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在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9
1
作者 邱昌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7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在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中心收治的99例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给予A组48例患...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在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中心收治的99例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给予A组48例患者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进行治疗,给予B组51例患者复方沙棘籽油栓进行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病变面积、HPV-DNA、白带性状以及白带量。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病变面积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P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A、B两组的脓性白带以及白带量均有一定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在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很好,患者HPV感染转阴率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慢性宫颈炎 高危型 HPV感染
下载PDF
立足根本防治羊水栓塞 被引量:2
2
作者 邱昌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9X期148-150,共3页
羊水栓塞(AFE)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过敏、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脏器功能损害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80%。目前国内对AFE的研究及报道相对分散,若... 羊水栓塞(AFE)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过敏、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脏器功能损害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80%。目前国内对AFE的研究及报道相对分散,若能建立对其的系统认识,将有利于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合理预防、早期识别并及时处理AFE,从而提高产科质量,降低AFE发病率及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产程处理 干预
下载PDF
立体评估风险 三段法防治感染 被引量:2
3
作者 邱昌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9X期50-51,共2页
目的结合本院剖宫产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初步建立切口感染风险评估体系,寻求基层医院防治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剖宫产切口感染病例资料,与5年前剖宫产切口感染率对比,分析近5年我院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较... 目的结合本院剖宫产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初步建立切口感染风险评估体系,寻求基层医院防治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剖宫产切口感染病例资料,与5年前剖宫产切口感染率对比,分析近5年我院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结果基层医院中,术前产妇贫血、肥胖、可能存在感染状态(阴道炎、胎膜早破),术中手术医师操作技能,术后整体管理质量均与剖宫产切口感染率密切相关。结论提倡临床带教质量把关,预先评估切口感染风险,三段法防治切口感染,建立立体防治体系是防治感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评估 剖宫产
下载PDF
2007~2015南昌市新建区农村妇女高危妊娠管理及成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昌慧 刘爱莲 谢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3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2007~2015年南昌市新建区农村妇女高危妊娠管理成效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2006年南昌市新建区全部19个乡镇实施高危妊娠管理前的28 682例农村孕妇为A组,同时选择在该地区2007~2015年实施高危妊娠管理后的72 656例孕妇为B组... 目的探究2007~2015年南昌市新建区农村妇女高危妊娠管理成效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2006年南昌市新建区全部19个乡镇实施高危妊娠管理前的28 682例农村孕妇为A组,同时选择在该地区2007~2015年实施高危妊娠管理后的72 656例孕妇为B组,通过回顾性方法,综合两组各项孕产妇及新生儿分娩结局等相关临床数据,分析南昌市新建地区实施农村高危妊娠管理成果与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的高危产妇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产妇死亡率、低体重出生儿率、死胎死产率、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B组,高危管理率、产后访视率、建卡率、早检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农村产妇高危妊娠的系统化管理,可有效减少高危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围生儿出生缺陷率等;在基层中推广高危妊娠筛查技术,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妊娠妇女及家庭的健康教育工作,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妇女保健状况;建议政府部门持续加大对农村妇幼卫生工作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管理 围生期保健 干预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南昌市教师与非教师群体职业女性心理生理健康差异性探析
5
作者 邱昌慧 刘爱莲 +2 位作者 章芬 胡慧 黄静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3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南昌市教师与非教师群体职业女性心理生理健康差异性。方法选取进行妇科普查的南昌市事业单位女职工2 200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职业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1 100例。其中观察组参检人员均为教师,对照组参检人员均为非教师。所有参... 目的分析南昌市教师与非教师群体职业女性心理生理健康差异性。方法选取进行妇科普查的南昌市事业单位女职工2 200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职业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1 100例。其中观察组参检人员均为教师,对照组参检人员均为非教师。所有参检人员均给予常规乳腺检查,对比两组乳腺增生检出率及心理状况评分。结果对照组乳腺增生发生率为60.00%,低于观察组的85.45%,且对照组SAS及SDS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教师职业女性群体相比,女性教师心理评估分数较低,且乳腺增生发生率较高,因此减轻教师群体职业的工作压力,保证良好的情绪,对降低女性教师乳腺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心理健康 乳腺增生 差异性 工作压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询问脑外伤病史是纠误挽治的关键(附妊娠剧吐误诊一例)
6
作者 邱昌慧 蒋伟萍 谢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9期624-624,共1页
关键词 妊娠剧吐 并发症 颅内出血
下载PDF
红外乳腺诊断仪在妇科普查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素萍 邱昌慧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6期151-152,共2页
目的研究红外乳腺诊断仪在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的1230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320例育龄妇女中,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为67.48%(830/1230),其中乳腺... 目的研究红外乳腺诊断仪在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的1230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320例育龄妇女中,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为67.48%(830/1230),其中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53.66%)显著高于其他乳腺疾病(P<0.05);行手术治疗患者57例,红外乳腺诊断仪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74%(54/57)。结论红外乳腺诊断仪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无放射线辐射、诊断正确率高等优点,用于妇科普查中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疾病,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乳腺诊断仪 普查 妇科 乳腺疾病
下载PDF
臀位脐带脱垂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文 邱昌慧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96-697,共2页
关键词 臀位 脐带脱垂 产科 并发症 分娩
下载PDF
981例围绝经期妇女相关症状和性生活情况调查
9
作者 邱昌慧 张晖 方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2期4287-4291,共5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981例围绝经期妇女相关症状和性生活情况。方法 以简单抽样方式从南昌市第三医院辖区及周边社区的居民中抽取981例年龄40~5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调查围绝经期妇女的人口特征、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以及性生活情况。... 目的 调查并分析981例围绝经期妇女相关症状和性生活情况。方法 以简单抽样方式从南昌市第三医院辖区及周边社区的居民中抽取981例年龄40~5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调查围绝经期妇女的人口特征、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以及性生活情况。结果 922例被调查者Kupperman评分为(15.21±2.18)分,有68.22%(629/922)的被调查者出现了至少1种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其中中重度相关症状患者占比31.78%(293/922),主要症状前5位为潮热出汗、疲乏、情绪波动、心悸以及感觉异常。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职业、分娩方式及避孕方式与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出现无关(均P>0.05),年龄、文化程度、月经情况、孕产次、运动情况、慢性病情况及妇科疾病与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出现有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情况、运动情况及妇科疾病是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922例患者性功能障碍、性唤起困难或者性欲下降、阴道润滑困难、性高潮障碍、性交痛或者性满意度下降发生率分别为55.64%(513/922)、46.85%(432/922)、38.72%(357/922)、20.50%(189/922)及42.73%(394/922)。随着被调查者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加重,其性功能障碍、性唤起困难或者性欲下降、阴道润滑困难、性高潮障碍、性交痛或者性满意度下降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受年龄、月经情况及运动情况等因素影响,而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会导致围绝经期女性性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应该重点关注围绝经期女性相关症状,积极进行治疗,提高围绝期女性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 症状表现 性生活情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