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3H护理服务模式在儿科优质护理病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邱惠仙 谌朝辉 陈兰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0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3 H护理服务模式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3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5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4~6月实施新型3 H护理模式的5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 目的:探讨新型3 H护理服务模式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3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5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4~6月实施新型3 H护理模式的5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新型3 H护理服务模式后护患纠纷发生少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3H护理服务模式可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优质护理 护理管理 满意度
下载PDF
门诊换药室对烧伤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邱惠仙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4期182-183,共2页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门诊换药室烧伤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82例门诊换药室接受换药的烧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门诊换药室烧伤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82例门诊换药室接受换药的烧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换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2.0±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10±0.44)分,低于对照组的(3.48±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8.5)分,高于对照组的(87.9±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换药室烧伤患者换药全过程采用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疼痛感,利于创面的愈合,并且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上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换药室 烧伤 焦虑情绪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临床类型抽动障碍患儿免疫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言钊 周克英 邱惠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2171-2172,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类型抽动障碍(TD)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变及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T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类型将TD患儿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TTD)组、慢性抽动障碍(CTD)组、Tburette...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类型抽动障碍(TD)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变及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T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类型将TD患儿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TTD)组、慢性抽动障碍(CTD)组、Tburette综合征(TS)组,以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四组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TS组、CTD组CD8+细胞百分比高于TTD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组、CTD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和血清IgG水平低于TTD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组和CTD组之间、TTD组和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细胞百分比、血清IgA、血清IgM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和CTD患儿存在细胞免疫紊乱和体液免疫水平低下,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TD的发病机制之一,不同类型TD免疫功能改变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搐性运动障碍/免疫学 淋巴细胞亚群 多动秽语综合征/免疫学 儿童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邱惠仙 谌朝辉 叶丽芊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3期1225-1226,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结合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结合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完全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强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保证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癫痫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邱惠仙 谌朝辉 陈兰珍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40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40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后ATC得分、依从性、疾病知情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后患者ATC得分为(22.00±3.00)分、依从性为91.67%、疾病知情度为94.17%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83%,较对照组的ATC(16.00±1.00)分、依从性51.67%、疾病知情度66.68%及护理工作满意度62.50%都有明显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可明显提高小儿哮喘患者的雾化治疗效果、ATC得分、患者的依从性、疾病知情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 小儿哮喘 雾化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邱惠仙 周克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3期322-323,333,共3页
目的评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86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1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评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86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1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1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高达97.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0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动性抽动症患儿开展综合性干预护理,可减轻患儿精神及心理上的压力,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降低发病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综合性护理 心理 效果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7
作者 庄艳云 陈翠艳 +1 位作者 王晔 邱惠仙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2177-217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实施的效果。方法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每日护理工作。结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实施的效果。方法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每日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5.85±1.23)d、平均住院费用为(3925.70±246.58)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8±1.17)d、(4785.15±333.83)元,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97.57±1.12)%、(97.63±1.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10±1.15)%、(92.88±1.1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患儿康复,减少其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过敏性紫癜 效果
下载PDF
家庭护理干预对小儿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庄艳云 邱惠仙 +2 位作者 叶丽芹 刘亚兰 唐芳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1242-1243,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遗尿症(PNE)患儿的效果.[方法]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52例5~12岁的拒绝药物治疗的PN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给予观察组指导膀胱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生活调护等家庭护理措施,对照组仅予安慰...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遗尿症(PNE)患儿的效果.[方法]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52例5~12岁的拒绝药物治疗的PN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给予观察组指导膀胱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生活调护等家庭护理措施,对照组仅予安慰剂维生素C服用,5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采用家庭护理干预PNE患儿有效率达到5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2%.[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PNE患儿的病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遗尿症 护理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对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叶丽芹 庄艳云 +2 位作者 邱惠仙 刘亚兰 李博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4期9-10,共2页
目的针对拒绝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实行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以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条件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60)。对照组:入选患儿观察其自然缓解率;研究组:采用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饮... 目的针对拒绝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实行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以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条件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60)。对照组:入选患儿观察其自然缓解率;研究组:采用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唤醒治疗、膀胱训练等),进行缓解率疗效的对比研究,得出行为治疗在家长监督参与下的有效方案,并为经济较差的患儿找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研究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行为疗法(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唤醒治疗、膀胱训练等)对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 行为疗法 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下载PDF
白血病患儿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庄艳云 谌朝辉 邱惠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PICC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PICC组患儿静脉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而静...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PICC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PICC组患儿静脉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而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PICC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时间,减少患儿静脉穿刺次数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为白血病患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术 白血病患儿 护理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兰珍 邱惠仙 叶丽芹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478-47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68例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间歇组和机械组各84例,间歇组在基础处理的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机械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给予全面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68例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间歇组和机械组各84例,间歇组在基础处理的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机械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给予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 h及12 h的动脉血气指标(p H、Pa CO2、Pa O2),并分析两组患儿的脑血流指标(Vs、Vd、S/D、RI、PI)的情况。结果两组的通气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脑血流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2 h及12 h的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间歇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显著低于机械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新生儿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下载PDF
儿童抽动障碍与感染及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言钊 周克英 邱惠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与微生物感染及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儿童抽动障碍80例,进行外周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EB病毒(EBV)IgM抗体、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与微生物感染及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儿童抽动障碍80例,进行外周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EB病毒(EBV)IgM抗体、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照组为40名健康儿童,比较三组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感染组进一步分为ASO亚组、EBV+CMV亚组和MP亚组,分析三亚组间上述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感染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低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CD8+细胞百分比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IgG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和对照组血清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感染组内三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TD中合并微生物感染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紊乱和体液免疫水平降低。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搐性运动障碍 感染 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