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舟二号”大气密度探测器的探测结果 Ⅱ.在太阳和地磁扰动期间高层大气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5 位作者 贺爱卿 祝义强 孙丽琳 林宪文 李宏 徐学培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选用了SZ-2大气密度探测器在2001年2—4月间的探测数据,进行日照和阴影区域热层大气密度对太阳和地磁活动程度的响应变化的探讨.结果表明,日照区大气密度峰值主要随F10.7值而变,在地磁扰动期间,阴影区大气密度对扰动的响应更明显,通常... 选用了SZ-2大气密度探测器在2001年2—4月间的探测数据,进行日照和阴影区域热层大气密度对太阳和地磁活动程度的响应变化的探讨.结果表明,日照区大气密度峰值主要随F10.7值而变,在地磁扰动期间,阴影区大气密度对扰动的响应更明显,通常响应变化开始于高纬度地区,然后向低纬度地区推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密度 地磁扰动 太阳活动 大气密度探测器 日照区 阴影区 “神舟二号”探测嚣
下载PDF
神舟2号大气密度探测器的探测结果(Ⅰ) 日照和阴影区域热层大气密度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5 位作者 贺爱卿 祝义强 孙丽琳 林宪文 李宏 徐学培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选用了神舟2号(SZ-2)大气密度探测器在2001年2—4月间的探测数据,进行日照和阴影区域热层大气密度变化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高度410km附近,日照和阴影区域大气密度变幅为2—3倍,变幅的大小与地磁活动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日照面大气密度峰... 选用了神舟2号(SZ-2)大气密度探测器在2001年2—4月间的探测数据,进行日照和阴影区域热层大气密度变化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高度410km附近,日照和阴影区域大气密度变幅为2—3倍,变幅的大小与地磁活动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日照面大气密度峰区位于星下点地方时1400—1500LT的纬度处,峰值大小与太阳活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阴影面大气密度谷区位于星下点地方时0400-0500的纬度处,同时在±10°纬度区域中还出现了阴影面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地磁活动 大气密度 日照 阴影区 神舟2号 大气密度探测器
下载PDF
“神舟3号”运行高度上大气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6 位作者 贺爱卿 祝义强 孙丽琳 林宪文 李宏 徐学培 叶海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9-274,共6页
“神舟3号”(SZ-3)大气密度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发射入轨,在轨运行期间获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范围(330—410 km)内的大气密度数据.数据分析表明,无明显太阳和地磁扰动时,热层大气密度的主要变化之一是日照和阴影区域之... “神舟3号”(SZ-3)大气密度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发射入轨,在轨运行期间获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范围(330—410 km)内的大气密度数据.数据分析表明,无明显太阳和地磁扰动时,热层大气密度的主要变化之一是日照和阴影区域之间的涨落变化,最大涨落变化比约为3.0,变化比与太阳和地磁活动程度有关.在2002-04-17和2002-04-19的强地磁扰动时,全球热层大气密度上涨,同时在磁扰峰期探测获得30°N—40°N区域出现密度扰动异常现象.对强地磁扰动在运行轨道高度上大气密度最大涨幅约为60%左右,响应过程在时间上要比地磁扰动过程滞后6—7h,日照和阴影区域中大气密度的响应变化程度明显不同.在太阳活动程度发生变化时,热层大气密度会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密度 太阳活动 地磁活动 “神舟3号”探测器 运行轨道
下载PDF
神舟4号大气成分探测的新结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6 位作者 叶海华 贺爱卿 孙丽琳 李宏 祝义强 林宪文 徐学培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8-454,共7页
神舟4号(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4留轨舱上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入轨,在在轨运行的前3个多月中,正值地球南半球处于夏半球季节,并发生了多次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62 km附近)大... 神舟4号(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4留轨舱上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入轨,在在轨运行的前3个多月中,正值地球南半球处于夏半球季节,并发生了多次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62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新结果.探测数据表明,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也能引起热层大气中主要成分O和N2的数密度值增高的响应变化.同样在进入地磁扰动峰期后较高纬度处出现了N2的异常增变和O的异常降变以及大气密度异常扰动的现象,但此期间所出现异常现象的地域与SZ-3和SZ-2大气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相反,它仅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成分 南半球 地磁扰动 探测 地球 热层 异常 轨道舱 在轨运行 大气密度
下载PDF
“神舟三号”大气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2002年4月磁暴期间大气成分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6 位作者 贺爱卿 祝义强 孙丽琳 林宪文 李宏 徐学培 叶海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2,共8页
“神州三号”(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26日发射入轨,正遇2002年4月发生的连续两次地磁扰动事件,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50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探测数据表明,在地... “神州三号”(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26日发射入轨,正遇2002年4月发生的连续两次地磁扰动事件,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50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探测数据表明,在地磁扰动期间,不仅发生了大气中主要成分O和N2的数密度值增变的响应变化,而且在进入地磁扰动峰期开始后6h左右在较高纬度处出现了N2的异常增变和O的异常降变. 4-5h后,这种异常增变峰和降变谷由纬度42°N左右逐渐推移向纬度较低地区,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三号” 大气成分探测器 2002年4月 地磁扰动事件 数密度 空间探测 磁暴
下载PDF
球载离子质谱计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3 位作者 徐国良 林宪文 贺爱卿 徐学培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5期302-306,共5页
在中层大气的探测研究中,离子质谱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获得有关大气中自然离子的数据,而且从所测离子成分能推算出部分中性痕量气体。球载离子质谱计用来研究平流层大气离子成分的特性和含量。本文主要论述所研制球载离子质谱计... 在中层大气的探测研究中,离子质谱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获得有关大气中自然离子的数据,而且从所测离子成分能推算出部分中性痕量气体。球载离子质谱计用来研究平流层大气离子成分的特性和含量。本文主要论述所研制球载离子质谱计的测试方法、技术性能和初步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计 离子成分 大气离子 初步实验结果 测试方法 中层大气 四极杆 痕量气体 四极滤质器 吸附泵
下载PDF
箭载深冷泵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4 位作者 徐国良 林宪文 金书林 齐建为 张亮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一种箭载液氦深冷泵已由中科院空间中心和低温中心研制成功。经实验测试和分析证实,性能上有≥2000L/s的高抽速,对火箭飞行的大气环境和时间而言,箭载深冷泵对He,H2一类难凝气体有显著的低温捕集和冷凝作用,并有适应火箭飞行环境... 一种箭载液氦深冷泵已由中科院空间中心和低温中心研制成功。经实验测试和分析证实,性能上有≥2000L/s的高抽速,对火箭飞行的大气环境和时间而言,箭载深冷泵对He,H2一类难凝气体有显著的低温捕集和冷凝作用,并有适应火箭飞行环境条件和工作状态的特点。它将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被应用于中、高层大气的火箭探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 深冷泵 探测设备
下载PDF
ABNORMAL INCREASE OF HNO_3 CONCENTRATION IN THE EI CHICHON VOLCANIC CLOUDS
8
作者 邱时彦 F.ARNOL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8年第7期591-595,共5页
The March 28 and April 4, 1982 eruptions of the E1 Chichon volcano produced the densest dust cloud of this century in the stratosphere which provided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study aerosol and its weather and c... The March 28 and April 4, 1982 eruptions of the E1 Chichon volcano produced the densest dust cloud of this century in the stratosphere which provided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study aerosol and its weather and climatic significance, and the minor atmospheric constituent diffusion, transport and sink mechanisms, etc.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 OPPORTUNITY climatic unprecedented weather cloud AEROSOL MINOR LATITUDE CONSTITU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