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与非支原体肺炎
1
作者 王超 徐鹏 +2 位作者 黄国强 邱晓晖 刘艺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观察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非M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53例肺炎患儿,根据支原体RNA检测结果分为MP组(n=101)与非MP组(n=52);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含71例MP、36例非MP)和验证集(n=46,含30例MP、16例非... 目的观察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非M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53例肺炎患儿,根据支原体RNA检测结果分为MP组(n=101)与非MP组(n=52);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含71例MP、36例非MP)和验证集(n=46,含30例MP、16例非MP)。比较2组CT表现,以F test算法基于训练集数据筛选6个最佳CT征象,以逻辑回归(LR)方法构建CT模型。基于训练集提取及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线性判别分析(LDA)及随机梯度下降法(SGD)分类器构建机器学习(ML)模型;基于最佳CT征象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CT-ML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鉴别MP与非MP的效能。结果病变累及右肺上、中、下叶,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及边缘回缩征为最佳CT征象,以之构建的CTLR在验证集的AUC为0.710。验证集中,ML_(LR)、ML_(SVM)、ML_(RF)、ML_(LDA)及ML_(SGD)的AUC分别为0.715、0.663、0.623、0.706及0.494,ML_(LR)为效能最优影像组学模型。CT-ML_(LR)、CT-ML_(SVM)、CT-ML_(RF)、CT-ML_(LDA)及CT-ML_(SGD)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13、0.823、0.649、0.796及0.665,CT-ML_(SVM)为效能最优CT-ML模型。训练集中,CT-ML_(SVM)的AUC(0.840)高于CTLR及ML_(LR)(AUC=0.713、0.740,P均<0.05);验证集中CTLR、ML_(LR)及CT-ML_(SVM)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UC=0.710、0.715及0.823,P均>0.05)。结论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能有效鉴别儿童MP与非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联合血清Pro-GRP鉴别老年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
2
作者 刘海燕 邱晓晖 +1 位作者 章辉庆 张成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联合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鉴别老年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选取61例老年肺癌患者,其中SCLC 13例,NSCLC 48例,所有患者给予低剂量CT扫描,测定血清相关指标[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联合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鉴别老年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选取61例老年肺癌患者,其中SCLC 13例,NSCLC 48例,所有患者给予低剂量CT扫描,测定血清相关指标[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Pro-GRP、鳞癌相关抗原(SCC)]水平。分析低剂量CT扫描结果与血清Pro-GRP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低剂量CT扫描联合血清Pro-GRP对老年SCLC与NSCLC的鉴别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支气管截断、胸膜牵拉、毛刺、血管集束、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CT扫描诊断NSCLC组中有9例SCLC患者,SCLC组中有3例NSCLC患者,一致性为0.498;NSCLC组血清CY211、CEA、SCC水平均明显高于SCLC组,NSE、Pro-GRP水平明显低于SCLC组(P<0.05);血清Pro-GRP在分叶、阻塞性肺炎、阻塞性不张、支气管截断、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低剂量CT扫描联合血清Pro-GRP对鉴别老年NSCLC和SCLC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33。结论低剂量CT征象中,分叶、阻塞性肺炎、阻塞性不张、支气管截断、淋巴结转移与血清Pro-GRP有关,低剂量CT扫描联合血清Pro-GRP鉴别老年NSCLC和SCLC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扫描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CT值及差值定量评估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
3
作者 宋贤亮 锁咏梅 +1 位作者 邱晓晖 祁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CT值及骨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的CT值差值对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骨质疏松患者的384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84例,中位年龄73岁;以MRI作为参考标准,其中新鲜骨折椎体126个,陈旧骨折... 目的探讨椎体CT值及骨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的CT值差值对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骨质疏松患者的384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84例,中位年龄73岁;以MRI作为参考标准,其中新鲜骨折椎体126个,陈旧骨折椎体66个;测量每个骨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的CT值并计算二者的CT值差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新鲜骨折与邻近正常椎体、陈旧骨折与邻近正常椎体的CT值、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椎体的CT值以及CT值差值;采用ROC曲线分析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CT值及CT值差值的最佳截断值。结果新鲜骨折与邻近正常椎体CT值有统计学差异,新鲜椎体CT值高于正常椎体,平均CT值分别为(151.74±43.25)HU、(51.67±25.31)HU;陈旧骨折与正常椎体CT值无统计学差异,平均CT值分别为(59.49±27.28)HU、(53.17±25.21)HU;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椎体CT值及CT值差值有统计学意义,CT值差值分别为(95.61±39.80)HU、(6.32±11.35)HU。ROC曲线分析显示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CT值的最佳截断值为105.33HU,AUC为0.983;CT值差值最佳截断值为35.67HU,AUC为0.999;二者的联合的ROC曲线显示AUC为1。结论椎体CT值及CT值差值能够定量评估新鲜与陈旧OVCF,差值的诊断效能更佳,二者联合评价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信心,在MRI检查受限时可作为重要补充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骨折 骨髓水肿 骨质疏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相关参数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参数的关系
4
作者 王超 苏荷芸 +1 位作者 邱晓晖 刘艺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3-847,共5页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斑块相关参数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参数——冠周脂肪衰减指数(pFAI)及冠周脂肪体素总体积(pFV)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因疑诊冠状动脉疾病而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患者,共218支冠状动脉分支存在斑块...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斑块相关参数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参数——冠周脂肪衰减指数(pFAI)及冠周脂肪体素总体积(pFV)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因疑诊冠状动脉疾病而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患者,共218支冠状动脉分支存在斑块。基于CCTA评估斑块相关参数,包括斑块性质(钙化性斑块、混合性斑块及非钙化性斑块)、是否易损斑块、斑块长度和负荷、血管重构状态(无重构、负性重构及正性重构)及血管狭窄程度(轻/中/重度),分析上述参数与pFAI及pFV的相关性。结果 荷混合性及非钙化性斑块血管的PVAT的pFAI高于荷钙化性斑块血管,荷易损斑块血管PVAT的pFAI高于荷非易损斑块血管,pFV与之相反(P均<0.05)。无重构血管PVAT的pFAI低于、pFV高于负性重构及正性重构血管(P均<0.001)。重度狭窄血管PVAT的pFAI高于轻、中度狭窄血管(P均<0.05)。斑块长度及负荷均与pFAI呈线性正相关,与pFV呈线性负相关(P均<0.001)。结论 冠状动脉斑块相关参数均与其pFAI和(或)pFV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脂肪组织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颅面骨血管肉瘤1例
5
作者 章辉庆 邱晓晖 +2 位作者 马东东 刘海燕 郏立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80-280,F0003,共2页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的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发生于骨的血管肉瘤非常罕见,各部位骨均可见,主要发生于长骨,如股骨、胫骨及肱骨等[1-2],发生于颅面骨更加罕见,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诊断颅面骨血管肉瘤1例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女,46岁,2...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的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发生于骨的血管肉瘤非常罕见,各部位骨均可见,主要发生于长骨,如股骨、胫骨及肱骨等[1-2],发生于颅面骨更加罕见,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诊断颅面骨血管肉瘤1例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女,46岁,2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经常出现头痛症状,阵发性,伴有头晕,无恶心呕吐,伴右眼突出及视力下降,无四肢抽搐,无多饮多尿,无四肢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刘艺超 修良昌 +1 位作者 王超 邱晓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以颅内动脉瘤收治并行3D-CTA和3D-DSA检查的患者114例。以3D-DSA为“金标准”,分析3D-CTA对颅脑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114例患者...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以颅内动脉瘤收治并行3D-CTA和3D-DSA检查的患者114例。以3D-DSA为“金标准”,分析3D-CTA对颅脑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114例患者,经3D-DSA检查7例患者未检出动脉瘤,107例患者检测出139个动脉瘤。3D-CTA未检查出动脉瘤11例,103例患者检测出动脉瘤133个,诊断灵敏度95.32%,特异度85.71%,准确率94.74%,阳性预测值99.03%,阴性预测值54.55%。经3D-CTA诊断的后交通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动脉瘤与3D-DSA符合率均为100%,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与3D-DSA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0.91%、95.45%、95.00%、94.74%、94.44%,总符合率为95.68%。3D-CTA和3D-DSA测量瘤颈宽度与瘤体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颅脑动脉瘤患者病情危急或无法使用3D-DSA诊断时,3D-CTA可作为3D-DSA替代手段用于颅脑动脉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动脉瘤 3D-DSA 3D-CTA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血管周围脂肪密度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牛稳 邱晓晖 刘艺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评估颈动脉周围脂肪炎症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联,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测量血管周围脂肪密度(PFD)反映脂肪组织的炎症情况。方法本研究筛选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均完成颈动脉CTA和颅脑弥... 目的评估颈动脉周围脂肪炎症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联,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测量血管周围脂肪密度(PFD)反映脂肪组织的炎症情况。方法本研究筛选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且均完成颈动脉CTA和颅脑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根据DWI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梗死组(ACI组)和非急性梗死组(NACI组)。选取每位患者管腔狭窄最严重的颈动脉段进行分析,将感兴趣区域(ROI)分别放置在颈动脉狭窄侧和轴位同层面对侧颈动脉周围脂肪组织中,测量脂肪密度的均值和最大值。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ACI组和NACI组患者狭窄侧与对侧PFD之间的差异,再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评估给两组患者狭窄侧与对侧PFD之间差异,最后将狭窄颈动脉PFD的均值和最大值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结果ACI组狭窄侧PFD的均值[(-57.87±8.11)vs.(-67.22±8.18),P<0.001]和最大值[(-46.53±6.33)vs.(-55.44±7.24),P<0.001]均高于NACI组。两组患者对侧PFD均值[(-78.82±7.88)vs.(-81.16±7.94),P=0.222]和最大值[(-71.32±6.91)vs.(-72.50±6.61),P=0.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CI组患者狭窄颈动脉侧PFD均值[(-57.87±8.11)vs.(-78.82±7.88),P<0.001]和最大值[(-46.53±6.33)vs.(-71.32±6.91),P<0.001]均高于对侧,NACI组患者狭窄颈动脉侧PFD均值[(-67.22±8.18)vs.(-81.16±7.94),P<0.001]和最大值[(-55.44±7.24)vs.(-72.50±6.61),P<0.001]同样高于对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颈动脉PFD均值(OR=1.185,95%CI:1.048~1.340)和最大值(OR=1.195,95%CI:1.054~1.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动脉PFD均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792,95%CI:0.678~0.879,P<0.001]与最大值(AUC=0.812,95%CI:0.701~0.896,P<0.001)对脑梗死发生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狭窄侧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较对侧增加,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炎症反应已延伸至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内,利用颈动脉CTA技术可以反映颈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炎症,为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血管周围脂肪密度 脑梗死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肝脏三期增强检查的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方圆 王珊珊 +5 位作者 邱晓晖 任永凤 刘旭东 王超 王胤 涂胜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肝脏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要行宝石能谱CT肝脏三期增强检查的患者14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A1组(低能量低剂量,60 keV、300 mg/kg)、A...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肝脏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要行宝石能谱CT肝脏三期增强检查的患者14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A1组(低能量低剂量,60 keV、300 mg/kg)、A2组(低能量高剂量,60 keV、450 mg/kg)、B1组(高能量低剂量,70 keV、300 mg/kg)、B2组(高能量高剂量,70 keV、450 mg/kg)4组,每组35例。采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评估各组肝脏三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计算4组图像的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有效射线剂量(Effective Dose,ED)]。结果4组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4组被试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腹主动脉腹腔干、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主干)及肝占位病变的图像S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2组所得图像客观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4组被试肝脏增强扫描的DLP及E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组DLP及ED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宝石能谱CT联合低剂量扫描在60 keV单能量重建时,肝脏三期增强检查患者图像质量最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能谱CT 低剂量扫描 肝脏三期增强检查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牛稳 邱晓晖 刘艺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症状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将其分为ACI组和非...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症状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将其分为ACI组和非ACI组(NACI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管腔狭窄率、斑块位置、形态、长度及强化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AC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个变量及其组合的预测效能。【结果】ACI组患者斑块长度及斑块强化所占比例高于N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长度、斑块强化是症状性MCA狭窄患者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管腔狭窄率、斑块长度、斑块强化及三者联合预测ACI发生的AUC分别是0.611、0.836、0.782、0.877,斑块长度和斑块强化程度对ACI的预测效能均高于管腔狭窄率(P<0.05),且三者联合可以显著提高对ACI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斑块长度和斑块强化是症状性MCA狭窄患者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在预测ACI的发生方面优于管腔狭窄,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ACI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颅内动脉硬化/影像诊断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GE Revolution CT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乔娜娜 邱晓晖 +3 位作者 蒋小芳 高健磊 邓如明 王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GE Revolution 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度疑为颅内动脉瘤的95例患者,均行GE Revolution 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外科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GE Revolution CT检查与DSA检查对颅内动... 目的探讨GE Revolution CT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度疑为颅内动脉瘤的95例患者,均行GE Revolution 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外科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GE Revolution CT检查与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患者术后随访9~12个月,采用GE Revolution CT与DSA进行复查,评价颅内动脉瘤残留情况。结果GE Revolution CT检出阳性患者75例,颅内动脉瘤98个;DSA检出阳性患者77例,颅内动脉瘤100个;手术确诊阳性患者78例,颅内动脉瘤101个。GE Revolution CT与DSA检查颅内动脉瘤部位的符合率(97.03%vs.99.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 Revolution CT检出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5%、100%、96.25%、100%和40.00%,与DSA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 Revolution C T检出术后颅内动脉瘤残留5个,DSA检出4个,两种方法检出颅内动脉残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 Revolution CT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且GE Revolution CT对术后动脉瘤残留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临床可将GE Revolution CT作为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及术后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 Revolution 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脉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脑梗死前期CT灌注成像异常与血管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邱晓晖 章辉庆 +3 位作者 刘艺超 董修明 郏立志 穆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645-1648,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脑梗死前期CT灌注成像(CTP)异常与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血管表面通透性(PS)的变化。方法: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56例,利用128层螺旋CT机,先行CT及MRI平扫,排除脑出...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脑梗死前期CT灌注成像(CTP)异常与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血管表面通透性(PS)的变化。方法:经临床确诊的TIA患者56例,利用128层螺旋CT机,先行CT及MRI平扫,排除脑出血及急性期脑梗死,然后再行全脑CTP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CTP异常者,按照灌注分期标准分为Ⅰ期、Ⅱ期;按CTA结果分为血管轻度狭窄组和血管中重度狭窄组。结果:CT灌注异常者56例,其中Ⅰ期39例,Ⅱ期17例。CTA表现为:血管轻度狭窄11例,中重度狭窄26例。血管轻度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间异常灌注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患者患侧PS值均较健侧延长(P<0.01);Ⅰ、Ⅱ期患者间脑健侧和患侧P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CTP异常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通过CTP与CTA检查,并结合其他临床体征,可以对TIA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从而指导临床进行干预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脑血管狭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邱晓晖 章辉庆 +1 位作者 刘艺超 杨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4期134-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梗阻性黄疸的病例行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后,通过MPR及CPR技术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结合MPR、CPR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梗阻性黄疸的病例行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后,通过MPR及CPR技术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结合MPR、CPR诊断准确率为80%(20/25),良、恶性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88%(22/25)。结论多层螺旋CTMPR和CPR图像后处理技术,作为轴位图像的补充,能准确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直观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胆道系统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可进一步指导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多层螺旋CT MPR CPR
下载PDF
双源CT 80 kV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邱晓晖 章辉庆 +3 位作者 刘海燕 刘艺超 夏俊立 高建磊 《安徽医学》 2018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 80 kV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CTA检查、体质指数(BMI)≤30 kg/m^2的56例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A组(100 kV、碘克沙醇320 mg I/mL)及B组(80 k... 目的探讨双源CT 80 kV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CTA检查、体质指数(BMI)≤30 kg/m^2的56例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A组(100 kV、碘克沙醇320 mg I/mL)及B组(80 kV、碘克沙醇320 mg I/mL),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测量升主动脉(AO)根部的CT值及噪声(SD)、图像的信噪比(SNR);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的CT值及邻近组织的CT值,计算LM、LAD、LCX、RCA近段的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Likert4分法对每组患者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图像进行双盲主观分级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辐射剂量(4.36±0.71)mSv高于B组(1.75±0.40)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O、RCA、LM、LAD、LCX近段的CT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噪声(47.17±7.76)HU较A组(29.73±4.21)HU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SNR、LM、LAD、LCX、RCA近段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MI≤30 kg/m^2的患者,在80 kV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能明显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双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结合门静脉流入期对提高门静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邱晓晖 王超 +1 位作者 章辉庆 高建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结合门静脉流入期对提高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肝硬化并行腹部CT增强患者31例,对广静脉流入期及门静脉期采用GSI模式扫描,并重建出四组图像(A、B、C、D)。分别测量四组图像中...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结合门静脉流入期对提高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肝硬化并行腹部CT增强患者31例,对广静脉流入期及门静脉期采用GSI模式扫描,并重建出四组图像(A、B、C、D)。分别测量四组图像中门静脉、肝脏的CT值和SD值(CT值门.SD门,CT值肝、SD肝),计算出SNR门.CNR门,SNR肝,并对图像主观质量进行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与D组间的CT值门、SD门,CT值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C两组间及B与D两组间的SD、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P=0.838;P=0.169,P=0.283),A和C组的SD肝、SNR门值高于B和D组的(P<0.05):B、C组间CNR门及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3,P=0.991),余各组间CNR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均<0.05),其中A>B=C>D。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结合门静脉流入期能有效提高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单能量成像 门静脉成像
下载PDF
ISAR成像最小熵自聚焦与相位补偿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晓晖 赵阳 +1 位作者 Alice Heng Wang CHENG Siew-Yam Yeo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99-1801,共3页
该文对ISAR成像的最小熵自聚焦(Minimum Entropy Auto-focusing,MEA)与相位补偿之间的一致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文中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对于ISAR距离-多普勒成像,相位补偿后的剩余相位误差为0时的相位补偿量不一定是ISAR图像熵函数的极小点... 该文对ISAR成像的最小熵自聚焦(Minimum Entropy Auto-focusing,MEA)与相位补偿之间的一致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文中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对于ISAR距离-多普勒成像,相位补偿后的剩余相位误差为0时的相位补偿量不一定是ISAR图像熵函数的极小点,这与ISAR成像目标有关。仿真实验也表明使ISAR图像熵最小时的相位补偿剩余相位误差却未必为0,只有当目标本身的图像熵不大于任何非零剩余相位误差所对应的成像结果的熵时,ISAR成像的最小熵自聚焦才与相位补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AR 相位补偿 最小熵方法 ISAR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MRI在颈椎外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晓晖 章辉庆 +3 位作者 张霞玲 刘艺超 王子顺 杨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与MRI对颈椎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颈椎外伤的MSCT三维重建与MRI对骨折、脊髓创伤、椎旁软组织创伤、椎间盘损伤及脊柱脱位的诊断率。结果:诊断椎体骨折MRI与MSCT三维重建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与MRI对颈椎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颈椎外伤的MSCT三维重建与MRI对骨折、脊髓创伤、椎旁软组织创伤、椎间盘损伤及脊柱脱位的诊断率。结果:诊断椎体骨折MRI与MSCT三维重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附件骨折MSCT(83.9%)优于MRI(17.7%)(P<0.005);脊髓创伤MRI(50.0%)优于MSCT(8.1%)(P<0.005);椎旁软组织创伤MRI(61.3%)优于MSCT(14.5%)(P<0.005);椎间盘损伤MRI(24.2%)优于MSCT(8.1%)(P<0.005);脊柱脱位MSCT与MRI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与MRI在颈椎外伤中有不同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能充分全面显示病情,对颈椎外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双源CT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邱晓晖 章辉庆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0期1309-1310,1311,共3页
现在多排螺旋CT图像的空间、时间分辨率明显提高,使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成为可行、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尤其是双源CT的问世及临床应用。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糖尿病患者增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现在多排螺旋CT图像的空间、时间分辨率明显提高,使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成为可行、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尤其是双源CT的问世及临床应用。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糖尿病患者增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所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严重度的评估及早期治疗尤为重要。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一种传导电磁干扰噪声源建模新方法(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晓晖 赵阳 +2 位作者 谢少军 褚家美 姜宁秋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9年第2期161-166,共6页
提出一种传导噪声源建模即内阻抗提取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激励和检测探头测得阻抗模,或通过串联已知高阻抗、并联已知低阻抗的插损测量,计算得到阻抗模.然后利用得到的阻抗模的对数进行Hilbert变换(HT)提取阻抗相位.对该方法的性能研... 提出一种传导噪声源建模即内阻抗提取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激励和检测探头测得阻抗模,或通过串联已知高阻抗、并联已知低阻抗的插损测量,计算得到阻抗模.然后利用得到的阻抗模的对数进行Hilbert变换(HT)提取阻抗相位.对该方法的性能研究表明,Hilbert变换在零频率处存在的奇异点会引起该处相位估计误差骤增,对不含串联电容的情况可引入零点以消除该影响;当频率高于150kHz时,估计误差对感性噪声源的变化不敏感,而对容性噪声源的变化敏感;同样阻抗模测量精度下,基于HT获取复阻抗比基于阻抗模拟合的参数估计精度提高近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建模 阻抗估计 电磁干扰
下载PDF
ISAR成像快速最小熵相位补偿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邱晓晖 Heng Wang Cheng Alice Yeo Siew Yam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56-1660,共5页
针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快速运动补偿算法,该算法基于二维图像熵,并通过相位补偿的快速迭代,使图像熵逐渐达到最小,从而实现雷达像的自聚焦.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同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保证熵意义上的最佳聚焦... 针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快速运动补偿算法,该算法基于二维图像熵,并通过相位补偿的快速迭代,使图像熵逐渐达到最小,从而实现雷达像的自聚焦.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同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保证熵意义上的最佳聚焦效果,而且还具有较高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自聚焦 相位补偿 最小熵
下载PDF
正弦图确认迭代重建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晓晖 高建磊 章辉庆 《安徽医学》 2017年第8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正弦图确认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有前后2次胸部CT扫描记录的3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2次扫描分别为传统的滤波反投影重建(FBP)及SAFIRE技术,SAFIR... 目的探讨正弦图确认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有前后2次胸部CT扫描记录的3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2次扫描分别为传统的滤波反投影重建(FBP)及SAFIRE技术,SAFIRE强度为Strenth3;统计比较每位患者2次扫描图像的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组上肺部(胸大肌)、中肺部(升主动脉根部)及下肺部(椎旁软组织)的CT值分别为:FBP组为(51.19±6.22)HU、(42.87±7.37)HU、(45.84±8.37)HU;SAFIRE组为(53.91±12.89)HU、(42.55±8.20)HU、(44.43±15.47)HU;两组平扫SD分别为:FBP组为(8.65±2.07)HU、(9.19±1.69)HU、(13.27±3.05)HU,SAFIRE组为(18.41±18.00)HU、(19.20±15.71)HU、(29.24±30.09)HU;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NR分别为:FBP组为6.31±1.87、4.82±1.06、3.73±1.36,SAFIRE组为4.39±2.20、3.03±1.33、2.45±1.4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ED值:FBP组为(2.84±0.88)m Sv,SAFIRE组为(1.27±0.64)m Sv,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FBP重建技术相比,SAFIRE重建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的同时,有效地降低CT辐射剂量,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图确认迭代重建 胸部 低剂量 双源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