血,而C组60%以上输注异体血。结论稀释性自体血回输能达到少输异体血,节约血源和减少输血风险的目的,而其中反序式回输方法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序式 稀释性 自体血回输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定在开腹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卢钊楷 邱志建 +4 位作者 钟志辉 陈怀佳 韩全国 黄梁淘 符紫艺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有效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c、F、D1、D2、D3),每组各20例。D1、D2、D3组手术消毒铺巾时静脉泵注右旋美托...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有效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c、F、D1、D2、D3),每组各20例。D1、D2、D3组手术消毒铺巾时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定0.8txg/kg的负荷剂量,10min输注完毕,而后分别以0.1、0.2、0.4μg/(kg·h)持续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以生理盐水10m1/h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F组采用传统的芬太尼3μg/kg+咪唑安定40μg/k手术消毒铺巾时静脉泵注,10min输注完毕,此后以生理盐水10ml/h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记录每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SpO2值及警觉/镇静(OAA/S)评分,围麻醉期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各实验D组在T2-T5时刻与对照c组比较HR值、OA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F组比较在他时刻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各实验D组在T1与T2-T5时刻组内比较HR值、OAA/S评分均存在明显下降(P〈0.05);各实验组间在T3~M时刻:与D1组比较,D2组在T5时刻的HR值.T3-T5时刻的OA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D3组在T3~T5时刻的HR值及OA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与D2组比较,D3组在T5时刻的HR值、OAA/s评分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开腹阑尾切除术能够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抗牵拉、抗焦虑作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当减慢心率,特别是可以减少围麻醉期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定 硬膜外麻醉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盐酸曲马多控释片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志建 卢丹 +1 位作者 陈晓燕 尤孝庆 《广东药学》 2005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制备盐酸曲马多控释片,可控制给药,1天1次。方法 通过对薄膜衣的材料及致孔剂的选择,制备了微孔膜控 制释放片。结果 体外释放实验表明,控释片2 h累积释放百分量小于35%,12 h的累积释放百分量为72.4%,释放行为符 合零级方程,稳... 目的 制备盐酸曲马多控释片,可控制给药,1天1次。方法 通过对薄膜衣的材料及致孔剂的选择,制备了微孔膜控 制释放片。结果 体外释放实验表明,控释片2 h累积释放百分量小于35%,12 h的累积释放百分量为72.4%,释放行为符 合零级方程,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控释片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有理想的控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控释 片剂 稳定性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研制萘普生缓释微丸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志建 陈晓燕 +1 位作者 卢丹 尤孝庆 《广东药学》 2005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 研究萘普生缓释微丸的制备,减小给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萘普生缓释微丸的工艺研究。结果 体外释放度试验中, 8h累积释放量大于75%,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本品在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较为稳定。结论... 目的 研究萘普生缓释微丸的制备,减小给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萘普生缓释微丸的工艺研究。结果 体外释放度试验中, 8h累积释放量大于75%,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本品在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较为稳定。结论 该缓释微丸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有理想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普生 缓释微丸 释放度 稳定性
下载PDF
三种制粒法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辉 邱志建 《黑龙江医药》 CAS 2002年第6期440-442,共3页
以摇摆式制粒法、高速搅拌切割制粒法与一步喷雾制粒法分别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并比较三法所得颗粒的性质、片剂质量等。结果表明以高速搅拌切割制粒法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颗粒致密均匀,流动性与可压性好,片剂溶出度优良,片剂质量更容... 以摇摆式制粒法、高速搅拌切割制粒法与一步喷雾制粒法分别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并比较三法所得颗粒的性质、片剂质量等。结果表明以高速搅拌切割制粒法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颗粒致密均匀,流动性与可压性好,片剂溶出度优良,片剂质量更容易控制,劳动效率和标准化程度高,符合GMP要求,易于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法 制备 盐酸环丙沙星片 工艺研究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的腹横平面阻滞(TAP)在腹腔镜胃肠手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14
作者 卢钊楷 刘永宏 +4 位作者 陈醒霞 邱志建 陈怀佳 黄粱淘 张小利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2322-2323,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的腹横平面阻滞(TAP)在腹腔镜胃肠手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腹腔镜胃肠手术治疗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腹腔镜胃肠手术,观察组47例,为腹横平面阻滞下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效...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的腹横平面阻滞(TAP)在腹腔镜胃肠手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腹腔镜胃肠手术治疗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腹腔镜胃肠手术,观察组47例,为腹横平面阻滞下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1.06±0.34)d、经口进食时间(1.20±0.43)d、肠道排气时间(1.06±0.36)d与对照组比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6、7.881、14.303、15.22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3、8.649、12.869、7.471,P<0.05)。结论: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进行超声腹横平面阻滞治疗时,可提升患者快速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促使脏器功能恢复,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平面阻滞 腹腔镜胃肠手术 快速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