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超声与CT引导经皮同轴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肿物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邱旭龙 李锐雄 +2 位作者 卢来顺 陈恕 蓝斌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与CT引导经皮同轴肺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因周围型肺肿物在我院行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的215例患者,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分成超声组和CT组,评价两组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时... 目的:比较超声与CT引导经皮同轴肺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因周围型肺肿物在我院行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的215例患者,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分成超声组和CT组,评价两组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于周围型肺肿物,超声组与CT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穿刺时间超声组(9.32±2.55)min明显少于CT组的(22.43±2.55)min(P<0.05);超声组与CT组的诊断敏感性为94.94%vs 96.2%(P>0.05),特异性均为100%,准确率为96.85%vs 96.59%(P>0.05);并发症发生率超声组明显低于CT组(3.93%vs 27.27%,P<0.01)。结论:超声和CT引导经皮同轴肺穿刺活检对于周围型肺肿物的诊断具有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高等优点,但超声引导更安全、快速、费用低、无辐射性,是临床优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肿物 经皮肺穿刺活检 同轴技术 超声 CT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方忠民 蓝斌 +6 位作者 杨彦龙 李锐雄 王沐廷 朱天翔 陈恕 马陈声 邱旭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和总体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187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微创手术组95例.开放手术组92例,比较两组手术的围术期相关指...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和总体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187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微创手术组95例.开放手术组92例,比较两组手术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总生存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无明显差别;微创手术组术后第1、2天疼痛明显减轻(POD1:3.1±0.8vs3.9±0.9,P=0.03;POD2:2.7±0.6vs3.5±0.5,P=0.018),术后3d胸管引流总量减少(410±160vs710±208,P=0.01)、胸管留置时间缩短(5.2±1.5vs7.5±1.0,P=0.028)、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减少(22.5%vs51%,P=0.01)。随访6~48个月,微创手术组总生存率略优于开放手术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0%vs75.6%,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前者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达到同样淋巴结清扫效果,有效减轻术后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胸管引流量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获益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全胸腔镜手术 开胸肺切除术 总生存率 围手术期并发症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蔡慕妍 李琼妹 +2 位作者 王沐廷 邱旭龙 李锐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686-2689,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3个月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影响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连续患者共121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向患者发放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3个月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影响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连续患者共121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向患者发放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与术前比较CABG术后3个月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以及躯体健康总评和精神健康总评的分值均增高(P<0.01)。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术后辅助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因素与术后精神健康总评分值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 CABG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分值较术前均不同程度增高,合并基础疾病、高龄患者、女性患者、病变较重、术前健康评分值低等因素是导致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针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与远期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沐廷 李锐雄 +6 位作者 方忠民 朱天翔 蓝斌 陈恕 邱旭龙 杨彦龙 马陈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3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探讨针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胸腔镜的辅助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记录手术开始前及... 目的探讨针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胸腔镜的辅助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记录手术开始前及手术过程中各时间段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morheology,HR)、血氧饱和度(Sp O2)等情况,并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5±11.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8±2.6)ml;轻度疼痛9例(15.00%),中度疼痛7例(11.67%),无疼痛44例(73.33%);术后患者的手掌温度较术前升高(2.5±0.6)℃;平均住院时间(2.1±0.9)天;患者低潮气量的通气时间平均为(7.4±2.3)min,最长时间为15min。所有患者的MAP、HR在各时间段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Sp O2始终保持在97%~10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1~34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发现行T3切断与行T3T4切断患者出现代偿性出汗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的手汗症均全部消失,有效率达100%,行T3切断与行T3T4切断患者之间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孔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安全有效,选择切断T3与切断T3T4神经链在术后代偿性多汗及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旨在保证手汗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卢来顺 邱旭龙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3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周围型肺部病变需行活检明确诊断的患者88例,分为A组与B组,A组4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单纯活检针活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周围型肺部病变需行活检明确诊断的患者88例,分为A组与B组,A组4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单纯活检针活检,B组41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比较分析两组的病灶位置、大小、手术用时、活检病理结果、并发症、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位置、病灶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手术用时(17.23±4.05)min,B组手术用时(23.12±4.81)min,B组手术用时明显比A组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A组穿刺后并发气胸2例,咯血1例; B组穿刺后并发气胸1例,无咯血发生。A组并发症发生率6.4%(3/47)较B组高2.4%(1/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5例患者获得满意取材,2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95.7%;B组41例均获得满意取材,穿刺成功率100%。讨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对直径较小的周围型肺部病变进行活检更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病变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同轴套管
下载PDF
经食管床与经胸骨后上提路径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方忠民 蓝斌 +6 位作者 朱天翔 李锐雄 王沐廷 杨彦龙 陈恕 马陈声 邱旭龙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比较经食管床与经胸骨后两种上提路径行管状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问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的16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食管床路径组(85例)和胸骨后... 目的比较经食管床与经胸骨后两种上提路径行管状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问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的16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食管床路径组(85例)和胸骨后路径组(82例)。分别于术后1、3、6、9及12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除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食管床路径组低于胸骨后路径组外(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49例患者完成了术后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食管床路径组术后吞咽梗阻和吞咽干呕两项症状明显优于胸骨后路径组,但反酸和烧心两项症状则相对更严重(均P〈0.05)。两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管床路径和经胸骨后路径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用于食管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均可获得较好的术后生活质量。前者术后吞咽功能优于后者,但反流症状却更为显著,因此,两种吻合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临床经验及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管状胃 经食管床路径 经胸骨后路径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智能化技术在工厂电气自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邱旭龙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20年第96期126-126,共1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和企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甚至这种需求也逐渐转变为“依赖”。 电力资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电气自动控制设施在满足国家电力需求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和企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甚至这种需求也逐渐转变为“依赖”。 电力资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电气自动控制设施在满足国家电力需求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同时,从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两个方面,让相关工作人员以更加深刻的态度分析智能控制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意义。 因为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较好地解决自动化控制中的设计问题,而且能有效地解决和消除相关的故障和困难,它对保证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有序运行,提高对各种风险的抵抗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工厂电气 自控工程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