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艳 邱敬锦 刘肖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就诊于信宜市人民医院的60例额叶癫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就诊于信宜市人民医院的60例额叶癫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单次发作持续时间、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研究组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额叶癫痫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其病情发作,效果显著,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癫痫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邱敬锦 梁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7期2176-217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出血转化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ACI出血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组,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有糖尿病组,将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无糖尿病组,P...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出血转化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ACI出血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组,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有糖尿病组,将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无糖尿病组,Pearson相关分析ACI出血转化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38例合并糖尿病、22例未合并糖尿病。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BMI、PLT、FIB、TG、HDL-C、LDL-C、TC、脑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FBG、HbA1c、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FBG、HbA1c与心房纤颤史、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均呈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出血转化患者心房纤颤史、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与FBG、HbA1c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出血转化 糖尿病 血糖 相关性
下载PDF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梁艳 刘肖 +1 位作者 邱敬锦 邓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托吡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PSQI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控制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癫痫患者实施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调节神经递质分泌,改善睡眠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钠 托吡酯 睡眠质量 神经递质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邱敬锦 梁艳 凌世光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12期63-65,78,共4页
目的评价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50例患者,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为25例,观察组经桡动脉途径治疗与对照组经股... 目的评价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50例患者,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为25例,观察组经桡动脉途径治疗与对照组经股动脉途径治疗,将两组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1.62±0.11)min、曝光时间(4.87±0.23)min、止血时间(1.25±0.42)min、手术时间(29.63±5.65)min和术后恢复时间(5.56±2.11)min均短于对照组穿刺时间(3.09±0.32)min、曝光时间(5.33±0.42)min、止血时间(18.65±6.45)min、手术时间(42.65±8.18)min、术后恢复时间(22.05±3.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造影剂使用剂量(62.63±11.52)mL与对照组造影剂使用剂量(62.79±11.0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96.00%)低于对照组(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92.00%)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尿潴留、血管痉挛、血肿、假性动脉瘤)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应用不同路径均可以达到治疗效果,但是经桡动脉途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经桡动脉途径 经股动脉途径 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造影剂使用剂量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治疗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梁艳 刘肖 +1 位作者 邱敬锦 邓莉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0期76-78,87,共4页
目的 分析左乙拉西坦(LEV)治疗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JME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A组采用LEV治疗,B组采用丙戊酸钠(VP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左乙拉西坦(LEV)治疗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JME患者分为两组,各58例。A组采用LEV治疗,B组采用丙戊酸钠(VP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对肌阵挛发作(MS)、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94.83%,均略高于B组的86.21%、9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脑电图改善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低于B组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0,P<0.05)。结论 LEV治疗JME的疗效与VPA相当,但安全性明显高于VPA,可作为临床治疗JME的首选一线抗癫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肌阵挛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动脉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邱敬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年第23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联合动脉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联合动脉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支架取栓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管再通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动脉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能够促进AIS患者的脑血管再通,恢复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支架取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凌世光 邱敬锦 邓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60例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起病时间6小时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及药物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60例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起病时间6小时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及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接受急诊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RS和NIHSS评分更好(P<0.05)。结论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降低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从而有效提升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能力,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效果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