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江流域主要生态系统蒸散与土壤水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
1
作者 邱欣彤 臧传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5-116,共12页
探究东江流域内主要生态系统近50年蒸散与土壤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为合理实施干湿季水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功能。通过建立SWAT模型模拟数据,分析干季、湿季和全年3个时间尺度下蒸散和土壤水变化特征。... 探究东江流域内主要生态系统近50年蒸散与土壤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为合理实施干湿季水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功能。通过建立SWAT模型模拟数据,分析干季、湿季和全年3个时间尺度下蒸散和土壤水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结合气象要素分析主要生态系统蒸散与土壤水变化特征与影响机制。东江流域在近50年间主要生态系统蒸散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而土壤水量呈增加趋势,时间分布上表现为湿季>干季,空间分布表现为乔木林地>其他林地>水田>草地>旱地;东江流域蒸散和土壤变化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二者变化主要受降水、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蒸散量 土壤水 趋势分析 东江流域 SWAT模型
下载PDF
东江流域1980—2020年森林时空演变特征及水源林改造潜力分析
2
作者 戴妙琳 陆晓琪 +5 位作者 臧传富 朱可 邱欣彤 罗洢雯 张卫强 甘先华 《人民珠江》 2023年第12期13-22,共10页
东江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水源地,担负着香港地区、深圳和广州3个超大城市的供水任务。东江流域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是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自1980年以来由于自然因素、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原因,流域的土地覆盖发生了显... 东江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水源地,担负着香港地区、深圳和广州3个超大城市的供水任务。东江流域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是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自1980年以来由于自然因素、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原因,流域的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东江流域面积占比最大的森林的变化更加明显。因此,如何科学规划设计造林工程,依据潜力分析改造水源林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该研究基于1980—2020年东江流域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土壤等数据,结合东江源测站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探索东江流域1980—2020年森林覆盖的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同时对水源林改造的未来潜力进行了分析。①1980—2020年东江流域森林持续减少,总减少量为998.81 km 2,变化多集中于南部和北部,流域北部大量林地转化为耕地,流域南部大量林地转化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②1980—2020年,影响林地面积变化的因素中,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密度、GDP、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工农林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因素占主要成分;③东江流域未来可改造林区域面积为5365 km 2,改造潜力多集中于流域北部及流域东南部。近40 a内东江流域森林面积持续减少,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水源林改造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水源林改造 主成分分析 东江流域
下载PDF
内脏痛的中枢传递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邱欣彤 史英武 +1 位作者 曹鹏 张明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3,共5页
内脏痛具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内脏痛机制复杂,在脊髓和脑内有大量与内脏痛有关的核团,如脊髓背角、孤束核、臂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等。此外,脑内还有大量与内脏痛相关的传导通路,如上... 内脏痛具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内脏痛机制复杂,在脊髓和脑内有大量与内脏痛有关的核团,如脊髓背角、孤束核、臂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等。此外,脑内还有大量与内脏痛相关的传导通路,如上行传递通路、下行调节通路、迷走神经通路等。掌握内脏痛的神经解剖学特征,探索内脏痛的中枢机制对于临床上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内脏痛的神经病理性痛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内脏痛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 中枢神经系统 传导通路 中枢敏化
下载PDF
岛叶参与痛觉信息传递与调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欣彤 魏斯顿 +1 位作者 史英武 张明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2-556,共5页
岛叶是大脑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解剖学结构上,岛叶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从功能上,前部岛叶与痛引起的情绪反应密切相关,而后部岛叶则侧重于痛信息的感受,因此岛叶同时参与了痛与痛相关情绪的信息传递与... 岛叶是大脑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解剖学结构上,岛叶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从功能上,前部岛叶与痛引起的情绪反应密切相关,而后部岛叶则侧重于痛信息的感受,因此岛叶同时参与了痛与痛相关情绪的信息传递与调控。岛叶对痛的调节机制包括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两个方面,由于存在着丰富的纤维联系和神经递质,其调节作用复杂而精细。本文就岛叶的解剖学结构及其参与痛觉传递与调控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索岛叶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痛觉 情绪 神经递质 前岛叶皮质 后岛叶皮质
下载PDF
胰腺癌性痛发生、发展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邱欣彤 李仪 +1 位作者 曹鹏 张明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0-674,共5页
胰腺癌性痛属于癌症引起的内脏痛,患者常常具有左上腹疼痛的特点,且在背部呈带状放射,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胰腺属于腹膜后位器官,周围有大量的神经丛包绕,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胰腺癌性痛机制复杂,如胰腺癌肿... 胰腺癌性痛属于癌症引起的内脏痛,患者常常具有左上腹疼痛的特点,且在背部呈带状放射,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胰腺属于腹膜后位器官,周围有大量的神经丛包绕,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胰腺癌性痛机制复杂,如胰腺癌肿瘤细胞对周围神经的侵袭、肥大细胞脱颗粒物使受体激活、新生毛细血管增生、神经胶质细胞参与以及多种分子水平机制等。掌握胰腺的神经解剖学特征,探索胰腺癌性痛的机制对于临床治疗胰腺癌患者疼痛以及提高其预后和生活质量非常必要。我们就胰腺癌的神经病理性痛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性痛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性痛 内脏痛 神经系统 机制
下载PDF
小鼠盆神经初级传入在脊髓的局部调控及与上级神经元的纤维联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邱欣彤 史英武 张明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目的:利用重组伪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多突触追踪技术,观察小鼠盆神经初级传入在脊髓突触前神经元的形态特征及其与上级神经元的纤维联系。方法:在成年雄性C57小鼠一侧盆神经注射伪狂犬病毒,动物存活一周后灌注取材,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利用重组伪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多突触追踪技术,观察小鼠盆神经初级传入在脊髓突触前神经元的形态特征及其与上级神经元的纤维联系。方法:在成年雄性C57小鼠一侧盆神经注射伪狂犬病毒,动物存活一周后灌注取材,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全脑的突触前神经元的分布;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特异性标记脊髓神经元,观察盆神经初级传入的突触前神经元与痛相关神经元的共存情况。结果:将伪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多突触病毒注入盆神经后,脊髓和脑内大量核团,如下丘脑、运动皮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臂旁核和腰骶髓后连合核(DCN)都可观察到密集分布的突触前神经元。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到DCN内存在大量SP受体(SPR)阳性神经元,且SPR阳性神经元与盆神经跨突触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不共存,这些突触前神经元主要呈GABA阳性。结论:DCN是盆神经初级传入在脊髓的关键中继部位,内脏伤害性信息可能在DCN处进行初级调控后向上逐级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神经 初级传入 腰骶髓后连合核 逆行跨多突触标记病毒 SP受体 小鼠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到孤束核催产素投射通路参与心绞痛的中枢调节机制
7
作者 邱欣彤 段昊凯 +3 位作者 张明喆 冯佳明 王俊达 李云庆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85-85,共1页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部分心绞痛患者通过传统药物无法有效遏制症状,并持续引发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在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同时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对心绞痛状态下中枢机制进行探索。引起心绞痛的主...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部分心绞痛患者通过传统药物无法有效遏制症状,并持续引发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在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同时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对心绞痛状态下中枢机制进行探索。引起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导致伤害性信息传入增强,本研究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建立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运用行为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方法,对下丘脑室旁核(PVN)向孤束核(NTS)的催产素(OXT)能下行投射通路参与心脏伤害性信息传递与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下丘脑室旁核 中枢机制 孤束核 伤害性信息 催产素 心肌缺血 传统药物
下载PDF
孤束核参与心绞痛中枢调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8
作者 涂可 李婧 +3 位作者 王舰 杨日升 邱欣彤 陈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3-766,共4页
心绞痛(Anginapectoris)通常是由于心肌局部缺血导致的化学或机械感受器受到刺激所引起。常被描述为胸骨后的挤压痛、烧痛或者挤压特征,可放射至咽喉部、颈部、下颌以及左臂的尺侧等体表多个部位,亦可出现主观描述为“濒死痛”的感受。
关键词 心绞痛 中枢调控 孤束核 谷氨酸受体
下载PDF
小鼠岛叶皮质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涂可 邱欣彤 +2 位作者 杨日升 侯立朝 陈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通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模型,探索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后,岛叶皮质(IC)中FOS蛋白和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 Glu R5)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变化,并观察对岛叶皮质局部应用m Glu R5激动剂DHPG和拮抗剂MPEP对动物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 目的:通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模型,探索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后,岛叶皮质(IC)中FOS蛋白和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 Glu R5)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变化,并观察对岛叶皮质局部应用m Glu R5激动剂DHPG和拮抗剂MPEP对动物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N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SNI组采用SNI模型制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后通过机械痛行为学检测造模是否成功,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岛叶皮质FOS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IC中m Glu R5和下游分子p-ERK与PI3K的表达变化;通过埋管注射的方式向实验组与假手术组IC内给予m Glu R5拮抗剂MPEP与激动剂DHPG,观察两种药物对小鼠机械性痛行为的影响。结果:SNI术后,小鼠的机械性痛的痛阈出现明显下降,并可维持至术后4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SNI组小鼠在术后1、2周IC中FOS蛋白表达增加(P<0.05)。Western Blot检测岛叶皮质m Glu R5及其下游分子p-ERK、PI3K的表达结果显示:术后SNI组m Glu R5表达水平相比假手术组增高(P<0.05),SNI组p-ERK表达水平相比假手术组增高(P<0.05),而PI3K仅在第2周时出现升高(P<0.05)。IC内置管给予MPEP后假手术组小鼠痛阈出现下降(P<0.05),而给予DHPG后SNI组的痛阈出现升高(P<0.05)。结论:小鼠IC中m Glu R5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或调控,并且IC中m Glu R5表现出抑制性作用。在SNI后m Glu R5出现保护性增高,而m Glu R5激动剂DHPG可起到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岛叶皮质 DHPG MPEP 小鼠
下载PDF
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10
作者 邱欣彤 《学生天地(初中版)》 2012年第7期73-74,共2页
耶稣说:“亲爱的,天堂就要到了,请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吧!”我说:“是啊.是该珍惜了。”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