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ESPB在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谢铃 张勇亮 邱柳基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65-29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于博罗县人民医院拟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于博罗县人民医院拟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ESP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舒芬太尼、乌拉地尔使用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穿刺定位时(T1)、球囊扩张时(T2)、注入骨水泥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芬太尼、乌拉地尔使用率分别为7.50%、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分别为(1.22±0.28)分、(1.52±0.33)分、(1.47±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0.37)分、(2.79±0.41)分、(2.65±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间点的MAP分别为(105.97±4.22)mm Hg、(107.98±4.71)mm Hg、(108.34±4.58)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87±5.17)mm Hg、(115.86±6.32)mm Hg、(117.27±5.14)mm Hg,HR分别为(88.21±4.18)次/min、(89.45±4.66)次/min、(90.32±4.87)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58±4.49)次/min、(92.67±4.31)次/min、(93.18±5.2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略低于对照组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在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缓解术中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 经皮椎体成形术 超声 竖脊肌平面阻滞 疼痛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江鹏 黄惠彬 邱柳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46-1947,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40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七氟醚吸入组(S组,n=20)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n=20),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T0)、诱导后90 min(T1)、诱导后150 ...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40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七氟醚吸入组(S组,n=20)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n=20),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T0)、诱导后90 min(T1)、诱导后150 min(T2)、入PACU 30 min(T3)抽取颈内静脉血5 mL,检测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两组各时间点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P组组内比较,T1和T2时间点较T0时间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T1和T2时间点,患者全血中切黏度较T0时间点下降(P<0.05);S组T2时间点,患者全血中切黏度显著低于T0时间点(P<0.05)。结论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而言,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能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均能安全用于老年患者结肠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血液流变学 老年 肿瘤
下载PDF
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自控静脉镇痛用于膝关节置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远辉 邱柳基 +1 位作者 林晓峰 罗德兴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85-88,93,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自控静脉镇痛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拟行膝关节置换术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术毕时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行自控...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自控静脉镇痛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拟行膝关节置换术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术毕时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行自控静脉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2组镇痛效果,并观察术后恢复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静息和运动状态时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48,72 h静息和运动状态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直腿抬高45°时间、主动屈曲膝关节达90°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明显低于对照组(46.0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神经阻滞 自控静脉镇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地佐辛对日间结肠镜检查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惠彬 邱柳基 陈裕强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18-192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联合小剂量地佐辛对日间结肠镜检查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拟行无痛日间结肠镜检查患者1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各40例。4组患者术前均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C...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联合小剂量地佐辛对日间结肠镜检查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拟行无痛日间结肠镜检查患者1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各40例。4组患者术前均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C组(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1.5 mg/kg,追加泵注丙泊酚,直至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60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手术期间通过调整丙泊酚输注速度维持麻醉深度BIS值在50~60之间;D1组:负荷剂量(LD)Dex 0.8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静脉均速泵注10 min后,静泵丙泊酚方法同C组,直至BIS在60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手术期间持续输注剂量(CI)均速泵注Dex 20 min,维持麻醉深度BIS值在50~60之间;D2组:Dex 1.0μg/kg+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泵注丙泊酚和Dex(LD+CI)方法同D1组;D3组:Dex 1.2μg/kg+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泵注丙泊酚和Dex(LD+CI)方法同D1组。观察4组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插结肠镜过肛门时(T2)、插镜回盲部检查时(T3)、退镜完毕(T4)5个时间段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BIS变化情况、丙泊酚剂量、苏醒时间以及不良麻醉事件发生率,记录4组患者术中体动及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结肠镜检查前BIS值调控在58~62,手术期间BIS值维持在50~60;4组患者手术时间基本相似(P>0.05);术后患者的苏醒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时间、患者返回时间D1组、D2组和D3组显著短于C组(P<0.05),而D2组和D3组又短于D1组(P<0.05);D1组、D2组和D3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5),而D2组和D3组又少于D1组(P<0.05)。术后患者对术中和复苏期间综合舒适度优良级及操作医生满意度级D1组、D2组和D3组显著高于C组(P<0.05),而D2组和D3组又优于D1组(P<0.05)。术中知晓率C组显著高于D1组、D2组和D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D2组和D3组基本相同(P>0.05),D2组和D3组体动低于C组和D1组(P<0.05);D3组窦性心动过缓10例(25%)高于C组(0)、D1组(5%)和D2组(5%)(P<0.05),C组、D1组和D2组基本相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和D3组呼吸抑制低于C组(P<0.05),D1组、D2组和D3组基本相似(P>0.05);C组头晕高于D1组、D2组和D3组(P<0.05),D1组、D2组和D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无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病例。结论 Dex联合小剂量地佐辛能有效抑制日间结肠镜检查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患者返回时间,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Dex推荐最佳剂量为1.0μg/kg+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泵注(LD+CI)时间10+20 min,可在临床中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地佐辛 丙泊酚 脑电双频指数 日间手术 快速康复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自控静脉镇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邱柳基 陈裕强 +2 位作者 徐瑶 罗德兴 孙来保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2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自控静脉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90例择期行单侧开胸手术患者作为手术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自控静脉镇痛组(V...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自控静脉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90例择期行单侧开胸手术患者作为手术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为自控静脉镇痛组(V组)、术前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组(P组)、自控硬膜外镇痛组(E组)。观察不同时点三组患者的平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后镇痛期间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以及术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簇3(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3^+CD8^+)、辅助/杀伤型T细胞(CD3^+CD4^+/CD4^+CD8^+)]。结果P组与E组术后2、4、8、12、24、48h的平静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术后2、4、8、12、24h的平静及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术后2、4、8、12、24、48h的平静及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术后2、4、8、12h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术后2、4、8、12h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E组患者术后2、4、8、12、24h的自控单次按压给药(PCA)按压次数均少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P组患者术后24、48h的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3^+、CD3^+CD4^+、CD3^+CD4^+/CD3^+CD8^+水平均低于术前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CD3^+、CD3^+CD4^+、CD3^+CD4^+/CD3^+CD8^+水平低于术前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E组术后第2天的上述指标与术前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E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的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低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术后镇痛期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V组和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够改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减少术后镇痛静脉舒芬太尼的用量,降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不良反应,还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大大改善了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自控静脉镇痛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用于老年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邱柳基 黄惠彬 +2 位作者 江鹏 罗德兴 冯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对老年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82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多巴胺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对老年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82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多巴胺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观察组诱导插管后持续静脉泵注多巴胺2~5μg·kg-1·min-1,术中适当调整剂量,保持血压稳定;而对照组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必要时给予多巴胺1~2mg单次静脉推注,以维持一定的血压。记录两组入室时(T0)、全麻诱导插管时(T1)、进入胸腔单肺通气时(T2)、肺叶切除时(T3)、双肺通气时(T4)、拔管时(T5)的MAP、HR,并于T2、T3、T4时测动脉血气,记录PaCO2和PaO2,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及肺氧合指数PaO2/FiO2,同时记录整个手术过程出入量(包括尿量、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及术后随访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2、T3、T4、T5时的MAP、HR明显平稳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的P(A-a)O2低于对照组,PaO2/FiO2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尿量多,出血量少,术中补液量明显减少,术后随访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少。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用于老年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单肺通气后肺氧合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多巴胺 老年人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邱柳基 侯芝琦 +1 位作者 罗德兴 孙来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64-67,共4页
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是指将局麻药注射到胸椎体两侧、出椎间孔的脊神经根附近,即胸椎旁间隙,达到阻滞胸椎旁脊神经的目的。该技术可引起同侧躯体神经和交感神经阻滞,是单侧条带状的节段性阻滞,所产生的麻醉和镇痛效果类似于单侧硬膜外... 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是指将局麻药注射到胸椎体两侧、出椎间孔的脊神经根附近,即胸椎旁间隙,达到阻滞胸椎旁脊神经的目的。该技术可引起同侧躯体神经和交感神经阻滞,是单侧条带状的节段性阻滞,所产生的麻醉和镇痛效果类似于单侧硬膜外阻滞。在所需阻滞平面的较高或较低水平进行TPVB可获得单侧条带状的节段性阻滞,而且不会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最近的Meta分析结果也表明,相对于其他镇痛方法,TPVB能够提供更好的围术期镇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TPVB已经成为临床胸部、乳腺等手术围术期镇痛的重要方法,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椎旁间隙 脊神经 围术期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然 邱柳基 +1 位作者 罗德兴 严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2期1882-1884,共3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使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同...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使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同麻醉前(T0)相比,两组在插管时(T1)、手术开始30min(T2)时,MAP均升高,但观察组指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HR上术中均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同T0时刻对比,观察组在其他各时间段上的IL-6、TNF-α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IL-10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裕强 邱柳基 罗德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疗效。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用PCIA镇痛方法,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胸腔镜...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疗效。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用PCIA镇痛方法,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胸腔镜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小时、术后3小时、术后6小时和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补救镇痛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疗效 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柳基 陈裕强 +1 位作者 徐瑶 罗德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在术中予以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则予以...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在术中予以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则予以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即刻患者疼痛程度均较低,而术后2h患者疼痛加剧,但在术后4h、12h疼痛减轻,在各时间段的疼痛程度上观察组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取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同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部神经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第三代喉罩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柳基 黄惠彬 +1 位作者 江鹏 罗德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4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第三代喉罩(PLMA)应用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收集ASAⅠ-Ⅲ级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0例,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PLMA,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围麻醉期血流动力... 目的 探讨第三代喉罩(PLMA)应用于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收集ASAⅠ-Ⅲ级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0例,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PLMA,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中应用PLMA有利于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减少应激反应与并发症,提高麻醉与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第三代喉罩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然 易仁合 +1 位作者 林晓峰 邱柳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4期772-773,共2页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观察组患者运用地佐辛实施术后镇痛,对照组患者运用芬太尼进行手术后镇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为92.9%,对照组...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观察组患者运用地佐辛实施术后镇痛,对照组患者运用芬太尼进行手术后镇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有效率为82.1%,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两组差异显著(P〈0.05)。地佐辛对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 镇痛
下载PDF
第三代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复合七氟醚吸入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惠彬 邱柳基 +1 位作者 江鹏 罗德兴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5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复合七氟醚吸入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插管麻醉,观察组给予第三代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复合七氟醚吸入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插管麻醉,观察组给予第三代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T1、T2、T3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三代喉罩保留自主呼吸与七氟醚联合应用在小儿麻醉中得到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喉罩 七氟醚 自主呼吸 小儿 麻醉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苏醒期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柳基 黄惠彬 +1 位作者 江鹏 罗德兴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期331-331,共1页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麻醉诱导前注射右美托咪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拔管时和拔管2min HR、SA...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麻醉诱导前注射右美托咪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拔管时和拔管2min HR、SAP、DAP和SpO2水平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注射右美托咪啶,有助于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苏醒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柳基 陈裕强 +1 位作者 徐瑶 罗德兴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9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T1)、手术2h(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h(T4)的应激反应指标(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身上腺素-NE)以及术后安静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T2和T3时间点E水平高于T3和T4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T4时间点NE水平高于T1、T2和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时间点DA水平低于其它时间点,观察组T4时间点DA水平高于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时间点E、NE和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食管癌 应激反应
下载PDF
Superme喉罩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惠彬 江鹏 邱柳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SLMA)与气管插管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接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喉罩组(30例)采用第3代喉罩插入法进行气道管理;气管插管组(30例)采用...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SLMA)与气管插管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接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喉罩组(30例)采用第3代喉罩插入法进行气道管理;气管插管组(30例)采用气管插管法进行气道管理。对两组置管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中PETCO2和SPO2、置拔管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进行比较。结果:在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两组患者HR、MAP均显著增高(P<0.05),且气管插管组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拔管前气管插管组HR、MAP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两组各时相点SPO2及气腹前、停气腹前即刻PETCO2均处于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首次成功置入导管,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置入时间分别为(18±6)s和(16±3)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发生并发症7例,显著少于气管插管组的15例(P<0.05)。结论:全麻下应用Supreme喉罩能有效通气,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小,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少,可安全用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气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REME喉罩 麻醉 腹腔镜检查 保胆取石术
下载PDF
喉罩在小儿腹腔镜隐睾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惠彬 邱柳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761-1762,共2页
目的研究喉罩在小儿腹腔镜隐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隐睾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病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静脉全麻,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 目的研究喉罩在小儿腹腔镜隐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隐睾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病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静脉全麻,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的P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插管后的血压与心率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插管后,观察组血压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PETCO2与SpO2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率为5.1%。对照组有6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率为15.4%。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喉罩通气,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率,对患儿身体损伤小,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小儿腹腔隐睾术 静脉麻醉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柳基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出现的应激反应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1日+2012年5月20日收治的ASAⅠ-Ⅱ级27例择期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出现的应激反应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1日+2012年5月20日收治的ASAⅠ-Ⅱ级27例择期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观察组: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以下简称瑞芬太尼),对照组:行七氟醚复合异丙酚(以下简称七氟醚)。并对两组在甲状腺切除术术中不同时间点上的Cor、NE、E、ACTH的对应浓度、MAP、HR以及血气等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各时点的相关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气腹后30min的各时点的相关观察指标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比对照组要快一些。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应激反应要明显优于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应激反应
下载PDF
Narcotrend指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喉罩置入时机的影响
19
作者 江鹏 邱柳基 黄惠彬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根据Narcotrend指数(NT值)指导喉罩置入时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60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ASAⅠ或Ⅱ级,经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根据喉罩置入即刻NT值分为三组:64-57组(...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根据Narcotrend指数(NT值)指导喉罩置入时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60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ASAⅠ或Ⅱ级,经静脉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根据喉罩置入即刻NT值分为三组:64-57组(Ⅰ组)、56-37组(Ⅱ组)、﹤36组(Ⅲ组),每组20例。观察患者置管条件和置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Ⅰ组患者喉罩置入时,患者张口度差、呛咳及体动等麻醉过浅反应明显多于Ⅱ、Ⅲ组,置管后患者血压、心率较置管前显著升高(均P〈0.05)。Ⅲ组患者置管前后血压及心率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Ⅰ、Ⅱ组患者,超过半数患者需要使用麻黄素和阿托品,同时15例出现呼吸抑制,发生例数显著高于Ⅱ、Ⅲ组(均P〈0.05)。结论:NT值为56-37时,患者的置管条件较好、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是喉罩置入合适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喉罩 NARCOTREND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全麻的影响
20
作者 刘文玲 邱柳基 蓝胜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吸入全麻七氟烷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地佐辛,而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吸入全麻七氟烷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地佐辛,而观察组则运用右美托咪定,比较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T1、T2以及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恢复室停留时间、苏醒时间均较短,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躁动评分(RS)以及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给予患儿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预防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稳定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躁动 七氟烷 腹腔镜手术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